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

更新时间:2022-10-31 浏览次数:6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 1. (2022高三上·重庆市月考) 有学者提出,古代居民多聚集于平原,凿井而饮,井在古代生活中很重要,将方块田与井联系起来就成为“井田”,作为氏族部落土地所有制的经营形式——井田制随之诞生。该学者认为,井田制(    )
    A . 性质为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B . 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 C . 属于土地经营方式的范畴 D . 诞生于夏商西周历史时期
  • 2. (2022高三上·重庆市月考) 先秦古姓即为同祖,但到秦汉时,同姓并不一定同祖,同祖更不一定同姓,甚至普遍存在“武帝子据,立为太子,以母卫氏,遂称卫太子”之类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了秦汉时期(    )
    A . 同源共祖观念的形成 B . 宗法血缘关系的弱化 C . 外戚政治势力的膨胀 D . 尊卑等级制度的消亡
  • 3. (2022高一上·辽宁月考) 唐初,三省宰相几乎都是兼职,一般是“午前决朝政,午后决省事”,且每天上午政事堂宰相办公会议结束后,皇帝都要“出内厨食以赐宰相,馔可食十数人”,以慰劳忙碌了一上午的宰相们,从而形成了宰相会食(有如工作午餐)之制。由此可知,宰相“会食”(    )
    A . 旨在提高宰相办公效率 B . 利于协调三省宰相关系 C . 强化了君主对宰相控制 D . 便于皇帝诏令顺利执行
  • 4. (2022高三上·重庆市月考) 元朝海运线上,船工和水手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将海洋气象、潮汐规律编成口诀进行预报对海城水文地理进行勘察记录,确立导航制;对浅沙暗礁白天树立旗缨,晚上挂灯指示绕行。这些措施(    )
    A . 改变了大运河迂回曲折路线 B . 完备了元朝的海运管理机构 C . 拓展了中国的海外贸易航线 D . 显示出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
  • 5. (2022高三上·重庆市月考) 明代中期以前,内阁大学士和以翰林学士身份入职内阁者,人们称之为阁臣或阁老。中期以后,内阁大学士多加六部尚书、侍郎等衔,凡大学士兼六部尚书者,则被尊称为“阁部”。

    这说明(    )

