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

更新时间:2023-07-09 浏览次数:34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二下·新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能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四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

    (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

    1. (1) 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B . 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 C . 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 D . 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 B . 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 C . “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 D . 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   )
      A . 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 . 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 . 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 . 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5) 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 2. (2023高二下·新泰月考) 现代文阅读II

    像是影子,像是其他

    李浩

    偶尔,奶奶会只言片语地提到我的爷爷。在我的感觉中,奶奶嘴里的爷爷像是一道影子,或者别的什么-反正,是一种稀薄的、抓不住也摸不到的“飘泊之物”,一种似乎不那么真实的存在。在奶奶的只言片语中,爷爷有太多的名字,譬如“你爷爷”;譬如, “他”;譬如,“不着家的”“睡窝棚的”;譬如,“死鬼”“痨病鬼”“胜儿他爹”“瘦兔子”“疯子”。还有的时候,爷爷会被奶奶完全地省略掉,她直接从事件讲起,听着听着我才意识到,哦,原来她在说我的爷爷,原来,她又记起了他。

    那个痨病鬼。一天天就是咳,就是咳。他藏着钱呢。我早知道,他藏着呢。可就是不肯抓药。那个痨病鬼。什么也没给家里留下。他还给小花传上了病。

    我母亲说,这才是我奶奶心里的“症结”所在,奶奶对爷爷的怨气和愤恨皆是由此而起。母亲说,我爷爷的肺结核没有传给奶奶、我父亲和四叔,却传给了三姑。在三姑咳了几天的时候奶奶到村外的窝棚里去找我爷爷-这并不好找,我爷爷居住的地方常换,十里八村废弃的窝棚都被他睡遍了,奶奶求他拿出几块银元来给女儿抓药,就算是借他的也行-好说歹说,一脸难色的爷爷终于从一棵槐树的下面扒出了一枚银元:“这不是咱的。你记得,咱得还。咱得还上。”

    我母亲说,爷爷的那块银元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大夫来了,也抓了药,但我三姑还是一日病重一日。奶奶又去找爷爷要钱,爷爷告诉她已经没有了,一分也没有了,都发出去了······“其实他有。你爷爷吧,这个人······当年那些人,都这样。也不是他一 个.”

    爷爷是地下党。1996年出版的《滨州市志》上有他的名字,职务是中共地下党滨州区委副书记。他负责整个滨州区地下党的活动经费-《滨州市志》曾专门提到,他在负责这部分“党的资产”的时候,没丢过一分钱,也没把一分钱用在自己的身上。

    在奶奶的描述中,爷爷在这个家的存在就像是淡淡的影子,有一种似有似无的飘忽感,他的心在别处,身在别处,尤其是后来,日本人占领了之后,尤其是“紧张起来”之后-“里里外外,都得我一个人。你找他?不着家的可不能让你找到。他忙着呢,瘦兔子似的。”奶奶一边纳着鞋底一边自言自语,油灯的细火苗一蹿一蹿,油烟中弥散着混杂了蓖麻油的灯油气味,它早已把整个屋子充满了。“受的那个罪哟。”奶奶说的这句没头没尾也没有主语,我不知道她是在说我爷爷还是说自己。

    我爷爷真的就像是一个时有时无、多数时候是无的影子,他在家的时候很少。即使回来,也都是夜间,甚至都是后半夜,那时候我的父亲、三姑和年幼的四叔都已睡去,只有正在纺线或者纳鞋底的奶奶还在油灯前醒着,墙上跳动的影子比她更瘦更长·······偶尔,被自己的身体压麻了手臂的父亲翻身,一睁眼,他看到爷爷坐在炕沿上的影子-他根本来不及说句什么就被自己沉重的眼皮压进了梦乡。

    我奶奶不止一次地提到爷爷的“换命”,这是她对爷爷耿耿于怀的另一个缘由,每次说起她都会咬到自己的牙-“这个死鬼!自己的孩子都不管不顾!”

