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2-08-20 浏览次数:4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据考古发掘的战国简帛记载,“德”不为孔孟独享,“道”不为老庄专有,“法”不由商韩把持。这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
    A . 政治观念基本一致 B . 思想主张相互融合 C . 争鸣态势不可调和 D . 哲学体系范畴趋同
  • 2.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秦国一直存在着统治者即位后追尊逝去先祖的做法,秦始皇统一之后,保留了这一做法,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秦始皇意在(    )
    A . 保持宗法制的延续 B . 颂扬先皇历史功绩 C . 赋予君权神的光环 D . 证明权力的正统性
  • 3.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汉文帝有次在朝会时问丞相陈平关于案件与钱谷问题,陈平说:“应该问廷尉和治粟内史。”文帝问:“那你负责什么呢?”陈平回答:“宰相的职责,对上辅佐天子;对下使万物各得其所;对外安抚四夷和诸侯;对内使百姓归附。”据此可知,汉代(    )
    A . 官员人数众多 B . 实行内外朝制度 C . 君相矛盾尖锐 D . 政府分工专业化
  • 4.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西汉时,江南被视为“缘边”之地,朝廷对当地的“越人”“蛮人”往往“因俗而治”。“初郡无税”或“少输租赋”。东汉时,“蛮夷率服”,故“增其租税”,与中原划一。这一政策调整(    )
    A . 推动了国家统一局面的形成 B . 反映了江南地方行政体制的完善 C . 促进了国家经济资源的流通 D . 加速了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 5.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下图为西汉时期中央太学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统计图。这一变化有助于(    )

    A . 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 B . 维护儒学正统地位 C . 促进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D . 培养实用技术人才
  • 6.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唐初,皇帝诏令主要由中书省负责起草。唐玄宗以后,诏令被分为内命和外命两种。内命属于重要的中央决策,由皇帝直接指令翰林院学士起草,由禁中直接发出。外命为一般决策,仍由中书舍人起草后交门下省审查颁发。这一变化说明(    )
    A . 三省六部体制难以为继 B . 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主角 C . 君主对政务的控制加强 D . 宦官干政加剧了政治的腐败
  • 7.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唐代择官考试的主要内容是试书、判,其中“判”又称“判牍”“判状”“判词”,是司法人员对案件是非曲直之判断与评价结果的文字体现,即法律判断的文书。《通典》对唐代选拔官吏的标准有言:“不习经史,无以立身,不习法理,无以效职。”唐代这一择官标准旨在(    )
    A . 提高封建统治效能 B . 深化依法治国观念 C . 完善考试选官制度 D . 培养法律专业人才
  • 8.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唐律规定,如果妄认或者盗卖“公私田”者,“一亩以下笞三十,五亩加一等”,最高判处两年徒刑,官员侵夺百姓私田,则“一亩以下杖六十,三亩加一等”,最高可以判处两年半徒刑。这反映了(    )
    A . 政府管理土地买卖趋于规范 B . 国家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 C . 立法形式保护官府所有土地 D . 统治者用酷法来压迫人民
  • 9.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北宋时期,掌管枢密院的长官绝大多数是文人,没有实际军事指挥权,在发展过程中,曾长期不设枢密使及副使,主官称知枢密院事。宋代统治者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 . 坚持重文轻武的原则 B . 对地方机构进行节制 C . 推动中央官制的成熟 D . 制衡权力以加强皇权
  • 10.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宋代一些商人往往通过购藏图书、构筑馆阁、延师课子等多种方式积极向士阶层靠拢。另一些士人阶层逐渐抛却“安贫乐素”“口不言利”的传统信条,纷纷加入商人的行列。这一现象说明宋代(    )
    A . 士农工商界限渐趋模糊 B . 社会传统信仰改变 C .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D . 士商阶层相互渗透
  • 11.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据载,北宋时期,宋真宗(968-1022年)经常亲临佛寺,进谒参拜,以示崇敬;同时,他也大兴土木修建道观,甚至专门设立道教节日,令天下士民庆祝。这反映出当时(    )
    A . 三教并行局面被打破 B . 佛道思想成为官方哲学 C . 教化手段呈现多元化 D . 儒学社会基础严重削弱
  • 12.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印刷术发明后,逐渐向海外传播。在汉字文化圈内的朝鲜、日本、越南等东方邻国,很早就接受了中国的雕版印刷术,并且在书籍版式、字体、装订等方面,都仿照中国的习惯。这表明当时(    )
    A . 中国处于世界文化的中心 B . 中国的自然科学理论领先世界 C . 中华文化强大的辐射作用 D . 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频繁
  • 13.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宋朝画家讲求细致地观察事物,然后力图准确地将它们再现出来。北宋书画鉴赏家郭若虚提出,画鸟类时必须清楚分辨其身体结构,细致到不同脚爪的指节数量都不能出错。这表明,宋朝绘画(    )
    A . 属于现实主义流派 B . 受格物致知思想影响 C . 突破了传统写意风格 D . 开创了独特绘画方法
  • 14.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元朝在边疆地区先后建置辽阳、云南、甘肃、岭北等行省,在行省体制下,边疆地区很多部落和地方首领直隶于行省,结果“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摩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表明行省制度的实行(    )
    A . 利于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 B . 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创新 C . 极大缓和了中央与边疆的矛盾 D . 实践了民族平等的政治观念
  • 15.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建言民情会议是明朝为鼓励四方建言而创设的一项会议制度。下表为据《事类纂》等史料统计的身份明确的建言者。这一制度(    )

