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2-06-24 浏览次数:117 类型:中考真卷
一、基础知识(12分)
  • 1. (2022·成都)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丘壑(hè)           呢喃(nán)              目不窥园(kuī) B . 喷薄(bó)           薪金(xīn)              草长莺飞(zhǎng) C . 悄然(qiāo)          抖擞(sǒu)              刨根问底(páo) D . 主宰(zǎi)           空旷(kuàng)           语无伦次(lún)
  • 2. (2024·射洪模拟)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才,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B . 手扒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砰砰地跳动,我努力往上爬着。 C . 规划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D . 大雁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向每个刚刚熔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 3. (2022·成都)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022年5月4日凌晨,中国科考队向着珠峰峰顶提进。科考设备沉重,天气瞬息万变 , 高海拔造成缺氧……困难络绎不绝。但是科考队员们胸有成竹 , 不惧困难,最终在人迹罕至的峰顶圆满完成了综合科考任务。

    A . 瞬息万变 B . 络绎不绝 C . 胸有成竹 D . 人迹罕至
  • 4. (2023九上·桑植期中)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推出线上游览活动,让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也能“走进”武侯祠。 B . 随着返回舱4月16日成功着陆,意味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C .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冰雪比赛项目,有滑雪、冰球等7个大项109个小项组成。 D . 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 5. (2022·成都)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有?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四于心,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可以调素琴                         素:不加装饰的 B . 无案牍之劳形                        形:形体、躯体 C . 百里奚举于市                        市:集市 D . 衡于虑                           衡:平衡
    2.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有仙名        思而不学 B . 何陋有    箕畚运于渤海 C . 舜发畎亩之中    所恶有甚死者 D .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鸣之不能通其意
    3. (3)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 . (通过这些)来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曾增加他的才干。 B . 因此,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增加他的才干。 C . 因此,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曾增加他的才干。 D . (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的才干。
    4. (4)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两文均明确表达中心。甲文明确提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乙文结尾点明中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 . 两文均涉及人生处境。甲文写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是不甘贫贱;乙文谈到了将担大任者须经受艰难处境的磨炼。 C . 两文均有举例。甲文举“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乙文用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证明人才造就于艰苦环境。 D . 两文语言特色鲜明。甲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乙文使用不少排比句,气势充沛,雄辩有力。
三、默写(共6分)
  • 6. (2022·成都)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 (1)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①山川之美,。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小国几许,。               (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2. (2) 请在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赵师秀的《约客》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 7. (2022·成都)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甲  传统节日知多少

    ①“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欢快民谣,唱的是习俗丰富的端午。

    ②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除了端午节,还有元宵节、花朝节、上巳节、清明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也很丰富。元宵节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清明节蔡先租,放风筝,荡秋千。二月十二花朝节,民间有“赏红”之俗,文人雅士会相聚饮酒,赋诗唱和。三月三上巳节,人们以香草沐浴,与亲友偕游……丰富的习俗让传统节日成为古往今来人们共同的期盼。

    ③作为祭祀、天文、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的载体,传统节日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如灼灼夺目的明珠,闪耀着迷人的光彩。除夕烹鱼,寓意年年有余。上巳沐浴,祈愿身体安康。重阳登高,怀想亲朋故文。中秋赏月,更是构筑了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轮秋影特金波,飞镜又重磨”……传统节日体现了先民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和敬畏,是千百年来人们哀乐祈愿等情感的仪式化表达。

    (摘自《中国风俗大辞典》,有删改)

    乙  小议传统节日的“打开”方式

    ①“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插艾,吃粽,赛龙舟,这些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端午活动。如今它们正以新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②2021年河南卫视的晚会《端午奇妙游》,以“网剧+网综”的形式,串联《祈》《龙舟祭》等节目,将端午祈福、赛龙舟等习俗鲜活地呈現在人们面前。近年来,不少传统节日都有了新的“打开”方式,如春节集五福、中秋新诗会。值得一提的是,因“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叫答了2000多年前屈原的“天问”,一些地方还举办了端午航天展。新的过节方式提高了参与度,增强了体验感。人们纷纷感慨:“传统节日有魅力,过节这么有意思!爱了,爱了!”

