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通许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第一次月...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高三下·湖北模拟) 商朝的“外服”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的,而西周的诸侯是周天子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形成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 皇权专制得到加强 B . 中央集权体制形成 C . 血缘政治开始形成 D . 统一国家初露端倪
  • 2.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西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而宋国始终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奉为天下通义。如宋丁公死后,儿子宋滑公即位;宋滑公死后,弟弟宋炀公即位。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
    A . 传贤优于传子 B . 殷人旧俗影响 C . 王室逐渐衰微 D . 宗法制度瓦解
  • 3.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周人的第二次封建,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其两中心。”这一分封布局(    )
    A . 促进西周政治中心的东移 B . 有利于经济中心的东移 C . 加强周王室对东方的控制 D . 有效防止殷商遗民叛变
  • 4.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西周青铜器以礼器为主,纹饰以重环纹、波带纹、窃曲纹较为流行,种类不多,风格简洁朴素。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用途转向实用化,纹饰以抽象的几何纹为主,并出现宴乐、射猎、战争等装饰题材,呈现多样化的风格。这种变化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
    A . 尚武风气成为主流 B . 青铜纹饰趋向生活化 C . 政治秩序出现变革 D . 审美观念趋于感性化
  • 5.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秦国史书中将本国历史上接于同样兴起自关中的周,自称为“夏”,而称关东诸国为“蛮夏”,从而构建起“受命于天的秦理当继周人之业而征服蛮夏”的历史叙事。秦国这一举动旨在(    )
    A . 寻找兼并战争的历史依据 B . 扩大秦国在关东的影响力 C . 传播华夏认同的文化观念 D . 重构历史以承继政治正统
  • 6.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秦朝统一后,对原属燕国的辽西走廊和辽东地区采取设置郡县、开辟交通等措施,这与其统治中原内地的措施并无不同,且是同时进行的,增修燕之北长城与修筑北方的长城也没有区别。这些措施的施行意在(    )
    A . 强化国家文化认同 B . 建立大一统的国家 C . 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D .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 7.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每郡设监郡御史一名,是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在每郡设置的派出机构,其职责主要在于监察一郡地方官吏。此后,这种派出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这一制度(  )
    A . 削弱了地方权力 B . 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 C .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 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
  • 8. (2023·盐亭模拟) 有学者认为“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家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材料表明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    )
    A . 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B . 民族认同感的增强 C . 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 D . 中原文化已经统一
  • 9.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汉武帝时,任用品秩低下的少府尚书处理天下章奏,参与“中朝”事务。隋唐时期,尚书台发展成为尚书省,成为外朝最重要的行政机关。这种转变反映出(    )
    A . 尚书从位卑权重走向位高权轻 B . 中央决策机构实现外朝化 C . 皇帝集权方式出现新的倾向 D . 皇帝的好恶决定机构职能
  • 10.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下表为两宋时部分朝臣对唐代藩镇的论述。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均认为藩镇(    )

    论述

    论者

    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于理。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

