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语文模拟(高考研究卷)试卷三

更新时间:2023-06-27 浏览次数:51 类型:高考模拟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为什么86版《西游记》能“霸屏”三十余年,给一代又一代人带来童年欢乐,甚至沉淀为我们的集体记忆?

    1982年,《西游记》开拍后,为了找到符合剧组要求的场景,团队跑了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跋涉几千公里,光布景的美术设计图就画了几千张。众多特技,靠人工、人力,乃至冒险完成,如《大战红孩儿》一集中,红孩儿放火烧孙悟空的画面,是六小龄童寰上石棉衣被真的火烧;吊威亚的钢丝太细,六小龄童、马德华等都曾从空中持下来过,每一帧腾云驾雾的场景,都是演员们拿命换来的……也许,这些细节能够说清,这部道具、特效都略显粗糙的《西游记》,为何能在人们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诗经》有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部能够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经典作品,离不开切磋琢磨的细功夫。曹雪芹著《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古往今来,文艺精品无一不是厚积薄发、千锤百炼的结晶。“工匠精神”,往往意味着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和不苦尽不轻易甘来的过程。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我们怀念过往经典,其实是在怀念那份做事、做人的匠心。这种匠心,不仅体现在文艺创作中,我们身边又何尝没有。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的正是这样的一群人,在脆弱而又珍贵的文物面前,他们用静心、细心、耐心日复一日地描画、纺织、修补、临摹,让人们看到“工匠精神”对守护传统文化的意义……为什么我们会被此深深打动?这些普通人,在他们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对工作专注倾心,对细节追求完美,对技艺不断磨砺。也许没有鲜花和掌声,但这样的工作状态和精神品质,让他们身上散发着光芒。

    “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代表着一种时代的精神气质:坚定、踏实、严谨、敬业、精益求精……如果人人都能将这样的品质在内心沉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摘编自郝思斯《“工匠精神”何以动人》)

    材料二:

    当今世界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国家,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他们制造器物之精密,对待工作之严谨,那都是世界闻名的。

    前些年青岛突遭暴雨,城中积水却并不多,因此有人就传这是德国人当年修造的下水管道之功劳。

    不论真假,都可以看出德国人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已经深入人心。

    德国不到一亿人口,为何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这当然要归功于他们身上的专注的“工匠精神”。很多人对德国人的印象就是不苟言笑甚至看起来有些呆板。

    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就只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即使再微不足道的工作,也都将其看得很重要。

    这种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和德国人自身的性格也很有关系。那么,除了“专注”让德国这个人口稀少的国家能够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以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那就是认真,他们生来都很倔强,凡事都本着“要么不做,要么做好”的原则。所以德国的公司两极分化很是严重,有的品牌在泥潭中拔不出来,有的品牌在世界范围内饱受赞誉。

    但是德国从没有哪个公司是一夜暴富的,他们不会投机取巧,只要找准了自己合适的领域就埋头苦干、潜心钻研。德国人从来都不相信有一夜暴富这么一说,首先他们的很多工业原料都需要进口,所以成本肯定会高;其次,他们内心的“工匠精神”不允许其偷工减料。

    因此德国的产品普遍都很昂贵,但都非常经久耐用。德国人的追求是在赚钱的同时,又得保证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现在国人总是在说工匠精神,何为“工匠精神”?问心无愧,就是第一要义。古代的工匠若是都投机取巧,哪还会有这么多的精美工艺品流传于世。

    除了专注与认真,德国能打造2300多个世界名牌的原因,就是头脑灵活。简单而言就是“巧”,他们不是只知道埋头苦干,而是懂得适时地做出改变让产品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当年中国古人发明榫卯结构,就是为了让建筑具有更强的抗震性以及实用性。今天的德国,亦是如此。他们总是能够慧眼识珠地发现大众的需求,也能够很快地找准自己的定位。

    因此他们发明了很多的绿植设备以及农业工具,以方便人们的生产。而后再发挥专注的敬业精神,如此一来令世人满意的产品便生产出来了,根本就不愁销路。德圆人没必要为了节省那点成本而破坏了“德国制造”这块金字招牌,只要它屹立不倒,德国的商品就总能畅销世界。

