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下列为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组图片
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一 周灭商后,疆域扩大,已经是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因而,人们心中遂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思想的初步形成。
——摘编自杨向奎《先秦儒家之一统思想》
材料二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着手建立断的帝国体制……由于秦帝国只存续了十五年,它所建立的帝国模式带有浓厚的实验色彩,这种模式是否能够续下来,在汉初仍是一个未知数,而当时异姓诸侯王势力的强大更加大了它的不确定性。至汉武帝时,终于完美地解决了统一与分裂的问题。
——摘缟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材料一 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ōng),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hù)、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编自沈约《宋书》
材料二 大抵东晋时之侨民半因不屑服属于少数民族,半因于避兵祸及北人之酷虐,故由淮北而淮南,由淮南而江南,当其相率而来也。
——摘编自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
材料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历史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大”指重视、尊重,“一统”是指一体、统一、治理,大一统的含义就是重视和尊重一体、一统的治理制度体系。
时期 |
内容 |
出处 |
战国时期 |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
《春秋公羊传》 |
秦汉及以后 |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
《史记·秦始皇本纪》 |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
《汉书·董仲舒传》 |
|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
《汉书·王吉传》 |
|
秦汉以后逐渐形成了大一统国家治理的四个特点:国家统一;“要在中央”;郡县体制;“因俗而治” |
白寿彝《中国通史》 |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