    尹源

    皆赖方镇相与掎角以定其乱,则方镇之兵不得谓无功于唐

    李纲

    今当稍复藩镇之法,裂河南、江北数十州之地,付以兵权,俾藩王室,较之弃地夷狄,岂不相远

    范宗尹

    A . 起到了维系唐朝统治的作用 B . 形成了内外相制的局面 C . 扩充了中央政府的统辖范围 D . 抵御了北方契丹的入侵
  • 11.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宋以前,谏官隶属门下省,对皇帝称“谏”。到宋代谏垣恒独立,谏官不由宰相任用,由皇帝亲擢,谏官遂转成不为纠绳天子,反来纠绳宰相。这一变化(    )
    A . 加强了谏官的权力 B . 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C . 转移了权力的中心 D . 造成了对政府的制约
  • 12.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元世祖末期,行省官在一地任职五年以上的情况时有发生。《久任官员迁转》颁布后,“行省官久任”的现象虽然迟迟未能绝迹,但行省官迁调已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变化(    )
    A . 折射出行省地位的下降 B . 迎合了国家大一统的需要 C . 说明行省体制已固定化 D . 表明政府加强对边疆管理
  • 13.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明初规定地方官考满均要赴京听察。嘉靖四十三年(1563年)重新规定,府以下除府佐外均不需赴京考满,评语材料由抚、按综合整理后上报有关中央部院。这反映了(    )
    A .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B . 地方行政权力的调整 C . 官僚政治体制的成熟 D . 官员腐败情况较严重
  • 14.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若张居正在汉唐宋三代,那是一好宰相。依明代制度论,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钱穆意在说明明代(    )
    A . 废除丞相违背潮流 B . 吏治败坏权臣弄权 C . 政治体制运行特点 D . 思想批判风气剧变
  • 15.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清代凡被选入军机处者,都是皇帝的亲信,对邦国大政的处理不再经过内阁这道手续(一般例行公事,“明发上谕”仍通过内阁下达)大臣“直庐初仅板屋数间”,但能迅速处理机密军国大事。这表明清代军机处(   )
    A . 强化了特务统治 B . 只是加强君主专制的工具 C . 决策科学办事效率高 D . 基本适应当时复杂政务需要
  • 16.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清代的总督、巡抚除都带有京官头衔外,印信也使用临时遣官所用的长方形“关防”, 手下没有官方设置的属员,文牍事务主要依靠私人聘请“幕宾”处理。这种设置实质上反映出清代督抚 (     )
    A . 不能正式统领地方衙门 B . 身份和职位未被明确界定 C . 行使权力受到多方制约 D . 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的工具
  • 17.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美国学者在《审判雅典:西方思想中的反民主传统》中认为,苏格拉底死得并不冤枉,因为他质疑传统和民主的价值而犯了冒犯之罪。何况,在雅典如果个人权利与国家的需要发生冲突,民主制并不意味着对个人权利的严格保障。材料主要说明了(    )
    A . 雅典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B . 雅典民主忽视公民个体权利 C . 雅典民主强调集体利益 D . 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的不满
  • 18.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雅典梭伦改革中规定:不关心政治的人将丧失公民权,不再成为国家的一分子。此规定在当时(    )
    A . 提高了公民参政意识 B . 限制了公民的自由权 C . 促进了民主制的完善 D . 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 19.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雅典城市居民讥讽那些入城参加公民大会的乡下人,“穿的鞋子比脚大,大声嚷嚷。……总是向路遇者问这问那:皮革多少钱?咸鱼多少钱?”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 . 城邦并不具有宽容自由的文化环境 B . 城居者鄙视乡下人参与民主政治 C . 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条件并不对等 D . 政治生活出现城市与乡村的对立
  • 20.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雅典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因为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但由于它是为适应特定具体的情势而制定的,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是可以取消的。这说明(    )
    A . 雅典公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B . 陪审法庭已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C . 城邦公民主导了民主政治 D . 权力运行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 21.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执法的人不应当对自己行使司法权,也不应当对自己的妻子、儿女、解放自由人或其他属于他自己的人行使司法权。”材料表明,古代罗马法(    )
    A . 适用对象不断扩大 B . 体现公正和公平 C . 伴随征服不断调整 D . 强调程序和理性
  • 22.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希腊人’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那么'罗马人’已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法律概念。公民权的授予克服了地域的局限,这是罗马相较于希腊的高明之处,也是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根本原因。”这反映出(    )
    A . 罗马共和政体利于民族认同 B . 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C . 罗马实行了务实的统治策略 D . 罗马疆域由欧洲逐渐扩张到世界
  • 23.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罗马遗嘱继承法规定,遗嘱人可以自由安排他所控制的家族财产,后来又规定遗嘱人必须在给近亲属留足遗产后,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分配剩余财产,以保护家庭其他成员的法

    定继承权。这表明罗马法(    )

