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

更新时间:2023-06-29 浏览次数:18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 1.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现代文阅读 I

    材料一:

    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国 人民历来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怀,当代中国文艺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 信心和抱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 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

    各国人民的处境和命运千差万别,但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为改变命运的不屈奋斗是一致的, 也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马克思说:  “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  事情。”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决心和意志,以前所未有的智慧和力量,开  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  态,大幅提高了中国文化软实力。国际社会希望解码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成功秘诀,了解中国人民的  生活变迁和心灵世界。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 中国故事,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 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 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同世界 各国文学家、艺术家开展交流。要重视发展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 传统,拓展风格流派、形式样式,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摘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材料二: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文学是世界性语言,文学所表现的  对真善美的追求、对英雄主义精神的赞颂、对社会发展的担当,具有跨文化传播的艺术魅力和精神  力量。进入新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在投身时代、书写人民的过程中表现出新特点新气象。与此同时, 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也打开局面,蓬勃发展,向世界呈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在严肃文学方面,作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中坚力量,王蒙、铁凝等一批作家的作品持续走向海外。 这些作品不仅发扬了中国文学传统,同时在文学手法与样式上多有创新。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优  秀的译本既保留文本原有的艺术特质,又确保译文流畅可读、符合外国读者阅读习惯,从而使作品  更容易走入读者的精神世界。近年来,不仅老一代汉学家继续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翻译成英语、  法语、西班牙语等多个语种,还涌现出新一代优秀的文学翻译者,薪火相续,如获得2020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德国汉学家吴漠汀、英国青年翻译家米欧敏,等等。这些优秀的翻译家已经成为中外 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严肃文学之外,中国当代类型文学的海外传播也渐趋活跃,辐射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 大。其中,尤以网络小说、科幻小说较为突出。网络小说出海,叫好又叫座:据《2020中国网络文 学蓝皮书》统计,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累计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万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类应用 用户1亿多人,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科幻文学海外传播风头正健:据统计,从2019年到 2020年,中国当代科幻文学被翻译成20余种语言,作品数量从97篇(部)增至220篇(部);超 过30位中国当代科幻作家的作品被译介到海外,参与译介并出版中国科幻文学的机构逾40家。

    从严肃文学到类型文学,近年来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势头正劲。及时总结经验,可对未来中国 文学出海提供有益借鉴。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离不开有效机制大力推动。 “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对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一些文化出版机构设立的翻译项目,发挥各自优势,以不同 渠道推动文学走出去。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实践多年的“中外作家同题互译项目”等初见成效。

    数字技术助力文学出海,以数字化带动国际化。快速迭代的技术发展创造了新型出版方式和对 外交流合作方式,为文学出海提供了更多机遇。如中国出版集团做强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多媒体数 字平台,以期实现图博会永不落幕的“云展示” “云贸易” “云交流”;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自主研 发中文图书跨境采购平台“芸台购”境外版,并与全球图书馆主流采购平台相对接,加快图书出口 步伐,展示出数字技术助力文学出海的广阔前景。

    文学走出去还需要建立健全专业人才队伍,调动民间参与热情。 一方面,注重对版权经理的培 养。版权经理与海外出版商、译者、版权代理人之间建立互信,往往在文学出海中起到关键作用。 另一方面,发挥灵活、丰富、本土针对性强的民间平台作用。 一些由海外的中国文学爱好者成立的 网上文学社区,就在为中国文学出海创造条件。中国作家协会和各国文学组织者、爱好者共同发起 的“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去年同时在12个国家启动。俱乐部在各地开展因地制宜的中国文 学主题阅读和交流活动,让多彩的中国文学抵达更多读者。

    当前中国文学正努力改变输出品种数量少、版权价格低、输出地域有限的局面,走向世界的步 伐愈加稳健,可一展身手的空间大大拓展。伴随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中国文学将塑造更多为世界 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也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精神力量。