    (摘编自《德国“工匠精神”》)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人们看到了匠人身上的匠心,看到了“工匠精神”在某些方面的意义。 B . 每一帧场景,每一个特技,都是演员们拿命换来的,这就是86版《西游记》“霸屏”的原因。 C . 材料一举《大战红孩儿》的例子,旨在告诉读者,《西游记》即使道具粗糙,也能凭借艺术魅力,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D . 材料二认为德国之所以能够打造出2300多个世界名牌,是因为德国人专注认真,举世闻名。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部经典作品能够流传于后世,往往和作者吃苦的决心和刻苦的努力等是分不开的。 B . 工匠们如果能将坚定、敬业、严谨、精益求精的精神沉淀于心,定能创造出一番业绩。 C . 德国人具有“工匠精神”,制造出来的产品都非常经久耐用,所以德国的产品都很昂贵。 D . 德国的产品讲究实用性,德国人总能发现大众的需求,也能够很快地找准自己的定位。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工匠精神”的一项是( )
      A . 爱因斯坦从小被学校老师称作“智障”,后来他不断发挥聪明才智,最终证明了自己是天才。 B . 知名导演焦菊隐先生20世纪50年代时为了拍好《龙须沟》,带着全组演员用心观察当地人的生活将近一年之久。 C . 京剧大师李少春每次演出前吊嗓子时,都要仔细把剧场每一个座位走一遍看一遍,看手一颤的这个力度,观众能不能明白。 D . 柳青在皇甫村扎根14年,深入了解农民生活,才创作出鸿篇巨制《创业史》。
    4. (4) 材料一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 (5) 关于当今时代,如何让“中国制造”更好地畅销世界这个问题,材料二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下题。

    文本一:

    北中国

    萧红

    一早晨起来就落着清雪。在一个灰色的大门洞里,有两个戴着大皮帽子的人,在那里响着大锯。

    “扔,扔,扔,扔……”好像唱着歌似的。

    不远就有一段树林,沿大道的两旁长着。说是养了一百来年的大树,从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将来还要传给第二代、第三代儿孙,最好是永远留传下去,好来证明这门第的久远和光荣。

    可是,今年却是这树林的主人自己发的号令,用大锯锯着。

    树上的喜鹊窝,新的旧的有许多。树一被伐倒,喜鹊窝也跟着覆到地上,有的跌破了,有的则整个的滚下来,就坐在那亮晶晶的雪上。

    一百多棵榆树,现在没几棵了。

    上房的门喀喀地响着就开了,老管事的手里拿着一个信封,从台阶上下来,怀怀疑疑,把嘴唇咬着。那两个拉锯的,一看这情景就知道大先生又在里边闹了。

    老管事的走进大门洞,把信封拿给他们两个细看。他们都不识字,老管事的也不识字。不过他闭着眼晴也可以背得出来,这样的信,他的主人从生了病的那天就写,一天或是两封三封,或是三封五封。已经写了三个月了。

    老管事的把信封头朝下、脚朝上地倒念着:

    中华抗日英雄

    耿振华吾儿收

    父字

    全念对了,中间写在红绶上的那一行,他只念了“耿振华收”。一个拉锯的,连忙补添着说:“耿振华吾儿收。”

    清雪还照旧下着,两个拉锯的,又在那里唰唰地工作起来。这样好的木头哪里去找去!现在锯了,毁了,劈了烧火了。好像他们自己的命运一样,看了未免有几分悲衮。

    “百乡棵树,耿大先生想儿子想疯了。”

    大少爷一走,开初耿大先生不表示什么意见。他想,过了一些时候,就会回来的。自己年轻时,也是那样。孙中山先生革命的时候,还偷偷地加入了革命党呢。只希望他在外边碰了钉子就回来了。

    儿子的母亲,一哭哭了三四天,说儿子走的三四天前,她就看出孩子有点不对。眼泡是红的,一定是不忍心走,哭过了的,还有他问过母亲一句话,他说:

    “妈,弟弟他们每灭应该给两个钟头念中国书。尽念日本书,将来连中国字都不认识了,等哪天咱们把日本人打跑了,还满口日本话,那该多么耻辱。”

    妈就说:“什么时候会打跑日本?”

