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高级中学2012-2022学年高一下...

更新时间:2023-02-21 浏览次数:43 类型:月考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在希腊神话中,宙斯掌管着整个天空,很多神和人都惧怕他。但他不是万能的,若离开天空到大海里,他得听波塞冬的指挥;离开阳界到阴间,他得听冥王哈得斯的指挥;即使在奥林匹斯山,他也得受到其他大神的牵制。由此可见,古希腊( )
    A . 民主思想根植于文化传统 B . 神话是其人文精神的起源 C . 奥林匹亚众神缺乏协作性 D . 传说对历史研究缺乏价值
  • 2. (2022高二下·临城开学考)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同处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河流域,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民居住房多以由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建成,木材使用较少;而古埃及文明的民居住房大量使用木材,常以甘蔗和椰子叶铺成屋顶。这表明(   )
    A . 古埃及文明的生态环境更为优越 B .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建筑技术高超 C . 经济生产方式决定建筑风格类型 D . 早期人类文明深受自然条件影响
  • 3.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若贵族使平民及奴隶的眼睛受损可以免于赔款,无需赔偿;平民之间使对方眼睛受损则需要让自己的眼睛受到同样的损伤;平民使得奴隶的眼睛受损只需要赔付一半的费用;奴隶将贵族的眼睛损坏则要在耳内灌油灌铅。”这表明法典(   )
    A . 奉行阶级歧视 B . 强调契约精神 C . 维护奴隶主利益 D . 实施严刑峻法
  • 4. 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要求更细密的社会分工,这促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材料旨在说明(   )
    A . 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 B . 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C . 阶级和国家出现是文明产生的标志 D . 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
  • 5.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起兵东征,吞并波斯,入侵印度。远征军中不仅有骁勇善战的将士,还有不少工程师、地质学家、哲学家等专门人才。他们一边征战,一边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据此可知,亚历山大的东征(   )
    A . 造成希腊文化的断层 B . 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化融汇 C . 导致东方文明的衰落 D . 凿通了亚欧之间的商贸通道
  • 6. (2022高三上·开州开学考) 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据下表,最适合描述中国与罗马共性的词汇是(   )

    历史时期

    古代中国

    古代罗马

    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

    秦国商鞅变法

    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3世纪

    秦始皇统一中国

    罗马统一意大利

    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

    罗马强盛时期

    A . 秩序与统一 B . 人治与法治 C . 扩张与稳定 D . 平乱与治世
  • 7. (2022高一下·石家庄开学考) “它发端于基辅罗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至17世纪末,它已经将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 拜占庭帝国 B . 阿拉伯帝国 C . 俄罗斯帝国 D . 奥斯曼帝国
  • 8. 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下图是一个庄园的图解。据此可知,西欧庄园的主要特点是(   )

    A . 等级森严 B . 自给自足 C . 中央集权 D . 市民自治
  • 9. 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它立足于希腊化地区的肥田沃土之上,又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为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据此可知,中世纪的拜占庭(   )
    A . 发展古希腊民主传统 B . 保存并完善了古典文化 C . 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 D . 成为东西文明的汇融体
  • 10. “这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首都巴格达因此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大都会。”此帝国最可能是(   )
    A . 拜占庭帝国 B . 亚历山大帝国 C . 奥斯曼帝国 D . 阿拉伯帝国
  • 11. “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以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碱水一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接触就成了豆腐。”这句话喻指(   )
    A . 日本文化由豆浆变豆腐 B . 日本全盘接受中国文化 C . 中国文化点化日本民族 D . 儒家文化辐射东亚地区
  • 12. 据古印度诗集《梨俱吠陀》描述,不同种姓是由巨人普鲁沙身体不同部分转化而成。经学者研究,这可能是婆罗门教祭司后来补进去的。若这一推测成立,祭司的目的是(   )
    A . 维护君主统治 B . 树立婆罗门教的权威 C . 强调职业世袭 D . 证明种姓制度合理性
  • 13. 古代南亚文明诞生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后来文明中心逐渐转移到今天的印度北部,这里先后建立起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笈多帝国最早兴起于恒河下游 B . 德里苏丹国由突厥人建立 C . 笈多帝国时期佛教已成为国教 D . 德里苏丹国印度教为国教
  • 14. 朝鲜王朝有各种考试时间不确定的科举考试,又称“别试”。具有代表性的别试,朝鲜国王也会亲临考场,其中著名的有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材料说明(   )
    A . 儒家思想在朝鲜成为了主流文化 B . 高丽王朝科举考试和中国完全一样 C . 朝鲜制度受到中国官僚制度的影响 D . 殿试成为朝鲜选官制度的最高规制
  • 15. 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列着早年土著人的绘画和从“大津巴布韦石屋遗址”出土的文物,在遗址旁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这说明古代津巴布韦(   )
    A . 创造了最发达的文明 B . 商业贸易超过农业 C . 有过辉煌的文明 D . 绘画艺术高度发达
  • 16. 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的发生地,居民班图人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培育出的重要农作物有(   )
    A . 玉米、甘薯、大豆 B . 玉米、棉花、水稻 C . 茶叶、番茄、大豆 D . 甜高粱、西瓜、棉花
  • 17.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阅读下表,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区域