    (摘编自姚建彬《文学走出去——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1. (1) 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艺创作者要关注世界、人类,创作出能彰显中国审美情趣、反映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优秀作品。 B . 文艺作品能凝结心灵、沟通世界,虽然各国人民处境和命运千差万别,但那些优秀作品会引 起他们的共鸣。 C .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局面即将打开,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步伐更加稳健,将为人类命运共同 体贡献更大精神力量。 D . 中国一些出版集团利用数字技术,依托新型出版方式和对外交流合作方式,从而更好地促进 了中国文学出海。
    2. (2) 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的问题,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 . 要重视文艺的民族特性,用中国传统艺术手法创作的作品,更能体现作品的中国风范。 C . 王蒙等作家的作品持续走向海外,这与作品译文符合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也有一定关系。 D . 在材料二中,作者用较为详细的数据,有力地阐释了中国当代类型文学的海外传播现状。
    3. (3) 下列说法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 “中国人民历来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怀”这一观点的 是( )
      A . 《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B . 《论语》: 一 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C . 《墨子》: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D .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 (5) 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请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 2.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现代文阅读Ⅱ

    文本一

    《大地之上》引子(节选)

    王方晨

    大河湾曾是香庄粮仓,土地非常肥沃。古人就不要说了,还说仍被记着的吧。眼下,能记得最 早的,就只有老勺头了,也免不了驴头安在马嘴上。偏他最爱吼几声颠倒语。看官且清耳:

    颠倒语/你颠倒听/拔了萝卜栽上了葱/六月天/穿棉袄/口袋驮着叫驴跑/吹铜锣/你打喇叭/门楼 子拴到马底下/拴着拴着官来到/抬着马/骑着轿/东西街/你南北走/十字街上人咬狗/拿起狗来打砖 头/砖头咬着俺的手.…

    老勺头的户口本上,写着一九三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出生,算来他已经八十六岁了,但他有时说 自己属牛,有时又说属虎。 可见真实年龄他自己也说不准。从日常表现上来看, 他要比自己的岁数 年轻得多,所以,除了自家的人,不分老幼,人人称其为“大叔”。

    在老勺头的记忆中,大河湾最早生活着三户人家,其一是外乡人。至于这外乡人是初来,还是 久居,老勺头就说不出了。听其口音是河南人,近鲁之商丘一带。看那主人的样子又像西人

    大河湾生活着一个黄头发、凹眼窝的异域人,很能刺激周边乡人的神经。老勺头当年作为一个 小孩儿,大河湾是他最好耍的宝地,逢到吉祥的日子还会得到一块甜死人的洋糖。但这户外乡人消

    失得很突然。老勺头每天清早醒来,脑子里照例是大河湾美好的景象,他的父亲却走来残酷地告诉

    他:外乡人走了。

    走去了哪里?父亲不知道,反正是人不见啦。

    居所留了下来, 土地也留了下来。它们又有了新的主人

    这个就比较确切了。新主人姓赵。

    赵家的路子比较寻常,不同之处是在外乡人留下的土地上种满了果树。那片不大不小的果园里, 找得到这块大地上的所有果树品种。除了苹果、葡萄、梨子、桃子、李子、杏,还有像是野果子的  林槍和沙果,没吃过的会以为这是同一种东西,而前者口感较硬实,后者较脆甜,所以又叫“甜子”。

    因为有了这个果园,大河湾比外乡人在的时候还要美好,看的吃的俱全。

    天不遂人愿,偏那赵家的主人在四十五岁的年纪上,爱上了赌,好起了色,时不时还要去北荡 街,抽上两口。

    他家不败谁家败!

    等赵家的房子土地都归了邻家所有,赵家余下的人也就流落四方。有去济宁州贩皮货的乡人见 了赵赌棍,是在跟日本人干事。尽管他脸上贴了块狗皮膏药,仍将他认了个准!

    这邻家的当家人有名有姓,老勺头历经多年也还叫得出来。是李姓“贵”字辈的,叫了个“仁 义礼智信”中的“仁”字。

    李贵仁素爱种庄稼,不喜果木,赵家留下的果园就被伐了个精光。刨出的树根带着黑黝黝的泥 土,都晒在河岸上,供他家烧了三冬

    李贵仁从小到大没吃过一颗果子。跟赵家做邻居,果子采摘了送来,也一概不吃。窝窝头是天

    下最好的美食,他总吃也吃不够。有比粮食香的么?没有。顶多就是年节时佐以红通通秦椒酱下饭。 “窝窝头,蘸秦椒,越吃越上膘。”这话是他倍感知足时,常挂在嘴边儿上的。

    守着菜河",少不了鱼虾之利。不知他仅是为了做样子,还是真的不思鱼虾之味,他从不沾腥。 自然鱼虾都便宜了家人。

    从这里看出来了,他就是个地地道道的纯种庄稼汉。他敬土地,惜庄稼。割麦的时候在田里休 息,见人坐在麦捆上,他必得赶人起来。

    麦子怎么能在屁股底下?

