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月...

更新时间:2024-07-14 浏览次数:27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 1. (2023高二下·朝阳月考)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近期,某国际大牌推出了一款黑色中长半身裙,售价高达29000元人民币,但有网友发现,这款裙子神似中国的马面裙。该品牌强调其采用了“标志性的廓形,是一款全新的优雅时尚的单品”,却只字未提“马面裙”。尽管国内质疑该品牌文化抄袭的声音四起,但品牌官方至今没有表态,只是在中国市场内默默下架了这款新品,国外的网站上这款裙子在继续售卖。有媒体认为,这波操作难以被界定为抄袭,只能冠以“文化挪用”。

    在这一事件中,不少人被科普了马面裙的概念:马面裙,前后里外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裙腰多用白色布,取白头偕老之意,以绳或纽固结。马面裙的风格由明代的清新淡雅到清代的华丽富贵,再到民国的秀丽质朴,其结构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此前,也有不少国际大牌借鉴中国元素,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出现在巴黎、米兰、伦敦的时尚舞台上,1981年戴安娜王妃曾经穿过红色的马面裙,当时的新闻稿写的是中式刺绣裙。这些借鉴参考,在文化领域并不少见,是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喜爱和推广,为国人所乐见。

    要想让我们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就需要主动去发现。在此之前,许多国人并不了解马面裙。争议事件发生后,众人才知道,这种款式不仅凝结了古人的实用智慧和审美情趣,更具有十足的现代感,只需稍加改良点缀,便可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时尚单品。

    文化交流与元素借鉴本来就是一种双向奔赴,“韩国端午祭申遗”等文化抢注事件一直让国人耿耿于怀,此次“被挪用”则给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不过,与其停留在口头的“抗议”,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投入到民族文化的整理中来,寻找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传播的方法。

    (摘编自张晓涵《文化挪用,应让公众更关注传统文化守护》)

    材料二:

    文化挪用是指处于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将其他不属于自己文化中的元素进行符号特征挪用的行为。对于文化挪用的批评者来说,文化挪用是一种异文化思维下对本土文化的误读与错用,是对被挪用者的冒犯,特别是文化挪用本身所具备的符号化、片面化及多变性等特征让人将其视为是刻板印象的输出。但是,文化传播是从符号开始传播的,即文化传播的第一步永远都是符号化与片面化的。这在好莱坞电影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表现中国不离功夫,表现日本不离和服。符号化的目的是便于传播与记忆,只有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才能使得更多处于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地进行输出。

    文化挪用是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文化的传播本质上是携带特定意义的符号的传播,即一种“输入—输出”形式的传播。从世界文化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来看,世界各文化是以彼此对立又彼此协商、彼此融合又各自独立的姿态进行交流与对话的。

    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文化挪用是一个极具矛盾色彩的词汇。文化挪用的经典定义把文化挪用描述为“一个文本整体或部分元素从原语境中抽离、提取出来,并将其置入一个全新的语境中,利用截然不同的语境和理解结构造成源文本意义的改变或‘语义转换’”,这个定义可以拆分为两个层面,它一方面指将某物从一个语境中拿出来,然后放到另一个语境之中,这里涉及到(西方文化)对异文化的“借用”乃至是“窃取”与“销毁”,是一种“不平衡”的模仿性交会;而另一方面它是一种学习与改造,它不仅是对一种文化的简单模仿与复制,而是在原有意义之上赋予新的意义。长期以来,文化挪用作为一种批判性话语,负面意义的受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其积极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世界快速变革与文化急速演进使得文化焦虑遍地滋生,文化保守主义者错将保持文化特色与文化体系的开放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因为后殖民语境下对文化霸权主义、东方主义的批判使得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对立不可协调,而忽略了文化挪用具体而言是一种现代性占据话语中心时,以“自我文化”为视域,以“创造性改写”为中心,将异文化强行纳入自身文化语境与视域之中的一种转化行为,这是世界文化走向交流与碰撞的现代化话语体系展开时的必然现象与走势。