    ③然而,仅仅是形式新就够了吗?理解节日内涵、弘扬节日文化才是根本。如此,才有助于深度融入传统节日,深刻理解民族文化,从而更有效地建立文化自信。《端午奇妙游》做了好的尝试,它的开场舞《祈》,舞者拂袖起舞,拔裙回转,使人仿佛回到了古人端午祈福的场景,感受那些美好的向往。《龙舟祭》则再现了端午祭祀盛景,让人们在此情境中追思先哲,体悟爱国为民的伟大精神。

    ④吃吃粽子,穿穿汉服,只是形式。传统节日的“打开”,如不追根溯源,理解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情不知所起”,自然也就谈不上“一往而深”。

    (摘自人民网等,有删改)

    1. (1) 传统节日受到喜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两文内容,分点概括。
    2. (2) 甲乙两文开头都引用端午民谣,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3. (3) 下面这句话作为结尾段,更适合放入甲乙两文中的哪一篇?请作出判断并根据文章简要分析。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漫漫历史长河里,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五、作文(60分)
  • 8. (2024·南充模拟) 一个句子,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或者语气助词,往往表达不同的意思和情感。它们可能会引发你不同的感受,让你回想起不同的经历。比如:

    ①你来了。         ②你来吗?         ③你来啦!

    请在上面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为文章开头,独立成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六、【B卷】诗歌鉴赏(共4分)
  • 9. (2022·成都)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选自《全宋词》)

    1. (1) 词中说“问我去何之”,“我”最有可能去怎样的地方? 请根据词意概括作答。
    2. (2) 同是溪边渔者,本词中的“渔翁”与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的垂钓者分别是怎样的人? 请简要作答。
七、【B卷】文言文阅读(共12分)
  • 10. (2022·成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刘海峰先生传

    [清]姚鼐

    刘海峰先生,名大櫆,字才甫,海峰其自号也。生而好学,读古人文章,即知其意而善之。年二十余,入京师。

    当康熙末,方侍郎苞大重于京师吴。见海峰,大奇之,语人曰:“如苞何足言耶? 吾同里刘大櫆,乃今世韩欧才也!”自是天下皆用刘海峰。然自康熙至乾隆数十年,应顺天府试,两登副榜,终不得举。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 , 乾隆十五年举经学,皆不录用。朝官相知、提督学政者,率邀之幕中阅文。因历天下佳山水,为歌诗自发其意。年逾六十,乃得黟县教谕。又数年,去官归枞阳,不复出。卒,年八十三。

    先生少时,与萧伯父姜坞先生最厚。属于乾隆四十年自京师归,屡见之于枞阳。先生伟躯,巨髯,能以拳入口,嗜酒,谐谑,与人易良无不尽。尝谓鼐:“吾与汝再世交矣!”

    天下言文章者,必首方侍郎。方侍郎少时,尝作诗以海宁查侍郎慎行,查侍郎曰:“君诗不能佳,徒为文力,不如专为文。”方侍郎从之,终身未尝作诗。至海峰,则文与诗并极其力,能包括古人之界体,镕以成其体,雄豪奥秘,麾斥出之,岂非其才之绝出今古者哉!其文与诗皆有雕板,鼐欲稍删次之合为集,未就,乃次其传。

    (选自《惜抱轩诗文集》,有删节)

    【注】①方侍郎苞:方苞。其官至礼部右侍郎。②韩欧:韩愈、欧阳修。③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种科目。④教谕:县学教官。⑤海宁:地名。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即知其意而善之                  效:模仿 B . 方侍郎苞大重于京师矣            名:名望,名声 C . 尝作诗以海宁查侍郎慎行            视:同“示”,给……看 D . 为文力                     夺:改变
    2. (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因历天下佳山水,为歌诗自发其意。

      ②鼐欲稍删次之合为集,未就,乃次其传。

    3. (3) 作者给刘海峰作传,为什么用不少笔墨写方苞?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八、【B卷】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 11. (2022·成都) 同是离开潜艇到海底,尼摩船长等人到珊瑚王国和亚特兰蒂斯,目的有何不同? 请结合你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简要作答。
  • 12. (2023九下·丰都月考) 下面是某位同学读《傅雷家书》所作的要点概括,哪一项与傅雷对儿子的要求不一致? 请结合你的阅读,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与人交往要追求自然率性,拘于礼节则会关系疏离。

    B身处国外要常思国家荣辱,忘记人民则会辜负深情。

    C学习艺术要力求精益求精,骄傲自满则会止步不前。

九、【B卷】现代文阅读(18分)
  • 13. (2022·成都)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桂湖

    肖复兴

    ①桂湖在成都之北,湖面开阔,号称“川西第一湖”。

    ②桂湖,相传是杨升庵年轻时在湖边遍植桂花树而得名,又有说桂湖是杨升庵的读书处,也有人说是他的故居。当然,这样的传说,本不必较真。当年,湖是官湖,并不是杨家的私家花园,杨升庵中第入仕之前,怎么可以有权跑进湖中遍植桂花树? 他家那时候在城里的状元巷(这个名字也是因为杨升庵中了状元后改的),离着湖还有一段距离,他可以跑到湖边来说,也可以到这里读书,怎么可以绕湖沿提种植一圈桂花树?

