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11-28 浏览次数:3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2高一上·仁寿开学考) 有人称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作为一种选官制度,其选拔标准是(    )
    A . 帝王的喜好 B . 才能和学识 C . 财富的多寡 D . 门第的高低
  • 2.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    )
    A . 颁布均田令 B . 推行租庸调 C . 废除井田制 D . 实行两税法
  • 3. (2022高一上·官渡月考) 下面漫画形象地反映了东汉后期政治的特点是(    )

    A . 皇帝联合外戚打击宦官 B . 外戚利用宦官控制皇帝 C . 宦官依靠外戚控制皇帝 D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4. (2022高一上·官渡月考) 某思想家指出“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因此他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该思想家是(    )
    A . 孔子 B . 荀子 C . 董仲舒 D . 朱熹
  • 5. (2022高一上·官渡月考) 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是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下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位于长江下游的是(    )

    ①仰韶文化    ②红山文化    ③河姆渡文化    ④良渚文化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④
  • 6. (2022高二上·本溪月考) 自大运河修通之后,扬州作为运河、长江码头,在军事地理与区位特征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隋代设置的以扬州为中心的江都郡辖境包括长江南北的两片土地,将长江天险包容在同一政区之内。江都郡的设置(    )
    A . 受行省制度的影响 B . 意在防范分裂割据 C . 遵循山川形便原则 D . 利于市镇经济兴起
  • 7. (2022高一上·大石桥月考) 唐朝实行的“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赋税制度是(    )
    A . 租调制 B . 租庸调制 C . 两税法 D . 摊丁入亩
  • 8. 所谓科举时代,就是实行科举、尊崇科举的时代。从时间上来看,“科举时代”是指(    )
    A . 秦朝至汉朝 B . 汉朝至唐朝 C . 唐朝至明朝 D . 隋朝至清朝
  • 9. 提出“仁”“为政以德”等思想及创办私人讲学的思想家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孟子 D . 韩非子
  • 10.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各国争相变法 B . 出现了百家争鸣 C . 铁犁牛耕出现并得以推广 D . 土地国有化趋势加强
  • 11. (2022高二上·禹州月考) 中国古代与家谱相关的制度是(    )
    A . 宗法制 B . 分封制 C . 内外服制 D . 井田制
  • 12. 如表为孔子的一些经济思想。由此可见,这些思想的基本要义是(    )

    治民观

    赋税观

    节俭观

    生态观

    诚信观

    货值观

    居敬行简

    敛从其薄

    宁简毋奢

    取物有节

    无信不立

    待贾而沽

    A . 天下为公 B . 以民为本 C . 克己复礼 D . 中庸之道
  • 13. 北魏时期,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分明姓族、改易汉俗等。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 . 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B . 改革的措施得当有力 C . 加速了封建化进程 D . 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 14. 据张光直在《商文明》中所说,学者于省吾通过甲骨卜辞隶定了“黍”“稷”二字,“黍”在卜辞中出现100多次,“稷”出现40次。王玉哲在《中华远古史》中提道:“从殷墟出土的铜器,十之七八是酒器。”这共同印证了商代(    )
    A . 农业生产有一定发展 B . 形成了成熟的文字体系 C . 手工业发展水平高超 D . 青铜器常作为礼器使用
  • 15.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和传说时代相比,早期国家的特点主要在于:世袭王朝,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以部族联合或宗法制、分封制为基础进行国家管理。”下列在商朝实施的制度有(    )

    ①分封制    ②内外服制    ③井田制    ④宗法制

    A . ②③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④
  • 16. (2022高一上·元氏月考) 公元前356年进行的商鞅变法因其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 发展农业生产 B . 维护井田制度 C . 宣传儒家思想 D . 实现富国强兵
  • 17.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下列遗址最有可能的是能体现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是(    )
    A . 仰韶文化遗址 B . 二里头遗址 C . 殷墟遗址 D . 红山文化遗址
  • 18. 下列属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思想的是(    )
    A . 主张“兼爱”“非攻” B . 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C . 提出“相生相胜”理论 D . 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
  •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原是羌人的羌煮,也有不少人喜欢。这反映出当时(    )
    A . 丝绸之路始通 B . 北方经济发达 C . 民族交融加强 D . 南北政权分立
  • 20. (2022高三上·鸡西月考) 有学者说:“在陶寺遗址中,我们发现了彩陶龙盘,其中‘龙’正是红山文化的重要元素。在陶寺也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其中的玉琮被认为是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的元素。而常施彩绘的高领折肩尊、折腹尊、簋等陶器还有良渚文化的因素。”这反映出中华文明(    )
    A . 早于世界其他文明 B . 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 C . 起源于夏商周时期 D . 出现了玉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 21. (2022高二上·禹州月考) 《晋书.段灼传》指出:“今台阁选举,涂塞耳日,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材料中反映了该制度(    )
    A .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B .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 . 为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D . 成为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
  • 22. 北魏在沿边诸地设置州郡,并设置“护匈奴、羌、戎、夷、蛮、越中郎将”“护羌、戎、夷、蛮、越校尉”管理边疆少数民族事务。这些措施(    )
    A . 延续了历朝的民族政策 B . 贯彻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C . 适应了政治改革的形势 D . 导致了民族矛盾的激化
  • 23. (2022高二上·涟水月考) 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为10道,后增至15道,其分布变化如图1和图2,这反映了唐朝(    )

