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兰州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43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33 分)
  • 1. (2023高二下·兰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娜拉和易 卜生的名字于 1889 年 11 月最初出现于日本文坛。易 卜生去世的 1906 年 掀起易 卜生热,延续多年,文学史称之为“易 卜生季节”。它对长期支配日本的女性观——日本式的儒教型,无疑是一个响亮的冲击。

    ②儒教的本家原在中国,这里试举一例说明, 日语“良妻贤母”便是由汉语“贤妻良 母”先传到朝鲜,变成韩语“贤母良妻”,而后于 19 世纪末输入日本变成的。近代日本将 公共与家庭领域分开,主张“男人工作,女人持家”,引进西方的性差科学以证明家务是 女人的事业,其实是明治启蒙期对民主化的一种误解。明治维新振兴女子教育,只注重贤 母养成的必要性,因为“良妻贤母”与“国家”—— 国 (天皇制国家) ,家 (《明治民法》 下的家父长家族) 紧紧关联。家是国家与个人的媒介,女性国民只须好好地温柔地起妻、 母作用,免谈革命。

           ③拒绝家和家的联姻,推行自由的个人恋爱和结婚,可以看作是从“家”解放出来的 功绩之一。近代选择的“核家庭”(从日语直译过来的单词,指像孩子一样分裂到最小的 单位的家庭形态)                                                       

    ④但是,站在女性自我的视点来考察,所谓自由的个人幻想、生育子女的共同体幻想, 显然都是近代“核家庭”对女性自我的压抑和束缚。恋爱、结婚一体化思想的背后是—— 男人们作为劳动生产的一方,女人们专门从事家务,被关闭在家庭这一私的领域里。作为 女性,近代“核家庭”自我压抑的根源,不再是家制度时的家长,而是丈夫。原以为能够 充足个人自由的恋爱,似乎变成了“核家庭”中夫妻关系的修理所。

    ⑤最早反映出近代家庭内女性的这种不满的历史性作品,便是易 卜生的《玩偶之家》。 女主人公娜拉意识到在“核家庭”中,女性是隶属于男性的并试图脱出。在日本,娜拉式 的叛逆型女性形象最早出现于女作家清水紫琴的《残缺的戒指》(1891) ,距易 卜生名字出 现于日本之后只有两年。但它真正引起评论界注意,却是在日本女性主义批评成立的 70 年代后期。

           ⑥《残缺的戒指》是第一篇女性的第一人称告白体小说。明治二十年 (1887) 前后, 日本出现第一人称口语小说。这种自叙体文学很适合女性的自我表现,因为女性本来就富 于感性的日常生活,这一来可以从身边小小的故事写起,像拉家常,写 日记,随意而亲切。

    ⑦《残缺的戒指》开女性笔下离婚小说的先河。它写的基本是作家的亲身经历。清水 紫琴毕业于高等女校,受民权运动及女权思想的感召,毅然离婚自立,成为一名女学杂志 的编辑。《残缺的戒指》开篇写道:“你注意到我的这枚戒指了,你惊异,玉已被毁灭,为 什么还戴着?快脱去为好呀……”小说用的是倒叙法。原来,服从父命结了婚的“我”, 得知丈夫原有恋人并恋情依旧,心理斗争十分激烈。是遵从《女大学》教育,以“忍”为美德呢,还是听从女权论的召唤:“不幸、悲惨决非女子的天命”,勇敢地向命运挑战呢? “我”终于横下一条心,主动提出离婚,投身于拯救世间妇女的文字工作。“我”将结婚 戒指的宝玉毁坏,依然显要地佩戴着它,以纪念这一离婚行动。

           ⑧而在中国,娜拉的命运又如何呢?

