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2月月...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1.5分)
  • 1.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在西汉前期,教育主要依靠私学,传授内容仍是百家之学,但从西汉中期开始,官学广泛建立,传统的百家之学已逐渐受到冷落,经学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百家之学逐渐走向消亡 B . 官学取代私学 C . 汉行尊崇儒术文教政策 D . 汉代教育普及
  • 2.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宋明理学的思维导图,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 . 格物致知属于唯物思想 B . 理学与心学本质不同 C . “理”实质是儒家伦理 D . 心学只关注个人内心
  • 3. (2023·龙岗一模) 南北朝时期,社会上重武轻文的现象比较严重。时人认为“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义习史,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这反映出当时(   )
    A . 时局影响社会价值观念 B . 儒家思想丧失正统地位 C . 文官政治存在严重弊端 D . 文艺创作水平大幅降低
  • 4.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北宋政府特别重视对前代图书的校勘,皇帝经常亲自遴选“专经之士”校正经疏。如张载曾被授为崇文院校书,在汴京做过馆图书编校工作;程颐曾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此举旨在(   )
    A . 巩固儒学主流地位 B . 确立崇文抑武方针 C . 推动教育文化普及 D . 促进印刷业的发展
  • 5.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如表,据此判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的依据是(   )

    上上

    (圣人)

    中中

    (仁人)

    中下

    (智人)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

    (愚人)

    尧、舜

    周文王

    孔子

    孟子

    屈原

    荀子

    子贡

    范蠡

    廉颇

    老子

    商鞅

    韩非

    齐桓公

    吕不韦

    荆轲

    秦始皇

    李斯

    陈胜

    宋襄公

    夏桀

    商纣

    A . 以社会地位见高下 B . 以个人私德为依据 C . 以儒家伦理为标准 D . 以朝代兴替排先后
  • 6.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李贽是最早赞扬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的思想家。这一评价(   )
    A . 完全跳出了传统儒学的价值框架 B . 反对空谈义理主张经世致用 C . 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   D . 打破“是非尽合于圣人”的评价观
  • 7. (2022高一上·宁波期末) 诸子百家,是先秦时期对各个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有一流派提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由此可知,该思想家主张(   )
    A . 法治管理 B . 无为而治 C . 隆礼重法 D . 兼爱非攻
  • 8.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早在先秦时期,《公羊传》就曾宣扬过“大一统”和“改制”思想,试图达到拨乱反正的效果。西汉时期,董仲舒就汉武帝在“天道”“人世”“治乱”三个方面的策问提出了更为系统的“大一统”学说、“天人感应”论以及独尊儒术等主张,后世将这些思想统称为“天人三策”。这反映出(   )
    A . 儒学呈现出空疏烦琐的景象 B .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C . 董仲舒思想具有外儒内法的特点   D . 儒家思想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
  • 9.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有一位思想家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提出“工商皆本”,他是(   )
    A . 陆九渊 B . 王守仁 C . 李贽 D . 黄宗羲
  • 10.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春秋时期,某一学派思想观念的核心是“仁”,这一学派主张“克己复礼”“为政以德”。该学派是(   ) 
    A . 道家 B . 儒家 C . 法家 D . 墨家
  • 11.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认为,掌管洪水的神是带来灾难的恶毒的神;古埃及人认为洪水之神是会带给每个人快乐的善良的神;古代印度人认为,水是万物的起源,是包含大神在内的一切的母体。古人对水的信念源自于(   )
    A . 生产方式 B . 文化传统 C . 宗教信仰 D . 文明交融
  • 12.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在公元前365年的一份古埃及婚约中,丈夫承诺:“我会向你提供36个单位的小麦,相当于24个单位的大麦,(还有)来自普塔财库的1德本2凯特,足额的,作为你每年在这个你爱的家里的衣食。”在这里,妻子得到的“1德本2凯特”就是制衣费。这说明了古埃及(   )
    A . 女性依然处于依赖附属地位 B . 女性衣饰体现其社会等级 C . 婚约承诺保护男女双方权益   D . 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地位高
  • 13. (2024高二下·会泽月考) 1000年时,苏格兰人习惯起名“马尔康姆”,法国南部习惯起“雷蒙”,波罗的海地区习惯起“赫尔曼”,都反映了当地的传统习俗和地方保护神;但是14世纪欧洲男孩们的名字大多是流行的“约翰、威廉、托马斯和亨利”。这种起名的变化最可能(   )
    A . 主要源于欧洲王权国家的形成 B . 体现了基督教会强大的影响力 C . 说明欧洲一体化的趋势在加强   D . 与欧洲十字军的东征紧密相关
  • 14.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如表是《十二铜表法》的主要目录,由表中内容可推,《十二铜表法》(   )

