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3-07-10 浏览次数:4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2023七下·德庆期末)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 . 文明初露曙光 B . 分裂走向统一 C . 繁荣与开放 D .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 2. (2023七下·江城期末) 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写道:“西自黄河东至准,绿阴一千三百里……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liü)”与诗句描绘相关的是(  )
    A . 贞观之治 B . 大运河开通 C . 安史之乱 D . 隋朝的统一
  • 3. (2024七下·陕西期末) 科举制度实行了约1300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对来说,它是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明清两朝,不少有特殊成就的人,未能通过科举考试,如宋应星李时珍、曹雪芹等。有关科举制,下面解读错误的是(   )

    ①隋文帝时,科举制正式创立                  ②唐朝时科举制得到了完善

    ③宋朝重视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④清朝时期的八股取士埋没了很多人才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④
  • 4. (2023七下·德庆期末) 如图小说《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第一章为:百年乱世出新朝。下列叙述与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无关的是(    )

    A .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 . 统治20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 C . 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D . 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
  • 5. (2024七下·青秀期中) 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武则天墓碑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 .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 B . 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 . 统治残暴,荒淫无道 D . 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 6. (2023七下·德庆期末) 隋、唐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曾发挥过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下列发生于盛唐时期的历史事件中,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的是(    )
    A . 玄奘西行 B . 鉴真东渡 C . 唐蕃和亲 D . “遣唐使”来华
  • 7. (2023七下·德庆期末) 有学者认为,他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经沧桑的时代歌手,其诗风由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其诗作有“诗史”之称。“他”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李清照 D . 曹雪芹
  • 8. (2023七下·德庆期末)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唐朝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 . 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 . 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D . 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 9. (2023七下·德庆期末) 《旧唐书》记载:在这次战乱中,“官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从此之后,国势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落镇割据的局面,该战乱发生时的唐朝皇帝是(    )
    A . 唐高宗 B . 武则天 C . 唐玄宗 D . 唐肃宗
  • 10. (2023七下·德庆期末)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能直接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 .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 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 11. (2024七下·南明月考) 对比归纳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 小李同学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和辽宋夏金历史时归纳了这两个历史时期时代的共同特征。以下归纳的主题正确的是(   )
    A . 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12. (2023七下·德庆期末) 辽宋夏金元时期,建立大金政权的是(   )
    A . 契丹族 B . 党项族 C . 女真族 D . 蒙古族
  • 13. (2024七下·即墨期末) 北宋时期东京每年从南方运输粮食600万石左右;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上述现象表明(    )
    A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 . 江南地区开始开发 C . 东南地区赋税沉重 D .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 14. (2024七下·南明月考)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从材料中可知(    )
    A . 宋代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B . 政府规定商业区居民区分开 C . 宋代店铺经营时间不再受限 D . 所有市民都只能到饭店吃饭
  • 15. (2024·翠屏模拟) “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结论逻辑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隋唐实行科举制 形成了人人平等的社会
    B 文成公主入藏 中央实现对西藏的行政管辖
    C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导致地方藩镇割据
    D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反映了北宋城市经济繁荣
    A . A B . B C . C D . D
  • 16. (2023九上·东城期中) 宋代经济远较唐代发达,城市繁荣,商业兴盛。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北宋出现纸币“交子” 
    ②北宋东京消除了居民区与商业区的界限

    ③宋朝重视科举考试 
    ④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广告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7. (2023七下·德庆期末) 某同学进行单元复习时整理了部分典型图片资料,由此判断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契丹货币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忽必烈像

    元朝交通路线图

    A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18. (2023七下·德庆期末) 根据下表中的史实,可知那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时期

    史实

    西汉

    归属会稽郡,称夷洲

    三国时期

    孙权派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隋朝

    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隋书》中有对流求的专门]记载

    元朝

    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A . 新疆 B . 南海 C . 台湾 D . 西藏
  • 19. (2024七下·期中) 司马光和司马迁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资治通鉴》与《史记》则是他们的史学名著。 下列历史事件在两部著作中都有记载的是(   )
    A . 武王伐纣 B . 秦灭六国 C . 安史之乱 D . 陈桥兵变
  • 20. (2024七下·巩义期末) 北宋中后期,在东京的阳春三月,“举目则秋千巧笑”,荡秋千已十分普及,还出现了“水秋千”,把跳水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花样跳水”。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A . 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B . 宋词元曲广泛流行 C . 北宋时期商业贸易繁荣 D . 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 21. (2023七下·德庆期末) 读下图,古代货币的发展变化(  )                                                                                              