    儿子说:“我就要去打日本去了……”

    这不明明跟母亲露一个话风吗?可惜当时她不明白,现在她越想越后悔。

    儿子一去就是三年,只是到了上游时,有过两封信。以后就音信皆无了。传说就在上海的抗日部队里,当了兵。后来,又说他早就不在上海了,在陕西八路军里边工作。

    母亲在这三年中,会说东忘西的,无所因由似的说哭就哭。

    可是耿大先生则不然,关于儿子,他一字不捉。只是夜里不睡觉,静静地坐着,往往一坐坐个通宵。

    他夜里坐了三年,竞把头发坐白了。

    大少爷一走,全家都散心了。院墙倒了,用一排麦秆附上;房子漏了雨,拿一块砖头压上。一切的光辉生气随着大少爷的出走失去了。

    现在耿大先生早已经病了,有的时候清醒,有的时候则昏昏沉沉地睡着。

    今年阴历十二月里,他听到儿子大概是死了的消息。这消息是儿子从前的一个同学那里传出来的。

    耿大先生拿起这些日子所有的报纸,看了半夜。直到鸡叫天明,他枕着那些报纸,忽然做了一梦。在梦中,他的儿子并没有死,而是做了抗日英雄,带着千军万马,从中国杀向“满洲国”来了。

    耿大先生一梦醒来,从此就病了。

    清醒的时候,他就指挥着伐树。

    “伐呀,不伐白不伐。”

    把树木都锯成短段。

    “烧啊!不烧白不烧,留着也是小日本的。”

    等他昏迷的时候,他就要笔要墨写信。

    只要客人来了,他就说:“你等一等,给我带一封信去。”

    家里的人,觉得这是一种可怕的情形。若是来了日本客人,他也把那抗日英雄的信托日本人带去,可就糟了。

    所以自从他一发了病,也就被幽禁起来,把他放在花园角上那凉亭子里去了。那花因里素常没有人来,一到了冬天,满园子都是白雪。凉亭里边生了一个炭火盆。他寂寞的时候,就往炭火盆上加炭。

    有一天,厨子给老爷送饭的时候,一开门,满屋子的蓝烟。往地上一看,耿大先生就在火盆旁边卧着,一只手按着自己的胸口,好像是在睡觉,又好像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似的。

    耿大先生死了。

    1941年3月26日

    文本二:

    好的作家在具体的文学创造中,会采用很多策略加强时空叙事的张力和粘合力,使叙事中的时间进程和空间拓展趋于复杂化,丰富文本的市美意蕴,萧红的小说擅于在单一的故事情节发展中蕴涵隐性情节,把时代风云变化的隐性情节隐藏在具体平实的小人物日常生活遭遇的表层情节发展中,让表层情节和隐性情节相互渗透,一方面可以更完整地理解表层情节进程中不能得到很好解释的某些因素,另一方面也丰富和拓宽了小说风云变化的时代背景,这样处理不仅能够揭示时代特征,还能巧妙地展现人物的心路历程和作家的主观意图。