    新麦下来,第一碗面他要送到土地庙,给土地老爷吃。 一说庙,人会想到飞檐翘角,但大河湾

    的土地庙非也。它只是一块巨石,半为泥土所掩。离地三寸余,有一天然石坎,可插香烛、摆供品, 两侧隐见石棱,仿佛两根宇柱。石上青天为盖。

    人们多以为这巨石为河水大泛滥时自丁公山冲来,细说则更有来历。

    往古之时,女娲补天,锻炼神石,因工程浩大,免不了刮刮擦擦、磕磕碰碰,便有一石埃逃过 了女神的眼睛,飞落到人间的丁公山,就是半大不小的一座山头。

    土地老爷虽为小神一枚,然其农历八月十五得道日,天见异象。那可是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直下了个天地倒悬!女娲所遗石埃,应时崩落,滚入河中, 一路如沸汤浇雪,至大河湾方止。霎时 云开雾散,风平雨歇。广阔大地上,但余细流淙凉。

    你道是何朝何代啦?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约三千年前大周朝是也。有传石下铭文记载甚详, 但挨了石基掘下去,丈深不见其根。再掘,黑水“咕嘟嘟”直冒,恐怕大地都给掘漏了。

    昔日四极废、九州裂,尚有女娲拯黎民于水火,而后世哪里寻得着第二个女娲来?

    皆因土地庙有这神迹,即便二十五里开外也有不拜大庙,而专门来拜这小庙的。李贵仁又是那 样视土地为命的人,岂肯怠慢了土地爷?

    也是靠了土地爷护佑,大河湾年年五谷丰登。李家仓库里,大围满来小囤流。

    喜这李贵仁也不是吝啬之徒,村中纳捐纳粮,他倒主动占了大半。

    日本人投降的第二年,庄稼长势极好,眼见得又是一个大丰收。

    蹊跷,蹊跷,真蹊跷!一夜之间,李贵仁全家老少皆亡。

    什么原因?不详。反正一家人个个死挺了。但总得有个原因啊,人家说死于瘟疫。

    想想是有道理的。土地庙下面有个大窟窿,能通到哪里去啦?谁说不是黄泉路!近幽冥地府鬼 门关之处,疫气瘴毒潜滋, 一个土地小神怎么镇压得住?

    大河湾土地固然肥沃,怎么看都肥沃得不正常。庄稼秸秆那么粗壮坚挺,叶片那么苍郁墨绿, 仿佛长在了死人身上。

    有心人记得,大河湾的麦子成熟了,根部的老叶一律变红,像死人血,泛了出来。想想都疹得慌。

    于是,大河湾就没人去了,任它疯狂荒秽着,远看黑压压的,像一个巨大的怪物低低蜷伏在寂 静的地平线上。荒秽了两年,三年。

    到第四年的一天,忽然,那里蜂拥一样出现了无数垦荒者的身影。

    这已是新社会,看官多不陌生。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大河湾留作了村中公产,名曰“机动地”,实为安不忘虞之见  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丰足的粮食,也产生了三天三夜说不完的故事。可惜大多故事刚发生也就忘

    了,或只得从老勺头的颠倒语中寻些蛛丝马迹。

    鸟在天上自由飞,鱼在水中欢乐跃。

    大河湾啊大河湾,清新空气里,灿烂阳光下,你就是人们心目中美如图画的桃花源。你把日精  月华吸收,混以醇厚地气,将密实的、沙糯的、多味的果实,无私奉献给人类,让他们一个个筋骨  强健、心房殷红、皮相光鲜、目光炯炯、牙齿洁白,从你的躯体上驻足或行走时,宛若上天的宠儿。

