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2...

更新时间:2024-03-21 浏览次数: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题1.5分,共51分)
  • 1.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李山在《中国文化史》一文中写道“古代中国人缺少外战的热情,但有守卫家邦的意志。重视血缘家族,关注人伦情感,崇尚家国认同,它不足以激发主动征战的热情,却足以产生‘执干戈以卫社稷’的道义精神。家国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死于斯的土地。”对这一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刻影响的是( )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礼乐制 D . 军功制
  • 2.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以下关于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 B . 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磨制石器 C . 距今约五六千年时,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出联盟首领 D .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 3.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下列思想家及主张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 孔子主张关爱他人,爱惜民力 B . 墨子提出实施仁政 C . 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D . 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 4. (2024高一上·唐山月考)  下文标注①②③反映的思想分别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些学派?( )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出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①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②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 ③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

    A . 儒家 法家 道家 B . 儒家 道家 法家 C . 法家 道家 儒家 D . 法家 儒家 道家
  • 5.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四幅地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③②①④ B . ④②③① C . ②③①④ D . ②④①③
  • 6.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考秦之制,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这反映了秦朝 (    )
    A . 构建起隶属于丞相的监察体系 B . 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 . 完成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 D . 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的基本原则
  • 7.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黄帝内经》  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神农本草经》  奠定中医理论基础 
    《九章算术》  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史记》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A . A B . B C . C D . D
  • 8.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史家常常把西汉和唐朝两个朝代并称,认为其历史的发展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有(   )

    ①都在全国划分监察区派官员巡察

    ②都曾出现繁荣稳定的治世局面

    ③都始终采取尊崇儒术的思想政策

    ④都曾设机构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

    ①《赤壁之战形势图》②《三国鼎立形势图》

    ③《淝水之战形势图》④《北魏孝文帝迁都示意图》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 繁荣开放的社会 D .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 10.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活字印刷术、转运司、《梦溪笔谈》

    曲辕犁、两税法、《唐本草》

    《九章算术》、西域都护府、乐府诗

    宣政院、《授时历》、杂剧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③①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②①③
  • 11.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唐代赋役制度中,具有减轻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性质的是(    )

    ①庸      ②调      ③徭役     ④两税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④
  • 12. (2024高一下·广南月考)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
    A .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B . 尚书省→工部→中书省→门下省 C .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 尚书省→工部→门下省→中书省
  • 13. (2024高二下·怀柔期中)  中唐诗人元稹这样描绘当时的社会风尚:“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同时,胡饼成为当时人们的主食,还有不少蔬菜来自国外,如印度的刀豆、尼泊尔的菠菜等。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政治的改革 ②交通的畅通 ③开放的风气 ④遣唐使到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宋朝设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并增设参知政事在政事堂同议政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促进国家统一 B . 削弱宰相权力 C . 解决财政危机 D . 缓解边防压力
  • 15.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判断以下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依次是( )

    A . 辽、西夏、金 B . 西夏、北宋、辽 C . 辽、北宋、金 D . 金、南宋、元
  • 16.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宋元时期经济较之前代有明显的发展。下列史实能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有(    )

    ①稻麦复种制的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   
    ②五大名窑所产的瓷器扬名中外

    ③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   
    ④关中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7.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称“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赞誉(   )
    A . 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明王朝的财政收入 B . 中国明朝时期造船和海航技术的高超 C .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 D . 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推动作用巨大
  • 18.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下列中外文明交流的史实,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陆上丝绸之路开通 ②《几何原本》的翻译

    ③郑和船队出使西洋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③② C . ①③②④ D . ③①④②
  • 19.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下列年代尺所列历史事件反映了清王朝(   )

    A . 强化边疆治理 B . 抵御外来侵略 C . 加强君主专制 D . 监察地方吏治
  • 20.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明末清初出现“花部”与“雅部”之争。“雅部”,仅指昆曲;“花部”,指昆曲之外的各种声腔剧种。时人评价:昆戏者,以曲为主,其文词合于士夫之口;花部者,以戏为主,本无与于文学之事,惟在能刻画描摹,技尽于场上,然其感动妇孺,不与案头文章相侔(注:等同)也。京剧的出现,标志着“花雅之争”的结束。“花雅之争”( )

