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国历史底蕴深厚 ②各民族多元一体 ③文化多样和谐 ④形式单一
西汉(公元2年) | 唐朝(752 年) | 南宋(1210 年) | |
黄河中下游地区 | 42.8 | 32.3 | 53.2 |
江淮地区 | 15.2 | 23.4 | 45.6 |
西南地区 | 3.9 | 7.1 | 9.2 |
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西域正式划入汉朝版图。 2)唐朝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是安西大都护府和北庭大都护府。 3)1762年,清朝在新疆实行军府制,设伊犁将军和伊犁将军府,统辖全疆军政事务。 4)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
①张仲景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②华伦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被人们誉为“神医”
③《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④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时间段 | 阶段性特征 |
1894—1912 | 推翻帝制,建向共和 |
1921—1935 | |
1949—1956 | 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宋代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不但进出口商品的种类增加,贸易额也有所扩大,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宋代以前并未设立管理海上贸易的专门机构,宋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并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修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元丰市舶条》,为后代所继承。宋朝政府不仅鼓励对外贸易,还奖励外商来华贸易,在一些大的港口设有供外商居住的藩坊。两宋时期,造船技术提高,指南针的应用使远洋航海能力大大提高,贸易范围开始向阿拉伯海西岸及更广范围航行,远至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要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明确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布局: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材料一: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这是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学堂和从事翻译的机构。京师同文馆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培养了一批外语人才;该馆附设印书处、翻译处,曾先后编译、出版自然科学及国际法、经济学书籍20余种。一定程度上传播了西学。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翻译出版的数据。
翻译领域 |
工程技术 |
纯科学 |
人文社会科学 |
农业 |
百分比 |
58% |
24% |
14% |
14% |
出版的翻译书籍语种 |
中国本土 |
译自俄语 |
译自其他 |
百分比 |
49% |
45% |
6% |
材料三:英语的学习在新中国经历了很多的曲折。1952年开始,各大学院系调整时撤销合并了大部分英语系,德语、法语等语种也被缩减。1953-1956年间,全国俄文专科学校及俄文系人数却大幅增加。1983年,高等学校各种外语专业在校生人数如下:
外语 |
英语 |
俄语 |
德语 |
法语 |
日语 |
西语 |
阿语 |
其他 |
人数 |
22211 |
1318 |
1268 |
1613 |
3591 |
117 |
31 |
213 |
材料四:小李是英语系的学生,她做了以下表格准备翻译成英语。
1978年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答题示例(不能照抄):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引下,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耻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现在,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学术、文化、体育等交流日益增多。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
1978年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
|
1980年 |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
|
1984年 |
“一国两制”方针正式提出 |
|
1997年 |
香港回归 |
|
2001年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
2008年 |
成功举办奥运会 |
材料一:当1740年农作物歉收时,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敦促臣民更广泛地栽培马铃薯。他的政府分发手册,解释如何种植这种新作物,并分发免费的马铃薯种茎……在俄罗斯,凯瑟琳大帝的医药顾问说服她马铃薯可以对抗饥荒;波希米亚与匈牙利的政府也倡导栽培马铃薯……奥地利政府威胁农民,如果他们拒绝接受这种作物,将处以40以下鞭刑。战争也促使人们改变态度……到1800年,马铃薯已成为重要的新食材。
——《舌尖上的历史》
材料二:
组别 |
历史现象 |
出处 |
第一组 |
1960年代开始,通过遍布世界的麦当劳连锁店,“薯片”已经与硅谷的“芯片”、好莱坞的“大片”一起,成为美国文化软实力的标志,落片俨然成了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标签 |
《丝路小史》 |
第二组 |
1986年,苏联对麦当劳的态度有了显著改变,苏联电视台插播了一段对麦当劳的正面描述:吕着热气的汉堡包,柜台后忙成一团的服务生 |
《麦当劳打进苏联用了1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