    在对文化挪用进行讨论时,要避免“绝对原创性”的误区,避免陷入保守主义与自闭主义。一种文化若想进入世界舞台,就必须以适合其传播的形式进行改造,以适应不同文化。马克思曾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即“用世界性文学来包容所有在其自身文化之外出现与发展的文学作品”,“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世界文学能够包含任何影响力超出本土文化的作品”。作为日益成为学术关注重点的“世界性文化”或“全球性文化”,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内在的“地方性”,即在全球化时代,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具体而为之的,而是各个文化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产物。简而言之,每一种文化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对立的产物,如果想要自身文化在世界体系中获得发展与尊重,就要让自身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与其他文化中的特殊性相交流,使其特殊性发展为普遍性。

    当下,中国文化实践坚持“文化自信”。我们既要注意文化挪用的负面意义,也要看到其背后所承载的积极意义,善用文化挪用,在彼此理解、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姿态与“文化星丛”中的其他文化进行对话。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西方社会对中国 “傅满洲”①式的想象,促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欣赏,以符号为载体,各文化共同参与编码与解码,实现“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自信”。

    (摘编自徐冠群《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跨文化传播语境中文化挪用的积极意义》)

    【注释】①傅满洲:1920年代西方文艺作品中的华人反派角色,细眉长眼、两撇胡须,被视为邪恶东方的化身。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某国际大牌面对网友的抄袭质疑,虽然表面上不置可否,但在中国市场下架了这款新品,部分媒体认为这是一次“文化挪用”而非抄袭。 B . 在此次风波之前,国际大牌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参考并不少见,这也有利于中国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与推广,为国人所乐见。 C . 此次争议事件推动了国人对马面裙的认知,让人们意识到这种凝结古人智慧和审美的服装款式也能成为当下的时尚单品。 D . 文化挪用的符号化、片面化及多变性使其不断输出刻板印象,是对被挪用者的冒犯,因此,文化挪用是一种异文化思维下对本土文化的误读与错用。
    2. (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材料二两次给“文化挪用”下定义,第一段在引用“文化挪用”的定义时,着重于“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这一背景,目的在于阐述“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文化挪用是一个极具矛盾色彩的词汇”。第三段给“文化挪用”下定义是为了给读者明确“文化挪用”到底是一种什么行为。 B . 好莱坞电影表现中国不离功夫,表现日本不离和服,说明文化传播始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符号化、片面化的问题。 C . 只要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就能引发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的兴趣,从而实现文化的持续输出。 D . 打破西方社会对中国“傅满洲”式的想象,中华文化必须坚持文化自信,注重文化挪用的意义,以适应不同文化,在欣赏、学习、沟通中获得发展与尊重。
    3. (3) 根据上述材料,以下行为中不属于“文化挪用”的一项是(   )
      A . 伏尔泰将元代戏剧家纪君祥所创作的《赵氏孤儿》改编成为欧洲经典剧目《中国孤儿》,借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符号来宣扬启蒙精神。 B . 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向全世界展示疫情之后武汉人真实的生活现状。 C . 国际时尚品牌在服装设计中运用中国元素,如团云、龙凤图样或旗袍、汉服样式,再加以现代改良。 D . 美国网飞公司翻拍刘慈欣的科幻巨作《三体》,起用欧美当地演员饰演原著中以中国人为主的主角群体,讲述超越时间、文化和种族边界的故事。
    4. (4)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文化挪用”的话题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问题,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
    5. (5) 花木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巾帼英雄的代表人物,其忠孝勇烈的精神始终鼓舞着中华儿女保家卫国。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真人版电影《花木兰》不同于故事原型,着重讲述了木兰是如何在保持勇敢、忠诚与尽责的情况下依然坚守真我,凸显的是她对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针对这一文化挪用现象,我们是否应该坚决抵制?请谈谈你的看法
  • 2. (2023高二下·朝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渔风渔俗渔家乐(蒋子龙)