    A . 坚持折中调和的审判原则 B . 侧重民事纠纷的调解 C . 关注权利主体的利益平衡 D . 遵循权力制衡的原则
  • 24.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罗马法早期采取“子女身份从母”的原则确定其自由身份,出生时母亲是自由人(包括解放自由人),子女就是自由人;出生时母亲是奴隶,子女也就是奴隶。帝国时期逐渐改为,凡胎儿自怀孕至出生,生母曾一度取得自由权的,纵使生母分娩时为奴隶,出生的婴儿亦为自由人。这一变化反映出罗马(    )
    A . 法律体系逐渐成熟 B . 注重维护公民自由 C . 奴隶制度逐渐瓦解 D . 法学观念更加理性
  • 25.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当政治斗争发展到引起政府危机时,英王能够起到稳定政局的作用;但到1756年,英王乔治二世却哀叹“我并不视自己为国王,因为我处在这些恶棍的手心中”。这表明英国(   )
    A . 国王政治地位完全丧失 B .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C . 立宪政体不断走向完善 D . 分权共和的观念逐渐形成
  • 26.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1743年英国的《议会法》规定,享受王室俸禄和任命的相当一部分官员不得担任议员。这一议会改革举动表明(    )
    A .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参政权 B . 英国责任制内阁尚未形成 C . 国王对议会的影响受到挑战 D . 议员不再由国王任命产生
  • 27.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1701年生效的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若同罗马教廷或者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丧失继承的资格。”“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 . 巩固《权利法案》的成果 B . 摆脱教廷对英国的控制 C . 推动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D . 约束官吏和大臣的权力
  • 28.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在现代英国宪政体制中,理论上议会下院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详细审议一切立法,但事实上它却不能违背内阁意愿修改立法。在这方面,它完全不能与美国国会的权力和独立性相媲美。材料说明英国(    )
    A . 国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 B . 上院制约了下院行使某些权力 C . 宪法是非独立性宪法文件 D . 行政权与立法权未能正式分开
  • 29.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当代表们吵得不可开交时,本杰明·富兰克林提议去请牧师。他们请来了牧师,带领大家祈祷,以放弃“唯我正确”的看法。这反映了(    )
    A . 民主建立伴随着退让和妥协 B . 政治是各方力量的博弈 C . 精英人物不能代表民众意愿 D . 宗教影响美国政治生活
  • 30.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除非按照本宪法所规定的人口调查或统计之比例,不得征收任何人口税或其他直接税。对各州输出之货物,不得课税。……亦不得强迫任何开往或来自某一州的船只,驶入或驶出另一州,或向另一州纳税。”上述规定(    )
    A . 保留了邦联制的某些特征 B . 维护了地方治理的自主权 C . 消弭了南北方的贸易争端 D . 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性
  • 31.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美国的制宪者们并不愿意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但是在建立联邦时,要铲除奴隶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会极大损害南部蓄奴州的利益,从而破坏联邦的基础。这反映出1787年宪法(   )
    A . 违背共和主义的基本原则 B . 兼顾了南北各州的利益 C . 具有实用主义的政治倾向 D . 强化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 32.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1830年,美国国会以发展中西部交通为名义,通过法案授权联邦政府在肯塔基州境内修建一条长达60英里的公路。在要求总统署名批准时,杰克逊总统称除非通过宪法修正案的方式赋予国会这样的权力,否则他不会签字,最终这一法案被否决。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 . 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尖锐 B . 权力制衡体制遭到破坏 C . 工业革命发展进程受限 D . 政府恪守有限管理原则
  • 33.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并未明确规定内阁的组成,一般是由总统提名一个议会多数党领袖成为总理,然后由总理提供一份阁员名单交由总统任命。由于党派众多,一个政党几乎无法组阁,几乎都是多党联合组阁。这一现象(    )
    A . 导致法国内阁更迭频繁 B . 体现总统对议会的制约 C . 表明总统行政权的扩张 D . 促进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 34.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A . 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B . 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C . 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 . 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 35.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1881年11月17日,德皇威廉一世发表《黄金诏书》,宣称:“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进行过火行为的镇压,而且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由此可知,当时德国(    )
    A . 民主政治已经完善 B . 社会主义思想盛行 C . 工人阶级地位上升 D . 注重缓和社会矛盾
二、非选择题:其中第36小题14分,第37小题16分,共30分。
  • 36.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夏、商、周三代的法律史料,《尚书》《竹书纪年》和金文中有所记载。春秋战国之世,各国相继变法改制。秦汉以降,法典篇目和内容既沿袭前代,又结合当时需要有所创断。到唐代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后人称中华法系。内容上,既有关于官员职责、私有财产保护、赋役征收、商业管理、民刑诉讼等综合性法典,还有多种形式的单行法规。除成文法外,我国古代在基层和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长期通行习惯法,法律形式多样。

    我国古代法律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立足于农业自然经济社会,受宗法制度影响形成的等级特权制度,适应古代社会的发展;它将人们在生产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加以条理化;它贯穿人本精神和伦理道德,维护家庭关系;它寓礼于法,将礼法密切结合,既增强德礼的规范作用,又赋予法律以亲和性。我国古代法律不仅对本国有巨大作用,而且对东亚诸国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刘海年《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材料二:罗马法律被描述成罗马人“对世界历史最持久的贡献”。这项工作始于公元前451~前450年的十二铜表法,后被视为“平等法律”的源头,全体公民均平等地受这些观念的约束。它分为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市民法与万民法。它是通过吸收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实践发展而来的,并用法律方式确定下来。年复一年,每一条法令都受到检验、修正,或者延伸。法律实践的复杂性和古老性不可避免地导致法学的兴起。……查士丁尼的法律改革具有持久深远的影响,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民法所依据的立法原则都是罗马式的。

    ——诺曼·戴维斯《欧洲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法系与罗马法的相似之处。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罗马法相比,中华法系的突出特征,并说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 37.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实际上仍然是一个“带有封建外表的古老英国”,旧的司法审判机构和诉讼程序在革命中没有得到根本改造。1832年《统一程序法》的颁布,揭开了改革普通法法院诉讼程序的序幕。1833年的《不动产时效法》,使不动产诉讼程序大大简化。议会制定了许多改革法令,如1852年的《大法官法院诉讼条例》和1858年的《衡平法修正条例》。根据司法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及改革建议,议会于1873年制定并通过了《司法条例》,明确了现代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范,保持了合理的诉讼费额,提高了司法效率,宣告了具有“现代特征的新型诉讼程序”的产生。

    ——摘编自牛淑贤《论近代英国诉讼程序的改革》

    材料二:1800年8月,拿破仑任命4位著名法学家组成起草委员会,经过4个月的紧张工作,提出了民法草案,参政院先后召开了107次讨论会,其中拿破仑亲自主持了62次。1804年3月21日,《民法典》正式颁布施行。……由此,法国终于有了统一的、反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民法典》。而且,作为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这部法典在破坏欧洲封建制度和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上起到了不容低估的示范作用。世界各国资产阶级在制定法典时,往往以它为范本。

    ——摘编自沈炼之《法国通史简编》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诉讼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民法典》颁布的历史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