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 | 汉高祖 | 汉文帝 | 汉武帝 | 汉宣帝 | |
最低价 | 30 | 5000 | 十余至数十 | 30-80 | 5 |
最高价 | 1600 | 万 | 500 | — | 百余 |
据表可知,在此期间( )
地区 | 销售状况 |
湖南全省 | 1919年8月长沙文化书社成立,半年之内销售2000本。此前销行极少。 |
四川成都 | 1916年底初到成都时只卖了5份,3个月后,销数才超过30份。到1919年下半年,销售顿然改观。 |
浙江杭州 | 新文化刊物在杭州的集中出现是1919年夏秋以后。 |
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表中的现象,最合理的是( )
杜米埃《三等车厢》 |
米勒《拾穗者》 |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材料一 1880年,法国共和国政府颁布法令,决定把7月14日作为国庆日。1889年,法国政府制定了纪念大革命100周年的计划,其中各种节日和庆典活动有20余项之多。5月5日,法国政府在凡尔赛举行纪念三级会议100年的仪式。全国各地都有游行、演说、栽种自由树以及散发《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等活动。法国各地教育督察还发布通告,要求教师向学生讲述大革命的意义,并且向他们所居住地点的成年人描述革命所带来的好处。到7月14日,庆祝活动更为盛大、持久。仅以巴黎为例,便有盛大的游行和规模巨大的音乐会,整个巴黎到处都是欢庆活动。
——摘编自顾杭《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及其历史作用探析》
材料二 1941年10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提出隆重纪念辛亥革命30周年。10月10日,延安举行了“盛况空前”的纪念活动。“到会者有延安大学等80余单位,共3万余人,四邻民众也扶老携幼,赶来参加”。朱德等人发表了热烈演说,“强调坚持团结,抗战到底,并追忆孙中山缔造民国之丰功伟业”。延安四大礼堂分别举行晚会,演出话剧、平剧。《新华日报》发表了《为民主共和而斗争》的纪念文章,号召建立“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以争取民主共和斗争的胜利。延安成为纪念辛亥革命的又一中心。
——摘编自朱斌《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的纪念》
材料 有学者将殖民帝国形态的构成要素设计成一张“菜单”(如表3所示),认为这些要素的结合方式决定了一个帝国的盛衰。
宗主国政体 |
目标 |
公共利益 |
统治手段 |
经济制度 |
谁受益 |
社会特征 |
暴政制贵族制 寡头制 民主制 |
安全沟通 国土 原材料 人力 地产收益 税款 |
和平贸易 投资 法律 治理 教育 文化转化 健康 |
军事官僚政治 殖民 非政府组织 公司 本地精英代表 |
种植型封建型 重商型 市场型 混合型 计划型 |
统治精英都市人口 殖民者 本地精英 所有居民 |
种族灭绝型等级分化型 转化型 同化型 |
——摘自(英)尼尔·弗格森著《巨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菜单中任取三个要素,并以世界史上某一殖民帝国的盛衰状况为例说明选取的理由。(要求:明确列出所选要素,每栏仅可选取一个要素,要素之间应有逻辑联系,史实准确,理由充分,表述清晰。)
材料 明朝中叶之后,土地兼并加剧,宗藩繁衍,地方政府户籍黄册失效,赋税不均。在张居正的推动下,户部拟定《清文条例》共八款颁行天下,“明清丈之例,议应委之官,复坐派之额……严欺隐之律,定清丈之期”。在全国各地揭开了清丈田粮的序幕,大规模的重新丈量土地,查出大量的隐田隠户。在此基础上,张居正改革税制,实行“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丈之后,全国各地官方编纂《赋役全书》定为制度,清承明制,保留了这种财政册籍的编纂。全国清丈土地完成,一条鞭法水到渠成,较好的实现了均平赋役,充裕国家财政收入,也推动了财政体系从实物税全面转向货币税,标志着明代中国从古代赋役国家向近代赋税国家的转型。
——摘编自万明《传统国家近代转型的开端:张居正改革新论》
材料 一战的爆发,导致了旧国际秩序的崩溃。美国总统威尔逊(1856—1924)试图重建国际秩序,认为美国应该不以领土扩张为目的,主张保障弱国的独立以及民族自决,支持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自主,防止日本对中国的领土野心。这些理念,便是“威尔逊主义”的核心。为了推广“威尔逊主义”,美国媒体把威尔逊的思想与《论语》进行比较,认为美国所提倡的国际主义,与中国儒家的和平思想、普世主义并行不悖。1917—1918年间,威尔逊的理念广泛地被中国人所接受,中国人对美国好感度达到高潮,威尔逊被当时的中国人誉为“世界上第一个好人”。巴黎和会上,由于西方列强和日本的抵制,美国在山东问题上妥协,使中国直接收回胶州湾的计划落空,导致了中国人对美国和威尔逊的不信任。巴黎和会以后,威尔逊有关世界新秩序的十四点计划被中国媒体尖刻地挖苦为“14=0”。
——王笛《短暂辉煌:威尔逊主义与巴黎和会前后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