    ①处于网络时代的人,常有一种虚幻的狂妄感,动不动就爱说:“世界真小!”觉得一只鼠标在握,五洲四洋一目了然,喜欢在虚拟的世界里称王称霸。一旦回归现实,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世界,才知天下之大,难以想象。其实不用说世界,就说中国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有大小一千三百多个岛屿,有人居住的却只有三十二个。社会已经进入“人口爆炸”“过度开发”的今天,只一个舟山就还有一千三百多个岛屿仍保留着纯天然的野态,想想都让人兴奋和好奇。这也正是舟山群岛无可比拟的自然资源优势。

    ②舟山古称“海中洲”,面向大洋,背靠大陆,横流无际,群岛有致,大小对应,远近相接,有舟有山,碧空远影……中国的文明史是“上下五千年”,舟山群岛就有五千年的开发史。其丰富的渔盐之利,成就了全国第一大渔场。而舟山渔场的中心港口,就是著名的“沈家门”,与挪威的卑尔根港、秘鲁的卡亚俄港并称“世界三大群众渔港”。

    ③据传舟山海上有“十六门”之多,沈家门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四山环拥,对开两门,其势连亘”,为天然良港,又是海上天险。自唐宋起便成为渔民及海内外船舶最佳避风港,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是我国东南沿海通往日本、朝鲜等国的必经之地,为“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大港,及来往使节祭海祭山的海疆要地——遵照当时中国的规定,凡经过沈家门的海内外船队,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④其名叫“沈家门”,其实是国家的东大门。明清时期,倭寇屡犯浙东;沈家门遂成为海上要塞。沈家门外常常硝烟弥漫,海水为赤,沈家门人抗倭御敌,战绩累累。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战舰长阔、高大,“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鹢首,屈服蛟蛟”“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在那个时期,被尊为“天朝”的泱泱大国,士气高昂,御倭寇于大洋之上。

    ⑤至乾隆年间,大对船、大捕船兴起,渔业大盛,渔港拓展。沈家门一派大港气象,桅樯如林,万商云集,市肆骈列,海物错杂,大街小巷,腥味盈天。每当小黄鱼汛、大黄鱼汛、乌贼汛、鳓鱼汛、带鱼汛、海蜇汛等汛期到来,沈家门更是旆旗招展,号角长鸣;入夜后还万家灯火,繁华异常,有“小上海”之称。

    ⑥更重要的也是舟山最幸运的,是其还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被尊为“海天佛国”的普陀山,坐落于舟山本岛的莲花洋中,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当年鉴真和尚经此东渡日本,成就了世界佛教史上的经典。

    ⑦就在这样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中,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独特的人文资源,“上承吴越古风,下创列岛特色”,从而积淀形成了沈家门独具特色的渔家风俗习尚,成为中国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核心是一个“仁”字。

    ⑧以仁对海,心存敬畏。出船先“祭海”,回港要“谢洋”,甚至还要“敬鱼”。在海上遇到大鲨鱼、鲸鱼等,渔民要向海祷告,向大鱼撒米、丢三角旗,此谓“撒米施食,丢旗引路”,以免大鱼兴波鼓浪,掀翻渔船。

    ⑨以仁对天,崇拜神灵。普陀山梵风习染舟山诸岛,信佛便成了沈家门渔民的重要风俗,“一门都仗佛扶持”。同时还崇奉妈祖、祭拜龙王……

    ⑩但,在“仁”的含义中,最重要的还是对人。这也构成了沈家门渔民文化中最温暖、最多姿多彩的那一部分。“一船遇难,众船相救”;“一家有客,全岙接待”;“避风难胞,一宿二餐”……

