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3-01-27 浏览次数: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 现代文阅读(30 分)
  • 1. (2023高三上·重庆月考)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传统中国画通常被分为人物、山水和花鸟三大门类。在人物画中,有一类描绘某些故事或系列 事件, 通常被称为“叙事画”,因为以人物或者历史事件题材居多, 也被称为“人物故事画”或“历 史故事画”。这类画作体现了中国绘画“成教化、助人伦”的功效。与重个人风格、内心性情抒发的 山水、花鸟画不同,叙事画并非以画家为中心,而是以作品内容为中心,有些画作甚至没有留下作 者姓名;与注重形神兼备的人物肖像画相比,这类画作的人物通常略小,画作构思方面更注重为作 品内容服务。

    中国画的叙事传统由来已久,溯其根源最晚可至汉代。早期叙事画是单幅画面叙述一个故事、 单个情节,即艺术家选取故事中最戏剧化、最高潮的场景表现出来,如《荆轲刺秦王》画像石就描 绘了荆轲割断秦王衣袖, 匕首飞刺到柱子上, 秦王大惊逃走的一瞬间。

    魏晋南北朝是叙事画发展的形成阶段,视觉模式由“单个情节叙述”逐渐转变为多幅场景或情 节来表现一个故事的发生发展,较为详细地呈现故事情节。隋唐五代是叙事画发展的成熟期。这一 时期的叙事画技法更加成熟,人物刻画较前代更为写实、造型姿态多样,通过服饰、动作、神情、 环境等来体现人物身份、地位,更加有效地来表达要叙述的事件及情境,组织画面的方式也更加高 明有效,图绘叙事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宋元之际, 画家队伍扩大,绘画技法多元,除工笔重彩,还 有白描、减笔画等,叙事画不再拘泥于表现单个或者几个人物,而开始用众多人物烘托场景,也不 局限于人物题材,其发展进入高峰时期。明清以降,叙事画开始更多地服务现实,记录当时发生的 历史事件、战争场景、名人事迹、行乐雅集等场景。在绘画技法、审美趣味、题材内容等方面,也 开始出现宫廷与民间的分野。宫廷叙事画注重绘制影响国家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而民间尤其是文 人则倾向于雅集题材,用于记录文人交往,抒发个人志向与逸趣等。另外, 明清时期也有据文学作 品成图的,如明代画家杜堇绘《古贤诗意图》以选取古人诗篇书写后,按其诗意而作,兼工带写, 较为有时代特色。

    (摘编自樊祎雯《中国古代叙事画:打开隐秘在历史缝隙间的故事》)

    材料二:

    一般而言,绘画的笔法、色彩、风格等构成绘画作品内在本体研究,绘画的外在环境、社会心 理、审美情趣等则形成绘画外部研究, 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贯通, 推动了美术史研究方法的更新。 对于中国古代叙事画而言,故事如何通过图像传递给观者,或者说哪些构成了图画叙事的影响因素, 这是必须考量的。

    首先, 图像与文本故事之间的关系。陆机《文赋》:“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 美大业之馨 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说明图像与语言各有优长,图像主要在空间的“形”,具体叙 述则需要借助语言。汉画像石上刻的语言榜题能够让观者理解图像之“象”的故事;魏晋文人手卷叙事画中的文字与绘画形成了同构关系,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就是明证。《女史箴图》第七段,从 右至左是一美妙女子款款而来,向左方趋进,目光注视左侧的一个帝王身份的男子,好像是亲近, 而左方帝王身份的男子则双手摆袖,身子往后退缩,似不愿意接近女子,并对女子说什么。如果仅 从画面来看,很难断定绘画叙述什么内容,借助右边的赋可以看出图像所要表达的是规劝女子不能 刻意争宠, 专宠必生傲慢。

    其次,叙事构图和媒材。从观者叙事视角看,叙事构图是指图画叙事的结构,主要有情节性构 图、偶像式构图。所谓情节性叙事就是画面叙事结构成封闭或半封闭的结构,画面独立自足形成一 个叙事整体,不召唤观者参与,观者是全知视角。偶像式构图是画面为敞开的叙事结构,为画面留 下很多“空白”,召唤观者参与共同完成叙事,观者陷入画面叙事情节之中。当然,以情节性和偶像 式构图来完全区分叙事画也不能绝对化。如在墓葬中墓主画像将之放在整个墓葬环境中,是情节性 构图;单独审视则有偶像式构图特点。叙事画的媒材,即叙事画出现的形式,包括屏风、碑石、 墙 壁、墓葬、卷轴、册页、扇面、书籍等。汉代以前的叙事画媒材主要是墓葬壁画、屏风、石碑,随 后手卷逐渐显示出其优势,因为可以在水平面上无限延展,最适于描绘多个情节叙事,清晰地描绘 故事发展过程,便于携带、收藏。手卷画最初从书籍转化而来,与佛教传播有关。宋以后,手卷为 文人画家继承, 更为常见,宋代叙事画还增加了扇面、册页和书籍等形式。