    颠倒语,语颠倒,

    千吨巨石水上漂 ……

    老勺头又吼起来了!      注 :①流经山东省金乡县。

    文 本 二

    《大地之上》发表在《中国作家》文学版2022年第3期,其超拔的意向和丰饶的文学况味不断  地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 ……我个人特别喜欢《大地之上》的地方,就是它有别于通常的乡村振兴题 材心思,作者非常努力地拂去了生活表象的喧嚷,始终把艺术的触角直抵人心深处,很恣意地在芸 芸众生的日常生活和凡俗的精神世界上着笔,以现实主义的小说虚构和情节搭建手法,深度描写那 些被时代浪潮裹抉而离开了熟悉的家园、离开了空旷的山野、甚至离开了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 广袤大地时的惊喜和不安。将他们改变了居住环境后内心空空荡荡的忐忑与真实情态进行了惟妙惟 肖地拿捏,让我们在作品中读出了一种通天接地的气象。

    (节选自《新时代“山乡巨变”的诗意所在——读王方晨长篇小说<大地之上>》)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地之上》虽然是写当代乡村振兴这一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但实质上写的却是恒常的 人心和人性,这一点从这篇引子就可见一斑。 B . 取名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李贵仁取名“仁”背后承载的是中华优秀历史文化,表达了作者对 李贵仁身上具有的“仁义”品质的高度赞美。 C . “麦子怎么能在屁股底下?”运用语言描写,表现李贵仁对粮食的敬畏之心,同时也表达了 传统农耕社会里普通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之情。 D . 小说在写法上将乡村风土人情的自然呈现与带有诗意的叙事风格结合起来,真实地反映了新 时代农村生活,体现了作品的人性美。
    2. (2) 小说中在描写土地庙时,穿插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小说由大河湾的土地庙—— 巨石,自然引出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神话传说交代了这里的自 然环境,如丁公山、巨石等,同时通过神话也暗示了这里独特的社会环境。 B . 因土地庙有这神迹,李贵仁不敢怠慢土地爷,这样写有助于刻画李贵仁敬畏神灵,珍惜庄稼 的人物形象。 C . 神话传说中巨石这座土地庙来历非凡,神奇的故事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增添了小说的文

      化底蕴。

      D . 在叙事中穿插女娲补天的奇幻神话,赋予大河湾以神秘色彩,为下文李贵仁全家死于瘟疫埋

      下伏笔。

    3. (3) 王方晨是语言大家,他精心地打造语言,铸造了自己的文学语言家园,特别是小说的语言极具特 色。请结合文本谈谈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
    4. (4) 夏衍在回顾报告文学《包身工》创作时曾说:“我写的时候力求真实, 一点都没有虚构和夸张。” 有人评价王方晨“用报告文学的方式创作小说”,请结合文本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分)
  • 3.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文言文阅读

    昔者,吴王昼卧姑胥之台。觉寤而起,曰: “向者昼卧,梦入章明之宫。入门,见两蜒炊而不 蒸;见两黑犬嗥以北,嗥以南。吉则言吉,凶则言凶,无谀寡人之心所从。”太宰船对曰: “善哉! 大王兴师伐齐。见两锤炊而不蒸者,大王圣气有余也。见两黑犬嗥以北,嗥以南,四夷已服,朝诸  侯也。”吴王大悦。

    公孙圣伏地,仰天叹曰: “悲哉!君子各以所好为祸。见两鲤炊而不蒸者,王且不得火食。见 两黑犬嗥以北,嗥以南者,大王身死,魂魄惑也。王毋自行,使臣下可矣。”吴王忿圣言不祥。王 乃使力士石番,以铁杖击圣。圣仰天叹曰: “苍天知冤乎!直言正谏,身死无功。令吾家无葬我, 提我山中,后世为声响。”吴王使人提于秦馀杭之山。

    伐齐大剋。师兵三月不去,过伐晋。晋知其兵革之罢倦粮食尽索兴师击之大败吴师。吴王率其 余兵,相将至秦馀杭之山。饥饿,足行乏粮,视瞻不明。据地饮水,持笼稻而餐之。顾谓左右曰:  “此何名?”群臣对曰: “是笼稻也。”吴王曰: “悲哉!此公孙圣所言,王且不得火食。”曰:  “吾尝戮公孙圣于斯山,子试为寡人前呼之,即尚在耶,当有声响。”太宰話即上山三呼, 圣三应。 吴王大怖,足行属腐,面如死灰色。