    A . 内阁已转变为行政机构 B . 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部门 C . 内阁大学士趋向年轻化 D . 阁部人员的职权得到扩大
  • 6. (2023高三下·重庆市开学考) 宋应星已注意到了运用数据来说明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方法.如留心人力踏转龙骨车和牛力转动龙骨车之间的功效差别,推算了一亩稻秧可供移栽的面积和稻秧生长的时日,比较了胡麻、菌麻子、樟树子的榨油量。材料说明宋应星的研究(    )
    A . 推动了明朝后期传统科技完成转型 B . 已接近近代科学研究中的实验方法 C . 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工艺相关知识 D . 逐渐成为当时科技领域的主流方法
  • 7. (2024高三上·岳阳月考)   1858年,英法等西方国家通过《天津条约》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等侵略权益,但1863年之前,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为东三省、天津和北京,而1865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点地区。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
    A . “东南互保”符合列强利益 B .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性 C . 传统的宗藩关系逐渐解体 D . 西方侵略势力伸向东南沿海
  • 8. (2023·梧州一模) 在严复看来,竞争的基本准则有两个:其一,竞争必须是以正途进行实力、智力和能力的角逐,这已规定于“优胜劣败之公例”中,胜者,必须是优者。其二,竞争只肯定最大的且最有效的付出,只要比对手付出更多的努力,就能在竞争中获胜。严复的上述主张(    )
    A . 直接批评了中国儒释道传统观念 B . 从体用关系角度论证竞争的残酷性 C . 强调开启民智在竞争中的重要性 D . 意在激发民众挽救民族危亡的热情
  • 9. (2022高三上·重庆市月考)   1912年的《民国服制》规定:男子礼服分为大礼服和常礼服。其中大礼服分书用、夜用,书用大礼服为西式大氅式,夜用大礼服类似燕尾服,但后摆呈圆形,裤用西式长裤。常礼服分西式和袍褂式两种。这反映出当时(    )
    A . 西式礼服成为主流服饰 B . 传统文化受到政府重视 C . 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趋势 D . 中西融合观念深入人心
  • 10. (2022高一上·宜宾期中) 梁启超指出:“周既不纲,权利四散,游士学者,各称道其所自得以横行于天下,不容于一国,则去而之他而已。故仲尼见七十二君,墨翟来往大江南北,荀卿所谓‘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在一-大夫之位,则一-君不能独畜,一国不能独容’。”这揭示出春秋战国时期(    )
    A . 社会环境宽松 B . 士人崇尚游学 C . 人才争夺激烈 D . 社会秩序混乱
  • 11. (2022高三上·重庆市月考) 西汉末期,王莽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改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并称“三公”。东汉建立后,一切官僚机构的名称都恢复西汉旧制,唯有“三公”遵从王莽的改变。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光武帝又去掉“三公”前面的“大”字,增设将军,使其地位和“三公”相等。这反映出东汉初期(    )
    A . 专制皇权得到加强 B . 三公制度逐渐瓦解 C . 官僚政治趋于成熟 D . 中枢制衡机制确立
  • 12. (2022高三上·重庆市月考) 唐代卢纶在《塞下曲》中描写到:“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诗作反映出(    )
    A . 对外交往密切 B . 市镇经济繁荣 C . 社会风气开放 D . 民族关系融洽
  • 13. (2023高一上·海南期末) 下面是清朝前期的外交体制框架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清朝外交管理权下移的趋势 B . 清朝外交近代化发展的趋势 C . 天朝上国观念下的分类管理 D . 闭关锁国外交在政治上体现
  • 14. (2022高三上·湘阴月考)   1874年,总理衙门大臣奕䜣上奏:“溯自庚申之衅,创巨痛深,当时姑息羁縻,在我可亟图振作。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言。”这反映了奕䜣意在(    )
    A . 否定传统宗藩体制 B . 积极寻求强国之路 C . 主动融入国际社会 D . 采用西方外交制度
  • 15. (2022高三上·重庆市月考)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立宪派和革命派是一对矛盾……二者的并峙表现了它们的不同性,也有对抗性,但这种矛盾反映的是同一个阶级的不同阶层在改革方式和道路上的分歧,对立着的双方都在为沉沦中的中国寻求新的出路……因而又具有同一性。”对两派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两派都主张推翻君主制度 B . 两派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不同 C . 两派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 D . 爱国是两者共同的历史起点
二、非选择题(满分55分)
  • 16. (2022高三上·重庆市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唐初,三省以尚书省为首,尚书令地位极高,较难控制其权力。唐太宗继位后,因为他曾任尚书令一职,“其后人臣莫敢当”,其官职时有空缺,久而久之尚书令演变成一个荣誉职衔。唐太宗在位时,以三省之外的官员“参预朝政”,之后又在相位中添入“同平章事”等称号,位同三品。唐高宗在位时下令废除尚书令一职,后期又以“北门学士”分宰相之权。唐玄宗时“临时”命翰林学士以协助政务为由帮助皇帝起草诏书。唐德宗时翰林学士代行中书之职,成为“内相”。唐宪宗时命翰林首席学士掌制诏印,拥有独立的行政机构,与帝相共商国家大事。此后,翰林学士承旨成为制度,其权力凌驾于中书门下之上,中书门下逐渐脱离中枢体制。此外,还出现拜计臣为“计相”、君主直接控制军事力量神策军等现象,都属于削弱三省权力的一部分。这为北宋三省六部制的调整埋下了伏笔。

    ——据蔡澄《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制度缺陷及其变迁》整理

    1. (1) 根据材料,简析唐朝三省权力旁落的制度因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和北宋中央机构运行的不同之处。
  • 17. (2022高三上·重庆市月考) “和亲”是中国古代王朝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方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汉立国之初,经济萧条,百废待兴。匈奴凭借兵强马壮,多次南侵扰边,给西汉造成严重威胁。为了宁边固界、稳定政权,刘邦采纳大臣建议,与匈奴“和亲”。惠帝、文帝、景帝承袭前制,继续推行与匈奴“和亲”政策,使汉匈休战得以维持60余年。西汉“和亲”与匈奴达14次,与乌孙2次,均带明显的政治针对性,或缓解边境压力,或为军事结盟之需。