    ⑪内陆人乃至行驶在江河湖泊上的船家,遇见死尸都会觉得是一件不吉利的事,而以沈家门为代表的浙江、福建沿海的渔民,在海洋上遇到浮尸,不管是不是正遇到鱼群或丰收在望,也要立刻停止作业,将浮尸捞起,布裹席包,旋即返港。回港后将尸体摆放在岸边,等待家属认领。无人认领者,将尸烧化,骸骨存瓮,葬于“义山”。自明代起,由几家米行牵头,在沈家门创建了“存仁局”:饥荒施饭,流行瘟疫施医药,为收敛无名露尸及无钱置买坟地的死难者,开辟“义冢山”,分“本地义山”和专门埋葬闺籍海难者和无主死者的“福建义山”。沈家门的“存仁局”乐善好施,扶困济危,积德无数。

    ⑫能像渔民这样仁厚地看待生死,就会勇,就会强,就会豪爽,就会快乐。千百年来,渔民把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演绎得精彩纷呈、浩瀚广大。过去在各种各样的祭祀、庆典和节日中,渔民们创造了斑斓多姿的文化形式。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一年一度的“沈家门民俗文化节”。其实是全球渔民的狂欢节,来自世界各地的渔民文艺表演队,融入到舟山锣鼓、渔歌号子、舞龙、舞鱼等当地的民俗文艺节目中,群情欢娱,渔港沸腾。中华民族的整个传统道德体系,也是以“仁”为先的。仁,然后有义、礼、智、信,有这样淳厚的民俗风尚,必然会成就渔家最真实的快乐。

    ⑬沈家门,是历史之门,文化之门,大通之门——通海通陆通世界,天助神佑通过去、通未来。门里门外,风光无限。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通过对网络时代那些自以为“一只鼠标在握”就能“在虚拟的世界里称王称霸”的虚幻狂妄之人的批评,引出对舟山的描绘。 B . 沈家门历史悠久,岛屿众多,地理位置优越,逐渐由小小的渔船避风港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大港,千年不衰,是“世界三大群众渔港”之一。 C . 抗倭名将戚继光驾舰于大洋上御寇的表现,与他《马上作》诗中“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句子一样,都令人感到战事紧迫。 D . 中国人历来看重“养生丧死”,晋朝李密就曾向晋武帝上表,希望供养祖母终其余年以尽孝道,而沈家门人也用自身行动践行着这一传统。
    2. (2)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沈家门为代表的舟山群岛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孕育出独特的民俗和精神,当地渔民具有勇、强、豪爽的性格特点。 B . 文章注重在真人真事中挖掘沈家门的文化精神,体现了作者的真情真意、真思真感,旁征博引、虚实相生,语言精练,描写生动。 C . 这篇散文常常使用连续的四字词组成句子,句式整散结合,语言文白相间,寓庄于谐,结构繁复,将读者引向悠远的历史场景。 D . 文章既从大处落笔,又注重在小处着墨,始终围绕沈家门的“渔风渔俗渔家乐”展开记叙与描写,突显恢宏的写作风格。
    3. (3) 沈家门风俗习尚的核心是什么?他们是如何践行这一核心的?
    4. (4) 文本第④⑤段,在叙写沈家门的人文环境时,作者为什么对历史进行了丰富的想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 3. (2023高二下·朝阳月考) 文言文阅读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岁间至万余人。崇同郡人逄安、东海人徐宣等各起兵,合数万人,复引从崇。初,崇等以困穷为寇,无攻城徇地之计。众既浸盛,乃相与为约: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以言辞为约束,无文书、旌旗。王莽遣军击之,崇等欲战,恐其众与莽兵乱,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由是号曰赤眉。遂大破之。

    初,赤眉过式,掠盆子及二兄恭、茂,皆在军中。及恭随崇等降更始,即封为式侯。恭以明经数言事,拜侍中,从更始居长安。盆子与茂留军中,主刍牧牛,号曰牛吏。及崇等欲立帝,求军中景王后者,得七十余人,唯盆子与茂及前西安侯刘孝最为近属。崇尝闻古天子将兵称上将军,乃书札为符曰“上将军”,又以两空札置笥中,列盆子等三人以年次探札。盆子探得符诸将乃皆称臣拜盆子时年十五被发徒跣 , 敝衣赭汗,见众拜恐畏欲啼。茂谓曰:“善藏符。”盆子即啮折弃之,而犹从牧儿遨。