    ③其实,任何传说都表达着百姓心中对历史对人物的评判尺度,是人们代代口口相传中渗透进来的感情。杨升庵是四川是成都更是新都人的骄傲。在明代,四川仅出过他一个状元。自然,杨升庵值得人们为之骄傲。杨升庵不仅成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还曾经在京为官时刚正不阿,因直言犯谏,而遭受贬黜,乃至发配充军,最后客死他乡,如此颠沛流离的命运,自然更会博得人们的同情和敬重。这样两重原因,成都人让桂湖归属于杨升庵名下,并让他植桂花树于满园之中,便可以理解了。

    ④事实上,桂湖中最重要的建筑升庵祠,是清代道光十九年一个叫张韦书的县官到新都上任后,敬重杨升庵而修建的。至于澄心阁、绿漪亭等亭台楼阁,更是后建的。

    ⑤桂湖,最值得看的,其实不是湖,而是春天里大门口的紫藤和秋天里满圈的桂花。

    ⑥那两架紫藤,左拥右抱,纵横交错。春天的时候,绿叶如盖,紫藤花如蝶飞舞,更似紫爆倾泻,或似一条紫龙腾空,是园中最为触目惊心的景象。在全国所有园林中,我从未见过这样巨大的古藤。同为明朝的古藤,与梅升庵、谢缙并称“明代三才子”的徐渭绍兴老宅里,他亲手种植的那架古藤,也难与之比抵。不要说徐渭没有杨升庵那样的骨气,投降在严嵩严党门下当走狗,而后又翻云覆雨,甚至连自己的妻子都杀了,就是古藤本身也难敌桂湖的这样铺天盖地的壮观。或许,花品里有人品,便忍不住想起美国生物学家塔克尔·波伦的话,他称郁金香、百合、兰花是植物界里的莎士比亚、密尔顿和托尔斯泰。那么,桂湖里的紫藤就应该是植物界里的泽畔长吟的屈原,起码也是和杨升庵命运相似的苏东坡,或是路谪八千的韩念吧?

    ⑦十多年前的秋天,我第一次来桂湖,正赶上桂花盛放,仿佛赶上了--场新嫁娘隆重的婚礼。花香馥郁,水流一样,弥散到四子里的四面八方。举目之处,身临之处,向往之处,处处都是桂花之香。金桂、银桂和四季柱,仿佛小姑娘、少妇和老夫人,齐齐地都跑进国中看新娘,个个裙袂叮当,衣襟带香。我从来没有用过这样浓郁的花香,几近醉人。同为花香,桂花香味浓都,要香就搅得周天香透,绝不遮遮掩掩,不屑于扭扭捏捏的小家子气和故作姿态的含蓄状,是花中的烈性子,迸发如潮,按捺不住,如烈酒。这一点,暗合了杨升庵的心性与品性。

    ⑧想想,桂湖这样--座园林,实属难得。

    (节选自《成都三湖》,有删改)

    【注】①题目为编者所加。

    1. (1) 文末说“桂湖这样一座园林,实属难得”,桂湖“难得”之处有哪些? 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
    2. (2) 文章第二段在谈及桂湖的传说后,连用了两个反问句,目的是什么?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 (3) 文章第七段中画线句有哪些妙处? 请简要赏析。

      金桂、银桂和四季桂,仿佛小姑娘、少妇和老夫人,齐齐地都跑进园中看新娘,个个裙袂叮当,衣襟带香。

    4. (4) 如果要将这篇文章编入一本文集,请从下面四本文集中选出最合适的一项,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A《故事成都》         B《古迹成都》         C《风骨成都》         D《文化成都》

十、【B卷】语言运用(共12分)
  • 14. (2022·成都) 《新华字典》伴随了新中国几代人的成长。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 (1) 结合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补全空缺处。

    2. (2) 下面短文是关于《新华字典》“友”字注解的解说,请结合截图将空缺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新华字典》“友”字注解的截图)

      一看上图,你就能发现“友”字有两个义项。 ?因为它用“①”“②”作了分项标明。由第一个义项“朋友”引申出了“有友好关系的”的意义,用“ ”标示,这样不仅,还分出了层次。义项之后往往,比如“朋友”之后是“好~丨战~丨网~”。这里,,避免了“友”字的重复出现。因此,“友”字的注解虽内容较多,但简洁明了。

    3. (3) 《新华字典》在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等诸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模仿下面“白杨礼赞”的示例,为《新华字典》写一段赞语。

      示例  漫天风雪中偏强向上,茫茫高原上参天耸主。你是树中的伟丈夫,将不屈的精神发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