    (摘编自徐习文《宋代叙事画研究》)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 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叙事画→魏晋南北朝形成→特点:用多幅场景或情节详细呈现故事情节 B . 叙事画→隋唐五代成熟→特点:技法更成熟、表达更有效、功能更加强 C . 叙事画→宋元之际高峰→特点:不再表现单个或几个人物,用众多人物烘托 D . 叙事画→明清以降新变→特点:服务现实,绘制影响国家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为一类特别的人物画,叙事画以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 不注重个人风格、内心性情的抒 发,一切为作品内容服务。 B . 图画可以叙事, 文字也可以叙事, 二者功能各有优长, 两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达成叙事画“成 教化、助人伦”的功效。 C . 相比笔法、色彩、风格等内在本体元素,外部环境、社会心理、审美情趣等外部因素更多地 影响了叙事画的发展、研究。 D .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使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手法,使论述更加形象 充分, 真实可感。
    3. (3) 《红楼梦》第四十回贾母提议惜春画一幅《大观园行乐图》让刘姥姥带回家去。请你为四姑娘出 出主意,这幅叙事画以何种形式出现最适宜并简要说明理由。
    4. (4) 学了《琵琶行》,两位同学对明代画家郭诩的画作《琵琶行图》是情节性构图还是偶像式构图产 生了分歧。请结合材料与所学, 谈谈你的看法。

  • 2. (2023高三上·重庆月考) 现代文阅读Ⅱ

    马家父子

    毕飞宇

    老马的祖籍在四川东部,第一年恢复高考老马就进京读书了。后来老马在北京娶了媳妇,生了 儿子。但是老马坚持自己的四川人身份,他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一口川腔挂在嘴上。

    老马的儿子马多不说四川话。马多的说话乃至发音都是老马启蒙的,四川话说得不错。可是马 多一进幼儿园就学会用首都人的行腔吐字归音了, 透出一股含混和不负责任的腔调。语言即人。马 多操了一口京腔就不能算纯正的四川娃子。老马对这一点很失望。

    老马这些年一直和儿子过,他的妻子在三年之前就做了别人的新娘了。离婚的时候老马什么都 没要, 只要了儿子。儿子是老马的命。

    儿子马多正值青春, 长了一张孩子的脸,但是脚也大了, 手也大了,嘎着一副公鸭嗓子,看上 去既不像大人又不像孩子,有些古怪。马多智能卓异,是老马面前的混世魔王。可是马多一出家门 就八面和气了。马多的考试成绩历来出众,那些分数一出来就成了学校教学改革的成果了。学校高 兴了, 老马也跟着高兴。

    在一个风光宜人的下午,老马被一辆丰田牌面包车接到了校内。依照校方的行政安排,老马将 在体育场的司令台上向所有家长做二十分钟的报告。报告的题目很动人,很抒情,  “怎样做孩子的 父亲”。

    老马是在行政楼二楼的厕所里头被马多堵住的。老马满面春风,每一颗牙齿都是当上了父亲的 样子。老马摸过儿子的头,开心地说 :“嗨! ”马多的神情却有些紧张,压低了嗓门厉声说:  “说普 通话!”老马眨了两回眼睛明白了,笑着说:“晓得。 ”马多皱了眉头说:“普通话,知不知道? ” 老马又笑,说:“兹 (知) 道。”马多回头看了一眼,打起了手势:“是 zh īd ào,不是 z īd ào。” 老马抿了嘴笑,没有开口,再次摸过儿子的头,很棒地竖起了一只大拇指。马多也笑,同样竖起一 只大拇指。父子两个在厕所里头幸福得不行。

    老马在回家的路上买了基围虾、红肠、西红柿、卷心菜、荷兰豆。老马买了两瓶蓝带啤酒、两 听健力宝易拉罐。老马把暖色调与冷色调的菜肴和饮料放了一桌子,看上去像某一个重大节日的前 夜。老马望着桌子,很自豪地回顾下午的报告。他讲得很好,还史无前例地说了一个下午的普通话。 他用了很多卷舌音,很多“儿化”,很不错。只是马多的回家比平时晚了近一个小时,老马打开电 视,赵忠祥正在解说非洲草原上的猫科动物。马多进门的时候没有敲门,他用自己的双象牌铜钥匙 打开了自己的家门。马多一进门凭空就带进了一股杀气。