    ①标志着中国戏曲艺术的成熟                ②折射了市民生活的发展

    ③体现雅俗文化的对立与交融                ④突破了伦理道德的束缚

    A . ②③ B . 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21.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明朝工匠吸收战国成书的《考工记》总结的经验,采用初创于商周时期的陶范法,铸成了约46.5吨重的永乐大钟。钟体上“惟愿皇图万世隆”“惟愿人人尽忠孝”等铭文位置醒目。后从宫中移至万寿寺,“藉佛力以寓劝化”的功能扩大到民间。永乐大钟的铸造( )

    ①体现了稳固统治和教化人心的主旨 ②说明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③反映了手工业技术深厚的历史积淀 ④推动了佛教的兴盛和禅宗的形成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22. (2023高一上·唐山月考)  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的体制(英国官员用下对上的“禀”,清政府官员用上对下的“谕”),而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这个变化反映出(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 .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涌现 C . 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 D . 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
  • 23.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近代史上,列强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

    ①协定关税

    ②领事裁判权

    ③划定“使馆界”

    ④在通商口岸设厂

    A . ①③④② B . ①②④③ C . ④①②③ D . ②③①④
  • 24. (2024高一下·海淀期末) 以下是晚清时期国外报刊关于中国报道的标题,这些报道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太平军挥师北伐,大清朝摇摇欲坠》

    ②《清帝颁诏建立京师大学堂》

    ③《丰岛海战震惊世界》

    ④《武昌爆发反清革命,共和国体有望建立》

    A . ①③②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①②④ D . ①②④③
  • 25.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骥、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义,称东南互保。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这一现象共同说明(  )
    A . 中央失去对地方有效控制 B . 国家权力出现“外(地方)重内(中央)轻”格局 C . 国家权力呈现“内(中央)外(地方)皆轻”格局 D . 地方督抚与外国侵略者日益勾结
  • 26.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如果研究维新变法思潮的具体内容,可查阅的原始史料是(    )
    A . B . C . D .
  • 27. (2024高一上·衡阳月考) 19世纪末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它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 . 人民大众与专制清政府的矛盾 B . 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 C . 中国农民和外国传教士的矛盾 D .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 28.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筹拍电视剧《l908年北京故事》中的四个场景( )

    ①数名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正在找客栈住宿;

    ②王先生在街上遇到两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

    ③清军到处搜捕革命党人,见到剪了辫子的就重点盘查;

    ④朋友相见多行握手、鞠躬礼。这些场景中史事正确的是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29.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为权力主体,按君主立宪政体,君主有统治国家之大权,也确认了臣民的权利和义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有人身、居住、言论……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对这两部法律文件,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两者都没有真正实施                     ②都体现“主权在民”的理念

    ③都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两者实行不同的政治体制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30. (2024高二上·抚松开学考)  “革命程序”论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之一,即主张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要经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孙中山认为,只有经过这样的步骤,才能实现最后的目标,即( )
    A . 政党政治 B . 法律治国 C . 主权在民 D . 平均地权
  • 31.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如表是一位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列出的知识简表,其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领域

    社会进步

    存在问题

    政治

    共和制度的渐进

    动荡裂变的时局

    经济

    民族工业的春天

    昙花一现的凋零

    思想

    民主科学的弘扬

    传统文化的遗弃

    习俗

    移风易俗的时尚

    抱残守缺的遗风

    A . 晚清政府时期 B .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 . 北洋政府时期 D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32.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如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表,造成这种较大盈利势头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1

    36.93

    21.43

    70.56

    A . 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B .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C . 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D . “实业救国”新思想的大推动
  • 33.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有学者指出:“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一个历史转型期。”在这段时期里,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改造中国社会,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下列“选择”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 . 宋教仁通过议会斗争来追求民主政治 B . 陈独秀通过思想革新来反对专制愚昧 C . 李大钊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来救亡图存 D . 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指导革命
  • 34.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组合,正确的是(   )

