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5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2022高一下·焦作期末) 论述类文本阅读

    《红楼梦》在中国小说中,是一部空前伟大的作品。它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它的结构的庞大严整、人物的典型生动、语言的流利传神等艺术方面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有着决定这些艺术性成功的高度思想性。它是以爱情悲剧为线索来写出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的经过,从而成为反映封建社会的一面最忠实的镜子,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巨著。

    说它是一部空前伟大的小说固当之无愧,但读《红楼梦》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它的真假虚实,轻重隐显,变化百端,使我们不容易抓住,而且稍一疏忽,就会走入迷途,误解到作者原意的反面去。作者虽然是刻画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却并不曾完全背叛了他本来的阶级,虽然思想中有许多进步的成分,但也仍然保留了一些落后的东西。这种既痛恨又追怀的矛盾思想,就形成了既暴露又掩饰的曲折的笔法。

    如第五回明明是秦氏与宝玉有暧昧情事,前边却只用秦氏室中的陈设,后面又借宝玉梦中的呼名来点破。就是凤姐,写得可以说是相当显豁了,但也有不明写之处;如第六十九回,尤二姐被胡庸医误用药打胎,致死,写得好像与凤姐根本无干,又早在第五十一回安排下“胡庸医乱用虎狼药”的回目,好像胡君荣用药一向乱七八糟似的;其实仔细看这一回书,就可以知道胡君荣用药乃是风姐买嘱的。凡这些地方,都是微词曲笔。

    形成这种微词曲笔的原因,第一,作者虽然不曾完全背叛了那个阶级,却大大地开罪了那个阶级,就难免成为众矢之的,况且作者生于清雍正初年,雍正即位,大诛异己,而曹家所依附的皇族正好是雍正的冤家对头,于是弄到抄家罢职。当时曹家处境的狼狈恐怖,可想而知,作者自不能畅所欲言,只好采取了迂回的方式,说一半留一半了。

    不仅如此,这种微词曲笔还有它本身的意义,就是艺术上的处理问题。《红楼梦》把大观园、十二钗表面上写得那么漂亮、美丽,自有它的必然的因素。他有这么写的必要。它透过封建家庭的表面的繁华和尊严的礼法来反映这腐朽淫靡行将崩溃的真实情况。这样写来才能使人了解封建家庭的本质,而不为其外象所迷惑。因此作者不愿意把这丑恶都给表面化了。

    不过,这种迂回的写法在某些程度上未尝不是阻碍了读者对《红楼梦》的正当了解。《红楼梦》一百多年来之所以被人曲解、误解,与它本身的隐晦是有关系的。用作者自己的话,他在书中屡屡提出“真”“假”的观念。明显地写出来的是假的,相反的,含而不露的才是真的。第一回甄士隐走了,就表示“真事隐去”,第二回记贾雨村的谈话,就表示“假语村言”。话虽分在两回说,实则是一回事,所隐去的真事也就暗藏在假语村言中,并非言是言,事是事,各不相干的。但有许多人看《红楼梦》只从第三回黛玉入府看起,什么甄士隐、贾雨村,几乎不知其为何许人也,对作者强调的“正”为“假”,“反”为“真”完全不了解。

    我们读《红楼梦》,假如能够掌握上面的这种看法,自然就不会走入迷途了。

    (摘编自俞平伯《我们应该怎样读<红楼梦>》)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的伟大是因为它的高度思想性,而不是因为它的结构、人物、语言的艺术性。 B . 《红楼梦》以爱情为线索,以大观园为背景,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 C . 《红楼梦》采取曲折迂回的方式,没有直接表达,这深化了作者既痛恨又追怀的矛盾思想。 D . 曹雪芹不愿意背叛封建阶级,有一些落后思想,但仍不愿意把封建丑恶都给表面化。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三段举尤二姐被胡庸医误用药致死的例子,是为了突出凤姐阴险狠毒的形象。 B . 文章论述应该怎样读《红楼梦》,重点阐释需要理解曹雪芹微词曲笔的写法。 C . 文章从曹雪芹的现实境况和艺术创作两个方面论述了他运用微词曲笔的原因。 D . 文章通过举例来说明《红楼梦》中微词曲笔的体现和其“正”为“假”、“反”为“真”的深义。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写出了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的经过,忠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真实情况,此书有助于人们了解封建家庭和封建社会的本质。 B . 很多人读不懂《红楼梦》,主要是因为它的真假虚实,轻重隐显,变化百端,不易抓住,人们稍一疏忽,就会误解作者的原意。 C . 《红楼梦》用艺术的手法,把大观园、十二钗写得非常美好,通过封建家庭里表面的繁华和尊严的礼法来反映封建社会的丑恶。 D . 读《红楼梦》若从第三回黛玉入府看起,就不会知道甄士隐、贾雨村是何许人也,也就不能读懂《红楼梦》中作者的真实意图。
  • 2. (2022高一下·项城期末)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摘编自屠呦呦《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材料二:

