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2023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5-30 浏览次数:60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2023·宁波二模) 考古工作者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探明:陶寺大墓的随葬品一般都有一二百件,包括由彩绘(漆)木器、彩绘陶器及玉石器组成的成组家具、炊器、食器、酒器、盛贮器、武器、工具、乐器和装饰品以及以猪为主的牲体等等。这些随葬品的出土可以佐证陶寺遗址(    )

    ①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    ②存在体现“尊卑贵贱”的现象

    ③最早出现了原始手工业    ④随农耕和定居生活出现畜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2023·普宁二模) 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公元前513年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郑国初铸刑书时,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子产则回答说“吾以救世也”。据此可知,郑国铸刑书(    )
    A . 顺应了社会结构的变动之势 B . 确立了法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C . 冲击了西周时期的等级观念 D . 源于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 3. (2023·宁波二模) 中国古代中央政权曾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管理,如汉朝设立护乌桓校尉。此后,诸多王朝在这一区域设置机构加强管辖。下列有关示意图中①②③填写正确的是(    )

    A . ①隋朝②岭北行省③奴儿干都司 B . ①唐朝②辽阳行省③奴儿干都司 C . ①隋朝②辽阳行省③乌里雅苏台将军 D . ①唐朝②岭北行省③乌里雅苏台将军
  • 4. (2023·宁波二模) 史载,河南省泛县有李诚庄,庄主为李诚,即李家庄。后来李氏犯法,其田籍为官府所没收。原先为李家庄种田的约有100户,得向政府缴纳田税。后来李诚庄田客(即田仆)出钱协助李诚子孙购回田产,李家才得再拥有此庄园。据此材料推断,故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
    A . 周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宋朝
  • 5. (2023高二上·浙江月考) 元朝初年,泉州有1.5万艘戎克船从事海外贸易活动,航线遍及东南亚、印度、波斯湾、东非等地。据元人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当时与泉州有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多达近百个。这一现象产生的历史因素有(    )

    ①泉州所处的运河沿岸工商业集镇兴起

    ②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重大进步

    ③大量白银随着陆、海路丝绸之路流入泉州

    ④宋元时期磁罗盘、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6. (2023·宁波二模) 近人留存日记载,“光绪二十年……今日请杜寿山先生到余家为珦儿种牛痘。种法:将痘痂捣烂,和人乳少许,用小刃刀刺臂微见血,涂抹痘痂,凡三穴,一名清冷渊穴,一名夹白穴,一名消烁穴,左右皆同。”下列关于牛痘接种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 实为用针灸术防治天花的重大发明 B . 在明朝中期已经广泛使用,后传入欧洲 C . 为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的伟大发现 D . 和麻醉术一样属于西医成就引入中国
  • 7. (2023·宁波二模) 1903年8月10日《大公报》曾发表一篇文章,其内容摘要如下:“北京自庚子乱后,城外即有玉楼春洋饭店之设,后又有清华楼。近日大纱帽胡同又有海晏楼洋饭馆于六月十七日晨开张。盖近年北京人于西学西艺虽不知讲求,而染洋习者正复不少,于此可见一斑矣。”据此可知,文章意在(    )

    ①说明北京普遍开设了西餐馆    ②探讨北京人讲求西学西艺状况

    ③反映北京人当时的崇洋心理    ④记录北京风土人情的基本面相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23·宁波二模) 日军突袭珍珠港以来,在太平洋地区所向披靡,横扫南洋,直迫缅甸,惟在中国战场遭受挫折。1941年12月24日,中国军队俟日军自湖南岳阳南侵某地之际,包围、侧击日军,取得大捷,英、美一致表示欢欣称道。据此推断,此战应为(    )
    A . 徐州会战 B . 武汉会战 C . 长沙会战 D . 赴缅参战
  • 9. (2023·宁波二模) 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十二年历史,作了基本总结。第一次指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的阶段”,第一次全面的、扼要的阐述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次会议(    )
    A . 实现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B . 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C . 为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思想基础 D .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 10. (2023·宁波二模)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州交易会,创办于1957年,每年两次,至2019年已举办126届。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广州交易会和上海进博会的举办都有利于(    )
    A . 应对冷战风险,改善并调整经济结构 B . 应对多极化格局,推动一带一路战略 C . 推动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 D . 推动体制改革,保持经济活力
  • 11. 下图为古代埃及的胡夫金字塔。据史书记载,它是古埃及法老胡夫(公元前2598—前2566)每年动用十万人耗时二十年修建而成,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被喻为“世界古代八大奇迹”之一。由此可知(    )