    ①林则徐——“循天下之公”

    ②康有为——主张民主共和制

    ③陈独秀——民主与科学

    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9分)
  • 35.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国家统一 

    材料一  

    材料二 元朝对边疆的控制在前朝的基础上更为强化。漠北设宣慰司都元帅府,后升为岭北行省。这一地区没有州、县建置,实际基层行政单位仍然是蒙古社会中传统的千户、百户组织。元廷大批签发内地军民前往漠北屯田,并在一部分蒙古牧民当中传授耕作技术,使得漠北地区农业生产取得突出成就。……云南地区设置行省,多用土官任职,可世袭。第一任行省长官在云南“教民播种,为陂池以备水旱,创建孔子庙……由是文风稍兴”。吐蕃作为单独的大行政区,由中央宣政院直接统辖,元朝皇帝信奉吐蕃喇嘛教,尊喇嘛教萨斯迦派僧侣为帝师,吐蕃官员皆由宣政院或帝师荐举,皇帝予以任命。

    ——摘编自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三 清朝国家疆域的奠定在广度上,所囊括的疆域范围,除了元朝,是清以前历代中原王朝不能相比的……突破了历代中原汉族王朝在边疆民族问题上的局限性。把历史上在中国疆域内活动的边疆各民族都纳入其大一统的疆域范围之内。

    在统一的深度上,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统治,也突破了历代中原王朝对边疆政策的思路。清朝追求对边疆领土实行行之有效的管辖,从中央到边疆地区对边疆各民族进行直接管理。以自己独特的、丰富的、有效的边疆政策取代了历代对边疆民族的松散的羁縻政策。 

    ——摘编自成崇德《清朝边疆统一论》

    1. (1)  指出表中①②③的史料类型。任选两则史料分别说明其史料价值。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元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分析元代边疆治理措施的积极影响。
    3. (3)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清朝如何对边疆领土实行有效管辖。
  • 36.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近代化

    材料一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在办洋务的封建官僚们主持下,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是使用新式机器,雇佣了大量工人,大体上按照西方的机器工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已不同于旧有的官营工场手工业,所以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中很大部分是军事工业,它们的产品供应给国家和军队,并不作为商品而出售,更不投放到市场上去。这些企业不但为封建官僚所控制,而且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有很大的依赖性。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7章56条。

    一、第一章“总纲”,规定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归属、领土范围和行使统治权的国家机构,贯穿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基本原则。

    二、第二章“人民”,根据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具体地规定了人民的各种权利和义务。

    三、第三章“参议院”、第四章“总统”、第五章“国务员”和第六章“法院”,根据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规定分别由三种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和行使,以达到以权制权的目的,从而防止专制独裁并保障自由。

    四、第七章“附则”,规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效力以及严格的修改程序,以防袁世凯之流随意篡改《约法》。

    1. (1) 依据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 (2) 依据材料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其意义。
  • 37.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发生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和政治力量所进行的社会运动存在着一些共同缺陷,比如缺乏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阶级基础,缺乏明确系统的指导思想和先进合理的制度建构等⋯⋯相比之下,辛亥革命是一场有主义指导、有政党领导、有阶级基础、有制度建构的革命运动,它拉开了近代以来中国发生深刻社会变革的序幕。

    ——金民卿《深刻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一定基础。不否定皇帝专制,就难以得到辛亥革命后的大幅进步,就难以发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在艰难中诞生、发展和壮大,就不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就不会有现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甚至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辛亥革命反帝不彻底,辛亥革命未能成功地发动和解决农民的问题,都对后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

    ——张海鹏《怎么看待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1. (1)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与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和政治力量所进行的社会运动相比有哪些新特点。(提示:从主义指导、政党领导、阶级基础、制度建构等角度举例进行说明)
    2. (2)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辛亥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一定基础”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