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历史2月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07 浏览次数: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殷人认为天命素定,但周公在总结夏商亡国教训时,明确意识到“天命靡常”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这一思想在周公那里被上升到了政治意识形态的高度,并较为理性地认为天命不是固定在哪一个朝代哪一个人身上的,而是根据王者的“德行”而转移的。周公的天命靡常思想( )
    A . 否定了夏商君主的治理效果 B . 强化了君权神授的政治理念 C . 意在确立周朝统治的合法性 D . 使民本思想贯穿于周朝始终
  • 2. (2023高三下·湖南月考) 有学者指出,汉代编户齐民中的“齐民”是动词,齐民是目的和实质,其途径和手段是通过统一编户,使民不再分公、私,人也不再分国、野,使民达到齐。据此可知,汉代的编户齐民( )
    A . 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平等 B . 缓和秦以来尖锐的社会矛盾 C . 巩固了小农经济的基础 D . 反映出政府社会治理的加强
  • 3. (2023高三下·湖南月考) 史学家周一良在《魏晋南北朝札记·魏书篇》中指出:“对于南朝北投者,拓跋氏尤能注重拔擢……这种情况与南朝统治者专重侨姓,排斥南人,而晚渡北人又被目为荒伧,备受排斥,北方各族更不予考虑者,迥不相同。”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 南朝政治迫害严重 B . 北魏政治环境宽松 C . 南人争相加入北朝 D . 北方经济更加繁荣
  • 4. (2023高三下·湖南月考) 《折槛图》(局部)是南宋画家所绘,描绘的是西汉时期,朱云向成帝求赐尚方宝剑,斩奸相张禹。成帝震怒,命御林军将朱云拖出问斩,朱云攀槛力争,左将军辛庆忌为朱云力辩的场景。该画作( )

    A . 深受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 B . 折射出南宋民族矛盾尖锐 C . 体现出西汉中期奸臣乱政 D . 反映出人物画的笔墨意境
  • 5. (2023高三下·湖南月考) 从明朝正德时期焦芳起,阁臣开始兼有吏部尚书之例,至隆庆年间高拱以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竟达三年,直接侵夺部权。此间虽然内阁的地位渐隆,但六部仍然受到皇帝的眷顾,有时在参与机要上竟获得比内阁更高多的信任。由是内阁、六部经常争权,职权界限不清。这( )
    A . 造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B . 影响了明朝政府的行政效率 C . 削弱了君主专制的权力 D . 加剧了朝政腐败与社会矛盾
  • 6. (2023高三下·湖南月考) 太平军在起义后不久,就从国外得到了新式的武器。1862年4月,上海一家洋行,就供给太平军795门炮和11000磅弹药,香港和通商口岸的洋行,都公开同太平军做枪炮生意。这一状况( )
    A . 助推了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B . 表明列强全力支持太平天国政权 C . 是太平军战胜清军的关键 D . 成为列强逼迫清政府投降的砝码
  • 7. (2023高三下·湖南月考) 下表是上海礼查饭店的建立和发展状况。据此可知,这些新变化( )

    1846年

    英国商人礼查在英租界与上海县城之间建立

    1867年

    使用煤气

    1882年

    使用电灯照明

    1901年

    安装了电话,号码为200

    1913年

    放映来自美国的有声电影

    A . 体现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 . 反映出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逐渐深化 C . 说明英美两国技术先进 D .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8. (2023高三下·湖南月考) 从1912年至1928年16年间的中国,国家元首换了12次,共有7人先后担任总统,每人每次平均在位不到16个月;内阁改组45次,有29人担任过政府总理,任期最长的为17个月,最短的仅有5天。这表明( )
    A . 民国初年政治民主色彩浓厚 B . 西方宪政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C . 北洋军阀混战影响政局稳定 D . 资产阶级政权更迭过于频繁
  • 9. (2023高三下·湖南月考) 抗日战争中,河北深县后营村妇女自卫队每年接受做军鞋任务三、四次,每次700多双,平时为驻军缝补不计其数。大榆林妇女队员在抗战期间共累计做军鞋2400多双、军袜2600双、军被3400床。这充分反映出( )
    A . 妇女成为抗日战争主力军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效果显著 C . 抗日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 D . 八路军物资供应得到充分保障
  • 10. (2023高三下·湖南月考) 20世纪80年代的城乡街头张贴了一系列宣传画(见下图)。据此推知,当时( )