    在中国抗疫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疫情防控一大亮点。伴随着全球抗疫,很多国家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会考虑尝试中医药治疗的方法。此次疫情对中医药拓展海外市场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目前中医药出海依旧困难重重,要进入海外医院并非易事。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中药出口金额停留在数十亿美元级别,未能取得更大突破,而西药制剂出口额已经突破百亿美元级别。悬殊的数额背后,是中药出海面临的现实困难。在西方主流医药市场,中药作为药品注册在美国尚未取得零的突破,在欧盟能成功注册的也屈指可数。

    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庆友表示,在我国抗疫中,中医药的有效性已被证明,但中医药体系和西医理论体系差异较大,中医药在西方主流医药市场一直未能被接受。中药是多靶点干预,一般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并不明确,无法在西方现有的理论下检测其药理毒理,这也是中药难以通过外国药品审批,获得国际注册药品市场认可的原因所在。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是中药走出国门面临的巨大挑战。海外国家对中医药不了解、不理解;而且各个国家药物注册审批法律不同,制约了中医药在全球的上市推广。当前世界中药市场,日本、韩国所占份额远超过国内中医药。许庆友表示,中医药产品走出去,关键在于要让中医药文化先走出去,让中医药文化和治疗理念被海外人士广泛接受,中医药产品自然就更容易打开国外市场。许庆友建议,中医不光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可借鉴日本汉方医学的提取和生产工艺,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产品质量和市场认可度。

    (摘编自高博等《中医药出海,敢问路在何方》)

    材料三: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规划》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激活力,推进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发展的基本原则,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遵循发展规律,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坚持统筹协调推进。《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规划》指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投入保障,健全实施机制,注重宣传引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格局。

    (摘编自《“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医药在发展中已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并整理归纳了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可见只要继承中医药传统,就能开发新药,造福人类。 B . 尽管在全球抗疫中很多国家开始使用中医药治疗的方法,但中药在西方主流医药市场一直未被接受,在美国和欧盟尚未取得明显突破。 C . 中药难以获得国际注册药品市场认可,与中药无法在西方现有的理论下检测其药理毒理以及各国药物注册审批法律不同有关。 D .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有助于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产业化和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并确保2025年健康中国建设能够全面实现。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屠呦呦从中国医药学宝库中发掘出青蒿素,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应优势互补。 B . 严峻的国际抗疫形势给中医药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带来了契机,但中医药国际化并非易事,一些困局仍然待解。 C .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旨在推动中西医药的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D .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的基本原则,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工程提供了政策保障。
    3. (3) 请结合材料针对中医如何走向世界,提出合理化建议。
  • 3. (2022高一下·焦作期末) 文学类文本阅读

    嫁妆

    契诃夫

    有生以来我见过很多房子,可是有一所房子特别生动地保留在我的记忆里。这是很小的平房,有三个窗子,活像一个老太婆,矮小,伛偻,头上戴着包发帽。小房子以及它的白灰墙、瓦房顶和灰泥脱落的烟囱,全都隐藏在苍翠的树林里。

