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5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2022高一上·龙江期末) 春秋时期戎和狄与华夏杂居,把畜力和农耕技术结合起来,遂发明了牛耕。于是,牛便由单纯用于祭祀变为农业生产工具。据此可知,春秋时期(   )
    A . 民间冶铁业技术较先进 B . 民族融合推动生产发展 C . 各地农业发展趋于均衡 D . 国家统一进程不断加速
  • 2. (2022高一上·龙江期末) “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这样说。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 .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 . 颁布秦律 C .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 .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 3. (2022高一上·龙江期末) 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根据官方的漕运数据统计,官仓所收米粮以河南、河北的漕粮为主,关西(含关中)河东(山西)次之,淮南、江南仅居第三位。据此可知,当时(   )
    A . 经济重心仍在北方 B . 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C . 运河漕运受到阻碍 D . 粮食仓储体系完备
  • 4. (2022高一上·龙江期末) 官员选拔受到中国历代统治者重视,如汉代实行察举制,以孝廉、贤正为举 荐标准,参与选拔的人员受限。唐代实行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扩大了选拔的范围。其变化表明(   )
    A . 汉代对官员品行尤为重视 B . 唐代教育较汉代得到普遍发展 C . 唐代更看重官员才能学识 D . 唐代通过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 5. (2022高一上·龙江期末)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汴京城卖花者“歌叫之声,清奇可听。”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南宋时期的临安城内市场上各种商贩“沿街卖唱声,络绎不绝” 。这些现象( )
    A . 促进了坊市制度的瓦解 B . 反映了商品市场的繁荣 C . 表明了抑商政策的改变 D . 迎合了文人雅士的需求
  • 6. (2022高一上·龙江期末) 有学者认为,明朝时期皇权弱化时,内阁的作用可能被凸显;相反,皇权强 化时,内阁作为附庸的表现可能更为突出。这表明明朝内阁(   )
    A . 成为法定中央决策中枢 B . 始终服务于专制皇权 C . 受到司礼监的严重制约 D . 意在削弱相权强
  • 7. (2022高一上·龙江期末) 此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   )

    时间

    代表作

    鸦片战争后

    《四洲志》《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万国公法》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克虏伯炮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

    甲午中日战争后

    《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

    戊戌变法后

    《民约论》《万法精理》《美国独立宣言》

    A . 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 B . 先进中国人已找到救国之路 C . 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 D . 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广泛接受
  • 8. (2022高一上·龙江期末) 下图是1900年前后义和团团民所散发的揭帖漫画。画面上,身着官服的监斩官一声令下,弓箭手向被缚的猪身上射满了箭,刀斧手也砍掉了一堆羊头。作品利用谐音艺术,“猪”者,“主”也,“羊”者,“洋”也。漫画所述现象反映出当 时(   )

    A . 朝廷剿杀团民 B . 民族矛盾尖锐 C . 团民想象丰富 D . 洋人穷凶极恶
  • 9. (2022高一上·龙江期末) 1914-1915年,中国小说杂志封面上出现了许多女性读者形象(如图所示)。这一现象(   )

    A . 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重视 B . 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精神 C . 适应了当时社会变革需要的社会新风 D . 描绘了女性参与实业救国运动的场景
  • 10. (2024高三上·江门期中) 下图所示为 1912~1918 年新设民族企业数量情况统计(单位:家)。其中,造成 1914~1918 年企业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伐战争的推进 B . 世界大战的影响 C . 五四运动的爆发 D . 辛亥革命的推动
  • 11. (2022高一上·龙江期末) 新文化运动开始时,陈独秀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在于它只是“一党一 派之所主张”,“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故今后的革命,要由“党 派运动进而为国民运动” 。陈独秀强调 ( )
    A . 革命成功后要注重开发民智 B . 政治斗争无益于解决国民需求 C . 国民须掌握辛亥革命领导权 D . 唤起民众的政治觉悟意义重大
  • 12. (2023高一下·大庆月考) 日军侵华期间,践踏国际法,实施细菌战。下列反映侵华日军细菌战的证据中,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
    A . 日军细菌部队的遗址 B . 受害幸存者的口述材料 C . 侵华日军老兵回忆录 D . 亲历者记录的影像资料
  • 13. (2023·江西一模) 报刊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发展状况。下表为《申报》使用“民族”一词频率的变化,导致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民族”检索条目数
    1911 年 243
    1925 年 502
    1936 年 1507
    1939 年 2369
    A . 武昌起义取得成功 B . 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C . 亲历者记录的影像资料 D . 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 14. (2024高一上·腾冲期末) 假如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可能经历到的是(   )