    十二铜表法

    第一表传唤

    第二表审理

    第三表执行

    第四表家长权

    第五表继承和监护

    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

    第七表土地和房屋

    第八表私犯

    第九表公法

    第十表宗教法

    第十一表前五表的补充

    第十二表后五表的补充

    A . 彰显了个人利益至上 B . 对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进行抵制 C . 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   D . 利于调解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 15.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如图所示壁画描绘了古埃及人在尼罗河边劳作的场景。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埃及(   )

    A . 筒车被运用于农业灌溉 B . 杠杆工具在生产中得到运用 C . 农业生产注重因地制宜   D . 农奴受到了沉重的劳役剥削
  • 16.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此后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在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西欧(   )
    A . 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B . 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C . 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D . 教会主导精神世界
  • 17. (2024高一下·钦州月考) 13世纪布汶之战后签订的《莫伦条约》定义了法国国王与佛兰德尔伯爵的封建关系。条约除规定佛兰德尔伯爵的若干经济义务外,还规定如果伯爵违背条约,伯爵的封臣当站在法国国王一边,征讨伯爵。这表明当时的法国(   )
    A . 王权的逐渐强化 B . 罗马教会势力增长 C . 市民阶层的壮大 D . 民众民族意识觉醒
  • 18.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有史家认为:“虽然道路、圆形剧场、城市的根基、水渠和市场都是其丰功伟业的实物见证,但罗马帝国的遗产和希腊民主时期或罗马共和国时期的遗产一样,是观念性的。没有这笔遗产,无论是欧洲,还是其后的整个世界,都绝不会是今天的样子。”下列项中,属于“这笔遗产”的是()
    A . 元首制 B . 罗马法 C . 万神殿 D . 大竞技场
  • 19.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有学者用如图所示两张示意图展现西欧迈向近代过程中国家结构的演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图1体现了封君封臣制容易造成割据

    ②图2表示各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③在此过程中王权和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④该历程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20.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卢卡斯•克拉纳赫在维滕堡开一家作坊,制作了一些带有争辩性的印刷作品,例如《受难基督和敌基督》。基督赤足行走的简朴生活与坐着轿子的教皇的华丽与骄傲形成鲜明对比。作品图意在(   )
    A . 抨击罗马教廷 B . 反映经济发展 C . 明确教阶等级 D . 倡导宗教宽容
  • 21.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2005年12月13日至18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香港举行。来自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农民通过当众剃光头、与警察搏斗等极端方式在会场外进行示威,表达对经济全球化的抗议。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经济全球化(   )
    A . 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B . 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C . 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正常发展 D . 加深了全球无序竞争的程度
  • 22.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在中世纪的欧洲,砂糖是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价格极其昂贵。16世纪,随着美洲生产的蔗糖大量运往欧洲,其价格在1645﹣1680年间下降了70%之多,而消费量在1600﹣1700年之间增长了4倍。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 美洲地区的发展 B . 商业革命的驱动 C . 价格革命的影响 D . 世界市场的确立
  • 23.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1609年荷兰的格劳秀斯发表《海洋自由论》,主张海洋应自由利用;1635年英国的塞尔登发表《海洋封闭论》,则认为英国君主有权占有四周的海洋。这反映出当时(   )
    A . 海外殖民竞争激烈 B . 自由市场初步形成 C . 英国荷兰势均力敌 D . 商业联系日益紧密
  • 24.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1813年开始,英国每年支出超过10万卢比投入对印度人的教育,兴办学校、普及英语并使之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同时,英国人还将代议制、法律制度和文官制度引入印度;1885年印度国大党成立时,提出争取为受良好教育的印度人分享政府权利,之后发展为争取印度独立的目标。据此推知,印度上层精英(   )
    A . 借助西方制度和文化意识反抗殖民统治 B . 成为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忠实代理人 C . 旨在推动印度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 致力于将西方文化与印度传统文化融合
  • 25.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1664年出版的《贸易论》主张以人工财富和货币财富取代以土地为主的自然财富,强调以对外贸易取代国内自然财富的积累方式。这些观念很快流行,英国掀起了海外探险、殖民和贸易的热潮。据此可知,该理论(   )
    A .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B . 推动了特许贸易制度的形成 C . 为资本原始积累进行了辩护 D . 迎合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
  • 26.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商业贸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 . 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 B . 意大利的商业城市国际贸易地位上升 C . 1531年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百货公司   D . 1852年世界最早的商品交易所出现
  • 27.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美国历史学家克罗斯比提出“生态帝国主义”的概念,指出欧洲人之所以在南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广大地区成功殖民,其中一个因素是他们带去了旧大陆的动物、植物和疾病,这些生物挤占了各地土生土长的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许多物种甚至民族,惨遭灭绝。下列对上述欧洲人所作所为的看法正确的是(   )