    军及高陵,入长安城,更始来降。盆子居长乐宫,诸将日会论功,争言讙呼,拔剑击柱,不能相一。又数虏暴吏民,百姓保壁,由是皆复固守。盆子惶恐,日夜啼泣。刘恭见赤眉众乱,知其必败,自恐兄弟俱祸,密教盆子归玺绶,习为辞让之言。建武二年正月朔,崇等大会,盆子下床解玺绶,叩头曰:“今设置县官而为贼如故。此皆立非其人所致,愿乞骸骨,避贤圣。”因涕泣嘘唏。崇等及会者数百人,莫不哀怜之,乃皆避席顿首曰:“臣无状,负陛下。请自今已后,不敢复放纵。”既罢出,各闭营自守,三辅翕然,百姓争还长安,市里且满。后二十余日,赤眉贪财物,复出大掠。城中粮食尽,遂收载珍宝,因大纵火烧宫室,引兵而西。

    光武遣军分为二道,以要其还路。赤眉忽遇大军,惊震不知所为。樊崇竟将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更始七尺宝剑及玉璧各一。明旦,大陈兵马临洛水,令盆子君臣列而观之。谓盆子曰:“自知当死不?”对曰:“罪当应死,犹幸上怜赦之耳。”帝又谓崇等曰:“卿所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也。”

    帝怜盆子,赏赐甚厚,以为赵王郎中。后病失明,赐荥阳均输官地,以为列肆 , 使食其税终身。

    (取材于《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

    1. (1)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涂正确答案

      盆子探得符A诸将B乃皆称臣C拜D盆子E时年十五F被发徒跣

    2.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A . 徇地:徇,攻占,掠取土地,与“徇情”的“徇”含义相同。 B . 更始: 指绿林军领导者王匡、王凤等人拥立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建立的更始政权,自称玄汉王朝。消灭王莽政权后统治天下两年。公元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都城长安,投降赤眉,更始政权告终。 C . 肉袒出降:光着膀子,出去投降。 肉袒也就是指脱下装甲,放下兵器。 D . 列肆 :指开设商铺,也指成列的商铺
    3. (3)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樊崇勇猛,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他率领的赤眉军早先纪律严明,战斗力强,为击败王莽做出重大贡献。 B . 刘恭对赤眉军的失败有预见,担心弟弟刘盆子被牵累,祸及刘氏兄弟,因此偷偷地教刘盆子交还玺绶。 C . 光武帝认为刘盆子应当被处死,因盆子的回答而怜悯他,处死刘崇等人后,给他很丰厚的赏赐,让他担任赵王郎中。 D . 本文除了叙写刘盆子的生平之外,还记录了赤眉军从兴起、壮大到最终投降光武帝这一盛衰变化的过程。
    4. (4)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①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②又数虏暴吏民,百姓保壁,由是皆复固守。

    5. (5) 请分析樊崇这次起义的原因、影响和效果
  • 4. (2023高二下·朝阳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杂诗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注释】①块然:孤独貌。②壮齿:壮年。