    老马搓搓手,说:“吃饭了,有基围虾。 ”老马看了一眼, 说:“还有健力宝。 ”

    马多说:“得了吧。 ”

    老马端起了酒杯,用力眨了一回眼睛,又放下,说:“我记得我说普通话了嘛。 ”

    “得了吧您。 ”

    老马笑笑, 说:“我总不能是赵忠祥吧。 ”马多瞟了一眼电视说:“你也不能做非洲草原的猫科动物吧。 ”

    老马把酒灌下去,往四周的墙上看,大声说:“我是四川人,毛主席是湖南人,主席能说湖南话, 我怎么就不能冒出几句四川话! ”

    马多说:“主席是谁?右手往前一伸中国人民就站立起来了,你要到天安门城楼上去,一开口中 国人民准趴下。 ”

    老马的脸涨成紫红色,说话的腔调里头全是恼羞成怒。老马呵斥说:  “你到坦桑尼亚去还是四 川人, 四川种!”

    “凭什么? ”马多的语气充满了北京腔的四两拨千斤,“我凭什么呀我? ”

    “我打你个龟儿! ”

    “您用普通话骂您的儿子成不成?拜托了您呐。 ”

    老马在这个糟糕的晚上喝了两听健力宝,两瓶蓝带啤酒, 两小瓶二两装红星牌二锅头。那么多 的液体在老马的肚子里翻滚,把伤心的沉渣全勾起来了。老马难受不过,把珍藏多年的五粮液从床 头柜里翻上桌面,启了封往嘴里灌。家乡的酒说到底全是家乡的话,安抚人,滋润人,像长辈的询 问一样让人熨帖,让人伤怀。几口下去老马就吃掉了。老马把马多周岁时的全家福摊在桌面上,仔 细辨认。马多被他的妈妈搂在怀里,妻子则光润无比地依偎在老马的胸前, 老马的脸上胜利极了, 冲着镜头全是乐不思蜀的死样子。儿子,妻子,老马,全是胸膛与胸膛的关系,全是心窝子与心窝 子的关系。可是生活不会让你幸福太久,即使是平庸的幸福也只能是你的一个季节,一个年轮。它 让你付出全部,然后,拉扯出一个和你对着干的人,要么脸对脸,要么背对背。手心手背全他妈的不 是肉。对四十岁的男人来说,只有家乡的酒才是真的,才是你的故乡,才是你的血脉,才是你的亲 爹亲娘,才是你的亲儿子亲丫头。老马猛拍了桌子,吼道:“马多,给老子上酒。 ”

    马多过来,看到了周岁时的光屁股,脸说拉就拉下了。父亲最感温存的东西往往正是儿子的疮 疤。马多不情愿看自己的光屁股,马多说:“看这个干什么? ”老马推过空酒杯,说:“看我的儿。” 马多说:  “抬头看呗。”老马用手指的关节敲击桌面,冲着相片说:“我不想抬头,我就想低下头来 想想我的儿子——这才是我的儿,我见到你心里头就烦。 ”

    “喝多了。 ”马多冷不丁地说。

    “我没有喝多! ”

    马多不语, 好半天轻声说:“喝多了。 ”

    老马的泪水一下子就汪开了。

    (选自《毕飞宇短篇小说集》,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叙述老马定居北京多年却仍坚持一口川腔,既交待了人物形象特点,也为情节的发展 做了铺垫。 B . 老马喝酒后端详全家福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他对过往幸福的家庭生活充满怀念,二是对失败 的婚姻感到懊丧。 C . 马多两次对父亲说“喝多了”,简短的言语中折射出内心细微的变化,说明他对父亲的行为 有了一些体谅。 D . 马家父子对说“川腔”还是“京腔”各执己见,双方矛盾其实源于两代人有着不同的身份认 同和心理归属。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小说善于运用对比暗示人物心理, 如“蓝带啤酒”第一次出现表示老马演讲后的愉悦,第二 次则代表他与儿子争吵后的苦闷。 B . 小说的场景设置颇具匠心,电视里赵忠祥解说猫科动物的场景,看似偶然不经意,实则为父 子交锋提供了表达元素, 读来饶有趣味。 C . 小说情节安排详略得当,略写老马作报告的场景而详写报告开始前和晚餐时父子间的互动,情节始终展现父子之间的冲突, 重点突出。 D . 小说语言不落窠臼,“每一颗牙齿都是当上了父亲的样子”“冲着镜头全是乐不思蜀的死样 子”用陌生化的表达给人以幽默风趣之感。
    3. (3) 小说结尾“老马的泪水一下子就汪开了”,请结合全文分析老马流泪的原因。
    4. (4)  毕飞宇接受采访时曾说:“轻盈而凝重,是我对小说的理解, 是我的小说理想。 ”请结合文本简 要分析其“小说理想”。
二、古代诗文阅读(43 分)
  • 3. (2023高三上·重庆月考) 文言文阅读 