    ①客观上反映了历史的发展趋势

    ②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深重灾难

    ③体现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

    ④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8. (2024高二上·昌平期末) 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农业区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大麦和小麦传入希腊后,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古罗马也以谷物为主;古代中国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等。这段叙述表明了新航路开辟前(   )
    A . 古代不同地区的生产食物情况 B . 农作物没有洲际间的交流 C . 粮食作物在各大洲间相互传播 D . 农耕起源于西亚和中美洲
  • 29. 15世纪40年代后,欧洲各国纷纷发行本国纸币。“它在16世纪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小心翼翼,但到17世纪时,它的出现已咄咄逼人,成为金银不可缺少的伴随物,这是18世纪凯歌高奏的前夕”。这一过程,反映出当时欧洲(   )
    A . 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B . 金银逐渐失去货币功能 C .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广泛建立   D . 价格革命影响币种变革
  • 30. (2024高一下·荣昌期中) 1538年,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运用数学原理设计了一种独特的地图投影方法——墨卡托投影。它对船舰在航行中定位、确定航向具有重要意义,给航海者带来很大方便。墨卡托投影法地图问世后不久,大批地图集开始出版。这表明这一时期的海上探险活动(   )
    A .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B . 植根于近代数学的不断进步 C . 得益于人类对地球认识的新飞跃 D . 为荷兰垄断海上贸易奠定了基础
  • 31.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19世纪,欧洲很多史学家相继整理出版自己民族的大型史料集,争相撰写本民族和本国历史。同时,史学家们开始关注社会下层的历史,1850年,斯坦因的《1789年至今的法国工人运动史》和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问世。这一现象反映的时代主题有(   )

    ①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②资本主义的早期萌发

    ③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④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32.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隋唐时期,木材商人主要在关中西部的陇右地区采购,然后贩卖至长安、洛阳等地区。明清时期,木材商人转而深入川、湘、云贵、赣、闽等地采购,然后沿长江水道及海路转运至武汉、南京、镇江、上海、杭州等城市。这一转变主要是源于(    )
    A . 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B . 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动 C .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 . 丝绸之路的起点转变
  • 33.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南美洲北部圭亚那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该地曾是英国的食糖供应基地,是法国关押重刑犯的监狱,是荷兰从事热带染料和木材贸易的原料产地,也是西班牙人怀旧的纪念物。该地的这些历史反映了(   )
    A . 全球航路开辟的持续推进 B . 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C . 美洲工业体系的形成过程 D . 欧洲殖民者的统治和掠夺
  • 34.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与传统的观点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把地理大发现的原因归之于西方人的“竞争”:意大利人继续与阿拉伯商人做生意,双方都“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深感不满,他们想自己另寻一条到东方的航路,“以分享这笔厚利”。由这一解释可知(   )
    A . 历史探究很难得出真相 B . 历史解释一定要符合传统 C . 历史成因可以多元解读   D . 历史观点不同源于阶级不同
  • 35. (2024高二下·库车月考) 如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   )
    A . 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B . 佛教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 C . 华工被运往美洲等地   D . 胡椒、胡桃等传入中国内地
  • 36.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19世纪30年代,英国立法规定满足一定年龄条件的童工须在周一至周五强制入学,为此,政府还创设了工厂视察制度,要求视察员监督工厂主;同时鼓励大工厂主举办工厂学校。这些举措(   )
    A . 保证了儿童的身心健康 B . 完善了责任内阁制度 C . 遏止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D . 适应了产业革命需要
  • 37.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如图是某学生绘制的一张时间轴。这一时间轴反映的主题是新航路开辟后(   )

