在选出的纸带上,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在后面选取了3个连续的点,标上n-1、n、n+1,测得它们与0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则从打下“0”点到打下第“n”点的过程中质量m=1kg的重锤动能的增加量=J,重锤势能的减少量=J,重锤下落的实际加速度a = m/s2 , g的原因是。(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指出图a装置中一处操作不合理的地方。
②安装好单摆,将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静止释放,使摆球在竖直平面内稳定摆动,当摆球经过(填“平衡位置“最大位移处”或“任意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当摆球第50次经过此位置停止时。这段时间秒表读数如图d所示,则单摆的周期T=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a)如图甲,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让小车从倾斜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加速下滑,用纸带记录下它的运动情况。
(b)保持斜面的倾角不变,将一小桶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小车尾部相连,在桶中加入适当水量,使轻推小车时,小车能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c)用天平称出小车总质量为M,小桶和水的总质量m。
(d)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以上步骤几次,研究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关系。根据该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钩码个数 |
1 |
2 |
3 |
4 |
5 |
6 |
弹簧长度 |
15.82 |
21.72 |
27.60 |
33.61 |
39.56 |
45.37 |
⑴安装好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
⑵不放小球B,小球A从斜槽上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并落在水平地面上。重复多次,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记为P,用刻度尺测量,如图乙所示,刻度尺读数为;
⑶小球B静置在斜槽前端边缘处,小球A从挡板处由静止释放,重复实验,标记小球A的落地点平均位置1和小球B的落地点平均位置2;
⑷图甲中,M点是落地点平均位置(填“1”或“2”);
⑸水平射程分别用、、表示,则验证两球碰撞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
A.闭合气泵开关,条件导轨,使滑块的遮光条依次通过两光电门的时间,则导轨水平。
B.将待测物体固定在滑块的凹槽内,并将细线的一端拴接在滑块上,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一个质量为m1的钩码。
C.调节定滑轮,使细线与气垫导轨的轨道平行。
D.释放滑块;记录滑块的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t1、t2和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示数如图b所示,则d=cm,并由此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a1=(用t1、t2、d表示)。
E.依次添加砝码,重复上述过程几次,记录相关实验数据并计算出滑块相应的加速度。
F.以钩码质量的倒数( )为横轴,加速度的倒数( )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以上数据画出如图c所示的图线,若该直线的斜率为k,纵截距为b,则M0;g=。
①保持盘中砝码不变,通过增减小车中的砝码个数改变小车的总质量M,利用打出的纸带测量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A.为了平衡阻力,把木板的一侧垫高,并将砝码盘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再释放小车
C.调节滑轮,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②图b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小车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下表为实验小组记录的6组实验数据,其中5组数据的对应点已经标在图c的坐标纸上,请用×标出余下的一组数据的对应点,并作出图像,由图像可得出的实验结论:。
0.29 | 1.16 | 0.25 |
0.29 | 0.86 | 0.34 |
0.29 | 0.61 | 0.48 |
0.29 | 0.41 | 0.71 |
0.29 | 0.36 | 0.81 |
0.29 | 0.31 | 0.93 |
a.挂上砝码盘和砝码,调节木板的倾角,使质量为M的小车拖着纸带沿木板匀速下滑;
b.取下砝码盘和砝码,测出其总质量为m,并让小车沿木板下滑,测出加速度a;
c.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个数,重复步骤a和b,多次测量,作出a-F图像。
①该实验方案(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条件M>>m;
②若实验操作规范,通过改变砝码个数,画出的a-F图像最接近下图中的。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