           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也。林少好学沈深,家既多书,又外氏张竦父子喜文采,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初为郡吏,王莽败,盗贼起,林与弟成及同郡范逡、孟冀等,将细弱俱客河西。隗嚣素闻林志节,深相敬待。 后因疾告去,辞还禄食,嚣复欲令强起,遂称笃。 嚣意虽相望, 且欲优容之,乃出令曰:“杜伯山天子所不能臣,诸侯所不能友,盖伯夷叔齐耻食周粟。今且从师友之位, 须道开通, 使顺所志。”林虽拘于嚣,而终不屈节。建武六年, 弟成物故。嚣乃听林持丧东归,既遣而悔,追令刺客杨贤于陇坻遮杀之。贤见林身推鹿车,载致弟丧,乃叹曰:“当今之世, 谁能行义? 我虽小人,何忍杀义士!”因亡去。

    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征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故及西州事甚悦赐车马衣被群僚知林以名德用甚尊惮之京师士大夫咸推其博洽。明年,大议郊祀制,多以为周郊后稷, 汉当祀尧。林独以为周室之兴,祚由后稷,汉业特起,功不缘尧。祖宗故事,所宜因循。定从林议。十一年,以林代郭宪为光禄勋。内奉宿卫,外总三署,周密敬慎,选举称平。郎有好学者,辄见诱进,朝夕满堂。后皇 太子强求乞自退,封东海王,故重选官属,以林为王傅。从驾南巡狩。时诸王傅数被引命,或多交 游,不得应诏;唯林守慎,有召必至。余人虽不见谴,而林特受赏赐,又辞不敢受,帝益重之。二 十二年,代朱浮为大司空,博雅多通,称为任职相。明年薨, 帝亲自临丧送葬,除子乔为郎。

    (节选自《后汉书 ·杜林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征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故旧/及西州事甚悦之/赐车马衣/被群僚知 林以名德用/甚尊惮之 B . 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征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故旧及西州事/甚悦之/赐车马衣/被群僚知 林以名德用/甚尊惮之 C . 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征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故旧/及西州事甚悦之/赐车马衣被/群僚知 林以名德用/甚尊惮之 D . 光武闻林已还三辅/乃征拜侍御史/引见/问以经书故旧及西州事/甚悦之/赐车马衣被/群僚知 林以名德用/甚尊惮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细弱, 文中代指杜林等人的妻子儿女, 现在多用来形容事物细小与柔弱的状貌。 B . 物故, 文中指亡故, 与《苏武传》中“前以降及物故”中的“物故”意思不同。 C . 郊祀, 古代帝王在重要时日率群臣于郊外祭祀天地的活动, 南郊祭天,北郊祭地。 D . 故事, 文中是“旧例”的意思,现在一般指用作讲述的事情,二者的意思不同
    3. (3)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京师士大夫咸推其博洽 B . 破荆州,下江陵 C . 为惑也, 终不解矣 D . 余嘉能行古道
    4. (4)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杜伯山天子所不能 , 诸侯所不能友。 B . 纵江东父兄怜而我,我何面目见之。 C .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之。 D . 故扁鹊不能白骨, 微、箕不能存亡国。
    5.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林年少好学, 家中藏书丰富,又跟从外祖张竦学习, 学识渊博,时人称赞他为通儒。 B . 隗嚣一向敬重杜林有气节,认为他是像伯夷、叔齐一样的人,把他当作自己的师友善待。 C . 朝廷商议郊祀对象时,只有杜林认为不应该祭祀尧,因为汉朝的崛起,不是尧的功劳。 D . 杜林忠于职守, 做事谨慎,做王傅时, 只要皇帝宣召, 必然应召,朝廷赏赐也不接受。
    6. (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后因疾告去, 辞还禄食,嚣复欲令强起, 遂称笃。

      ② 嚣乃听林持丧东归,既遣而悔, 追令刺客杨贤于陇坻遮杀之。

    7. (7) 杜林博学多闻, 做事谨慎, 请简要概述杜林的谨慎之处。
  • 4. (2023高三上·重庆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满江红 ·赤壁怀古