    ⑨《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于 1935 年作为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之三由容光 书店印刷初版。大多数评论者将她视为一部“民族寓言”,一部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反帝 国主义作品。民族兴亡的“眼镜”造成了男批评家们对萧红作品的阅读盲点。其实,《生 死场》试图从女性的身体体验去看待生与死的意义,特别是从农村妇女生活密切相关的两 种——生育以及由疾病、虐待和自残导致的死亡去看待生与死的“场”:美丽的女人身上 长蛆发臭,活活地腐烂而亡;“生产”的女人被丈夫疯子般折磨,肉体浸泡在血河里…… 它揭示的何止是民族仇恨,显然还有性别迫害问题。《呼兰河传》则进一步揭示了封建社 会的畸形现象——为奴隶的女人同时奴役自己的同类,如——婆婆打小媳妇,最后让女巫 医用热水活活把她烫死的情节。可以看出,萧红继鲁迅之后对国民灵魂的批判是包含女性 立场的。萧红的女性眼光使她洞察历史和乡土。

           ⑩萧红之笔是女性的逃亡之笔。但女性逃亡的命运如何?“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 鲁迅先生的著名论断众所周知:“不是堕落,便是回来。”在如网的社会制度中,女性何以 逃亡?鲁迅先生指出了现实的严酷性,却没有为女性指明出路。

    ——节选自林祁《风骨与物哀:二十世纪中日女性叙述比较》

    1. (1) 下列选项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明治维新时期,西方科学对日本女性的启蒙不包含男女平等思想。 B . 易 卜生影响日本之后很短的时间内,《残缺的戒指》就引发了评论界的热议。 C . 个人自由恋爱在当时嬗变为对日本新女性自由新的压抑来源。 D . 《生死场》从民族兴亡的视角来重审中国女性在现实中的残酷命运。
    2. (2) 第③段横线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以“核家庭”为媒介;②获得性和精神的满足;③恋爱的结果——结婚和生育的“家”;

      ④对等的男女性关系及亲手养育子女的条件;⑤成为近代思想体系之一;

      ⑥给予女性人的自由;⑦通过恋爱自我实现;⑧而统一这三个欲求的是“恋爱”

      A . ①⑤⑦⑧③④②⑥ B . ⑥④⑧①⑦②③⑤ C . ③④⑤⑥②①⑧⑦ D . ⑦②③④⑥①⑤⑧
    3. (3) 《残缺的戒指》中的“我”和《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分别怎样对待“婚戒”?这种行为 各有何象征意义?请简要分析。
    4. (4) 请结合以下材料,分析歌德《迷娘》(之一) 与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中的女性形 象有何相似遭遇,作者借她们的处境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从 18 世纪 70 年代到90 年代中期,歌德用将近 20 年的时间创作了他的第二部长篇小 说《威廉 ·迈斯特的学习时代》。这部小说中穿插了不少优美的抒情诗,《迷娘》(之一) 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迷娘”(Mignon,原为法语,意思是“可爱的”“动人的”) 是《威 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出现的小姑娘,她是意大利边境某位侯爵的侄女,是一对贵族 兄妹乱伦之恋的产物。迷娘出生后便被神父和周围亲友视为孽种,抱离了生父生母交给湖 滨上的规矩人家抚养,后被威廉解救,成为他漫游途中的同伴。她生性沉默寡言,而她所 表现出的庄重和虔诚都是为了涤清自己身上的原罪。她时常坐在圆形拱柱下面出神,也经 常跑进厅堂去看大理石像。

  • 2. (2023高二下·兰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

    夜巷

    苏金伞

    小巷的记忆力最坏,

    虽有纸糊灯刚走过,

    马上又糊涂得如拢了藕的塘泥;

    一只壁油灯,

    抛下的黑影比光还多,

    而且还有着消化不良症:

    一辆豪华的马车驶入,

    像细蛇吞下一头青蛙,

    在肚里翻不过身来。

    至于失眠倒是不会的。

    也有足以炫耀的地方:星子多,

    因为大街上的,

    都被明灯赶到这里了;

    就像:鱼被渔火赶入河湾。

    1937 年 3 月 19 日 (有删改)

    (二)

    树和天空

    特朗斯特罗姆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

    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歇。树停下脚步。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三)

    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 故压得腰弯背断。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 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钱钟书《谈中国诗》