    身份

    布衣军民

    杂职吏员

    听选官

    文武官员

    人数

    23人

    19人

    30人

    43人

    (注:官员又以州县卫所的中下层地方官和学官为主)

    A . 有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 B . 实现了明朝统治长治久安 C . 旨在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 D . 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16.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雍正十年(1732年),颁军机处印信。军机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即所谓“无专官”。军机大臣下设军机章京,其人员从六部员司和内阁中书中选取。上谕的撰拟,先令军机章京草拟,由军机大臣过目后进呈给皇帝。这反映了雍正时期(    )
    A . 封建官僚体系日益完备 B . 中央决策程序随意混乱 C . 中枢机构实现权力制衡 D . 君主专制政体得以强化
  • 17.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清朝初年,山西票号的汇票在使用中日趋精密,如讲究印制、票纸有数、书写固定、附加暗号等。这反映出当时(    )
    A .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B . 商人风险意识较强 C . 市场配套设施齐全 D . 交易欺诈现象严重
  • 18.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明清时期,民间刻书以书商刻书为甚。“射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图书促销手段层出不穷,常见的有巧立书名、借用序跋、利用插画、化用评点、美化装帧等。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活字印刷技术日趋成熟 B . 政府鼓励民间刻书业的发展 C . 社会经济与城市的繁荣 D . 文化消费成为市民生活习惯
  • 19.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黄宗羲指出“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要做到“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为民用”。他意在(    )
    A . 强调道德修养 B . 弘扬个人主义 C . 批判君主专制 D . 倡导经世致用
  • 20.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王夫之说:“法严而任宽仁之吏,则民重犯法,而多所矜全;法宽而任鸷击之吏,则民轻犯法,而无辜者卒罹血不可活。”这表明,王夫之(   )
    A . 反对政府实行严刑峻法 B . 主张国家治理中应任用贤良之人 C . 提倡建立统一执法标准 D . 认为执法官素质对社会影响重大
  • 21.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明清小说中,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贯穿着治国安民的理念;施耐庵的《水浒传》传递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侠义精神;吴承恩的《西游记》留下了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些小说(    )
    A . 充满了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B . 弘扬了封建王朝的主流价值 C . 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心理需求 D . 体现了民主自由的时代追求
  • 22. (2023高二下·香格里拉月考) 古代奥运会最初源于古希腊城邦共同祭祀神灵宙斯的盛大活动。为确保祭祀顺利进行,各城邦经过协商一致决定:祭祀前各城邦必须终止一切战争,由在奥林匹亚选出三名纯希腊血统的运动员作为“休战使者”,前往各城邦宣读“神圣休战书”。这说明(    )
    A . 古代奥运化解了各城邦矛盾 B . 希腊城邦政治富有民主精神 C . 祭祀活动凝聚希腊民族共识 D . 和平共处是各城邦共同愿望
  • 23.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在古希腊悲剧中,往往是主人公虽然追求自由和自我价值,但受控于命运而致结果凄惨。民众在观剧中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怜悯之心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进而思考如何才能摆脱这种悲剧性命运。这反映了古希腊悲剧(    )
    A . 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B . 促使自我意识的觉醒 C .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D . 强调故事情节的丰富
  • 24.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普罗泰格拉说,有时候,同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我觉得不冷,或者我觉得稍冷,你觉得很冷。这不是风本身冷或不冷,而是对感觉冷者说风就是冷的,对感觉不冷者说它就是不冷的。这种观点(    )
    A . 科学地阐释了人与自然关系 B . 强调了人是认识事物的主体 C . 是雅典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 D . 适应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 25.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一主张(    )
    A . 是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 B . 说明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点完全一致 C . 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 D . 以个人感受作为价值标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0分)
  • 26.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其下设县丞、县尉。县令掌治民,统管一县行政、司法、教化等事务,县丞“署文书,典知仓狱”,县尉“主盗贼”。县丞、县尉是县令的佐贰官,但各有自己的属官,可独立行使其职权,县尉甚至还有独立的治所。县中重大文件往往需要县令与县丞共同签署。有时县尉也可以参与人事任命、财政管理,县令、县丞也可以参与捕盗行动。