    1. (1) 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秋风”两句写秋风寒冷、白露凝霜的萧瑟冷寂之景,渲染了悲秋的气氛。“白露为朝霜”化用《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B . “柔条”两句借柔条与绿叶随时令之变,或强劲,或枯黄,表现时光流逝。 C . “明月”两句,“皦皦”写月之明亮皎洁,而“流”字赋予月光动态之美。大雁展翅高飞,诗人愁思更加郁结,以至于夜不能寐,枯坐整夜。 D . 这首诗既描写了白露时节素雅的自然意境,更表现出诗人不得志的忧愁。细品这首诗,字里行间感受到左思在诗中的自我慰藉和消极的人生态度。
    2. (2) 本诗“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中的“空”字,与《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字有何不同?请比较赏析。
  • 5. (2023高二下·朝阳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老子>八章》中,老子先后用“五色”“五音”“五味”来说明奢靡的物质生活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危机的句子是:
    2. (2) 在《<老子>八章》中,圣人对待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态度与做法是:
    3. (3) 《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用“”。预示季氏只有不在颛臾,而在国内
    4. (4) 在《季氏将伐颛臾》中,体现孔子治国理念句子是。其中,“来”是对外政策,“安”是对内措施。
    5. (5) 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6. (6)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盛赞滕王阁因地制宜,依形就势的特征,实现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 6. (2023高二下·朝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老舍的京味儿最典型、最精彩地体现在人物对话上。《骆驼祥子》(甲)里买祥子骆驼的那位老者的几句话,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浓郁醇厚的京腔京韵。老舍不是凭着肚子里积淀的古都土词土语来体现京味儿的,而是通过京城子民话语的韵致、做派、习惯说法以及人物的思维方式、脾气秉性来展示京味儿的。所以,老舍能做到不用一个佶屈聱牙的土词,就       地展现出京畿腔调的神韵。

    二是艺术性。舍弃土词土语了,但《茶馆》的艺术性丝毫没减弱。看过《茶馆》的人无不赞赏其中的妙语。如王利发说:“(乙)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谁?谁?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再如常四爷说:“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这些话       地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内心世界和人生感受。老舍先生用最平凡的文字,给中国文坛奉献出举世惊艳的文学艺术之花。他说:“像‘(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像‘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类的诗句,里面都是些极普通的字,而一经诗人的加工创造,就成了       的名句”。(丁)

    自古以来,用普通、好懂的词语写出的东西易于流传。让群众好懂,不仅是老舍写作的多年来的夙愿,而且是他文学艺术的热诚希冀。

    1. (1) 请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直接写修改后的正确句子。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括号标记“甲乙丙丁”四处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 7. (2023高二下·朝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医学上说,“自限性疾病”与“退行性疾病”是对立的概念。退行性疾病是不加以干预,   ①   。癌症、艾滋病、帕金森病都属于退行性疾病。自限性疾病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够自动停止并逐渐好转,且在此过程中一般不需特殊治疗或医学手段干预,只需对症治疗,靠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力可以痊愈的疾病。

    感冒就是最常见的自限性疾病。人感冒之后,会出现头痛、发热、无力、鼻塞等症状。这其实是人体免疫系统与病毒斗争的体现,没有什么药物或治疗方法能够让身体缩短这个过程。但这并不是说   ②   , 可以任其发展。病症轻,可以不干预;症状严重,就可能伤及人体其他功能或出现“并发症”,从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例如,感冒发低烧,我们可以不管,因为它其实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而体温过高(一般以38.5℃为界),就需要进行降温处理,如喝水、冷敷、洗澡、吃退烧药等。这些做法虽然   ③   , 但可以通过“治标”来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运转,让身体不受到其他损伤,能够继续与病毒做斗争。

    尽管自限性疾病的治愈率很高,让我们不会那么恐慌;但我们还是要增强自身抵抗力,学习相关的疾病护理知识,尽量降低感染、传播病毒的几率。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 8. (2022高二上·莘县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去年,双减来临,新东方黯然退场。而最近,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直播带货平台“东方甄选”又火了,成为近期最热话题,新东方港股涨了10倍,市值增长百亿。

    凭借另辟蹊径的双语带货以及新颖独特的文化传播,新东方式直播带货在极短的时间里制造了刷屏效应:3天时间,直播间粉丝增加157万,销售额增加1777万元。在这个直播间,人们可以听到人文地理、历史、文学和英语等知识,所以不少网友将新东方带货主播们,视作直播带货的天花板。

    新东方从“黯然落幕”到“华丽转身”,带给了你哪些思考和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