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2-07-06 浏览次数:6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 1. 为预测尼罗河的泛滥时间,古代埃及形成了最早的天文学;在公元前4241年,古代埃及有了太阳历;为测量土地、修建沟渠、修筑堤坝和桥梁,古代埃及还形成了最早的几何学、水利学。这说明古代埃及的科技(    )
    A . 注重实用 B . 体系较为完备 C . 重视经验 D . 以理论为先导
  • 2. (2022高一下·曹县月考) 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时期,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声称,哈里发不再是先知的代理人,而是真主安拉在人世间的代表;巴格达城的中心为皇宫所在地,改变了以往伊斯兰城市以清真寺为中心的格局。这些变化反映了阿拉伯帝国(    )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强化君主权威 C . 废除政教合一 D . 统治中心变迁
  • 3. “与您一样优秀的我们,向并不比我们更优秀的您起誓,承认您为我们的国王和最高领主,只要您遵从我们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无效。”大量类似的誓言出现于中世纪西欧贵族的宣誓仪式中。据此可知当时西欧(    )
    A . 已经确立依法治国的原则 B . 封君封臣在法律上地位平等 C . 王权受到教权的严格约束 D . 有限王权的理念被广泛接受
  • 4. 近代科学的奠基者们——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人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对造物主上帝的信仰、研究、证明成为一种探索宇宙结构、万物奥秘、自然秩序的信念、激情和动力,形成一种用实证方式取得科学事实,用逻辑手段论证自然存在、演化规律性的理性思维方式,认为自然的可知性和上帝创造万物进程的可知性是相一致的。据此可知( )
    A . 近代科学巩固了神学的地位 B . 科学发展推动思想解放 C . 基督教会客观推动科学发展 D . 基督教会支持科学创新
  • 5. 1787年宪法的起草者麦迪逊说:“(礼仪)越简单,我们在言行举止上就越是共和国人,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的国家尊严。”杰斐逊也认为“必须扔掉君主制和贵族社会制度所有的浮夸礼俗”。这反映出二者(    )
    A .   极为推崇罗马的共和制 B . 希望建立共和政体 C . 对联邦的建立充满担忧 D . 政治见解截然不同
  • 6. 19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通过直接投资和向银行贷款,将大量资金用于铁路建设;此外还将普鲁士银行改为帝国银行,并开设了一些新的银行专门为铁路建设服务。这些举措(    )
    A . 表明德国经济迅速崛起 B . 是对垄断组织的扶植 C . 体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 D . 有利于巩固统一局面
  • 7. 17世纪莎士比亚创作的《错误的喜剧》中很多场景都是围绕着人们之间的商业往来,强调了商业的社交性,同时也认为过度重视金银而忽视伦理道德是不科学的。莎士比亚认为当时英国(    )
    A . 社会的道德体系趋于崩溃 B .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盛行 C . 理应兼顾商业发展与道德 D . 受到商业革命的影响
  • 8. 与美国独立后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不同,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却成了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后的政治文化特征之一。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与殖民者的统治密切相关,这应该是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
    A . 建立种植园经济 B . 推行宗主国的政治模式 C . 进行大规模移民 D . 大量屠杀当地印第安人
  • 9. 丘吉尔在《危机中的世界》中描述了20世纪初弥漫于世界的一种奇怪情绪:因未能从物质繁荣中获得满足感,各国转而热衷于国内和国际冲突,随着宗教的衰落,民族激情不正常地上升,几乎每个地方都燃起了熊熊大火,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都急于冒险。这材料可用于论证世界大战的爆发(    )
    A . 与疯狂的军备竞赛有关 B . 与文明的冲突有关 C . 与极端的思想观念有关 D . 与经济的低迷有关
  • 10. 下图为英国大卫·洛创作于1935年12月的漫画《三个女巫》。漫画所表达的主题是(    )