    小房子的百叶窗经常关着:房子里的人不需要亮光,住在房子里的人不喜欢新鲜空气。小房子四周是人间天堂,树木葱茏,栖息着快乐的鸟雀,可是小房子里面,唉!乏味得很……

    我头一次访问小房子是很久以前为办一件事而去的:房主人是契卡玛索夫上校,他托我到那儿去探望他的妻子和女儿。

    一个矮小虚胖、四十岁左右的女人带着恐慌和惊愕的神情瞧着。“请问,您贵姓?”女人用颤抖的声音问。她就是女主人契卡玛索娃。

    说出姓名,讲明来意。惊愕和恐惧就换成尖细而快活的“啊”的一声喊。

    “我们这儿,请您原谅,凌乱得很!”契卡玛索娃说。

    契卡玛索娃一边跟我谈话,一边困窘地斜起眼睛看房门,房门里的人们还在忙着收拾纸样。房门也似乎在发窘,时而微微启开,时而又关上了。

    不久房门开了,我看见一个又高又瘦的姑娘,年纪十九岁左右,身穿薄纱的长连衣裙,她走进来,行个屈膝礼,脸红了。

    “这是我的女儿!”契卡玛索娃用唱歌般的声音说。

    我介绍我自己,然后我对这里纸样之多表示惊讶。

    母亲说:“这是嫁妆!”

    “哎呀,妈妈,您在说些什么呀?!”女儿说,脸上泛起红晕。“这位先生真会这样想了。……我绝不出嫁!绝不!”

    她说着这些话,可是说到“出嫁”两个字,她的眼睛亮了。

    傍晚七点钟开晚饭,有六道菜之多。吃晚饭的时候,我听见很响的呵欠声,有人在隔壁房间里大声打呵欠。我惊讶地瞧着房门:只有男人才那样打呵欠呢。

    “这是彼得·谢敏内奇的弟弟叶果尔·谢敏内奇,……”契卡玛索娃发现我吃惊,就解释说,“他从去年起就住在我们这儿。他简直是个野人,……见着生人就难为情。……他打算进修道院去。……他原来做官,后来受人家的气。……”

    晚饭后,母亲邀我跟她一块儿到堆房里走一趟。在堆房里,我看见五口大箱子和许多小箱子、小盒子。

    “这……就是嫁妆!”母亲对我小声说。“这些衣服都是我们自己做的。”

    我看了看那些阴沉的箱子,就开始向两个殷勤好客的女主人告辞。她们要我答应日后有空再到她们家里来。

    这个诺言,一直到我初次访问过了七年以后,我才有机会履行。我走进客厅里,看见母亲长得越发胖了,头发已经花白,正在地板上爬来爬去,裁一块蓝色衣料。女儿坐在长沙发上刺绣。这里仍旧有纸样。不过变化还是有的。两个女人都穿着丧服。彼得·谢敏内奇是在提升为将军后过一个星期去世的。

    将军夫人哭了。

    “我们遭到很大的不幸!”她说。“彼得·谢敏内奇,……您知道吗?……已经不在人世了。我和她成了孤儿寡母,只得自己照料自己了。叶果尔·谢敏内奇还活着,不过关于他,我们没有什么好话可说。修道院不肯收他,因为……因为他好喝酒。现在他由于伤心而喝得越发厉害了。我打算到首席贵族那儿去一趟,想告他的状。说来您也不信,他有好几次打开箱子,……拿走玛涅琪卡的嫁妆,有两口箱子已经全拿空了!要是这种情形继续下去,那我的玛涅琪卡的嫁妆就会一点也不剩了。……”“您在说什么呀,妈妈!”玛涅琪卡说,发窘了,“这位先生真不知道会想到哪儿去呢。……我绝不出嫁,绝不出嫁!”

    玛涅琪卡抬起眼睛来,兴奋而又带着希望,瞧着天花板,看来她不相信她说的话。

    一个矮小的男人身影往前堂那边溜过去,他头顶秃一大块,穿着棕色上衣。他像耗子那样窸窸窣窣地溜过去,不见了。

    “这人大概就是叶果尔·谢敏内奇吧。”我暗想。

    我瞧着她们母女俩:两个人都苍老消瘦得厉害。母亲满头闪着银白的光辉。女儿憔悴,萎靡不振,看样子,母亲似乎比女儿至多大五岁光景。

    去年,命运又驱使我到我熟悉的那所小房子去。我走进客厅,看见老太婆契卡玛索娃。她穿一身黑衣服,戴着丧章,坐在长沙发上做针线活。跟她并排坐着的,是个小老头,穿着棕色上衣。小老头看见我,就跳起来,从客厅里一溜烟跑出去了。“您在缝什么?”过一会儿,我问。

    “这是女衬衫。我做好,就送到神甫那儿去,托他代我保管,要不然,叶果尔·谢敏内奇就会把它拿走。我现在把所有的东西都交托神甫保管了。”她小声说。

    她面前桌子上放着女儿的照片,她看一眼照片,叹口气说:“要知道我成了孤魂!”