    ①它的修建一定程度上反映古代埃及的政治制度

    ②其功能除祭祀外,塔顶还可以用作天文台

    ③它代表了古代埃及人在建筑学和数学方面的成就

    ④其深受“古典时代”的希腊文化的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3·宁波二模) 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在位期间他雄心勃勃地企图恢复罗马帝国的版图。为此从533年起他先后派兵远征北非和意大利,恢复了帝国在北非和大部分意大利的统治。但542年,查士丁尼却被迫停止对外的征伐,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 帝国本土遭到阿拉伯人的攻击 B . 鼠疫的爆发使帝国人口锐减 C . 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封建割据 D . 遭到“教皇国”的激烈反抗
  • 13. (2023高一下·武汉期末) 16—17世纪欧洲经历了一场“科学革命”,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推翻了天主教会坚持的“地心说”。1572年超新星和1577年的彗星证明天堂是不存在的,宇宙是存在变化的。这些发现甚至否认《圣经》的真实性。这是一个权威遭受质疑的时代,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由此可知,“科学革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 . 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B . 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 . 促使西欧宗教改革的兴起 D . 为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提供精神武器
  • 14. (2023·宁波二模) 下图是英国某一时期犯罪统计图,对图中现象解读正确的有(    )

    ①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结果    ②当时的案件由庄园法庭审理

    ③反映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    ④它推动了英国的社会立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2023高二上·吉安开学考) 美国罗斯福总统就职后推行新政。1933年6月,在罗斯福政府的推动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案制止低价的恶性竞争以防止生产过剩;规定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等。1935年5月保守派法官占多数的最高法院以“违宪”为由将其废除。后来,随着支持新政的法官主导了最高法院,类似《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新政措施方才得以继续推行。以上事实说明(    )
    A . 罗斯福新政侵犯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B . 最高法院破坏了分权制衡的宪法原则 C . 罗斯福新政改变了美国经济的运行机制 D . 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 16. (2023·宁波二模) 下表为苏联主要农产品国家采购价格平均指数(1952年为100)。国家采购农产品价格的变化(    )

    1953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全部农畜产品

    154

    266

    296

    302

    全部农产品

    132

    209

    203

    206

    全部畜产品

    385

    86

    175

    239

    ①提高了苏联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改变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③体现了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政策    ④有利于苏联农畜产品产量的提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7. (2023·宁波二模) 1961年6月,南斯拉夫等20国参加了不结盟运动预备会议,制定了参加首脑会议的标准,要求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需满足下列条件:“与会国必须采取或赞成不同政治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和不结盟的独立自主政策”“与会国不得为大国间的对抗提供军事基地”。由此可知不结盟运动(    )
    A .   瓦解了社会主义阵营 B .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C . 加速了经济的全球化 D . 改变了旧国际经济秩序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8. (2023·宁波二模) 《史记》是西汉史学的代表性成就。有史家将其记述人物籍贯的内容摘录如下:“陆贾者,楚人也。”“彭越者,昌邑人也。”(张守节正义:“汉武更山阳为昌邑国。”)“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 . 以郡为籍贯成为当时惯例 B . 一度出现以封国为籍贯的现象 C . 西汉中期,战国遗风犹存 D . 反映了西汉区域观念的变化
  • 19. (2023·宁波二模) 1905年,袁世凯等人上奏:“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收敛)不虞(预料)之诡谋。”由此可知,袁世凯等人奏请立停科举,旨在(    )

    ①改变国家形象,让外国人诚心相待中国   
    ②革新选官形式,构建北洋政府文官体系

    ③抵制日益高涨的民主革命运动   
    ④切断读书与选官、做官的联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2023·宁波二模) 图是历史上某一帝国的疆域图,关于该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兴起于西亚的小亚细亚 B . 诞生了数学家欧几里得和《几何原本》 C . 因创立者去世而解体 D . 促进了西亚文明与希腊文明深入交流
  • 21. (2023·宁波二模)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并且宰相对皇帝负责。联邦议会的议员由各邦派出,“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由此可知,1871年德国宪法(    )

    ①规定了德国政体是君主专制    ②承认了普鲁士在统一中所起的作用

    ③同时兼顾了各邦的利益    ④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主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2. 《左传》记载晋灵公派鉏麑刺杀赵盾:“晋灵公不君。……宣子(指赵盾)骤(意为多次)谏,公患之,使鉏麑贼(刺杀)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有研究者对该记载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认为鉏麑死时旁边并无别人,他的心里活动从何而知?由此可知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 通过多种方法的使用一定能弄清历史的真相 B . 历史研究应该允许进行合理的推理与虚构 C . 若以上记载为假则没有任何历史研究的价值 D . 尚礼思想在作者生活的年代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3题16分,第24题19分,第25题16分,共51分)
  • 23. (2023·宁波二模) 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农业革命可能是史上最具争议的事件。有些人认为这让人类迈向繁荣和进步,也有人认为这条路终将导致灭亡。对后者来说,农业革命是个转折点,让智人抛下了与自然紧紧相连的共生关系,大步走向贪婪,自外于这个世界。