    A . 地方行政区划反复调整 B . 藩镇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C . 中央强化对地方的监察 D . 江南地区成为经济重心
  • 24.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人的葬式一般为仰身直肢葬,男性仰身直肢,女性则侧身曲肢面向男性,随葬品大都在男性一侧,这说明当时(    )
    A . 早期国家特征出现 B . 属于父系氏族社会 C . 女性地位高于男性 D . 尚未出现私有现象
  • 25. 元代马端临曾评价隋朝:“古今称国计之富有,莫如隋。”“隋之富,汉唐之盛,未之逮也。”下列选项不能有力支持马端临上述观点的是(    )
    A . 隋灭陈,统一南北 B . 隋炀帝修建洛阳城 C . 仓库义仓积储丰富 D .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
  • 26. (2022高一上·通许月考) 东汉末年,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为此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这表明九品中正制的推行(   )
    A . 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B . 打破了门阀士族的垄断局面 C . 保证官员清正廉洁 D . 提升了寒门庶族地主的地位
  • 27. 我国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    )
    A . 由内地流向边疆 B . 由边疆流向内地 C . 由北方流向南方 D . 由南方流向北方
  • 28.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表明(    )
    A . 西晋时民族间融合趋势增强 B . 内迁民族已经完成了封建化 C . 少数民族内迁导致西晋灭亡 D . 内迁民族深受儒家伦理影响
  • 29. 如表为古代中国不同时期对官员选拔与管理的规定。它反映了这三个时期(    )

    时期

    概况

    西周

    以“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与“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

    秦朝

    秦律中规定了考课原则——“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

    唐朝

    唐玄宗时制定的监察法规——《六察法》,六察中的第一察便是“察官人善恶”。

    A . 细化考察标准,凸显以德为先 B . 选拔官员唯德取人,任人唯贤 C . 儒家伦理观始终居于支配地位 D . 重视官员道德品行,知刑懂法
  • 30. 下图为顾恺之的传世名作《洛神赋图》(局部),图中洛神似来又去,含情脉脉,表现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惆怅的情境。下列对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最先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B . 提出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C . 其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 D . 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画家
  • 31. 如表是成书于2世纪中期的《四民月令》记载的洛阳地区一至五月的生产生活情况。由其内容可知,该书主要记录的是(    )

    A . 皇室贵族的生活 B . 自耕农的日常生活 C . 商人家庭的生活 D . 地主庄园的生活
  • 32. 如图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代兽首玛瑙杯。其上口近似圆形,兽首上有两只弯曲的羚羊角,兽首的面部却像牛,兽首的口鼻部装有笼头状的金帽盖,能够卸下,造型和使用方法上与罗马时期青铜雕像中的来通杯一脉相承。该兽首玛瑙杯(    )

    A . 反映出唐代玉器制作技术领先于世界 B . 印证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 . 表明当时社会习俗影响了手工业发展 D . 体现出官营手工业技术已经享誉世界
  • 33. (2022高一上·辽源月考)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废除分封制,创立郡县制。郡县两级的长官分别由中央任免,他们直接对中央政权负责。县自秦以后一直作为基本的行政区划,历代没有什么变化。秦朝这些举措(   )
    A . 为中国中央集权体制确立奠定基础 B . 在世界地理行政史上有划时代意义 C . 郡县二级的地方管理机制得以固化 D . 官僚政治已经完全取代了贵族政治
  • 34. 据《荀子·王制篇》记载,住在中原地区的人可以享用到东、南、西、北四边的特产;临近水泽的居民有足够的木材用,而山区的居民有足够的鱼吃。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
    A . 战争对边疆经济影响较小 B . 中原地区经济发展落后 C . 地区间产品贩运流转活跃 D . 经商谋利成为主流思想
  • 35. 西汉初年,刘邦废秦苛法,法律呈现由繁如入简、由苛转轻的趋势。汉武帝时改变了这种发展趋势,后来虽有要求约简法律的呼声,但基本没有实现。汉武帝时期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 道家学说被彻底摒弃 B . 国力强盛和经济文化繁荣 C . 诸侯王公然对抗中央 D . 加强中央集权的现实需要
二、材料分析题(共30分)
  • 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漫画中国通史故事》

    材料二: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治国主张

    儒家

    孔子

    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

    老子

    韩非

    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材料三: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摘编自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

    1. (1) 依据材料一判断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 (2) 材料二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治国主张”的研究性学习任务表。请你结合所学在表格①②③④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这一“跨世纪大辩论”的影响。
  • 37. (2022高一上·沈阳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就,富国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战国时期国都未被攻破的只有秦国。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150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嬴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但也没有因王位的继承而引起内部分裂。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中国开始以文明和富强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闻名于世,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后世都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

    ——摘编自王子今《秦汉史:帝国的成立》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能够统一中国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在经济上和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