    (摘编自楚金波《论萧红短篇小说的时空叙事策略》)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中,“老管事的”和“两个戴着皮帽子的”都对耿大先生的信封上的文字非常熟悉,可见大先生对儿子的思念已成病态,而他们对此也只能倍感悲凉和无奈。 B . 父亲年青时也参加过革命党,儿子年青时加人了抗日军,小说将两代人的类似的青春故事关联起来,展现了不同时期青年同样的担当精神。 C . 耿少爷走后音信渺茫,可揣想其时局动荡中辗转不定的处境。而走后家中日益破败,人心渐散,也预示了耿家的悲剧结局。 D . 从希望儿子“碰了钉子”,到“一字不提”,再到称儿子为“抗日英雄”,这体现了耿大先生对儿子前后矛盾的态度。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北中国”为题,创作于1941年,这种时空组合能让读者很自然地想起那片苦难的土地和那段艰难的岁月。 B . 开头伐树的景有声却显得冷寂,暗示了压抑的社会环境和悲凉的情感基调,作者更是借“伐树”牵出一系列背后的关键情节。 C . 耿大先生梦见儿子率军归来收复家园的景象,与梦醒后儿子已不在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强化了故事的悲怆色彩。 D . 小说以小见大,借耿大先生的个人悲剧来表现时代悲剧,他的死固然与周围的人求全自保、冷漠疏离有关,但最终还是特定时代造成的。
    3. (3) 作者多次写到“树”,其中寄寓了深刻的含义。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4. (4) 根据文本二的观点,萧红的创作中表层情节和隐性情节是相互渗透的,请就此对文中画横线处耿振华母子的对话进行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长孙冀归,字承业。宣武时,梁将裴邃、虞鸿袭据寿春,承业诸子骁果,邃颇难之,号日“铁小儿”。诏河间王元深总众援之。琛欲决战,承业以雨久,更须持重。琛弗从,逐战,为账所乘,承业后服。初,承业既总强兵,久不决战,议者疑有异图。朝庭重遣河间王深等三都督,外声助承业,内实防之。会鲜于修礼反于中山,以承业为大都督北讨。寻诏承业解行台,遣河间王琛为火都督。承业遣子子裕奉表,称与琛俱当国难,琛败臣全,遂生私隙。且临机夺帅,非策所长。书奏,不纳。寻正平郡蜀反,承业讨蜀,频战有功,复本爵。未几,班州刺火萧宝费据州反,复以承业讨之。承业时背疽未愈。灵太后劳之曰卿疹源如此胀欲相停灭无可寄如何承业答曰死而后已敢不自力时子彦亦患脚痹,扶杖入辞。尚书仆射元顺顾相谓曰:“吾等备为大臣,各居宠位,危难之日,病者先行,无乃不可乎!”英有对者。时薛凤贤、薛修义聚河东,据盐池,攻围蒲坂,东西连结以应宝夤。时有诏废盐池税,承业上表曰:“盐池天资贿货,密迩京畿,唯须宝而护之,均赡以理。今四境多虞,府藏罄竭。常调之绢,不复可收。昔高祖升平之年,无所乏少,犹创置盐官而加典护。臣辄符司监将尉,还率所部,依常收税,更听后救。”孝武初,转太傅,录尚书事。以定策功,更封开国子。承业表请回授其姨兄廷尉卿元洪超次子恽。初,承业生而母亡,为洪超母所抚养,是以求让。许之。大统元年,薨,赠假黄钺,谥曰文宣。

    (节选自《北史·长孙冀归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灵太后劳之曰卿/疹源如此/朕欲相停/更无可寄/如何/承业答曰/死而后已/敢不自力/ B . 灵太后劳之曰卿/疹源如此/朕欲相停更/无可寄/如何承业/答曰/死而后已/敢不自力/ C . 灵太后劳之曰/卿疹源如此/朕欲相停更/无可寄/如何承业/答曰/死而后已/敢不自力/ D . 灵太后劳之曰/卿疹源如此/朕欲相停/更无可寄/如何/承业答曰/死而后已/敢不自力/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会鲜于修礼反于中山”中的“反”字与《鸿门宴》中“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的“反”字意思相同。 B . “非策所长”中的“策”字和《过秦论》中“蒙故业,因遗策”的“策”字意思不同。 C . “尚书仆射元顺顾相谓曰”中的“顾”字和《荆轲刺秦王》中“荆轲顾笑武阳”中的“顾”字意思相同。 D . “均赡以理”中的“均”字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的“均”字意思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长孙承业为官处事稳重谨慎,仍屡招猜疑。统兵众多却不贸然决战更是招致众人猜疑,朝廷两次派造官员元琛专门监督防范他。 B . 长孙承业勇武善战,偕子平叛。承业与他的几个儿子都骁勇善战,萧宝灸反叛后,他和儿子子彦不顾病痛疾患,毅然出征平叛,忠心显著。 C . 长孙承业心怀国事,劝留盐税制度。得知朝廷要废除盐池税收一事后,承业上奏,认为盐池是上天资助朝廷的财货,应该珍视并保留征收制度。 D . 长孙承业知恩图报,主动辞让功名。幼年时母亲去世,被姨表哥元洪超之母养大,承业一直铭记恩德,后将本属于自己的功名让给元洪超的次子元恽。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①吾等备为大臣,各居宠位,危难之日,病者先行,无乃不可乎!