    秦 半两

    汉 五铢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明清 银锭

    A . 见证了古代商业的繁荣 B . 佐证了抑商政重的合理 C . 呈现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D . 表明了古代贸易额减少
  • 22. (2023七下·德庆期末) 张平同学正在网上下载“张骞、玄奘、郑和”三人的相关资料进行专题学习,下列选项符合该专题题目的是(  )
    A . 顽强抗战 民族英雄 B . 开拓新王朝的封建帝王 C . 突出贡献的交流使者 D . 辅佐帝王的有功之臣
  • 23. (2024七下·徐闻期末) 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一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体现了长城是(   )
    A . 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 B . 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 C . 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D . 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 24. 徐光启突破了狭隘的文化优越感,主张虚心接受西方科学,并在此基础上会通中西文化,最终超胜西方。据此可知,徐光启(   )
    A . 全盘接受西方文化 B . 反对“以夷制夷”策略 C . 固守中国传统文化 D . 在洞察反省中追求超越
  • 25. (2023七下·德庆期末) 如图是张华同学做的历史笔记,与该笔记内容相符的著作是(  )
    A . 《天工开物》 B . 《农政全书》 C . 《齐民要术》 D . 《本草纲目》
  • 26. (2024九下·凉州模拟) 从设置宣政院到在台湾的建制,从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到康熙帝两次雅克萨之战,从设置驻藏大臣到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
    A . 政治的成熟与创新 B . 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C . 外交的冲突与危机 D .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27. (2024七下·陵水期末) 从设置宣政院到澎湖巡检司,从戚继光荡平倭寇到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从册封达赖、班禅到设置驻藏大臣。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
    A . 政治的成熟与稳定 B . 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C .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 外交的开放与危机
  • 28. (2024九下·牧野期中) 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趋势是(    )

    朝代

    秦国

    西汉

    宋朝

    明朝

    清朝

    政治措施

    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颁布“推恩令”

    解除地方节度使权力

    废丞相、 设内阁

    设军机处

    A . 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 . 维护国家统一 C . 加强监察制度 D . 推进民族融合
  • 29. (2024七下·覃塘期末) 乾隆嘉庆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映了清代(    )
    A . 思想专制加强 B . 传统文化衰落 C . 八股取士盛行 D . 儒家地位提高
  • 30. (2024九下·麦积模拟)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
    A . 东西方文化的起源 B . 文明的冲突与交汇 C .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 西方对东方的侵略
二、非选择题(40分)
  • 31. (2023七下·德庆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唐玄宗前期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斌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材料二

    为了制造改革的舆论,在一片富国强兵的呼唤声中,宋朝日益被描述成为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但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而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事权的分割。

    材料三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的“阵图”行军布阵……。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繁荣强盛的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宰相权力的变化,说明宋代是如何分割“事权”的。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何积极作用?
  • 32. (2023七下·德庆期末)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举措。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杜佑《通典˙州郡典》卷一七七

    材料二

    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唐)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三

                                                                                    

    秧马摹自元代王祯《农书》图1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图2 

    泉州出土的南宋船

    图3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隋朝统一中国的时间。材料中的“运漕商旅,往来不绝”得益于哪一个著名的工程?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在经济上的措施。
    3. (3) 图1中的农具发明于什么时期?写出图2中纸币的名称?图3表明了南宋时期南方哪一个手工业部门非常繁荣?
    4. (4)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33. (2023七下·德庆期末)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瑞典人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出无烟炸药。到 1896 年,他的公司分布于二十个国家,年产值约值一亿瑞典克朗。他致力于和平运动,认为“只要从技术方面使炸药的威力发挥到最高峰,炸药本身便能抑止战争。”但是,炸药却造成更大的战争伤亡。根据他的遗嘱,诺贝尔的大部分财产被用来设立一个奖励基金,每年授予“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这就是诺贝尔奖。

    ——改编自南方网《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生平》

    材料三

    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年纪50年代后期和60 年代,日本大力发展重化工业,把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同时以购买专利为主来引进新兴技术;70年代以后,日本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政府又把培养能自主开发新技术的高级人才和熟练运用新兴技术的中级人才作为教育的重点,同时以引进尖端技术为主。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2019 年 2 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了第4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 2018年 12 月)

                                                                      

    图1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表1 中国网民各类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海路航线最远到达哪里?宋朝为管理海外贸易设置了什么机构?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哪一项新的科技发明? 这项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2) 材料二中诺贝尔的发明属于哪一新兴工业部门的成果?举出同时期的另一项重要发明。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形成了哪一政治格局?根据材料三,分析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 (4) 从材料四的图1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根据材料四中的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在使用互联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 (5) 综合上述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