    名称

    发展历程

    主要成就

    中美洲

    玛雅文明

    公元前4世纪前后兴起,3-15世纪兴盛,15世纪中期衰落。

    城市建筑宏伟,陶器制作精美,数学和天文历法先进。

    阿兹特克

    文明

    14世纪兴起,16世纪初达到鼎盛。

    农业经济发达,都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

    南美洲

    印加文明

    12-13世纪兴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达到鼎盛。

    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道路系统发达。

    A . 美洲文明具有多源共生的特点 B . 中南美洲产生了世界最早的文明 C . 美洲文明都有完善的国家治理 D . 自然环境决定美洲文明的独特性
  • 18. 在中世纪的欧洲胡椒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尤其是黑胡椒甚至按颗来卖。如果要形容某个人富贵莫敌的话,就可以谑称他为“胡椒袋”。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历史现象的历史事件是(   )
    A . 黑奴贸易 B . 新航路的开辟 C . 工业革命 D . 美洲大开发
  • 19. (2022高一下·曹县月考) “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该材料可用于研究(    )
    A . 全球航路开辟的动因 B . 商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C . 工业革命开展的背景 D . 世界市场确立的途径
  • 20. 17世纪初,荷兰人格劳秀斯在《论海上自由》中猛烈抨击葡萄牙对从欧洲到东方的海上贸易路线的垄断,提出了“公海自由”的理论,强调海洋不是任何个别国家的私有财产,反抗非法垄断应当被定义为正义战争。格劳秀斯的这些言论(   )
    A . 抨击了外交领域的双重标准 B . 为荷兰发展海外贸易服务 C . 旨在呼吁依法处理国际关系 D . 体现了对主权观念的启蒙
  • 21. 在16世纪20~70年代里,尼德兰安特卫普港口商船云集,英国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这里来成交,每年输入安特卫普的商品总值达1600万金克朗。这反映的是欧洲的(   )
    A . 工商业的发展 B . 商业革命 C . 海外市场开拓 D . 价格革命
  • 22. 1375年,在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马里国王曼萨•穆萨一手拿着金权杖,一手拿着金块,地图上对其的解说为:这个黑人皇帝,因其国家黄金之富有,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富有和显贵的皇帝。这表明当时(   )
    A . 西非的文明发展程度高于欧洲 B . 欧洲人对非洲极力殖民 C . 马里国家的名声远播至欧洲 D . 曼萨•穆萨仰慕欧洲文化
  • 23. 伏尔泰对英国革命后所建立的政治制度及权力构造十分称颂,认为:“英国政府这种可喜的混合:下院议员、爵士、君主间的合作,是前所未有的。”据此可知,伏尔泰(   )
    A .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B . 主张社会契约论 C . 坚持人民主权原则 D . 倡导自由与平等
  • 24. 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与此同时,有学者指出:达尔文用自然选择阐释进化论的时期,也是美国干预美洲的兴盛时期,是西欧瓜分非洲的黄金时期。这反映出,达尔文进化论(   )
    A . 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人的价值观 B . 其实质是为帝国主义提供辩护 C . 推动民族主义在全球范围的觉醒 D . 为西方殖民扩张奠定理论基础
  • 25. 14世纪时,英国贵族们觉得税收的征收是为了解决国家的共同需要,而不是为了国王个人的需要,税收的使用应该得到所有纳税人的监督,如果国王不能很好地使用,纳税人组成的议会就可以不批准,而国王为了获得钱财,和贵族妥协,于是议会批准赋税的权力越来越确定下来了。材料表明,英国议会政治(   )
    A . 植根于固有的传统 B . 具有森严的等级性 C . 以宪法为根本遵循 D .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 26. (2022·安徽一模) 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后,波旁王朝复辟。长期流亡英国的路易十八回国登基时,极端君主派的著名思想家德·迈斯特尔伤感地说:“如果认为法国国王是重新登上他祖先的宝座,那就错了。他不过是重新登上了拿破仑的宝座。”这说明,当时法国(   )
    A . 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 B . 拿破仑已恢复帝制 C .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D . 封建保守势力强大
  • 27.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机器大工业的产品破坏了落后国家传统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生产方式,凭借自由贸易的利器打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规模空前的社会变革,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的“破坏的使命”。这表明(   )