    越王追至。范蠡数吴王曰: “王有过者五,宁知之乎?杀忠臣伍子胥、公孙圣。胥为人先知、  忠信,中断之入江;圣正言直谏,身死无功。此非大过者二乎?夫齐无罪,空复伐之,使鬼神不血  食,社稷废芜,父子离散,兄弟异居。此非大过者三乎?夫越王勾践,虽东僻,亦得系于天皇之位,无罪,而王恒使其刍茎秩马,比于奴虏。此非大过者四乎?太宰話谗谀佞谄,断绝王世,听而用之。 此非大过者五乎?”越王谓吴王曰: “世无千岁之人,死一耳。”范蠡曰: "何须军士,断子之颈, 挫子之骸,不亦缪乎?”吴王曰: “闻命矣。以三寸之帛,惧吾两目,使死者有知,吾惭见伍子胥、 公孙圣;以为无知,吾耻生。"越王则解绶以惧其目,遂伏剑而死

    (节选自《越绝书 ·越绝外传记吴王占梦》)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
      晋【A】知【B】其【C】兵【D】革【E】之【F】罢【G】倦【H】粮【I】食【J】尽【K】索 【L】 兴【M】师【N】击【0】之【P】大【Q】败【R】吴【S】师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寡人”,意为寡(少) 德之人,与“孤”“不谷”等都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B . “四夷”,文中泛指外族、外国,原是古代对中原周边各族的统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 西戎的合称。 C . “顾谓左右”与“顾视无可置者” (《项脊轩志》)两句中的“顾”字意思相同。 D . "足行属腐"与“屈平属草稿未定” (《屈原列传》)两句中的“属”字意思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吴王白天梦见两口锅在烧东西却不冒热气,两只黑狗嗥北嗥南。醒后,他请两位大臣伯蓄和 公孙圣解梦,他们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B . 吴王发兵攻打齐国、晋国,结果吴师大败。他率领残兵败将逃到秦馀杭山。这时身边没有粮 食,他饿得两眼昏花,看不清东西。 C . 吴王令太宰懿上山“三呼”,公孙圣果然显灵“三应”。这种浪漫主义描写,更加重了作品 的悲剧色彩,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D . 太宰懿是个佞臣,谀吴王之心所从;而公孙圣则不然,他明知吴王好听谀言,但仍“正言切 谏,身死无功”,以对比的艺术手法,鲜明地塑造了公孙圣的忠臣形象。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① 吾尝戮公孙圣于斯山,子试为寡人前呼之,即尚在耶,当有声响。

      ② 越王则解绶以螟其目,遂伏剑而死。

    5. (5) 依据材料相关内容,简要概括吴王身死国灭的原因。
  • 4.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达摩支曲

    温庭筠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

    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

    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

    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沈澜"。

    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

    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

    【注】 ①达摩支:乐府曲名,摩, 一作“磨”,又名《泛兰丛》。②无愁高纬:  “无愁天子”高纬。 高纬,北齐后主, 一位极荒唐的亡国之君。③漳浦:齐都邺城临漳水,故云“漳浦”。④沈   (wán) 澜:流泪的样子。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中的“香”谐“相”音, “丝”谐“思”音,合 取相思之意。 B . 温词善用鲜艳明快的颜色来冲击人们的心灵,使读者产生一个巨大的心理落差,比如三四句 中的“红泪”“白头”,其中“红泪”即血泪,出自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十拍悲深兮 泪成血"一句。 C . 中间四句,运用对比手法,写高纬纵欲亡国,是全诗的主体。"花漫漫”形容豪华奢靡,"清 露寒"清露生寒,直指齐亡后的沉寂。 D . 诗歌最后两句“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暗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 道理,万古皆然,对晚唐统治者敲起警钟。
    2. (2) 清人黄周星在《唐诗快》中这样评论此诗: “读至末二语,不知几许销魂。”在这“销魂”背

      后隐藏着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分析。

  • 5.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古人对时光流逝尤为敏感,比如《离骚》中“  " 一 句, 屈原就用不同季节来表现时序更替,光阴流逝。
    2. (2)     《赤壁赋》 一文中,苏轼通过主客问答方式,写出客人期望自己能与仙人同游,与明月永 存的诗句是“ 。”
    3. (3) 张孝祥《念奴娇 · 过洞庭》中“    一句颇有自然造化全 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出词人的豪迈气概。
三、 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 6.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I 

