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种类 | 耕地(亩) | 自耕地(亩) | 租佃地(亩) | 租佃地占耕地比重 |
官田 | 101 | 8 | 93 | 92% |
寺观田 | 55 | 10.5 | 44.5 | 81% |
百姓田 | 300 | 130 | 170 | 57% |
①跻身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②成为加强皇权的工具
③有效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④拥有一定的议政权力
周恩来一行步入会场
①纠正党的“左”倾错误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③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④形成了党的新领导核心
时间 | 法律法规 | 录用规定 |
2005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 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
2018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修订) | 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及其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
2021年 | 《公务员录用考察办法(试行)》 |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机关录用--级主任科员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公务员的录用考察工作 |
①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②部分近现代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度与罗马法有传承关系
③公民法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④自然法“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1 | 东罗马帝国成了一个工商业经济发达的国家,境内拥有大大小小的城市,其居民差不多占到帝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
2 | 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号称有百万居民的大都市,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成为“东西方之间的一座金桥” |
3 | 帝国境内的多个城市与东方的波斯、印度及中国等国都有密切的商业贸易关系。商品所有者之间因买卖、借贷、诉讼等产生了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 |
美国《租借法》的主要供应类别及主要对象国(1941-1945年)
主要供应类别 | ||||
类别 | 武器和军舰 | 机器设备和材料 | 粮食 | 石油产品 |
金额(亿美元) | 221 | 97 | 61 | 23 |
主要对象国 | ||||
国家 | 英联邦国家 | 苏联 | 法国 | 中国 |
金额(亿美元) | 303 | 108 | 14 | 6 |
备注:同输出租借物资相联系,战时美国出口实物量增长近2倍,进口仅增加20%,1945年资本输出比1939年增长34.1%。 |
①为同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盟国提供了必要的战略物资
②支持了反法西斯战争
③有助于美国资本进入各国市场
④提出法案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材料一: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梁启超认为,“夫所谓……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媛”。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古、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材料一:在探讨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开始显示出威力。在十月革命的强烈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1918年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再仅仅是被当作西方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奇流派来看待,而是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
——选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共中央于汉口秘密召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但是八七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的同时,因受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和党内“左”倾情绪的影响,没有注意防止和纠正“左”的错误。这为以后“左”倾错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给中国革命造成很大危害。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在反对“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整编自丁俊萍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常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过程中,总结中国的实际经验,把这些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使从中国实际中得出的新的思想、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化,形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内涵和新形式。这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后者是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这两个方面交互作用结为一体,呈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选自丁俊萍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
①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阶段,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进行的探索。
②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逐渐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阶段,概述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1978年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
材料: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1871年普鲁士统一了德国,为加快国内经济发展取得欧洲霸主地位,俾斯麦政府很清楚,关键是要解决好日益尖锐的劳资矛盾。于是面对德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和工人自发建立的互助互济组织壮大的情况,俾斯麦一面企图扑灭社会主义运动,一面又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做法,希望通过社会保险立法拉拢工人,以赢得工人阶级的支持,俾斯麦本人被视为社会保险的鼻祖。但是这一时期,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初步建立,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二战后,社会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保障对象从城市劳工扩展到城乡劳动者乃至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形成高福利的全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在医疗、疾病养老、事故、事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形成一整套互相联系、共同保障的社会安全网;社会保障工作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分工体系;社会保障费用支出迅速增长。
——摘编自宋士云《西方国家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