    ——摘编自安作璋等《秦汉官制史稿》

    材料二:明清时期,县长官称知县,下设县丞、主簿,分掌粮马、巡捕之事。然而,事实上县政不论大小几乎概由知县包办。县丞、主簿虽然各有职责,但总体而言:“佐贰官居次而辅政者也,皆当饮敬长官、友爱幕宾,凡事务听长官判断,不可懵越,有伤礼体。”时人认为州县官易造福百姓,其理由就是:“其权专也。专则一,一则事事身亲,身亲则见之真、知之确,而势之缓急、情之重轻,皆思虑可以必周力行,可以不惑。”然而,县政事务繁忙,知县一人难以应付。为处理县政,知县一般都会自费聘请幕僚。幕僚各有所长,可帮助知县处理钱粮、刑名等具体事务,在县政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幕僚与知县为宾主关系,并非政府的正式官员,也不会承担相应责任,一切事务仍需知县裁决。与此同时,知县又时刻处于监察体系的监督之下。重要事务均需及时申奏,如果不奏不申,则会受到重罚。所以,在上级长官面前,知县往往委曲求全,甚至百般奉承。

    ——摘编自张德美《皇权下县——秦汉以来基层管理制度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县政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县政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 27.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王朝建立之后,对民间文化的发展、对经济事业、对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没有过多的干预。士人群体也比较活跃,大师、精英不断涌现,整个社会充满了活力。发展到宋代,以禅宗为代表的佛学思想,以及道家的一些观念,被儒家学者吸纳,融会贯通。在这样的前提下形成的新儒学,其代表人物是格局更加宏大、知识更加渊博的一批精英人物。

    ——摘编自邓小南《中国通史大师课》

    材料二:朱熹是孔、孟以来中国最大的思想家,也是孔、孟以后综合了新儒学思想,在新基础上建立体系的最重要人物。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董仲舒那种近乎神学的三纲五常学说,经过朱熹的发挥,才理论化、具体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

    ——摘编自樊树志著《国史概要》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新儒学兴起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熹对新儒学发展的贡献。
  • 28.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南京云锦工艺独特,用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5~6厘米,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云锦被用于皇家服饰,用料考究,织造时不惜工本、精益求精。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织面上有14000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在这14000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云锦织造鼎盛时拥有3万多台织机,近30万人以此和相关产业为生,是当时南京最大的手工产业。

    ——摘编自杨雨文《南京云锦:锦中之锦》

    材料二: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是全国棉纺织业中心,其手工业产值占当地经济的七成以上。在松江府、苏州等地棉纺织作坊众多,坊主置杼机数具,佣工多人。脱棉籽搅车、脚踏多锭纺车、新式缎织机等器械被广泛使用。明政府规定,有地5亩以上的至少植棉半亩,“十亩以上倍之”,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江南的棉布产品各具特色,上海乌泥泾的棉布“紧细若绸”,无锡棉布“坚致耐久”,“南京布”质地坚实,海外畅销。明清两代,中国每年生产约6亿匹棉布,商品值近1亿两白银,总产量是英国工业革命早期的6倍。

    ——摘编自杜君立《明清时期的棉花革命》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南京云锦的生产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棉花革命”的主要表现。
  • 29. (2022高二下·榆林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罗马早期社会中,商品经济孕育着自由、平等观念。个人意识使罗马公民在人与人,人与城邦之间表现为契约关系,使法律摆脱了宗教和道德的束缚,成为独立系统。罗马法在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罗马人把私人权利看作国家权力的最高准则,使私法成为罗马法的灵魂和精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体现在罗马各个角落,共和国的法治精神成为西方法律的渊源。

    ——摘编自孙振民《古罗马共和国的“法治”建设》

    材料二:罗马建国初期,平民和氏族贵族的矛盾很尖锐,平民对贵族高级官吏的专横统治的反抗愈演愈烈,并不断提出新的立法要求。因此,罗马初期的任何一部法律都成了平民和贵族斗争的产物和记录。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罗马法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就罗马法的本质来说,它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起初在意大利,随后在其他国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私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摘编自于沛霖《马克思、恩格斯论罗马法》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罗马法治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罗马法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表现及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