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革命时期 | 土地政策 |
1924-1927 | 国民大革命时期 | 没收地主和富农的土地,将其分给贯农和中农 |
1927-1937 | 土地革命时期 | 没收地主、富农、反革命及农村公共土地 |
1937-1945 | 抗日战争时期 | 地主减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
1945-1949 | 解放战争时期 |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
类别 |
内容 |
水道立法 |
损害水道者、偷水者等要收到制裁 |
排污立法 |
洗羊毛活动必须在城外进行 |
下水道立法 |
禁止邻人使用暴力阻止下水道清扫和修理 |
医疗卫生立法 |
赋予外国医生罗马市民权 |
税法名称 |
颁布时间 |
主要内容 |
《印花税法》 |
1765年 |
在印刷品上粘贴从英国指定的税票代销商手中购买的印花税票 |
《汤森税法》 |
1766年 |
对茶、玻璃、纸、颜料和其他商品征税 |
《茶税法》 |
1773年 |
减少茶叶税,但给予英国东印度公司直接向北美人卖茶的权利 |
材料一:孔子认为“天生德于予”,提倡德治。德治要求道德极为高尚的“圣人”治理国家达到“修己以安百姓”的理想目标。孟子也主张统治者施行“仁政”,推行道德教化,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生活。与孔孟相比,苗子虽然更多关注人性中恶的一面,但他认为可以利用礼义教化和法律来改变人的恶性。韩非子则认为“好利恶害,人之情也”,因此提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当罚可用,常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材料二:“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缺卖。”
——清·顾炎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晓清中国参加或举办博览会概况
博览会 |
1851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 |
1906年成都商业劝工会 |
1910年南京南洋劝业会 |
组织机构 |
英国政府 |
四川省劝工总局 |
浙江省政府 |
举办场所 |
伦敦“水晶宫” |
旧庙会场地 |
新建展馆 |
规模 |
28个国家 |
四川一省 |
全国性 |
展品 |
中国展品:丝绸、茶、蜡、棉花、扇子、雨伞、漆器、拐杖烟斗、鼻烟壶等 |
制造、教育、美术、农业,动物等10大类 |
教育、科学学艺器械经济,交通、采矿冶金等24部86门444类 |
——摘编自洪振强《国际博览会与晚清中国“国家”之形塑》、马敏《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物质文化变迁》
材料二:现值外货来源不继之日,正国货销畅有望土机,而默察近来社会心理,对于本国制造,颇能刺意讲求,而应趁此时机,开设国货展览会于京师,广为倡导,树之风声,庶足以应时势之要求,而励工商之迈进。
——农商部《限期征集商品开设国货展览会》(1915年)
材料三:社会对博览会认知的变化历程
时间 |
代表性观点 |
1880年代以前 |
博览会多翻译为“聚珍会”“赛奇会”“聚宝会” |
1900年代 |
欲发生农工商民之世界思想、家主义。尤非借赛会之力不可 |
1940年代初 |
“我们参观了这个展览会……由此可以知道,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精神,不但能够以劣势的技术打击强敌,并且能够以劣势的设备产生优良的成品。” |
——摘编白《论晚清社会对博览会的观念认知》、刘浩《抗战时期国统区经济类展览会研究》
材料一:资本主义发展事记
时间 |
事件 |
1640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 |
1649年 |
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室布为共和国 |
1660年 |
查理二世做了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 |
1688年 |
英国光荣革命 |
1868年 |
日本明治维新,确立咨产阶级统治 |
1929-1933 |
经济大危机 |
1933年 |
罗斯福新政 |
材料二:社会主义发展事记
时间 |
事件 |
1871年 |
巴黎公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
1917年 |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
二战后 |
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
东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 |
1992年 |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
2010年 |
中国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