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2-11-10 浏览次数:4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2高二上·大石桥月考) “朝觐”在夏商西周三代的国家政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周更是制定了详细的朝觐制度,“是故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率长幼之序,训上下之责,制财用之节,期间无由荒殆”。西周朝觐制度旨在(   )
    A . 缓和贵族之间矛盾 B . 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C . 优化官僚政治体系 D . 维系宗法分封秩序
  • 2. (2022高二上·盐城期中) 战国时期,边远地区的泰、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 . 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 B . 改革变法的必然性 C . 小农经济具有先进性 D . 宗法分封的落后性
  • 3. (2022高二上·盐城期中) 依汉律,夫死未葬即改嫁者,罪当“弃市”。时有一女,夫死未葬而遵父母之命改嫁,董仲舒援引《春秋》“听从为顺”的原则,裁定该女“不与坐罪”,这成为“春秋决狱”的典例之一。“春秋决狱”的影响是(    )
    A . 破坏司法公正,造成伦理冲突 B . 开辟了法律儒家化的新道路 C . 引经决狱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D . 礼法合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 4. (2022高二上·盐城期中) 如表为《宋史》所载部分史事。据此可知,宋代(   )

    史事

    出处

    宋仁宗时,“选谏官、御史,凡宰执之臣尝所荐者,皆不与选”。

    《刘述传》

    宋英宗时,“乃诏举三任以上知县为里行(殿中监察御史)”。

    《王洙传》

    宋孝宗时,诏定“自今非曾经两任县令,不得除监察御史”。

    《职官志》

    A . 行政权和监察权相结合 B . 重视监察官员的队伍建设 C . 扩大了监察机构的职权 D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 5. (2023高二下·海南期中) 《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   )
    A . 推诚辅君,效功百姓 B . 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 . 守道与德,思退刑罚 D . 威制天下,以案刑狱
  • 6. (2022高二上·盐城期中) 清政府自雍正时起,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据此可知改土归流(   )
    A . 旨在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 B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治理 C . 有利于强化政府赋税征收 D . 便利了政府的户籍管理
  • 7. (2022高二上·盐城期中)  20世纪初,清政府将《西法类编》《德国陆军操典入门》等书分发给各营,将书中兵法、军器、测绘、数学等内容统统规定为必学内容;并将世界地图、亚洲东部地图、沿海口岸全图等,也“一体购印颁发,不时翻阅”,“指勇丁以为精通门径”。清政府此举(   )
    A . 贯彻了民主与科学精神 B . 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窠臼 C . 实现了教育制度的变革 D . 挽救了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 8. (2022高二上·盐城期中) 下图为1862-1874年中国进口货物关税收入情况统计柱状图(单位:两)该图体现了中国(   )

    A . 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B .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 贸易主权逐步丧失 D . 关税成为主要收入
  • 9. (2022高二上·盐城期中)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设立了考试院,确立了文官考试制度,考试由考试院主持。但在几十万公务员中,通过考试的不足2000人,通过高等考试的仅有600人。这说明当时(   )
    A . 考试无法考查真才实学 B . 考试未与任用相互结合 C . 考试院的职能名不副实 D . 考试选官制度存在缺陷
  • 10. (2023高二下·岳阳开学考) 下表为我国关于公务员制度的相关法律及规定,这些规定(   )

    时间

    录用规定

    2005年

    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2018年

    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及其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2021年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机关录用一级主任科员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公务员的考察工作

    A . 确立了党管干部的根本原则 B . 沿用了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 C . 不断完善了公务员任用管理机制 D . 确保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自律
  • 11. (2022高二上·盐城期中) 改革开放40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来一片新天地。下列选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②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载入党章

    ③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④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A . ①④③② B . ③④①② C . ④①③② D . ④②①③
  • 12. (2023高二上·荣昌期中) 美国1787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均确定了联邦制度。美国参议院议席分配遵循各州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但在德国联邦议会中普鲁士邦则拥有足够多的议席行使否决权。这一现象根植于两国(    )
    A . 人民的自愿选择 B . 各州(邦)实力不同 C . 建国路径的差异 D .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13. (2022高二上·盐城期中) 下表所示为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个任期内部分有关中国的言行。这些言行(   )

    时间

    内容

    1969年7月22日

    尼克松发表讲话:我盼望这一时刻的到来;那时中国人民和我国人民以及全世界的所有人民可以在一起散步;在一起谈话。”

    1970年2月

    尼克松在其向国会提交的外交政策报告中称:“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上的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1971年2月25日

    尼克松在外交报告中;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来称呼中国;使这份报告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份称中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文件

    A . 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B . 有助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 . 意在离间中苏两国的关系 D . 表示美国将放弃霸权政策
  • 14. (2022高二上·盐城期中) 欧洲货币体系(EMS),是指欧洲共同体国家通过决议建立的货币集团,于1979年3月正式成立。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对非成员国实行浮动汇率制,旨在共同体内部保持成员国之间的汇率稳定,避免美元不稳的影响。该体系的建立(   )
    A . 削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B . 推动世界多元化货币机制的形成 C . 消除了欧共体国家间个体差异 D . 实现欧洲各国货币汇率持续稳定
  • 15. (2022高二上·盐城期中) 下表反映了15——18世纪英国户籍制度的发展变化。据此可知,英国的户籍制度(   )