    把那些只言片语以及我父亲、母亲和四叔的讲述串联起来-于是,我在自己的大脑里搭建了有关爷爷的那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我爷爷有四个兄弟两个妹妹,然而在兵荒马乱、缺衣少食的年代,到我爷爷十三岁那年家里就剩下了爷爷和三爷爷兄弟两个,他们相依为命。后来我爷爷去天津上学,而三爷爷则不知道为何离家出走,当起了土匪-我们当地管土匪叫“仨儿”,三爷爷变成了“林仨儿”。

    林仨儿声名赫赫,几乎所有的恶行都有他的份儿,他的身上背着数十条人命,而每条命的背后又各自有着一条流不尽的鲜血河流.......奶奶一个对她很好的舅舅,在给她家送高粱米的时候被土匪劫了,没等家里凑上赎金就撕了票,可赎金一分也没少要。

    “这个林仨儿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区委书记梁朝河当着我爷爷的面儿签署了召开公判大会、会后将林仨儿一伙儿六名土匪枪决的命令,他命令我爷爷负责看押和枪决等事宜。据说,我爷爷找到梁书记,建议用活埋替代枪毙-毕竟,子弹要省着点儿用;活埋会比枪毙更有震慑效果,也更能让那些受害人的家属出口恶气-梁书记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好,就这么办吧!你组织咱们的民兵去挖坑!

    傍晚,爷爷回家了一趟,他拿走了家里最好用的那把铁锹。如果不是他取走铁锹,奶奶也许不会把后来发生的事那么顺畅而迅速地和爷爷联系在一起-第二天早上,有人发现,埋下林仨儿的那个土丘被人挖开了,里面那么招人恨的、应当挨千刀的林仨儿已经不知去向。

    爷爷受到了审查。据说,爷爷在第二天上午就向组织坦白了自己的所做;据说,同样是据说,我爷爷在牢房里,就和三爷爷商量了把三爷爷救下来的计划,不管怎么说,这个让他也咬牙切齿的土匪头目是他的亲兄弟,老奶奶临终前反复叮嘱过我爷爷,要看护好他,千万要看护好他。

    “你干吗要放他?你要想放他,别抓他啊,让他继续杀人放火多风光啊!这么多年,我真没想到你会是这样的人!”多年之后,奶奶提起这件事儿来话语里还是包含着怨恨和不满。她不肯原谅,这是直接扎到她心尖上的一件事儿,直接让她感觉自己的身体硬生生被挖掉一块肉的一件事儿。

    “他的命你都能救,那咱家花儿的命就不是命了?也没见你用这么大的力气!咱家花儿,临死的时候就是喊爹,你那时在哪儿?”

    “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个人!你别回来啦!少了你我们一样过!”

    大约,我爷爷也没有想到奶奶的坚决,平日里她可不是这样。她被林仨儿脱逃这件事儿伤透了。再加上我花儿姑姑的死。爷爷在房子外面徘徊了几日,最后,在门口放下了一堆破破烂烂的东西和三斤小米,又退回到树园子的窝棚里。这一去,便是与家的永别。在讲述爷爷被拒之门外的片段时,奶奶的语气中怨愤的成分似乎会变得更多,可我母亲却觉得,“你奶奶应是后悔了。”母亲给出的理由是,我爷爷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突然病情恶化,他开始咳血,大口大口地咳,大口大口。奶奶被人叫去,她和我爷爷在窝棚里说了很久,然后,我父亲和四叔也被叫进了窝棚,爷爷就在荒郊的窝棚里咽了气。

    我知道的是,据我父亲的讲述而知道的是,奶奶从爷爷的窝棚里出来,径直走到蹲在门外的柳树下吸着旱烟的梁朝河面前:你给我找两个人。跟着我走。

    他们在果树下,生有三棵白蜡树的艾草地里,桥墩的缝里,以及河边老槐树生着虫子的树洞里,先后找到了二十几枚银元,和一小包被蓝布包裹着的东西。它们,被交到了梁朝河的手上。

    深陷于悲痛中的梁朝河显得更为悲痛。“我这林哥,这,这是......”

    “他没动过一分一厘,你清点一下。”奶奶认认真真地对梁朝河说着,“他说,等胜利了,就再也没有穷苦人了,就都能有饭吃了-是这样吗?”