    1. (1) 下列对第一首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这首诗展示的是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的夜巷,“夜巷”在诗人的笔下变成了一个人,这 样的想象带给读者一种别开生面的感受。 B . 这首诗前三句展现出一幅动态的画,纸糊灯被人拿着晃晃悠悠地从小巷里走过,随着 橘色的灯光一点点向巷子深处移去,刚路过的地方再度被夜色笼罩。 C . 小巷不仅“记忆力最坏”,它还患有“消化不良症”,因为小巷是一条细细窄窄的巷子, 甚至不能让一辆马车调头。 D . 诗歌的第一节紧紧扣住“夜巷”的“夜”字展开描述,如写走过小巷的“纸糊灯”, 挂在小巷的“壁油灯”等,它们显示了黑夜里小巷的特征。
    2. (2) 要使语言具有诗意美,就要学会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要尽量用有限的语言描绘生动的画 面,刺激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扩展出无限的审美空间。请分析三则材料是运用了 哪些艺术手法来体现语言的“诗意美”。
    3. (3) 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常用意象组合及其变化来表现情感的起伏流动。试分析材料一、二 中的两首诗歌是通过什么样的意象组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 (41 分)
  • 3. (2023高二下·兰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一)

    数岁,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 (李) 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 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 且引且战,连斗八 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 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其兵尽没,余亡散得归汉者四百余人。单于既 得陵,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 自是之后,李 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

    (选自西汉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

    (二)

    (李) 陵在匈奴岁余上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敖军无功还曰捕得生口言 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上闻,于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其后,汉遣使使匈奴,陵谓使者曰:“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 ”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陵曰:“乃李绪,非我 也。”李绪本汉塞外都尉,居奚侯城,匈奴攻之,绪降,而单于客遇绪,常坐陵上。陵痛 其家以李绪而诛,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

    (选自东汉班固《汉书 ·李广苏建传》)

    (三)

    苏武者,故右将军平陵侯苏建子也。孝武皇帝时,以武为栘中监使匈奴,是时匈奴使 者数降汉,故匈奴亦欲武以取。单于使贵人故汉人卫律说武,武不从,乃设以贵爵,重禄尊位,终不听,于是律绝不与饮食,武数日不降。又当盛暑,以旃厚衣并束之日暴,武心意愈坚,终不屈挠。称曰:“臣事君,由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守节不移

     
    有斧钺汤镬之诛而不惧也,尊官显位而不荣也。 ”匈奴亦由此重之。武留十余岁,竟不降下,可谓守节臣矣。《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苏武之谓 也。匈奴言武死,其后汉闻武在,使使者求武,匈奴欲慕义归武,汉尊武为典属国,显 异于他臣也。

    (选自西汉刘向《新序 ·节士》)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陵在匈奴岁余/上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敖军无功还/曰/捕得生口/言 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 B . 陵在匈奴岁余/上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敖军无功还/曰/捕得生口言 /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 C . 陵在匈奴岁余/上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敖军无功还/曰/捕得生口言 /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 D . 陵在匈奴岁余/上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敖军无功还/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素闻其家声”的“素”与“素与副张胜相知”的“素”含义相同。 B . “以亡救而败”的“亡”与“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的“亡”含义不同。 C . “故匈奴亦欲降武”的“降”与“却匈奴七百余里”的“却”都是使动用法。 D . “欲降武以取当”的“当”与“以一仪而当汉中地”的“当”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以旃厚衣并束之日暴”与“与旃毛并咽之”的两个“旃”均同“毡”,意为毛织的 毡毯。 B . “子为父死无所恨”的“恨”与“此三者,吾遗恨也”的“恨”词性和含义均不同。 C . “竟不降下”和“竟死于秦而归葬”的“竞”词性和含义都相同。 D . 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绐”的含义为欺骗,即匈奴欺骗汉朝说苏武已死。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李陵受命统率五千步兵深入居延海以北,目的是分散匈奴兵力,以减轻贰师将军李广 利所率部队的压力。 B . 李陵军在进军途中遭遇匈奴单于所率的八万兵马围攻,双方激战,匈奴军伤亡上万人, 李陵军苦战力竭。 C . 李陵投降匈奴后,受到单于的赏赐和重用,但由于大阏氏的反对,单于又疏远了李陵, 将其流放至北方。 D . 苏武在匈奴十多年,坚守节操不肯投降,汉匈两方对他的忠义之举都有所推重,刘向 也引《诗经》之语表示赞扬。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

