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4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30×2=60) 
  • 1. (2021高一上·东莞) 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经考古发现,遗址中存在王陵、大规模墓葬、祭坛、大型宫殿基址以及大批玉制礼器等。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    )
    A . 表明中国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B . 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C . 说明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 D . 标志着最早的奴隶制国家诞生
  • 2.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 .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 3. (2021高一上·东莞) 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   )
    A . 黄帝时期 B . 夏朝 C . 商朝 D . 西周
  • 4. (2021高一上·东莞)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曾评价某一史学著作云:“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该著作是(    )
    A . 《论语》 B . 《史记》 C . 《汉书》 D . 《九章算术》
  • 5. (2021高一上·东莞) 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共同住在一间房子里,一家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必须分居另立户籍,否则加倍征收赋税。秦统一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这一规定(   )
    A . 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 B . 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 . 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 D . 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 6. (2022高一上·丰城期中) 我国封建社会出现过很多繁荣景象,其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是(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开皇之治 D . 开元盛世
  • 7. (2021高一上·东莞)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   )
    A . “仁” B . 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C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 制度应随着时代变化有所改良
  • 8. (2021高一上·东莞) “他们因在日常生活中接近皇帝而受到宠信,又由于皇帝对外朝官不放心而有意识地把商议军国大事的权力和部分执行权交给近臣掌握。”据此判断“他们”是(   )
    A . 中朝成员 B . 三省长官 C . 三公 D . 九卿
  • 9. (2021高一上·东莞) 汉武帝之后,诸侯王不得参与朝政,王国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在行政制度上与郡县无异。这反映出汉武帝以后(    ) 
    A .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B . 选官用官制度发生变革 C . 王国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D . 郡国并行制逐渐被废除
  • 10. 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学派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以下各项主张中与这一学派相符的是(    ) 
    A . 以法治国 B . 民贵君轻 C . 无为而治 D . 兼爱非攻
  • 11. (2021高一上·东莞) 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 )
    A . 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 B . 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C . 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 . 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
  • 12. (2021高一上·东莞) 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大一统”的政治文化形态是儒家的文化理想;早期法家的政治文化理论提出以君主一人之机谋使“天下”安定;墨子也曾经提出过“一同天下”的主张。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 
    A . 诸子百家思相学说趋同 B . 中国进入大一统的政治时代 C . 社会动荡使得人心思定 D . 宗法制和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 13. (2021高一上·东莞) 墨子希望“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这表明,墨子(    ) 
    A . 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 . 重视和谐社会构建 C . 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 . 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 14. (2021高一上·东莞) 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人其器物”,时人评论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盐铁价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盐铁官营制度开始于西汉武帝时期 B . 官营手工业压制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C . 盐铁官营对农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D . 盐铁官营维护富商大贾的经济利益
  • 15. (2021高一上·东莞) 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放弃鲜卑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推行均田制,采用汉族农耕经济。这说明孝文帝( )
    A . 数典忘祖 B . 脱离实际刚愎自用 C . 学习先进文化 D . 实行“藩汉分治”
  • 16.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黄帝内经》  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神农本草经》  奠定中医理论基础 
    《九章算术》  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史记》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2021高一上·东莞) 在汉朝,如果某人比较有才能,名声也比较大,他可能会被推举为官员,这种选官制度就是“察举制”。下列关于汉武帝实行的“察举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汉朝的选官制     

     ②规定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 

     ③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④一种监察制度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
  • 18. (2021高一上·东莞) 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为此唐太宗采取了(   )
    A . 开明的民族政策 B . 互惠的开放政策 C . 公平的选官政策 D . 严密的监察政策
  • 19. (2021高一上·东莞) 从图1到图2反映了西藏与内地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   )

    A . 经济发展水平上 B . 宗教信仰方面 C . 风俗习惯领域 D . 政治关系层次
  • 20. (2022高二上·宁波期中) 下图中的两块画像砖体现了“汉人胡食”的习俗,这可以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 

     

    A . 江南开发 B . 民族交融 C . 政权并立 D . 南北统一
  • 21. (2021高一上·东莞) 唐太宗曾说:“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唐太宗实践这一言论的措施是(    ) 
    A . 轻徭薄赋 B . 虚怀纳谏 C . 劝课农桑 D . 戒奢从简
  • 22. (2021高一上·东莞) 史料记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唐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是(   )
    A . 唐朝北方已无边患侵扰之忧 B . 长城已经彻底失去防御作用 C . 唐朝国力虚弱,财政无力支撑 D . 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融洽
  • 23. (2021高一上·东莞)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一带有辩证法思想的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 
    A . 道家 B . 儒家 C . 墨家 D . 法家
  • 24. (2021高一上·东莞)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 . 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 得益于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 C . 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 D . 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 25. (2021高一上·东莞) 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一制度”是指(    ) 
    A . 皇帝制度 B . 三公九卿制 C . 御史制度 D . 郡县制
  • 26. (2021高一上·东莞) 有人指出,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得益于(    ) 
    A . 设立中朝、加强皇权 B . 尊崇儒术 C . 实行察举、选拔官吏 D . 分设刺史、巡视监察
  • 27. (2021高一上·东莞)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地区 

     

     时期 

     
     

     全国所辖郡数 

     
     

     秦岭淮水 

     

     以北郡数 

     
     

     秦岭淮水 

     

     以南郡数 

     
     

     西汉 

     
     

     103 

     
     

     74 

     
     

     29 

     
     

     西晋 

     
     

     162 

     
     

     86 

     
     

     76 

     
    A . 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B . 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 C . 西汉时期的疆域比西晋小 D . 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 28. (2021高一上·东莞) 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希”,百姓“无积聚而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 B . 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 . 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D . 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 29. (2021高一上·东莞)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宗法观念,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上述做法体现了(    ) 
    A . 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 B . 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C . 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D . 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
  • 30. (2021高一上·凌源月考)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

    A .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 繁荣开放的社会 D . 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二、非选择题(两道,每题20分,共40分) 
  • 31. (2021高一上·东莞)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融合,使这一时期的文化更趋于多元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草原游牧民族打破了“与中国壤断土隔”的文化生态环境的疆域线,进入了与汉文化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于是,胡文化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低势能文化....与此反观照,汉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高势能文化,并充分展现出其优胜性。胡汉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产生了胡汉文化质的不相容性。....文化冲突中的对立诸面不可避免地在文化冲突中潜下改变自身原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从对方处吸收于已用的文化质,从而在调整、适应的过程中趋于一体化。 

     一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不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内迁少数民族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文化融合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 
  • 32. (2021高一上·东莞)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资料搜集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人教版《中国历史》 

    1. (1) 根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3. (3)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刘芳和黄鹏产生了分歧。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刘芳: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变法是成功的。 

       黄鹏:商鞅因变法触及旧贵族利益,惨遭车裂,变法失败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