    A . 揭露法西斯国家的政治欺骗 B . 呼吁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 . 警示人们战争危机即将发生 D . 抨击法西斯恃强凌弱的本性
  • 11. 1890年7月2日,美国联邦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该法集经济制裁与刑事处罚于一体,禁止为了限制贸易而为的契约、联合、通谋、以及垄断或者试图垄断,违者将被处以罚款或者监禁。该法案(    )
    A .   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 . 表明政府限制自由竞争 C . 体现出美国垄断程度最高 D . 是无产阶级斗争的结果
  • 12. 现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1883—1946年)认为,“充分就业和福利制度保障了工人的生活水平,这可以扩大市场需求,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秩序”。凯恩斯的经济思想(    )
    A . 实现了社会公平公正 B .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 . 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D . 提高了人们工作积极性
  • 13. 下表是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中国

    世界总人口

    1650年

    18.3

    18.3

    2.4

    22.9

    5.45亿

    1750年

    19.2

    13.1

    1.6

    30.9

    7.28亿

    1850年

    22.7

    8.1

    5.1

    35.1

    11.71亿

    A . 非洲与美洲人口占比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B . 北方人民的南迁导致了中国人口的增长 C . 工业化进程推动世界城市人口占比上升 D . 欧非美三洲人口的变化与殖民扩张有关
  • 14. (2022·东三省模拟) 当代西方“蓝领”“白领”“灰领”代表工人的不同分层。1973-1985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增加了40%,而同期“蓝领”(产业工人)的人数却减少了500万。1978年,美国脑力劳动者占雇佣劳动者总数的50%,在英国和法国则为40%。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美国严重的滞胀问题 B . 福利制度的发展完善 C . 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 D . 阶级结构的发展变化
  • 15. 1951年1月,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杜勒斯首次提出“岛链”概念,“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御范围应是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岛链线”、美国根据这条岛链在其周围建立了一系列配套齐全的海外基地所需物资和人员的储备体系。“岛链战略”旨在(    )
    A .   保证美国本土的绝对安全 B . 实施“遏制共产主义”战略 C . 确立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 D . 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国家摆脱英国的殖民控制,西方学者称之为“非殖民化”。认为英国的“殖民撤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的,是其明智的殖民主义政策的目标和结果。该观点(    )
    A . 抹杀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威力 B . 否定了西方殖民侵略的丑恶历史 C . 揭示了“非殖民化”的真实成因 D . 贬低了宗主国放弃殖民的主动性
二、材料解析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下半叶,正值地理大发现的晚期,也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此时欧洲社会上的不平等显得尖锐而深刻,人们在思考人类不平等的时候,看到了旅行家的游记中所描述的世界另一个角落的野蛮人的平等以及他们宁静的生活。卢梭借助其渊博的知识,展开辩证的想象与推理,探究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并阐发了一部政治思想的著作,并将其作为1753年应征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的参评论文。在卢梭的著作中,其影响力仅次于1762年的《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在开头便表达对日内瓦共和国的热爱与敬意,粗略地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家和社会全貌——一个可以得到良好治理的、自由平等的、民主立法的共和国。

    ——摘编自黄静《卢梭的不平等思想起源》

    材料二:卢梭思想中一些革命的成分,被后来的思想家所继承。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在卢梭那里已经可以看到那种和马克思《资本论》中所遵循的完全相同的思想进程,而且还在他的详细叙述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所使用的整整一系列辩证的说法:“按本性说是对抗的、包含着矛盾的过程,每个极端向它的反面的转化……”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社会根源,它造成了人性的异化和社会的异化。马克思由此受到启发,他开始从预设的私有制出发,探索私有制形成的根源。在探索私有制形成的过程中,马克思注意到分工和交换对私有制形成的作用。为了达到合理的理解,又从分工的结果上,即从生产劳动的实质上来加以探索。马克思在卢梭异化理论基础之上,探索出劳动异化理论的四重规定。并指出工业化时代,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成了与人相对立的东西;但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摘编自郭芹《浅析马克思对卢梭异化思想地继承和发展》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不平等思想产生的背景。
    2. (2) 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对卢梭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人所谓的新旧世界之间全新而复杂的交往变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欧洲人改变、甚至毁灭了许多别的文化,但他们自己的文化也通过与世界其他地区人民、社会传统和宗教之间的稳定而广泛的联系而发生转变。新的富裕商业阶级在欧洲大西洋沿岸成长起来。海军成为决定性力量,欧洲由于引进美洲的马铃薯而人口增加。欧洲人民开始依赖糖和烟草等进口商品。欧洲作家日益为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力感到自豪,并将其视作他们的文化或宗教传统的优越性。欧洲人还对人类种族与文化的多样性进行了很多的思索,这有时导致部分欧洲人的一种新的种族意识,有时也会导致一种文化相对主义,在其中欧洲人的习俗被看作是整个人类举止的唯一形式。与此同时,各种文明地区日益与跨大西洋的经济体制联系在一起,当欧洲士兵商人和传教士进入这些地区时,美洲和非洲的人民也为保卫自己正在发展的文化和各种习俗而斗争。