    A . 欧洲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 B . 殖民扩张对落后国家客观上具有社会改造作用 C . 殖民者以传播先进制度和技术为目标 D . 列强侵略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落后的总根源
  • 28. (2022·菏泽一模) 西方学者贝克特认为:"18世纪的英国,既不是一个自由主义国家,也称不上是民主国家,它实际上是一个帝国……而19世纪资本主义最具活力的美国南部地区,同时也是奴隶制最为盛行、最不自由的地区。"这意在强调(    )
    A . 资本主义可以存在于多种政体下 B . 国家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性 C . 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黑暗的一面 D . 从多种角度研究资本主义的历史
  • 29. (2022高一下·四川月考) 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58名上院议员不仅由各邦君主任命,而且均由各邦保守的贵族和大资产阶级担任,对立法及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力,有权在皇帝同意之下解散帝国议会。这说明,德国代议制(    )
    A . 具有一定的保守色彩 B . 有效地限制了德皇权力 C . 推动了德国的政治崛起 D . 立法权由议会上院掌握
  • 30. 在整个独立战争期间,民主派代表曾几次提出过废除奴隶制的要求,都未能成功。美国1787年宪法也没有规定废除奴隶制度,这是它反民主的表现之一。黑人奴隶制被保留的根源是( )
    A . 种植园奴隶主阶级的顽固 B . 资产阶级的妥协 C . 奴隶制同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并未尖锐到不相容的地步 D . 废除奴隶制度的条件并没有完全成熟
二、材料分析题(本卷共两小题,31题28分,32题12分,共40分)
  • 31. 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传承与交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这一氏族组织遭到破坏。由朝鲜传入日本的佛教,是文化变革的媒介,在日本起了与基督教在欧洲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中所起的完全相同的作用。学者、教师、工匠和僧侣从大陆渡海而来,随身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宗教信仰。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成中央集权制国家。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105年,中国人发明了造纸。751年,阿拉伯人又将它传入叙利亚、埃及和摩洛哥,后来传到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活字印刷也是中国人最早发明……这些发明由中国传到中东,再经中东传入欧洲。金属管枪大约出现于1280年,但却没人知道它最先是由中国人发明的,还是由阿拉伯人或欧洲人发明的。1125年,指南针开始被用于航海——这显然是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学会使用这种仪器并将其传入欧洲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三:世界文化史上,东非沿海的斯瓦希里文化,是由环西北印度洋周边地区的文化在长期交往中融合形成的,其地域包括非洲大陆、阿拉伯、波斯、印度西海岸、东南亚,甚至中国。纪元以前,东非就有土著民族生活。后来,西非居民班图人来到这里,赶走或同化当地居民。 7世纪后,班图人遍布东非沿海……历史上阿拉伯人因其生存环境恶化迁居东非沿海,形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浪潮。他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也把伊斯兰教带到这里。

    ——杨天林《古代文明史》

    材料四: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摘编自弗朗兹·博厄斯《种族的纯洁》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哪次变革?据材料归纳这次变革的因素及影响。
    2. (2) 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对文化发展所做的贡献。
    3. (3) 据材料三和所学,概括斯瓦希里文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4. (4) 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文明交流与传播的认识。
  •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公元1500年以前的世界基本上处在闭塞的状态,新旧大陆之间更是互相隔绝,只有到1500年左右完成地理大发现之后,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进行直接的接触。这是人类向全世界联系为一体迈出的第一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地理大发现”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