      ②虽有斧钺汤镬之诛而不惧也,尊官显位而不荣也。

    6. (6) 请根据文本并结合所学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①关于汉朝杀掉李陵家人的原因,《史记 ·李将军列传》和《汉书 ·李广苏建传》有不 同的记载,请结合文本简要梳理。

      ②关于苏武在匈奴遭受的非人待遇,刘向在《新序》中的记载和班固的记载 (即教材 中的《苏武传》) 有何不同?请简要梳理。

  • 4. (2023高二下·兰州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古风 (其四十八) ①

    李白

    秦皇按宝剑,赫怒震威神②。

    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③。

    征卒空九寓,作桥伤万人。

    但求蓬岛药,岂思农扈④春。

    力尽功不赡,千载为悲辛。

    【注释】①唐玄宗统治后期,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迷信道教、企望成仙。②威神,凶 威之神,此指海神。③传说秦始皇让海神为他驱石架桥。④农扈,古代农官。

    1. (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第三、四句运用了大胆的想象,再现了传说中的场景,表现出了秦始皇的不可一世。 B . 第五、六句中的“空九寓”“伤万人”既承接上文的神话传说,又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C . 全诗将情感融于叙事之中,末句方透露其用意,含蓄委婉,可见诗人高超的功力。 D . 本诗语言通俗明白,体现了李白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风格特征。
    2. (2) 本诗和贾谊《过秦论》(上) 都在斥责秦的过失,请比较二者观点的异同。
  • 5. (2023高二下·兰州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贾谊在《过秦论》(中) 里指出“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推此言之, 取 与 守 不 同 术 也 ”,  可 以 看 作 是 对 他 在 《 过 秦 论 》 ( 上 )  中 提 出 的 “”这一观点的进一步阐释。
    2. (2) 历史上的一些朝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其速亡的历史教训令后人感 叹不已,常引以为鉴 。《过秦论》和《五代史伶官传序》正是这样两篇以史为鉴 的史论文 。贾谊用“”三句话高度概 括了秦朝的速亡过程,欧阳修也用“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的类似话语概括了唐庄宗李存勖的下场。
    3. (3)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中,作者欧阳修用“”两句高度概 括了唐庄宗俘燕灭梁,大仇得报,完成父亲遗命的历史事件。
三、语言文字运用 (16 分)
  • 6. (2023高二下·兰州期中) 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哲理,最符合下图文化发展关系的一项是(  )

    A .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B .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 .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D .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社会问题剧”是指挪威戏剧家易 卜生响应丹麦评论家勃兰兑斯:“文学要有生气, 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的号召,用现实主义的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① 其中著 名的四大社会问题剧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② 他用犀利的 笔锋饱含着激愤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等多方 面的假面具,揭露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虚伪和荒谬。

    作为一部“社会问题剧”,不仅《玩偶之家》尖锐地提出了问题,揭示了曾经用来应 对这些问题的各种思想观念也都已经“失效”,同时还深刻地指出当时女性在社会、家庭 中的地位。人们需要像娜拉那样走出牢笼,重新寻找问题的答案,努力探索新的自我,在 “ 自省”的基础上尝试建立新的道德,从而拉开了女性解放运动的序幕。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易 卜生认为,女性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是同一个问题,“妇女们 为之奋斗的那个事业在我看来是全人类的事业”。(出自《1898 年 5 月 26 日在挪威保卫妇 女权益协会的庆祝会上的讲话》) ③ 在《玩偶之家》的最后,娜拉离开了丈夫,离开了她 的家,重重地摔了身后的门,有人曾这样形象地形容——“娜拉身后的关门声比滑铁卢大 战的大炮还要响”。④

