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湛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调研考试...

更新时间:2024-11-07 浏览次数:8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高二下·汉寿期中) 先秦文献对蚩尤多有丑化,描绘的形象如同恶魔。但战国以后发生了变化,秦朝以蚩尤为东方八神之一,刘邦起兵时“祠黄帝、祭蚩尤”。蚩尤成为古代中国各族共同尊崇的战神。这反映了战国以来(    )
    A . 不断强化中央集权的程度 B . 注重血缘的宗法制开始瓦解 C . 对华夏文化认同感的增强 D . 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已经消除
  • 2. (2024高二下·东莞月考) 三国魏明帝曾向屠肆(屠宰场)征收“牛肉小赋”,以增国库。北魏时肉类买卖兴盛,以致有的官员“前劳赐,有余肉百斤,卖之”(赏赐所得的肉自己吃不完就拿出去卖),肉食买卖是司空见惯之事。造成当时北方肉类市场繁盛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口迁移促进区域的开发 B . 北方形成农牧并重局面 C . 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传入 D . 汉族饮食习惯发生巨变
  • 3. (2022高二下·湛江期末) 据《唐会要·舆服上》记载:“王公已下,舍屋不得施重栱藻井。三品已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五架。……其士庶公私第宅,皆不得造楼阁,临视人家。近者或有不守敕文,因循制造。自今以后,伏请禁断。”由此可知,唐朝(    )
    A . 官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B . 民居营造注重地理环境 C . 经济发展决定房屋建筑 D . 国家政策影响房屋营造
  • 4. (2022高二下·湛江期末) 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宋代书籍大量流入邻国,尤其是高丽、日本和交趾。许多在宋朝的日本僧侣都在中国积极寻访书籍带回国,其中以佛教、道家、儒家等书籍为主。此外,宋代也大量输出医学、妈祖文化、茶文化等。这说明,当时(    )
    A . 传统科技的衰落 B . 对外政策的开放性 C . 民族关系的开明 D . 佛教思想的本土化
  • 5. (2024高二下·大新月考) 蒙古西征时,许多汉族医生被带到中亚、西亚和欧洲,他们将中国的医术西传。不少高明的色目人医师,也随蒙古汗、王公东来,通过他们,阿拉伯地区各种医学要籍流传到东亚。由此可见,蒙古西征(    )
    A . 引发了大规模民族迁徙 B . 增进了中欧友好关系 C . 促进了地域间思想解放 D . 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 6. (2023高二下·深圳月考) 16世纪中期钟表传入中国内地,到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数量已经很多。一些高官将进口钟表作为珍稀物品收藏。但19世纪60年代后,钟表在社会中下层逐渐流行。这反映了近代中国(    )
    A . 传统等级观念已经消亡 B . 新的生活方式逐渐兴起 C . 战乱导致阶级流动加快 D . 工业制造能力进步明显
  • 7. (2022高二下·湛江期末) 1865年,英商擅自在上海架设电报线路。不久,地方官密令公差协同百姓于夜间“悉数拔毁”。英方提出赔偿并要求复造,上海通商大臣李鸿章则将此事归为民间自发行为,称乡民认为竖立木柱致人病亡,有碍风水,以致众情汹汹,故难以允其设线要求。这反映出(    )
    A .   清政府的外交方式灵活多变 B . 电报架设危害清政府统治 C . 观念落后制约近代通讯发展 D . 国人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 8. (2022高二下·湛江期末) 1914年,北京市政府发布通告,向民众介绍了公园的概念:找一块清净宽敞的所在,开辟出来,再能有天然的丘壑,多年的林木,加以人工设备,专在有益人群游玩。市民精神日渐活泼,市民身体日益健康。由此开始,北京市开辟了多家公园。这可以用来说明近代中国(    )
    A .   政治革命推动了市政建设 B . 城市化进程体现了时代进步 C . 公民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D . 科学的生活理念已深入人心
  • 9. (2022高二下·湛江期末) 清政府于1906年颁布《保存古物推广办法》,1909年拟定《保存古迹推广办法章程》,提出针对古迹的六条调查事项,以及五条保存事项。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古物保存法》。据此可知近代中国(    )
    A . 已确立了文物保护体系 B . 文物保护工作渐有制度可循 C . 遏制了破坏文物的势头 D . 文化遗产保护已实现规范化
  • 10. (2024高一下·齐齐哈尔期末) 古埃及居民对尼罗河极其崇敬,有一首长诗这样写道:“呵!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人类很早就在这一带活动。这反映了(    )
    A . 农业生产影响文明的发展 B . 诗歌文化的辉煌灿烂 C . 地理环境决定经济的状况 D . 治水的技术领先世界
  • 11. (2022高二下·湛江期末) 古罗马征服巴尔干地区后,大量的希腊学术著作和艺术品源源输入罗马,更有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希腊人,被作为战俘奴隶带至意大利,替罗马奴隶主充当教师、乐师和医生。当时人们感叹,征服者反被被征服者征服。这主要说明了古罗马(    )
    A . 奠定近代欧洲国家的法律基础 B . 善于吸收其他文明的成果 C . 政治制度和文化植根于古希腊 D . 注重保护被征服者的权利
  • 12. (2023高二下·金湾月考) 下图为印度河流域出土的佛头塑像。公元前后该地区佛教盛极一时,当时制作佛像的工匠多为希腊人后裔,他们用希腊雕塑手法创造出最初的佛像。这时期的佛像基本上都与真人一般大小,后来才越变越大,以示其神圣庄严。据此可知(    )