    A . 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 B . 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C . 商品种类的增加 D . 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 38.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马克思曾说:“在目前,使用机器一方面导致联合的、有组织的劳动,另一方面则导致至今存在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的破坏。”这种状况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   )
    A . 扩大了家庭规模 B . 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方式 C . 加快城市化进程   D . 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
  • 39.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如图是一幅T﹣O形世界地图。该图显示:欧洲、非洲被地中海隔开,欧洲、亚洲被黑海隔开,非洲、亚洲几乎被红海隔开。陆地(人居)世界的周围是海洋,海洋沟通地中海、红海和黑海。由此可知,该地图(   )

    A . 绘制于地理大发现之后 B . 有助于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 . 是地圆学说盛行的体现   D . 比较全面地描述了世界的面貌
  • 40.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是指(    )
    A . 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 B . 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C . 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D .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
二、材料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 41.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1500﹣1975年)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伯格森等提出一个关于殖民主义发展的理论模式——“殖民扩张与收缩的长波”,一般将它称为殖民主义长波理论。长波理论认为:殖民主义的发展呈“扩张——收缩——再扩张”这样一种长周期波动的趋势。同时,自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生成以来,西方作为世界的“中心”,也经历了从多中心(列强争霸)到单一中心(一国霸权),再到多中心这样一种周期性发展的过程。

    ——以上材料摘编自董正华《长波理论与殖民主义文研究》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对该观点做出合理解释。(要求:观点明确,解释合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42.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到底要不要殖民,法国议会中形成了支持殖民与反对殖民的两个针锋相对的派别,他们在1885年针对殖民问题,就各自的立场和观点展开了一次全方位的辩论,殖民派代表费里为殖民政策辩护道:“先生们,事实上,高级种族对低级种族具有某种权利。……我再重复一遍:高级种族对低级种族拥有一种权利,这是因为他们对低级种族负有一种义务——文明开化的义务。而今,我认为欧洲国家应该去履行这项属于文明的高级义务。”最终,殖民派取得了胜利,法国向着殖民扩张的道路大步迈进。

    ——刘梦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殖民转向——从1885年关于殖民问题的议会辩论谈起》

    材料二:

    1. (1) 除了材料一中的观点之外,你认为殖民派还会从哪些方面论证殖民扩张的必要性。
    2. (2) 如果你是反殖民派代表,试对费里的观点进行驳斥。
    3. (3) 在材料二图中,用斜线“///////”标识出法国殖民地的主要区域。
  • 43. (2023高二下·唐河月考) 经济视角下的英国封建主义

    英国封建主义由封土、封臣、骑士和城堡等一系列历史要素构成,英国真正形成封建社会是自1066年诺曼征服一直持续到1166年。自诺曼征服开始,大量土地落入国王之手。征服者威廉为了获得大小贵族提供的军事服役,将土地分给其亲属、最信任的朋友、盟友及手下。这种封土和骑士役本质上属于封君封臣之间某种经济利益交换,是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反映出经济特征的封建权利和义务逐渐被习惯化和法规化。自12世纪中后期开始,封建主义进入新阶段。盾牌钱的出现、《买地法令》的颁行等,都是此时令人瞩目的现象。前者以货币支付来取代骑士役,表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被货币经济关系削弱,后者将封土变成可以相对自由买卖的土地,证明封建土地关系被市场经济关系削弱。货币支付在封建关系中渐成主导性形式,作为封建关系基石之一的封土进入土地市场使得这一时期封建主义的经济特征愈发凸显。14、15世纪,英国各地许多贵族家庭都有数量不一的依附者,依附者为领主服役,领主为依附者提供保护及生活必需品。这一时期,用于实现交换的工具和手段不再是封土,而是以货币来支付报酬。

    ——摘编自黄春高《11—15世纪英国封建主义演变的经济逻辑》

    依据上述材料,对11-15世纪经济视角下的英国封建主义的演变划分阶段,并概括每阶段的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