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

更新时间:2023-05-27 浏览次数:3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B . 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 .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D . 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 2. 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如图表示红树林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食物网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 B . 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虾蟹、小型食肉鱼、大型食肉鱼 C . 若该地存在铅污染,则图示生物体内铅含量最高的是鸟 D . 红树林防风、潮侵蚀海岸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 3. 如图为某生态金字塔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布在生态金字塔基层的都是绿色植物 B . 能量金字塔不能倒置,原因是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C . 生物量金字塔每层代表每个营养级所含有机物的总干重 D . 若图示表示数量金字塔,则此图不适用于所有的生态系统
  •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功能。下列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物质循环主要发生在生物群落之间 B . 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主要以有机物形式进行 C . 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组成细胞的各种有机物 D . 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技术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5. 安徽农业大学茶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发现,茶树在受到侵害时会释放“求教信号”——顺-3-己烯醇,吸引害虫天敌前来驱避害虫,同时周边健康的茶树一旦接收到该信号,就能在体内生成顺-3-己烯醇糖苷这一“防御武器”并储存起来,提前激发自身的免疫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由题干可得出一条食物链:茶树→害虫→害虫天敌 B . 顺-3-己烯醇是一种化学信号,害虫天敌和其他茶树可以识别该信号 C . 根据顺-3-己烯醇的作用特点可知,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往往是单向的 D . 提取受侵害茶树的顺-3-己烯醇,为其他茶树做防虫处理属于生物防治
  • 6.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低,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B . 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后,依然能保持清澈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C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D . 引入新物种到一个生态系统,使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 7. 十八大报告正式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列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列关于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的生态足迹越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B . 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可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C . 人口剧增以及人类活动能够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D . 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以及水泥的生产导致温室效应加
  • 8. (2022高二下·光明期中) 生态工程可以帮助我们构筑健康的生态体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主要违背协调原理 B . 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低效益、可持续 C . 生态工程应用了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D . 在湿地修复过程中,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体现了自生原理
  • 9. 从传统发酵到现代大规模生产的发酵工程,不同微生物具有各自独特的作用。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酿制葡萄酒时,发酵装置不进行严格灭菌仍能获得良好的发酵效果 B . 酿制的葡萄酒中乙醇浓度不太高是因为较高浓度的乙醇会抑制酵母菌的生命活动 C .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中,要先通气培养后再密封发酵 D . 葡萄酒暴露在空气中易变酸是因为醋酸菌能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 10. 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它“闻着臭,吃着香”且易于消化吸收,深受大众喜爱,其制作方法广为流传。腐乳需加盐腌制,其生产过程一般分为前酵期(培菌)和后酵期(装瓶后常温条件下放置,自然发酵3个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B . 民间制作腐乳时,发酵好的豆腐上布满了菌落,这些菌落属于同一物种 C . 腐乳“闻着臭,吃着香”且易于消化吸收是由于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D . 生产过程中加盐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 11. 发酵食品是中国传统食品中一个重要的类别,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早在《齐民要术》中就有泡菜制作技术的相关记载:“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即内雍中。”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发酵初期,水槽内有气泡产生是因为微生物有氧呼吸产生了CO2 B . 盐水注入泡菜坛前,煮沸所用盐水的目的是杀灭细菌和除去部分溶解氧 C . 发酵过程中的无氧环境、发酵液的pH上升可抑制其他杂菌生长 D . 若罐口密闭不严会导致需氧腐生菌生长繁殖,使泡菜腐烂变质
  • 12.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 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时,在火焰附近倒平板 B . 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培养皿盖放在一边 C . 接种环灼烧后,应立即在火焰附近蘸取菌液 D . 倒入培养基的培养皿不能立即倒过来放置
  • 13. (2022高二下·光明期中) 如图为某实验小组进行平板划线法接种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区域④最可能出现单菌落 B . 划线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 C . 最后一次划线应与第一次划线相连 D . 进行连续划线的目的是使菌种聚集
  • 14. 有报道称,自酿果酒如果在消毒杀菌方面做得不够完善,会存在大肠杆菌超标等情况。某同学对样品中大肠杆菌进行计数时,吸取不同稀释度的样品各0.1L,分别涂布到三个伊红美蓝培养基中(已知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呈黑色),每个稀释度接种3个平板。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对平板上的黑色菌落数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每毫升样品中大肠杆菌数约为(    )

    稀释倍数

    101

    102

    103

    平板

    1

    2

    3

    1

    2

    3

    1

    2

    3

    黑色菌落数(    )