    ——摘编自R.R.帕尔默、乔·科尔顿等《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对外贸易是濒海国家积累财富、吸收先进文明和富国强兵的主要途径。17世纪东亚海权时代的开启,结束了之前东亚海域的自由贸易时代。海权竞争无不以武力为决断。欧人船坚炮利的优势,在17世纪陆续将东南亚的海岛地区殖民化,使这些原本贸易繁荣的地区在17世纪以后发展停滞,很大程度上疏远了近代先进的制度和技术文明。欧人尽管尚无力以武力征伐东南亚的半岛国家和中日两国,但半岛国家和中、日海权的丧失,对外导致难以吸收先进文化和技术,失去直接并大规模参与不断创造巨大财富的世界贸易市场;对内则导致海洋商贸意识淡化而大陆型专制和集权意识强化,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停滞,与外部世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亚历史发展就此改写。当握有东亚海权的西方国家挟工业革命后的优势兵临东亚陆权国家城下,东亚传统武装再也无力抵御逼至家门的侵略,东亚国家开始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庄国土:《17世纪东亚海权争夺及对东亚历史发展的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新旧世界之间的交往”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航海时代后西方掌控东亚海权的影响。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业岗位多集中于纺织业和采掘业,虽然当时已经开始实行工厂制,但实际上工厂多而小,与之前的规模差异不是特别明显。如在1851年英国全国87000名雇主中,雇佣10人以下者达76000人,占总数的87%,雇佣50人以上者仅2000人,占总数的2.3%。小而散带来的用工不稳定问题,也是当时出现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实现了企业的规模化,新技术下的重化工业需要大资金大规模才能满足,大企业相较于之前能为工人提供更多相对稳定且多样化的岗位,这也使得专业化分工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简单化向着复杂化演进。

    ——摘编自李智明《新工业革命时代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挑战与思考》

    材料二:在采掘、冶炼、纺织、建筑、运输、电气、煤气等传统产业部门劳作的产业工人,被称为“蓝领”阶层。1973—1985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增加了近40%,而同期“蓝领”工人的人数却减少了大约500万。生产自动化的发展及知识密集型生产部门的兴起,催生了主要从事自动化作业管理的操纵按钮的“灰领”工人以及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1980年,美国“白领”工人和“蓝领”工人的比例是50:32。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出纳员、饭店旅馆的服务员、公共娱乐及卫生保健人员等不断增加,他们在整个就业人口中的比例,在美国,1950年就已经达到53.2%,1976年为65.7%。

    ——摘编自许平《当代西方国家社会分层变化分析》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就业产生的不同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工人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事件

    18世纪60年代

    哈格里夫斯发明多轴纺纱机。

    1792年

    英国派遣马嘎尔尼使团访问中国。

    1800年

    500台蒸汽机在英国使用。

    1816年

    英国阿美士德使团访问中国。

    1830年

    利物浦到曼彻斯特铁路开通。

    1831年

    欧洲霍乱大流行。

    1834年

    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

    1840年

    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

    《查德威克报告》出炉(反映伦敦卫生问题,说明疾病和公共卫生的关系)。

    19世纪40年代末

    欧洲可以使用麻醉剂

    1850年

    欧洲人口:2.66亿;英国多数人居住在城市,拥有超过2000英里的铁路。

    1851年

    英国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

    ——据《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整理

    从表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根据信息间的关联,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要求:提取信息,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