    一切都明明白白,于是我的心头感到沉重极了。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详略有致,写了“我”三次到契卡玛索娃家,第一次详细交代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状况,较为简略地写了七年以后和去年的两次情况。 B . 母亲契卡玛索娃足不出户地守在自己家里,一直不停地缝制嫁衣,却无法改变自己悲惨的境遇,是一个封闭、保守、孤苦、守旧的悲剧女性。 C . 小说用简练的笔墨写了寄居将军家的弟弟,他靠喝酒来麻痹自己,没有开创新生活的愿望,这一形象有助于揭示当时人们精神的空虚与贫乏。 D . 小说通过比喻、夸张、对比、欲扬先抑等手法来表现内容,讽刺现实,题目“嫁妆”既是小说的线索,也是母女俩改变命运的希望。
    2. (2) 小说前两段对小房子的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我”三次到访小房子,“我”眼中的玛涅琪卡分别是怎样的状态?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2022高一下·焦作期末) 文言文阅读

    贞观六年,太宗谓魏征曰:“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朕今行一事,则为天下所观;出一言,则为天下所听。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征对曰:“知人之事,自古为难,故考绩黜陟 , 察其善恶。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济事,只是才力不及,不为大害。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害极多。但乱世惟求其才,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贞观十三年,太宗谓待臣曰:“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公等既不能知贤,朕又不可遍识,日复一日,无得人之理。今欲令人自举,于事何如?”魏征对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且愚暗之人,皆矜能伐善,不可令其自举。”贞观十四年、特进魏征上疏曰:“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万国咸宁,一人有庆,必藉惟良作弼,俊乂在官,无为而化矣。故尧、舜、文、武见称前载,咸以知人则哲,多士盈朝。然而今之群臣,罕能贞白卓异者,盖求之不切,励之未精故也。若勖之以公忠,期之以远大,各有职分,得行其道。又设礼以特之,执法以御之,为善者蒙赏,为恶者受罚,安敢不企及乎?安敢不尽力乎?国家思欲进忠良,退不肖,十有余载矣,徒闻其语,不见其人,何战?盖言之是也,行之非也。若徒爱美锦而不为人择官徇私情以近邪佞公道而远忠良则虽夙夜不怠劳神苦思将求至理不可得也”书奏,太宗甚嘉纳之。

    (节选自《贞观政要·论择官》)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若徒爱美锦/而不为人/择官徇私情以近/邪佞公道而远/忠良则虽夙夜不怠/劳神苦思/将求至理/不可得也 B . 若徒爱美锦/而不为人择官/徇私情以近邪/佞公道而远忠良/则虽夙夜不怠劳神/苦思将求至理/不可得也 C . 若徒爱美锦/而不为人择官/徇私情以近邪/佞公道而远忠良/则虽夙夜不怠/劳神苦思/将求至理/不可得也 D . 若徒爱美锦/而不为人/择官徇私情以近/邪佞公道而远/忠良则虽夙夜不怠劳神/苦思将求至理/不可得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在位时政治清明,史称“贞观之治”。 B . 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黜”指提升官职,“陟”指罢免官职。 C . 上疏,臣下向皇帝进呈奏章。“疏”是我国古代臣子向君主分条陈述自己意见的文字。 D . 无为,常指道家顺其自然,清静虚无;文中指选能任贤,以德化人,垂拱而治。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太宗认为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天下人,奖赏应和功绩相当,惩罚当和罪恶相称,赏罚不可以轻易使用,用人更需要慎重选择。 B . 魏征认为前代选拔官员只求有才,不管品行,如今选拔官员,必须仔细察访他的品行,然后才可任用,以免错用了坏人,造成危害。 C . 唐太宗认为要安定天下,只有得到并任用贤才,而侍臣们不知道谁是贤才,皇帝又不可能一一加以考察,这样下去是得不到贤才的。 D . 魏征认为要想使天下太平,就需要忠臣辅佐,但朝廷少有德才兼备的大臣,这与朝廷求贤之心不急切,没有很好地鼓励劝勉有关。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党竞进。