    441

    388

    404

    74

    76

    78

    29

    25

    27

    A . 7.6×104 B . 7.6×103 C . 2.7×104 D . 2.7×105
  • 15. (2022高二下·光明期中) 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发酵工程的产品产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发酵工程一般用半固体培养基或固体培养基 B . 发酵工程的产品可以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C . 若产品是菌体,可用萃取、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 D . 在发酵工程中,发酵条件变化不会影响代谢途径
  • 16.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长素含量高于细胞分裂素含量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B .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用到的培养基主要为液体培养基 C . 外植体通常要用70%的酒精消毒30 min, 5%的次氯酸钠消毒30 s D . 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幼苗的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pH、光照等条件
  • 17.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尝试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将番茄(2n)和马铃薯(4N)杂交,希望培育出一种地上结番茄、地下长马铃薯的“超级作物”。下列关于“超级作物”培育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 . 体细胞杂交前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C . 马铃薯细胞与番茄细胞完成融合的标志是再生出细胞壁 D . 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马铃薯细胞与番茄细胞进行融合
  • 18. 如图表示某学习小组利用正常的小鼠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①~④表示相关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过程①可以使用机械法或酶解法改变细胞的通透性 B . 过程②为原代培养,培养细胞1一般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 C . 培养细胞2需要贴附于基质表面生长,直接用离心法进行收集 D . 进行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19. 动物细胞融合是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融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动物细胞融合 B . 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不同 C . 两个单倍体细胞融合后,形成的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D . 若将两种细胞放置于培养基中进行两两细胞融合,共有3种融合类型
  • 20. 如图表示获得能分泌人生长激素奶牛的克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A中只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 B . 重组细胞的遗传物质与细胞A完全相同 C . 细胞B是卵母细胞,①过程表示去核处理 D . 进行细胞培养时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二、综合题
  • 21.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内不同组分能量的类型、所占比例和去向(d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阴影部分表示生长、发育、繁殖所需能量)。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一处面积可能错误的是(填图中字母),原因是
    2. (2) 生态系统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该用两营养级之间的比值表示,图中第一、二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用图中字母表示为
    3. (3) 图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中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是(用图中字母和文字表示)。
    4. (4) 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流向不完全相同,举例说明:
  • 22. 同学甲以新鲜的葡萄为材料,用如图1所示的发酵装置来制作果酒、果醋;同学乙为了探究培养时间与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关系,将从葡萄皮上成功分离出的野生酵母菌分别接种于3个盛有等量同种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并放置在转速分别为210r/min、230r/min和250r/min的摇床上培养,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排气口要连接一根长而弯曲的胶管,其目的是;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通常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原因是。制作葡萄酒时需将温度控制在℃,原因是
    2. (2) 用图1的装置酿酒结束后,若要直接转入果醋发酵,具体的操作方案为。在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中,发酵液pH的变化分别是
    3. (3) 由图2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 (4) 图2中培养8h后,3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不再增加的限制因素是(写出一点)。
  • 23. 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如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及大量花粉()等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 (1) 花药经过程① 成为愈伤组织,该过程(填“需要”或“不需要”)光照;经过程③  成为再生植株。
    2. (2) 愈伤组织细胞的特点是(答两点)。
    3. (3) 花药和花粉都能培育成再生植株,体现了这些细胞都具有 。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育种方法是   ;其与方法1相比的优点是 。
  • 24. 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上的受体结合结构域(RBD)能够与人细胞表面受体ACE2结合,介导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科研团队以RBD为靶位点,开发抗新冠病毒的单抗药物,获得了206种抗RBD 单克隆抗体。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获得抗RBD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将从新冠患者血液内提取到的RBD片段多次注射到小鼠体内,其目的是  ,然后与 细胞进行融合,该细胞的特点是 。
    2. (2) 为获得杂交瘤细胞,需要将融合后的细胞放置在 (填“鉴别培养基”或“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将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通常需要加入血清,其作用是 
    3. (3) 科研人员用SPR(如图1)检测分子间的结合能力,以检测单克隆抗体的中和作用(中和作用指抗体与病毒结合,并阻止病毒吸附、感染细胞的效应)。实验过程如下:

      对照组:将纯化的新冠病毒RBD固定于传感器芯片,在缓冲液中加入纯化的ACE2,流过传感器,通过接收器检测ACE2与RBD的相对结合量;

      实验组:将纯化的新冠病毒RBD固定传感器芯片,在缓冲液中加入待测的物质,待结合稳定后在缓冲液中加入纯化的ACE2,流过传感器,通过接收器检测ACE2与RBD的相对结合量。

      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实验组中应加入待测的,分析图2可知 的作用效果最佳。

      ②最终科研人员选用了中和作用最强的单抗,并与另一种单抗进行了联合使用,为确保联合使用发挥更强的效果,两种单抗识别RBD的具体位点应  (填“相同”或“不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