    年 代

    历史事件

    1495年

    亨利七世法令:不列颠臣民以家庭为单位,向各区主教汇报户主、配偶、子女情况,主教登记在册。

    1593年

    伊丽莎白一世法令:由治安官管理户籍,调查居民职业,惩罚懒惰者,救济贫民。

    1785年

    议会法案:不列颠臣民可在国内自由迁徙,不再惩罚流民,经议会许可征税,救

    济贫民和失业者。

    ①以法律方式加以确立   ②标志现代基层管理制度确立

    ③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④管理部门由教会转向政府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2022高二上·盐城期中) 现代美国一法律规定:“为建立联邦老年待遇,授权各州就老年、盲人、依靠他人生活者和残疾儿童、母亲和儿童福利、公共健康、失业补偿作出充分的法律保证,以及提供总的福利;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委员会”。该法律(   )
    A . 标志该国社会保障制度最终确立 B . 说明社会保险制度普遍推行 C . 解决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 D . 大大缓解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设置进士科算起,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发布上谕停罢科举止,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延续了1300年。科举制的长期存在,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政治、文学乃至社会风俗等各方面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科举制的作用一直是双重的:它曾促进了中国的强盛统一,也一度使得中国衰败落后;既有利于吏治的清明,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朋党;既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也阻碍了学术的进步;既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又使学校沦为其附庸;既选拔了大量才智之士,也虚耗了无数学子的人生光阴……总的说来,在科举制实行的前期,其进步作用较明显,而后期消极作用较突出。及至清末,科举制还来不及完成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转变,便在历史的浪潮中消失了。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

    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彻底摒弃了文官对于权势的依附关系,使得文官成为一种常任职业。西方各国都确立了文官“在政治上保持中立”的制度。要求文官对政党必须是公正超然的,不得参加党派之争和政治活动,对政治问题保持缄默,忠诚地为政府服务。同时近代文官以技术资格为根据进入文官系统。在贯彻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基础上,录用文官的条件只看其是否具备任职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文官系统中,官员的工作完全与管理资料的所有权分离,文官本身并不占有非人格化的生产资料和管理资料。

    ——摘编自郭素萍《论西方文官的职业化》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科举制的双重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特征,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今中外人才选拔的启示。
  • 18. (2022高二上·盐城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白银货币化最重要的展开方式是赋役折银。贵金属货币流通、循环,使得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中国巨大的日益增长的白银需求,求远大过于供,向海外的寻求成为必然,私人海外贸易蓬勃兴起。白银货币的扩展,官可以买得,学可以进得,徭役可以代得,有了罪过也可以通过纳银顶罪。银子的价值远远超过了陈腐的本末说教,社会风尚焉得不大改?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再认识》

    材料二:

    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白银以史无前例的数量流入欧洲,金钱的强大作用支撑起了一个虚拟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交易手段是贵金属,共同纽带是信贷与信托,欧洲建立了海外商业帝国,从白银流动中汲取了能量,他们的资源更加充沛,竞争心更加活跃,金钱成了基督教世界的腐蚀剂。随着贵金属的大量涌入,人们对信贷的态度有所放宽,西欧和中欧部分地区金融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更重要的是,商业的交易成本下降了,运输变得更容易,借款变得更简单,但通货膨胀成了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

    ——摘编自马克·格里格拉斯等著《企鹅欧洲史1517—1949》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历史作用。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白银大量流入后欧洲社会发生的变化。
  • 19. (2022高二上·阳江期中)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是西方两大法律体系,其形成与发展对世界各国法律制度建设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二:

    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依据,法官的地位突出,因此,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也被称为“法官制定的法律”。其主要涵盖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

    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大陆体系国家的代表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选择性必修1“历史纵横”》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法律体系形成的特点及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异同。
  • 20. (2022高二上·盐城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的济贫历史十分悠久。1601年的《济贫法》就规定,地方教区负有救助贫民的义务;国家开征救贫税,作为济贫费用的专项开支;各地方保安审判官负责组织当地教区的救助事宜。《济贫法》的实施标志着英国的济贫体制基本确立。其中一些重要原则影响深远,如对老、弱及残疾人、穷人实行院内救济,不准对不愿意入(济贫)院的贫民给予任何院外救济;收容贫困儿童、青少年到贫民习艺所进行技术培训;对寻找工作的穷人,给予劳动介绍;对健壮的流浪者和乞丐,采取强制收容和强迫劳动。1662年,英王查理二世颁布《住所法》,规定凡擅自变更居所的人,都得被送回其法定住所所在地的教区,非法居留者则被驱逐出境。

    ——摘编自毛日清《论英国社会福利的历史演进与特征》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初期,英国农业连年歉收,物价飞涨。工业革命初期,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加剧了谋生的竞争。1779年,兰开夏地区出现大规模反机器骚乱。1793年,英法开战,法国实行大陆封锁政策,英国贸易受到阻碍,食品价格飞涨。1795年,英王颁布法令,正式废除《住所法》中的“预防性驱逐权”,人口流动得到保障。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出台,该法案对进入收容机构的穷人制定了更为严格的人身约束制度,如进行日常劳动,男女隔离,不准吸烟、喝酒,外出、会客须经请示、汇报等。收容机构往往食物粗劣、劳动繁重。时人嘲讽道,身体健全的人要么设法自立,要么进入“井然有序的劳动院”。

    ——摘编自卢海生《试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济贫法的调整》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近代英国的济贫政策。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济贫政策调整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