    (出自《小说月报》2022年第5期,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奶奶最初深明大义,积极支持革命工作,后来因爷爷给小花传上病后变成埋怨,再后来因“换命”把爷爷赶出了家。 B . 在奶奶的嘴里,爷爷有很多名字,如“死鬼”“疯子”等,似怨实怜,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奶奶对一心为革命的爷爷的态度。 C . 跟奶奶对林仨儿的决绝态度不同,爷爷觉得林仨儿是有苦衷的,他对林仨儿还抱有一点同情,最终放走了他。 D . 文章反复强调爷爷像影子,是一种不真实的存在,由此可见爷爷干革命工作的坚定执着,游刃有余,卓有成效。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用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革命者、地下党,讲述了随时准备的牺牲和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是这篇小说的基本底色。 B . 文章借助《滨州市志》,交代了爷爷的身份,呼应了奶奶借钱并对爷爷产生怨恨的原因,使人物形象在矛盾冲突中愈加鲜明。 C . 小说从平平淡淡的语言推进中,令读者心底不自觉升腾起一股灼热、炙痛的沉重。这种语言风格,与《荷花淀》有相似之处。 D . 小说结尾处,作者细致描写了爷爷藏银元的地方-一都是些极易被人忽略的地方,从中可见爷爷的用心,对革命的忠诚。
    3. (3) 有批评家说,小说中“放走林仨儿”这一情节“勾勒出复杂和极端境遇下的人性”。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4. (4) 结合全文,探究题目“像是影子,像是其他”中“其他”的内涵。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3高二下·新泰月考) 文言文阅读

    文本一:

    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审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此其为智犹有所穷。唯见天下之利而为之,唯其害而不为,则是有时而穷焉,亦不能尽天下之利。古之所谓大智者,知天下利害得失之计,而权之以人。是故有所犯天下之至危而卒以成大功者,此以其人权之 , 轻敌者败,重敌者无成功。何者?天下未尝有百全之利也,举事而待其百全,则必有所 , 是故知吾之所以胜人,而人不知其所以胜我者,天下莫能敌之。

    当汉氏之衰,豪杰并起而图天下,二袁、董、吕争为强暴,而孙权、刘备又已区区于一隅,其用兵制胜,固不足以敌曹氏,然天下终于分裂,讫魏之世,而不能一。盖尝试论之。魏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刘备有盖世之才,而无应卒之机。方其新破刘璋,蜀人未附,一日而四五惊,斩之不能禁。释此时不取,而其后遂至于不敢加兵者终其身。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魏武不用中原之长,而与之争于舟楫之间,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争利。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且夫刘备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缓图。方其危疑之间,卷甲而趋之,虽兵法之所忌,可以得志。孙权者,可以计取,而不可以势破也,而欲以荆州新附之卒,乘胜而取之,彼非不知其难,特欲侥幸于权之不敢抗也。此用之于新造之蜀,乃可以逞。故夫魏武重发于刘备而丧其功,轻为于孙权而至于败。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欤?

    嗟夫!事之利害,计之得失,天下之能者举知之,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宋·苏轼《魏武帝论》,有删节)

    文本二:

    观曹公明锐权略,神变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临事决机,举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有也。虽复名徽众寡,地小力穷,官渡受围,濮阳战屈。然天下精明之士,拓落之材,趋若百川之崇巨海,游尘之集高岳。故有荀彧、郭嘉等,或敛风长感,或一见尽怀。然后览英雄之心,骋熊罴之勇,天子以崇大顺,扶幼主而显至公,武功赫然,霸业成矣。

    (唐·朱敬则《魏武帝论》,有删节)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B . 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C . 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D . 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格”的意思是“阻止”,与《大学之道》中“致知在格物”的“格”意思不同。 B . 中原,又称华夏、中土、中州,多指以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C . “过”的意思是“过错”,与《项脊轩志》中“大母过余曰”的“过”意思不相同。 D . “挟”的意思是“倚仗”,与《赤壁赋》中“挟飞仙以遨游”的“挟”意思不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一开篇就肯定了明辨利害即为“智者”的看法,并认为“大智者”还必须善于权衡对手。 B . 苏轼认为,曹操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对刘备和孙权判断有误,因而错失统一的时机。 C . 朱敬则认为曹操在名望、实力上不占优势,又屡次战败,但最终扶持幼主,使朝廷稳定。 D . 两则选文以史论人,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观点鲜明,摆事实讲道理,文气充沛,很有说服力。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有所犯天下之至危而卒以成大功者,此以其人权之。