    A . “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教育发展 B . 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大力弘扬 C . 改革开放促进了绘画艺术繁荣 D .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并进
  • 11. (2024高一下·邵东期中)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让罗马教会必须要适应新的环境,寻求新的政治保护和依靠,以振昔日的权势。而法兰克王国从克洛维到查理大帝,为了巩固统治和进行扩张,也深知需要罗马教会这样一个有力的精神工具。这表明,法兰克王国时期(   )
    A . 教会的权力大于世俗王权 B . 基督教控制了西欧精神世界 C . 国王利用教会扩大了疆域 D . 教会与王权相互需要与利用
  • 12. (2023高三下·湖南月考) 蒙田是16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和思想家。他在《论对孩子的教育》一书中指出,可以直接告诉孩子生活中重要的价值观,让孩子受教育之前先拥有优秀的判断力、生活能力和美好品质。他强调人要有敢于蔑视一切的胆量,要节制明理,要有很强的适应力,享受得了衣锦繁华,也经得住贫困交迫。据此可知,蒙田的教育观(   )
    A . 深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B . 意在培养孩子的吃苦能力 C . 蕴含人文主义的精神 D . 重视社会实用人才的培养
  • 13. (2023高三下·湖南月考) 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法、美等发达国家修建了铁路并展现出铁路运输的潜力,此时的德国在经济上明显落后于英、法,但不甘落后的德国人也开始修建铁路。下表是1840—1851年德国从英国和其他国家进口机车数量以及自产机车数量的数据统计表(单位:辆)。图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

    A . 英国丧失了工业革命领头羊地 B . 德国铁路建设推动了制造业发展 C . 德国的制造业已完成了国产替代 D . 铁路推动了德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 14. (2023高三下·湖南月考) 1857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破产企业多达4900家,损失资本达3亿美元之多。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到英国,大量银行和企业经不住危机的冲击而纷纷破产。接着,危机又蔓延到德国、俄国、奥地利、意大利和北欧国家。该危机具有“世界性”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际市场逐步形成 B . 美国经济实力最强 C . 资本主义矛盾尖锐 D . 欧美之间关系密切
  • 15. (2024高三上·长沙月考) 在苏俄(联)党内,还有相当一批人患有“怀旧病”,他们认为在那个“英雄年代”里,所面临的环境是艰难的,但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是美好的。只要战争一结束,生产就会得到恢复和发展,根本不需要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就可以到达真正的共产主义。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深得民心 B . 苏共党内对发展道路未达成共识 C . 新经济政策实施具有盲目性 D . 人民群众对工业化建设充满期待
  • 16. (2023高三下·湖南月考) 在朝鲜战争期间,为了防止美国得知苏联空军参战的消息,苏联对参加战斗的飞行员和飞机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根据命令,参战的飞机一律不许从苏联领土起飞投入战斗,参战的飞行员一律穿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服装,战斗中飞行员不许讲俄语等。这反映出苏联(   )
    A . 履行了与中国的同盟协定 B . 极力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利益 C . 受到了“冷战”格局的制约 D . 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
二、材料题
  • 17. (2023高三下·湖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司马迁《平准书》:“汉兴,……於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除业以稽市物,物踊腾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是时吴王鼻既即章郡铜山铸钱,文帝又赐邓通以蜀严道铜山,得自铸。《汉书·食货志》言吴、邓钱布天下。此亦开兼并之端。贾山谏除铸钱令,谓富贵者人主之操柄,令民为之,是与人主共操柄,不可长,盖为此发也。文帝之政,亦可谓敞矣。至景帝中六年(前144年),乃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行三铢钱。五年(前136年),罢三铢钱,行半两钱。元狩五年(前118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专令上林三官铸,币制乃稍定,而五铢遂为最得民信之钱。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归纳西汉前期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的解决之策。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西汉前期的社会问题,并概括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意义。
  • 18. (2023高三下·湖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克服和改变官卖制度经济效益下降这一情况,宋朝政府遂将全国茶叶的专卖改行通商法,茶商园户交易,按质论价,也可讨价还价。这样就使茶叶交易趋于优质优价的经济原则,也减少了交易程序。《宋史》记载,行禁榷(即官卖法)时平均每年从茶利得到的财政收入109.41万贯,改行通商法后平均每年得117.75万贯,可见改行通商法财政收入有了增加。