      ②今四境多虞,府藏罄竭。常调之绢,不复可收。

    5. (5) 长孙承业不仅能为国尽忠,还治家有道。请简要概述文中长孙承业是如何处理亲族关系的。
三、诗歌鉴赏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注】①长至: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②獬(xiè)豸(zhi)冠: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冠。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作此诗之时,已被贬谪到辰州,正是寒冷的冬至日,眼前霜雪漫天的情景,让他难忍悲凉,感慨万千。 B . 去年夏至,诗人还在京城为官,头戴华冠,手持法杖,踌躇满志,为朝廷效命。 C . 由颈联可知,诗人积极进取,渴望仕进,迫切地想荣归京都,面见天子;不愿寄身荒野,功业无成。 D . 尾联中,诗人一直未能收到来自京城的消息,心忧家国,却无可奈何,只能独立江边,涕泗横流。
    2. (2) 这首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试结合相关内容进行赏析。
四、默写题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这是曹操在《短歌行》中用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自己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的诗句。
    2. (2) 杜甫的《登高》中“”两句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3. (3) “月”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古人借“月”表达不同的情感,《琵琶行》中“”借“月”烘托四周环境的寂静,衬托琵琶女技艺的高超;《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月”来表达诗人寻求超脱的豁达。
五、语言表达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中华农耕文明根植于乡土,千百年来孕育滋长的乡土文化①__________,不仅保留了层积历史的宝资记忆,还在现实社会中不断②__________。《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强调,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

    传统农耕技艺是中国人生产智慧的高度凝结,传统乡土节庆、民族习俗等文化景观带来了体验乡村和寄托乡愁的丰富载体,乡土文化还成为特色农业、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重要源泉。在新的历史情境中,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才能让乡土文化生命不息、③__________。

    还需要看到的是,乡土文化的挖掘和弘扬有助于增强村民对“农民”身份、“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认同感、自豪感,积聚起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 )更为重要的是,乡土文化反映了在乡土空间中经过千百年形成的人们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精神信仰。根植于乡土的孝亲、仁爱、民本、和合、天人合一等精神观念,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构成,是乡村中的人们所遵循的处世哲学与行为准则。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交化,不仅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力量,更能增强人们文化上的满足感、加强人们的精气神。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恰当的成语。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有助于维系父老乡亲式的情感的乡土文化,是乡村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纽带。 B . 父老乡亲式情感的维系,仰赖于作为乡村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纽带的乡土文化。 C . 作为乡村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纽带,乡土文化有助于维系父老乡亲式的情感。 D . 乡土文化联系起了乡村中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帮助了父老乡亲式的情感的维系。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今天,全国各地健身热沏涌动,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科学的运动健身可以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有助于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医疗开支,是实现全民健康积极有效的手段。①___________,于增进健康并无益处,值得大家重视。

    游泳、跳绳、跑步、打球、太极……不同的人体质和健身需求不同,适宜的运动形式和强度也有所不同。尽管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如果②___________,不仅达不到健身的功效,反而会“伤身”。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运动是保持健康的“良药”,个性化运动“处方”需考虑多项维度,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等,可以解决运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所以每个人③___________,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负责人。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简述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条件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六、材料作文
  • 8. 高三语文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对比赏析袁枚的两首小诗,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苔(其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注:“青春”,指苔藓富有生机的绿意。

    苔(其二)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注:“渠”,第三人称,他,它。此泛指各种生物。

    有人说青苔了不起,敢向牡丹学习;有人说青苔就应该做自己,为什么要学牡丹;有人说青苔努力向上,也可以成为牡丹;有人说,说不定牡丹还在暗自美慕青苔呢;有人说青苔和牡丹,各有千秋,也可以彼此交流啊……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是老师说,那请每个同学写一篇发言稿,说明自己的观点,在明天的语文课上宣读吧。

    如果你是班上的一位同学,你会作何感想呢?请结合材料完成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