    我的思古之幽情再退后到公元前二三百年间。那时的西方知识精英们正致力于探索科学、寻求  真理。如,希腊几何学之父阿基米德正在埋头研究、发明一条一条的几何定律。 一个          的故  事是,国王叫他辨别工匠制作的金王冠的真假,他在洗澡时偶然发现浮力原理而           一声“尤  里卡!”贯穿时空,成为不朽的天籁。不论这一传说是否真有其事,阿基米德对数学和力学的贡献  以及他个人对此的着迷是事实。方其时也,中国的知识精英们在做什么关心什么呢?那正是战国后  期,当时热门的新学是“纵横学”,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他们与同时代的策士们正奔走于七国  之间,凭三寸不烂之舌向居王位者兜售他们的谋略,留下的不朽著作是《战国策》。在那雄辩的辞  章中,充满着纵横捭阖、权谋计术,极尽坑蒙拐骗、挑拨离间、欲达目的不择手段之能事。其心计  之深、思路之复杂,令现代人            如今, “博弈论”作为舶来品传入中国,颇为研究国际关  系的青年学子           ,其实战国策士们那种像下棋般一步一步揣摩对方的反应,  决定对策的“弯 弯绕” ,现代的博弈专家跟着转起来恐怕也很吃力。这种思维的路数,其实与几何学推理是一致的, 只是用处不同,结果也就不同。战国时天下未定,思想还没有定于一尊,苏、张之流不必像汉以后  的士大夫那样对一位君主从一而终,也就无气节可言。不过华夏文明到那时已相当成熟,纵横家的  计谋与儒家的忠孝节义,同样是留给后世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脍炙人口  欣喜若狂  望尘莫及  津津乐道 B . 喜闻乐见  喜不自胜  望尘莫及  交口称誉 C . 喜闻乐见  欣喜若狂  望其项背  津津乐道 D . 脍炙人口  喜不自胜  望其项背  交口称誉
    2. (2)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一声“尤里卡!”贯穿时空,成为不朽的天籁。 B . 魏杰同志把我叫去了,要我当“交通”,下山和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 C . 那正是战国后期,当时热门的新学是“纵横学”,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 D .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3. (3) 简述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对比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 7.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Ⅱ

    乾隆白菜是如假包换的凉菜。           ,白菜用芝麻酱、白糖、蜂蜜、醋和盐一拌就成了。 别看是白菜,可这道凉菜拥有海量的糖,就连芝麻酱热量也很高。这一盘子吃下去,比啃个大肘子  还长肉。

    那么乾隆皇帝是否常吃这道以他的年号命名的凉菜吗?事实上,别说乾隆白菜,就是类似的菜,            ,因为清宫就没有生吃蔬菜的饮食习惯。据专家介绍,只有两种生白菜制品在清宫中 出现过: 一种是菜包, 一种是楹椁菜心。

    菜包是满族的祖传饮食,据说在关外就有。但在明代的文献里,明皇食谱中也有菜包,       所谓菜包,就是把肉、酱、饭、豆制品、调味料等搅拌均匀放在白菜叶里,卷起来。榀椁菜心里并 没有用到楹样,它是以山楂炒制成果酱后拌生白菜心。后来这道菜流传出宫,成为北京民间的小吃。

    在清代,清廷饮食结构变化不大,( )。所以,即使这道芝麻酱拌白菜那时候就有,乾 隆也几乎不会吃到。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12个字。
    2. (2) 长单句就是结构复杂、字数多、容量大的单句,它包含的是一套主谓宾结构。请将下面三个短句 改成一个长单句,填入文段的括号中。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乾隆引入江南菜。②清朝经历了三四百年。③清朝皇家的饮食习惯都是非常循规蹈矩的。

四、写作 (60分)
  • 8.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利少而义多,为之。 —— 《荀子 ·修身》

    吾以身许国,誓死行阵。 —— 《南史 ·羊仇传》

    青年、国家、时代,是形影相随的铁三角、彼此助推的浪涛。

    —— 《人民日报》 “写给青年的八封信”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未来人生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