    ——摘编自屠振林《我国古代茶叶专卖政策和茶税征收办法》

    材料二 1834年1月,英国印度总督本悌克设立了一个茶叶委员会,负责调研和规划在印度种植茶叶的问题。在英印政府和民间资本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印度茶叶种植事业得以迅速发展。1839年在印度成立了阿萨姆公司,由于缺乏种茶经验和管理不善,该公司在初期遭到了巨大亏损,以至于到1848年面临破产的危险。在调整了管理者和改进生产方法后,种植上经过科学的剪枝与采摘,培育上又细心从事,而且是以节省人工的最新机器制造出来的。阿萨姆公司最终摆脱了困境,并于当年宣布首次获利3000英镑,1852年公司有了第一次盈余。此后私人资本纷纷投资于植茶业,到1859年,私人经营的茶园已达50处以上。

    ——摘编自林齐模《近代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衰减—以对英国出口为中心》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茶叶通商法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印度茶崛起的原因。
  • 19. (2024高三下·汨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宗族内部自治以宗族习惯法为基本依据,这种习惯法以族规的形式得到表现。有关族产管理和宗族内部亲属、继承、土地、借贷等多方面的民事关系,构成习惯法的重要内容。宗族在族长的领导下,按照族规规定的方式运作,而当内部发生纠纷时,族人会依族规调解,调解不成时,由族长召集全族或族内头面人物听取双方意见,然后进行劝告,最后公断是非。对于违反族规的行为,宗族可以依族规进行处罚,其处罚方式有:训斥、罚站、罚跪、罚款、扣发“分赡”、责打、削族、鸣官,甚至处死。但是族规对于族人的约束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族人对宗族的认同感上,宗族作为一个对族人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都具有归属感的群体,其对族人行为的道德评价具有巨大的约束力量。

    ——摘编自李力《清代法律制度中的民事习惯法》

    材料二 调研结果显示,“运用民俗习惯解决纠纷,当事人的接受程度高达98%。”调研还显示,习惯法在解决传统民间民事纠纷如彩礼返还纠纷、财产继承纠纷、宅基地纠纷、相邻权纠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71%的受访法官认为,民俗习惯在某些情况下比成文法更能有效地解决纠纷。”此外,各地法院也积极探索习惯法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结合本地实际,发现和挖掘本地的习惯法价值。如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杨寨法庭努力创造调解环境,尽可能多用道德、习俗和舆论等老百姓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法院运用善良风俗调解解决的纠纷有2100起,占审结案件总数的28%。案件涉及返还彩礼、赡养、精神损害赔偿、分割家庭共有财产等方面。

    ——摘编自钟春《现状与未来:我国习惯法的司法适用》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民事习惯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清代民事习惯法相比,当代习惯法应用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作用。
三、论述题
  • 20. (2024高三下·汨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综观罗马一千余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完全能够得出:罗马是一个勤劳、务实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善学习、爱思考的民族。罗马人不但用自己的劳动和心智创造文明,而且更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魄,广泛地吸纳各种优秀文化给它带来的众多养分。在弱小时,不消极;在强势下,不保守。在开放、比较中定位自己;在开放、融合中,创造更具自身特色的文明。罗马人的这种开放精神,不但迅速地改变了罗马早先文明的落后地位,而且后来居上很快地超越了其他邻近的地域文明,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地中海强势文明。

    ——摘编自杨共乐《罗马文明持续发展的动力》

    围绕材料中“罗马文明从落后走向先进”的主题,从上述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紧扣主题,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