    ——摘编自【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材料二:“工业化”指的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向以工业和机器生产为特征的经济转化的过程。工业化也刺激了资本主义企业组织的不断发展。近代早期欧洲的企业家组成私人公司,希望从市场导向的商品以及贸易中获得利润。在工业化过程中,生产者以商人为导向组织大型企业。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期间,英国和法国的立法为现代股份公司奠定了法律基础,股份公司迅速成为工业社会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全球文明史》

    材料三:在人类历史上,有过几次“资讯交换”的突破。第一次突破是文字的出现,第二次突破当是(▲)的出现,同一份文件,因此可以大量复制,分散于各方。第三次突破当为电话和电影,真声与真影,不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计算机的出现,可以说是第四次突破,而且以其发展的迅速与功能的多样,竟可称为一次划时代的革命。科技文明代替了过去的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这一个新的文明,是以人为本,以知识为用。明日的世界,必须有个人之间相处的伦理、个人与社会群体相处的伦理以及人与自然相处的伦理,庶几这一正在开展的文明可久可大,有其增长空间。

    ——整理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 (1) 概括指出材料一中认为农业革命“最具争议”的表现。结合所学,从“争议”内涵的角度简要评价中国明朝后期至清中叶农业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股份公司迅速成为工业社会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原因。结合所学,例举19世纪70年代股份公司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表现。
    3. (3) 根据材料三,写出(▲)所代表的“资讯交换”突破的标志。结合所学,指出“科技文明”时代饱含以人为本的中华文化,可为“明日的世界”发展提供哪些“伦理”滋养?
  • 24. (2023·宁波二模) 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武汉首义”(或“武昌首义”)的正式提法,较早见于孙中山1912年1月1日发布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书云:“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1912年4月1日在《批马伯援等呈》及《令财政部拨给武汉死义烈士遗孤教养所经费文》均称“民国开创,武汉实为首功。”……恩格斯认为,历史的发展不是由一种力量推动的单向、直线式进程,而是由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自冯天瑜、李小花《辛亥首义的历史意义和开创性贡献》

    材料二:1928年7月,中美签订整理关税条约,美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原则。是年德国、英国、法国等10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解放日报》为此发表的社论,指出新约的签订是“中华民族广大人民的成功”,是“五年以来坚持不屈”的结果。

    ——整理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等

    材料三: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解放区不但日益巩固与扩大,而且相互连成一片。1948年8月7日至20日,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石家庄召开,会议正式选举成立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取代5月成立的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华北人民政府是解放区最大的一个大区人民政府。它除领导有4400万人口的华北地区外,还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统一领导和管理华北、华东、西北三区的经济、财政、贸易、金融、交通、军事工业等。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华北人民政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中央人民政府的许多机构,就是在华北人民政府所属有关各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引自陈廷湘主编《中国现代史》(第三版)

    1. (1) 根据材料一简述“武昌首义”的含义。结合所学,指出“共同作用”于武昌首义的“各种力量”。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近代以来中国逐步失去和收回关税自主权的过程。并简要分析1943年中华民族成功废旧约签新约的主要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华北人民政府为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所作的贡献,并阐述华北人民政府成立的必要性。
  • 25. (2023·宁波二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53年马克思论及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

    从19世纪50年代起,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在轻纺工业中发展起来。19世纪末代表印度资产阶级的国民大会党成立,它的“极端派”代表人物提拉克喊出了“印度人的印度”的口号。

    ——整理自胡洁瑶《从“双重使命”到对殖民主义的批判》等

    材料二:伴随着欧洲人的殖民活动,一个联系欧、亚、美、非各大陆的跨文化传播体系在18世纪中期基本形成。物种、产品、技术、宗教包括革命思想都发生了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流动并对各个大陆产生不同影响。……跨文化传播体系主要表现为世界宗教和多元文化帝国出现,世俗意识形态、科学艺术在全世界传播等等。

    ——摘编自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

    材料三:由于欧洲列强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剩余产品有海外市场,经济上的竞争还激起对殖民地的争夺。19世纪后期,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卷入了这场绝对统治权的争夺,因此,它们在一个又一个地区再三发生冲突:英国和德国在东非和西南非、英国和法国在暹罗和尼罗河流域、英国和俄国在波斯和阿富汗、德国和法国在摩洛哥和西非,相继发生了冲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指出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前,印度人是如何践行“印度人的印度”这一主张的。
    2. (2) 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18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史实,以“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