    1. (1)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所使用的标点符号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①去掉“勃兰兑斯”后的冒号。 B . ②在“社会问题剧有”后面加冒号。 C . ③把句号移到右括号的后面。 D . ④把句末的句号移到后引号里面。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不仅《玩偶之家》尖锐地提出了问题,揭示了当时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同时 还深刻地指出曾经用来应对这些问题的各种思想观念也都已经“失效”。 B . 《玩偶之家》不仅尖锐地提出了问题,揭示了当时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同时 还深刻地指出曾经用来应对这些问题的各种思想观念也都已经“失效”。 C . 《玩偶之家》不仅尖锐地提出了问题,揭示了曾经用来应对这些问题的各种思想观念 也都已经“失效”,同时还深刻地指出当时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 D . 不仅《玩偶之家》深刻地提出了问题,揭示了曾经用来应对这些问题的各种思想观念 也都已经“失效”,同时还尖锐地指出当时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
    3. (3) 材料末尾引用的“娜拉身后的关门声比滑铁卢大战的大炮还要响”这个句子用了什么 修辞?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 8. (2023高二下·兰州期中) 请在下列句子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 (1) 在创作这幅书法作品的时候,他 ,将王羲之的行楷笔法与张旭的狂草笔法 结合起来,令人眼前一亮。
    2. (2) 走进他的个人藏宝馆,只见古籍、古画、瓷器等各种宝物如 ,令人惊奇。
    3. (3) 教授问:“你也愿意报考我的研究生吗? ”他没想到教授问这个问题,一时, 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四、写作 (60 分)
  • 9. (2023高二下·兰州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提炼观点,围绕“老字号的经营困境与发展”的话题,联系社会实际,任选一个角度,以申论的形式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要求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材料一:

    2020 年,微博上一则博主探访狗不理包子王府井总店的视频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视 频中,微博博主@谷岳对店内包子品质、服务以及菜品价格等方面进行点评,以负面评价 为主。该视频发出后不久,王府井狗不理于 9 月 10 日发声明称,视频中的“恶语中伤言 论不实”,已报警处理,要求博主停止侵权行为并公开道歉。

    狗不理王府井店就博主@谷岳发布视频评论的回应引发舆论关注。微博话题#王府井狗 不理回应网友差评视频#也冲上热搜,话题阅读 4.3 亿,讨论 3.2 万。随着事件不断发酵, 王府井狗不理餐厅上述声明已被悄然删除。

    9 月 15 日凌晨,狗不理集团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声明称,狗不理集团解除与狗 不理王府井店加盟方的合作。

    材料二:

    一块老字号牌匾,凝结的是前人的匠心,更是品牌历史的沉淀。在消费选择日趋多样 化的今天,依然有许多消费者对老字号商品情有独钟,也是因为他们所承载的核心价值让 消费者甘愿为一份情怀买单。

    可商家也应该看到,情怀背后,是消费者对更优质量与更人性化服务的更高需求,只 一味依赖情怀,也许能守住老品牌,却留不住好口碑。越是老字号,越是应该增强服务意 识,严格质量管理,以保金字招牌长久不衰。

    相信差评并不都是带有恶意,更多是慕名而来的消费者在失望而归后希望店家能做出 改进的期盼。

    ——光明日报《差评就报警,狗不理认真的吗?》

    材料三:

    消费者本就有权利表达个人喜好,但王府井狗不理餐厅的“封口 ”做法,使得公众有 企业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隐忧,情感上难以认同。

    企业重视消费者的反馈本没有错,但餐饮业里一直存在着“众口难调”现象。无论是  批评还是赞美,每一次沟通都是企业向消费者展示企业形象、传播经营理念的良机,企业  应予以珍视,真诚倾听消费者反馈,不断优化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不是“一刀切” 地拒绝所有批评。

    老字号要主动将网络新鲜事物融入自己的发展中,不能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一蹦三尺 高”。诚如《人民日报》指出,老字号沉淀着情怀,不摆老资格更能积攒口碑。

    ——人民网《狗不理包子引热议 老字号店铺更应经得起批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