    李唐王朝带有鲜卑族血统,与西北少数民族多有接触,“夷夏之别”的观念相对淡薄。唐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和亲”多数较为主动而开放。“和亲”多出于建立友好互信、发展双边关系的需要,拓土开疆为主要目的。寰宇四邻、目及四海,可谓“四面出击”,涉及吐谷浑、突厥、吐蕃等九个少数民族,最远伸及中亚锡尔河中游的宁远国。

    ——摘编自唐建兵《汉唐“和亲”政策之比较》

    材料二:清代的满蒙联姻是五代以后次数最多、范围最广的和亲。满蒙联姻从一开始即有一个明确目的:与对方结成政治性联盟,进而将蒙古造成一支清朝在政治斗争中可以直接借助的力量。早在努尔哈赤时代,满州贵族每与一支蒙古部落接近或通婚,都要继以政治性盟约来约束对方。天命中,努尔哈赤曾先后数次与科尔沁和喀尔喀五部贝勒举行盟誓,反复重申要“相与盟好,合谋并力”对付明王朝及察哈尔,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行动轨道。入关以后,满洲贵族和蒙古王公之间更是形成了一种具有特殊君臣身份的政治结盟关系,蒙古王公地位的升降,爵号的封削,联姻关系是连续发展还是就此中止等等,无一不以王公额附对清廷效忠的程度为转移。

    ——崔明德、林恩显《论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特点及其它》

    1. (1) 阅读材料一,指出唐初“和亲”与汉初“和亲”的异同。结合唐代的背景,说明差异的原因。
    2. (2)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清朝为何重视满蒙联姻。
  • 18. (2022高三上·重庆市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明以前中国的主要衣用植物是丝、麻、葛类,明代《大学衍义朴》记载:“汉唐之世,远夷虽以木棉入贡,中国未有其种……宋元之间,始传其种入中国。”北宋时期,福建、广东一带棉花种植已十分发达,北宋《文昌杂录》称“闵岭以南多种木棉,土人竞植之”。南宋传到江浙一带,元代的江西、江浙等行省都有种植。到了明代棉花已经在北方黄河流域大量种植,徐光启《农政全书》称,棉花“宋末始入江南,今则遍及江北与中州(今河南一带)矣”。

    ——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输入破坏了中国家庭手工业,尤以棉纺织手工业最为典型。当英国的棉纺织业进入到机器生产阶段后,中国手工业棉纺织业的竞争力相形见绌。因为洋纱便宜,许多农民购买洋纱代替土纱进行手工织布。1894年,闽粤地区的手纺业“已有如风流云散”,“觅一纺纱器具而不可得”。洋布在中国的销量也越来越多,缓慢地克服了小生产者的顽强抵抗。洋纱洋布已经逐渐由沿海向边远腹地扩散。19世纪60年代,洋纱在中国土布生产中的使用率只占0.56%,90年代上升到18.94%。洋布在中国年用布总量中的比重,也从60年代的3.2%上升到90年代的13.39%。

    ——摘编自赵津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1. (1) 依据材料一,在右图中用“→”描绘出棉花在中国传播的路径,结合所学,分析棉花引种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
    2. (2)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并评价晚清时期中国传统棉纺织业的变化。
  • 19. (2022高三上·重庆市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05年在清末的各年份中看似平常,但实际却是充满躁动与梦想的一个年份。

    历史事件

    经过

    影响

    日俄战争

    日俄以中国东北为战场,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俄国战败

    给东北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使“排满革命”呼声渐起,君主立宪思想风行

    废除科举制

    清廷发布谕令“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即停止”

    推动新式教育发展和大批学生留学,新式知识分子数量激增与分化,使清政府在思想文化上的控制力削弱

    邹容之死

    由于大力宣扬反清爱国的革命思想,邹容遭到清政府的逮捕而被迫害致死

    暴露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使革命思想传播更广,使更多的人走上资产阶级革命道路

    孙中山与严复会晤

    交谈的中心内容为如何改造中国,严力主改良,孙主张革命

    严与孙的分歧反映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分道扬镳,更多的人转向革命派

    从表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围绕1905年的相关史实,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