    ①带上指南针出海捕鱼

    ②在一次参加对辽作战中使用火箭

    ③在开封开了个印刷作坊,大量印刷畅销书《窦娥冤》

    ④看到画家张择端正在展示他的名作《清明上河图》

    ⑤朱熹开讲坛,阐述他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②③⑤
  • 15. (2022高一上·龙江期末) 有一首童谣“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 投了降。”该歌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得到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 . 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C . 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 . 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 16. (2022高一上·龙江期末) 下表为 1949~1952 年农民货币收入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1949

    1950

    1951

    1952

    指数

    指数

    指数

    指数

    农民净货币

    收入(亿元)

    68.5

    100

    87.4

    111.4

    111.4

    162.6

    127.9

    186.7

    人均净货币 收入 (元)

    14.9

    100

    18.7

    125.5

    23.6

    158.4

    26.8

    179.9

    A . 有新民主主义经济性质 B .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 C . 开展工业化条件已具备 D . 土地改革取得巨大成效
  • 17. 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5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   )
    A . 减弱了外交意识形态因素 B . 改变了美国对华敌视态度 C . 使冷战紧张气氛得到缓和 D . 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 18. (2023高三上·西安月考) 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有一首歌谣这样写道:“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 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擦擦汗,凑上太阳吸袋烟。”这首歌谣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B . “一五”计划时期 C . 土地改革时期 D . 改革开放时期
  • 19. (2022高一上·龙江期末) 观察《建国以来经济数据折线图 (部分)》,其中AB段发展主要原因是(   )

    A . 完成三大改造 B . 推行“八字方针” C . 实行改革开放 D . 加入世贸组织
  • 20. (2022高一上·龙江期末)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说:“ (我们) 用 1 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由此可知,中国的抗疫斗争(   )
    A . 表明中国医疗条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 . 体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 C . 反映出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D . 充分彰显了中国治理能力和综合国力
二、简答题(18分)
三、材料分析题(42分)
  • 22. (2022高一上·龙江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 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 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七十二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 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 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摘编自 [英]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地方官

      制对北宋王朝产生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找出支持该观点的史实。
  • 23. (2022高一上·龙江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徐光启 (1562-1633),号玄扈,上海人。在明代天启、崇祯年间,以 徐光启为首,有上海陈于阶、嘉定孙元化、陕西王征、山西韩霖、四川刘宇亮 等文士,组成了一个西学集团,他们治历、造炮,努力拯救明朝。徐光启开创 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局面,打开了明清士大夫的精神境界。徐光启和利玛窦翻 译的《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一系列著作,至今仍有一定价值。中国士大夫 的近代观念从利玛窦开始,同样,欧洲人对中国的关注,也是从徐光启与利玛窦的关系开始。

    ——摘编自李天纲《徐光启: 中西文化会通第一人》

    材料二:晚清时的中国仿佛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它“闭关锁国”,狂妄自大、 自以为是地坚持“世界中心论”,所以“沉睡”;它曾经庞大、雄壮、所以   被称为“狮子”。但西方世界经济、政治、军事的快速发展并不允许这头“狮子” 继续沉睡,继续狂妄自负,他们通过鸦片贸易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撬动了这头   “睡狮”的骨架。面对这些突然而至的“蛮夷”,面对这些闻所未闻的国际问题,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探索。在广东禁烟期间,林则徐已经进行翻译活动。此间,其翻译主要涉及三个领域:西刊、西籍和外事。这三个领域的翻译活动意义重   大,它使林则徐等人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摘编自吴志杰《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之翻译活动及其意义分析》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徐光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林则徐与徐光启译介西学的异同。
  • 24. (2022高一上·龙江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 纲领》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 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 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国现行宪法也明确指出,“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 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 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为维护 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70多年来,国际格局风云变幻,中国的 外交政策也随之不断调整,然而,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基本立足点没有变,中国外交“和”的理念没有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是中国外交工作的基石。

    ——摘编自金灿荣、董春岭《中国外交现状与发展战略》

    从材料中提取一到两条信息,围绕“新中国外交”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 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