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唐朝的中外...

更新时间:2023-02-02 浏览次数:4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七下·定远期末) 日本援华物资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八个字的背后是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深厚的人文渊源。唐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这说明了唐朝(    )

    A . 重视中外文化交流 B . 中外贸易往来频繁 C . 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D .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 2. (2022七下·定远月考) 小组合作是学习历史学科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某合作小组在探究我国古代一项政策时,搜集到下列资料,该小组探究主题应该是(    )

    资料

    ◆日本曾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
    ◆鉴真东渡日本,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的贡献
    ◆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玄奘西行天竺,回国后根据其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A . 对外关系 B . 社会风貌 C . 经济繁荣 D . 民族关系
  • 3. (2021七下·薛城期中) 唐朝时期,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方面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以下促成这一文化圈形成的有(    )

    ①日本遣唐使来华 ②鉴真东渡 ③新罗学习唐朝政治制度 ④玄奘西行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2024七下·东阿月考) “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有(   )

    ①日本        ②新罗        ③天竺            ④东罗马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2021七下·岫岩月考) “遣唐使”“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史实突出反映了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
    A . 政治清明 B . 经济繁荣 C . 交通发达 D . 对外开放
  • 6. (2021七下·宜春期中) “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

    ①新罗留学生到唐朝学习②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③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④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7. (2020七下·高邮期中)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以下不属于这一时期对外交往成就的是(   )
    A . 日本遣唐使来华 B . 玄奘西行 C . 郑和下西洋 D . 鉴真东渡
  • 8. (2019七下·顺德月考)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盛世的成功,往往都有吸收外来文明因素的作用。唐朝时期与此说法相符合的是(    )
    A . 日本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B . 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 C . 北方游牧民族普及饮茶之风 D . 佛教经丝绸之路开始传入中国
  • 9. (2022七下·五通桥期中)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
    A . 空海 B . 鉴真 C . 玄奘 D . 晁衡
  • 10. (2024七下·电白期中) 19世纪末,英国考古学家在比哈尔邦发现了一处佛教遗址,通过比对《大唐西域记》等历史古籍,确定这里就是那烂陀寺遗址。这表明(    )
    A .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古代印度的珍贵文献 B . 文献记载比考古发掘更重要 C . 玄奘西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古代印度的历史 D . 印度不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
  • 11. (2023九上·广州期中) 中日山水相连,中国文化对日本有深远影响。从 646 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最能反映下列五幅图片信息的诗句是(   )
    唐朝开元通宝 日本和同开珎 日本使用的文字 唐朝长安城 日本平城京
    A . 洛阳家家学胡乐 B . 冲天香阵透长安 C . 千金散尽还复来 D . 唐风洋溢奈良城
  • 12. (2021七下·东莞月考) “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日交往的是(    )
    A .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真心照太清 B .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 C .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鏑无声五十年 D .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 13. (2024七下·从江期中) 鉴真和玄奘有很多的相同点,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中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④都去过日本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4. (2024七下·泉州期中) 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样认识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的,你最好查阅我国古代典籍是( )
    A . 《日本书纪》 B . 《大唐西域记》 C . 《佛经》 D . 《史记》
  • 15. 下图是唐朝名僧,受日本僧人礼请,东渡传律,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他受日本僧人邀请顺利的东渡日本

    ②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

    ③是唐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④他只潜心研究佛经不过问其他领域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 16. (2022七下·濉溪月考) 唐朝时期,民族关系融洽,对外交往活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速古人,而成功过之……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松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据《旧唐书》

    材料三: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据习近平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1. (1) 材料一中“朕”的言论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朕”被各少数民族尊奉为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分别列出唐朝“把域外文化带人唐土”“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的历史史实。
    4. (4) 根据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对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华文明的启示。
  • 17. (2021七下·秦都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和上(同“尚”)在扬州大明寺为众(僧)讲律,荣睿、普照(日本僧人)至大明寺....曰:“佛法东流至日本国,虽有其法,而无传法人。....愿和上东游兴化。”

    -----摘编自《唐大和上东征传》

    材料二:他远行天竺,从天竺带回佛经657部,经过20多年的努力,共翻译出75部1335卷,约1300多万字。唐太宗亲自为他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

    1.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鉴真东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鉴真的贡献。再列举一例中日交往的史实。
    2. (2) 材料二中的“他"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西行的经历由弟子记录成哪一部著作?

      这部著作有何价值?

    3. (3) 上述材料中两人的事迹反映了唐朝对外交流的哪些特点?从这两人身上,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
  • 18. (2021七下·莘县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材料二:如图

     

    1. (1) 材料一中“鉴真盲目航东海”的最终目的地是哪里?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鉴真在中外交往中的贡献。
    3. (3) 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他西行的目的地是哪里?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什么著作?
    4. (4) 两人的事迹反映了唐朝对外交流的什么特点?说明此时中国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 19. (2020七下·陇县期中) 我国唐朝具有繁荣和开放的特点,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许多国家至今还有“唐人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宝元年,日本访问僧代表日本圣武天皇邀请他去日本传播佛教。鉴真欣然应允,前四次均未成功,第五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船随浪涌,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腹胀。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率二十多人乘一艘回国的日本遣唐使木船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

    材料二  贞观元年,他(玄奘)从长安出发,杂于返回西域的客商中,出玉门独自西行。于贞观二年夏末到达天竺西北部。然后沿一条由西向东的路线,参谒访问了恒河流域著名的佛教圣地和许多高僧。贞观五年末,来到那烂陀寺。

    1.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他受到所去国家人民尊重的原因。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事件?“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3. (3) 从以上材料可看出,唐朝对外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4. (4) 通过以上材料,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