      ②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

    5. (5) 苏轼和朱敬则对曹操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简要概括。
  • 4. (2022高二上·聊城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敕赐百官樱桃

    王维

    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阑

    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乌衔残。

    归鞍竞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

    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

    [注]①朱樱:樱桃,其实熟时深红色者谓之朱樱。②上阑:汉官观名,在上林苑中。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交代了朝廷赏赐群臣的地点,巧妙点题:第二句着重描写了樱桃色泽,深红可人。 B . 颔联首句用“才是”一词突出“春荐”这一祭礼刚刚完成就赏赐臣僚,可见敬礼有加。 C . 尾联写朝廷让大官周到地准备了蔗浆,以防饱食樱桃产生内热,恩泽隆盛,感人至深。 D . 王维这首诗堪称“诗史”,生动地记录了唐代赐臣樱桃习俗,以小见大盛赞承平盛事。
    2. (2) 为了突出御赐樱桃的不同寻常,诗人做了哪些渲染?请作简要分析。
  • 5. (2023高二下·新泰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1)   《陈情表》中,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为由,用比喻的手法向晋武帝提出了"”的请求,言语恳切、谦抑,措词委婉、得体。
    2. (2) “春光”一般是指春天的风光、景致,  《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用春光作为背景来表达自己郁闷与惆怅心境的句子是" ,"。
    3. (3) 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就很好。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二下·新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年龄增加,人的视网膜组织蜕化、变薄,引起黄斑功能下降一倍。诱发眼部黄斑变性的原因有很多种,但与在黑暗中玩手机,以及长时间看手机并无直接关系。

    长时间特别是夜晚玩手机,会造成眼部黄斑疾病的说法并不科学,但沉溺于玩手机确实是个坏习惯,容易损害人体健康。

    长期睡前玩手机不仅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并且会使我们的睡眠质量下降。手机屏幕的光亮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使我们在放下手机入睡后更多处在浅睡眠的状态,而不能进入深睡眠。这样的情况反复多次以后,睡眠的规律就会被彻底打乱,人会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入睡,有可能会越来越依赖玩手机,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1. (1)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2. (2) 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2个字。
  • 7. (2023高二下·新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目前,①       :一是从地面固定发射场发射,二是从空中发射,三是从海上平台发射。地面发射场可以规模很大,设施齐全,可以发射多种型号的运载火箭。但易受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限制了航天器的发射范围,难以满足各种类型航天器的需求。于是出现了从空中发射和从海上平台发射运载火箭的方式。

    从空中发射是用飞机将运载火箭运送到高空后,火箭在空中点火飞向预定轨道。采用这种方式,飞机可以在不同地点的机场起飞,飞到地面上空任何地点发射,②       ,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地面辅助设备较少,发射操作简单,易于解决发射时的安全问题;载机相当于运载火箭的基础级,能提高运载火箭本身的运载能力,同对等的从地面发射的运载火箭相比,运载能力几乎可以提高一倍。由此可见,③      

    同样可以灵活选择发射地点的海上平台发射也具有火箭落区选择范围较大、发射轨道设计所受限制相对较小、发射地区的安全及污染问题可降到最小程度等多种优势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写五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二下·新泰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剑,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自轩辕帝采首山之铜铸轩辕剑以斩妖除魔起,剑文化传习至今,激励着仁人志士的报国之心。

    然而,铸剑的过程异常艰辛,要经过熔炼,浇铸,锻打,淬火等。熔炼,即除去原料中含有的杂质;浇铸,即将熔炼成熟的金属液体浇灌入剑范,使其成形;锻打,即将金属反复折叠敲打,提高韧性;淬火,即把打好的剑放在炉火上烧红,然后立刻放入冷水中适当蘸浸,让它骤然冷却,这是事关成败的一步,铸工非有极其丰富的经验不可,故有“国工铸良剑”的诗句。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