    〔宋〕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 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 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山中猛虎闻军声吼叫,水中鱼龙因战火发怒,借想象中动物的强烈反应突出了战事之激烈。 B . “一鼓困曹瞒”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都借曹操的大败来反衬周瑜的英雄气概。 C . 词句生动传神, 用“金缕”写出了杨柳枝条的嫩黄、细软,  “摇”则赋予了枝条动态之美。 D . 词中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使情、景、理有机统一,水乳交融。
    2. (2) 本词与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都描绘了周瑜的形象。请从手法与用意两个角度分析两首词 中周瑜形象的不同点。 
  • 5. (2023高三上·重庆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化用陶 潜诗句,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
    2. (2) 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运用联想, 表现琵琶声清脆如珠玉的特点。
    3. (3)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两句用典故 来表达自己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悲愤。
    4. (4) 古代 诗 词 常 以 草 木 繁 盛 反衬 荒 凉 , 以 抒 发 盛 衰 兴 亡 的 感 慨 , 如对举 出 现 的 诗 句:“ ”。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分)
  • 6. (2023高三上·重庆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 I 

    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船山曾批评秦始皇说:“天假其私,以济天下之大公。”他的意思是说秦始 皇统一中国,废封建,立郡县, 筑万里长城, 种种伟绩, 无非是出于____ ,替万代子孙 作打算。但是从全部历史进程来看, 秦始皇毕竟做了些对全中国全民族有利的事业,而他主观上所 怀抱的私心却成了未能满足的幻梦。所以在王船山眼中, 那一世之雄、 ____ 的秦始皇, 也 不过成了天道的工具、命运的玩物。 小己的私心, 敌不住天道的公正; 个人的小智,比不上宇宙的 大智; 独夫的武力, 胜不过历史的命运。 秦始皇的一切私心、私智、私力, 皆被那无声无息、施无 言之教的“天”,利用来作“济天下之大公”的手段与工具。因此, 通过王船山的这种说法, 不仅可 提供给我们一个很健全的宇宙观,而且也给我们于目前这翻云覆雨、亘古未有的世界大变局一个 新的超脱的看法。王船山这句话中“天”的概念, 最难理解。在信仰宗教的人看来,天是有人格有 意志的上帝;在相信宿命论的人看来,天是盲目的命运, 这是两种____ 的看法。我们还 是采取宋儒“天者理也”的说法,将“天”解释为支配自然与人事的天理天道,也许较合王船山的 本意。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2023高三上·重庆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 Ⅱ

    出了胡同口往南走几步, 就是井窝子,这里满地是水,有的地方结成薄薄的冰,独轮的水车来 一辆去一辆,他们扭着屁股推车,车子吱吱地响, 好刺耳,我要堵起耳朵啦!井窝子有两个人在向 深井里打水,水打上来倒在一个好大的水槽里,推水的人就在大水槽里接了水再送到各家去。井窝 子旁住着一个我的朋友和我一般高的妞儿。我这时停在井窝子旁边不走了, 对宋妈说:“宋妈, 你去 买菜, 我等妞儿。”

    妞儿,我第一次是在油盐店里看见她的。 那天她两只手端了两个碗,拿了一大枚(民国时期钞 票  , 又买酱,又买醋,又买葱,伙计还逗着说:“妞儿, 唱一段才许你走!”妞儿眼里含着泪,手摇 晃着 醋都要洒了, 我有说不出的气恼, 一下窜到妞儿身旁, 叉着腰问他们:“凭什么? ”

    这样,我认识了妞儿。      

    1. (1) 文中画横线部分是如何突出“我”的童真的? 
    2. (2) 文末画波浪线处,从语法上看, 既可以使用第三人称代词“她”,又可以使用其名字“妞儿”, 作者为何选择“妞儿”? 
四、写作(60 分)
  • 8. (2023高三上·重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 年 8 月 21 日 22 时许,北碚缙云山发生火情,火势蔓延极快。 8 月 26 日,救援人员成功扑 灭明火,保住了缙云山主峰。

    上图是新闻记者周瑄 8 月 25 日在缙云山航拍的现场图片。由志愿者与武警消防官兵在隔离带上 筑成的“灭火长城”与来势汹汹的山火展开“决战”。蓝色的头灯与红色的火焰对峙,两道光亮在画 面中组成一个大大的“人”字, 一个充满力量的“人”字。

    “那里本没有路/是无数志愿者的脚步/那路本没有灯/是无数志愿者的头灯/照亮了重庆儿女用 身躯/铸造的防火长城”,周瑄为这幅图配发的文字引发了国人的强烈共鸣。

    作为新时代青年,请结合以上材料, 以“筑成新的长城”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 思考。

    要求: 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