      ②愚暗之人,皆矜能伐善,不可令其自举。

  • 5. (2022高一下·焦作期末) 古代诗歌阅读

    诉衷情

    王安石

    练巾藜杖白云间,有兴即跻攀。追思往昔如梦,华毂②也曾丹。尘自扰,性长闲,更无还。达如周、召③,穷似丘、轲④,只个山山。

    【注】①此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王安石晚年从朝廷罢归金陵钟山。②华毂:华美的车子。③周、召:辅佐周成王的周公姬旦、召公姬奭。④丘、轲:儒家圣贤孔子、孟子。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片前两句写词人头戴白巾,手持藜杖,登上钟山优游,乐而忘返,过着一种清高洒脱的生活。 B . 上片后两句词人由现实追思往昔,以前身居高位的生活与当前徜祥山水的境况相比,恍如一梦。 C . 词人爱好闲静,不愿受到尘俗纷扰,“更无还”一句表明终老于钟山,不再回到尘世的决绝。 D . 尾句“只个山山”不仅呼应首句,并且词约旨远,反映了词人对被罢官的愤恨和对人世变幻的感伤。
    2. (2) 这首词下片写到周、召、丘、轲等人,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 6. (2022高一下·焦作期末)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林觉民《与妻书》中,“司马春衫”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同情和感伤琵琶女遭遇的两句“”。
    2. (2) 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描写出阿房宫走廊和屋檐的特点。
    3. (3) 苏洵《六国论》中,“”一句明确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最后用“”一句告诫统治者不要被敌人的强势吓倒。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2022高一下·焦作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Ⅰ

    身处流量时代,知识和资讯若湍急河流。有的人难以自控,______地随波逐流,被______的信息推着走,迷失于虚拟场景。______式的网上阅读,少有思维的深潜。在这样的过程中,读者的感觉似乎很丰盈,但实质上多是视觉层面的愉悦,停留于网页浏览或浅阅读,无益于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虽然互联网创设了目力驰骋的出口和自由选择的路口,但最终的决定权在人的手中。(       )。在流量化的内容产品面前,必须有所思考,保持理性与定力,才能成为清醒的阅读者。

    面对纸质出版行业的落寞、网络阅读习惯日渐养成,传统书店的产业转型已是______。尽管网络阅读越来越普及,我们的城乡社区依然需要一批优质的实体书店。这些优质的实体书店仿佛明亮的一盏盏路灯,可以点亮人们的精神文化。让传统阅读更有时代感,让流量阅读更有深度,当下我们需要努力在二者之间达致某种平衡。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由自主        眼花缭乱        走马观花        大势所趋 B . 不由自主        目不暇接        浅尝辄止        势不得已 C . 情不自禁        眼花缭乱        浅尝辄止        大势所趋 D . 情不自禁        目不暇接        走马观花        势不得已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追逐流量效应的人,注定行之不远 B . 长时间接触网络,导致注意力碎片化 C . 网络时代,怎样才是阅读的正确打开方式 D . 网络纵有千般好,也不能因此放任思想惰性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些优质的实体书店仿佛一盏盏明亮的路灯,可以点亮人们的精神文化。 B . 这些优质的实体书店仿佛明亮的一盏盏路灯,可以照亮人们的精神文化。 C . 这些优质的实体书店仿佛一盏盏明亮的路灯,可以照亮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 D . 这些优质的实体书店仿佛明亮的一盏盏路灯,可以照亮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
  • 8. (2022高一下·项城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______,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这一百年来,共青团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坚持党的领导的立身之本,塑造了共青团坚守理想信念的政治之魂,塑造了共青团投身民族复兴的奋进之力,塑造了共青团扎根广大青年的活力之源。没有中国共产党, ______。共青团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听党话、跟党走始终是共青团坚守的政治生命,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始终是一代代共青团员的政治信念。共青团历经百年沧桑而青春焕发,依靠的就是始终扎根广大青年,始终把心紧紧同青年连在一起,把青年人的心______。

    总书记的讲话引发强烈反响,广大团员青年表示将牢记习总书记在510日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对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提出的四点希望 , 接好历史接力棒,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一个长句,请改成四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 9. (2022高一下·焦作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校决定在5月8 日母亲节举行“热爱劳动,感恩父母”的演讲活动,为此,就在五一劳动节放假期间,倡议学生给父母做一顿饭,并将做饭的过程和陪父母吃饭的照片或视频保存下来。这一活动得到了当地各界的好评,认为这可以让孩子们理解父母的辛苦,知道生活的不易,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兴华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感恩父母”,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