    A . 亚历山大的东征促进文化的传播 B . 佛教文化渗入社会生活各方面 C . 阿拉伯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D . 人文主义精神在印度广泛传播
  • 13. (2022高二下·湛江期末) 16世纪,随着天花、麻疹、白喉、水痘等病菌传入美洲,墨西哥地区土著居民从2500万锐减至75万。这给印第安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冲击,他们不再相信本地神灵的庇护,转而信仰“欧洲上帝”。这(    )
    A . 便利了欧洲殖民者拓展殖民空间 B . 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C . 充分揭示了殖民主义的罪恶本质 D . 导致印第安文明彻底消亡
  • 14. (2022高二下·湛江期末)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是西班牙人开展的跨越太平洋的丝一银对流之路,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但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种以垄断为特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最终绵延250年遂告终结。这一贸易(    )
    A . 将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 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迅速解体 C . 其衰落是受自由贸易冲击的结果 D . 奠定了19世纪英国殖民霸主地位
  • 15. (2024高二下·乌鲁木齐期中) 下表是拿破仑战争后,欧洲一些国家出现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拿破仑战争(    )

    1825年

    俄国

    受启蒙思想影响的青年军官发动武装起义,拟定了《告俄国人

    民宣言》,宣布推翻沙皇政府,召开立宪会议,废除农奴制。

    1830年

    波兰

    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

    1848年

    奥地利和

    普鲁士

    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

    A . 促进了欧洲各国的民主政权的建立 B . 使欧洲一些国家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C . 得到了欧洲各国革命者的支持拥护 D . 开启了欧洲近代政治文明发展进程
  • 16. (2022高二下·湛江期末)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并留在发达国家工作。他们作为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状况说明了(    )
    A . 交通发达为移民奠定基础 B . 国际劳务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C . 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移民潮 D . 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新趋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 17. 铁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中期,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人们对动力的需求更加迫切,当原始动力再也不能继续满足日益扩大的需要时,蒸汽动力应运而生。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正式开通,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客运铁路。它展示了机械牵引的优越性,也带动了英国的筑路热潮。铁路拓展了市场,降低了经济成本,促进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一体化,“根据许多历史学家估计,运输业的发展,尤其是铁路的发展,不但是19世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分,而且也是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分。”

    ——摘编自[意]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面加快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营业里程跃居世界第二,并昂首跨入高速时代,高速铁路里程世界第一,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2003年以来,铁路建设项目批复投资总规模超过4万亿元,已完成投资1.5万亿元。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0年10月6日)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铁路产生的根源及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并就中国铁路的迅速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 18. (2022高二下·湛江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在伊比利亚人移入美洲之际,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欧洲人又大肆从非洲贩卖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洲,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18-19世纪,英国人、爱尔兰人大举移入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后使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以白人为主的国家。

    ——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材料二:1880-1930年间,从美国返回欧洲的移民总数约为400万人,占同期美国接纳的欧洲移民总数的30%-40%。有资料显示,1860年到1930年的70年间,芬兰到美国的移民总数为38万人,其中约有20%最终返回了芬兰。1907年,一个芬兰移民

    写信给他在芬兰老家的兄弟描述危机中的困境时写道:“所有矿区都挤满了找工作的人……我不确定圣诞节前我能否找得到工作,我本来计划圣诞节前回去看你的,但现在……我得工作上两到三个月,才能攒够回家的路费。”

    1870-1930年间,到达美国的海外移民中,60%-70%是单身男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没有结婚。事实上,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家乡都有配偶”。

    ——摘编自王雅红《“美国梦”与“家国情”》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9世纪出现世界性人口迁移的条件。
    2. (2) 概括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并分析这一现象带来的积极影响。
  • 19. (2022高二下·湛江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请回答:

    1. (1) 分别指出图1、图2、图3的世界贸易与交流的路线名称。
    2. (2)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信息,并对相应的贸易与交流路线进行必要的说明。
  • 20. (2022高二下·湛江期末) 关于中华文明的特征,学者有大量的论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所谓雅,是指社会上层的或见诸经典的部分;所谓俗,是指社会下层的或见诸非经典记载的部分。比如见诸“四书”“五经”的文化可以归之为雅,见诸戏曲、小说的文化可以归之为俗。朝廷的礼制可以归之为雅,民间的习俗可以归之为俗。就一个侧面而言,中华文明就是由雅化俗、由俗化雅,在雅与俗的互相转化中得以发展的。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说明: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