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述 | 出 处 |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 《礼记·王制》 |
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人,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 《周官》 |
周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太公于齐,兼五侯地 | 《史记》 |
机构 | 职能 | 主要表现 |
理藩院 | 管理 | 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的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 |
内务府 | 保护 | 对皇帝个人及其有关家族的保护 |
军机处 | 控制 | 满洲统治者对核心包括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高度控制 |
这说明清朝( )
时期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元 | 明 | 清 |
高层政区 | 州 | 行省 | 布政使司 | 省 | ||
统县政区 | 郡 | 郡 | 州 | 路、府、州 | 府、直隶州/州 | 府、直隶州 |
县级政区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州、县 |
材料一:(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它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课考郡守,郡守课考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自周振鹏《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材料:从明代中叶至清末(16世纪至20世纪初),是我国传统农业文明的最后发展阶段。我国传统农业文明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超越前代的辉煌成就,并出现了某些新的规模和因素。据记载,明初全国人口有6000万左右,到明末没有多大变化,到了乾隆六年(1741)全国人口为1.5亿左右,而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便增加到3亿,五十年间翻了一番。这一时期,耕地大量拓展,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有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中出现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分离,一批不仅出租土地,还采用招募雇工,自己直接经营的“经营地主”出现,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向地主租赁土地后,再雇工经营的“佃富农”,到清代,地主自己经营的方式有所减少,而“佃富农”经营方式则有较大发展。从明代后期开始,手工业中,建立在契约关系上的雇佣关系大量出现,到了清代,这种雇佣制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大量临时待雇的机工,成为这种雇佣制的保证。由明中期到清代,在全国范围出现了一大批以商品经济活动为主的商业城镇,江南地区更有大量的中小市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国内贸易发达,海外贸易也有着相当程度的发展。明前期,政府是这些贸易的主体,而到明中期以后,自由的民间贸易迅速发展,且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明中期以后货币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行千余年的以铜钱纸钞为主的货币制度,逐渐为白银为主的货币制度所取代,这种货币制度的改变,反过来大大地促进了国内外商品贸易的发展。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材料:古代为解决老百姓“看得起病”,做得最好的是宋朝。北宋积极开办官办药店,提供疗效、价格都有保证的成药。皇帝还用政府令,颁布了《圣惠方》《庆历善救方》《建立济众方》等一批灵验、有效的药方。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药,这是王安石变法中“医改”方向之一,“市易法”将药品纳入国家专卖。宋真宗时,增加慈善性质的民间医药机构,推广“养病院”。著名文学家苏轼,为北宋的“医改”也做出过贡献。1090年,担任杭州通判的苏轼,为了控制当地疾病流行,给穷人提供就医方便,创建了“病坊”,1103年由官府接管,易名为“安济坊”。“安济坊”是一种带有平民医院性质的慈善医院。此后,“安济坊”这类平民医院在多地建立,明清也效仿过。
——据倪方六《中国古代怎么搞“医改”?》等整理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