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学校2023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18 浏览次数:4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 1. (2024七上·盐城月考)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
    A . 黄帝 B . 炎帝 C . 蚩尤 D . 大禹
  • 2. (2023·长春二模) “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美称源于(   )
    A .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 . 都江堰的修建 C . 商鞅变法的实施 D . 秦朝统一的完成
  • 3. (2023·长春二模) 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 夏商周时期——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春秋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 秦汉时期——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4. (2024九下·金川模拟) 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下列史实与他密切相关的是(   )
    A . 创立了中央集权制 B . 颁布“推恩令” C . 完善三省六部制 D . 设立军机处
  • 5. (2023·长春二模) 宋代制瓷业已呈现繁荣局面,据考古发现,宋代陶瓷的器型发展到数百种之多,窑址分布至 30处,有窑三百余座。其中,后来被誉为瓷都的是(   )
    A . 泉州 B . 景德镇 C . 广州 D . 南京
  • 6. (2023·长春二模) 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右侧示意图中① 处可填(   )

    A . 设置台湾府 B . 设立伊犁将军 C . 平定噶尔丹叛乱 D . 实行金瓶掣签制
  • 7. (2023·长春二模)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 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 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B . 列强获得大量赔款 C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 . 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 8. (2023·长春二模)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洋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
    A . 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B . 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 . 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D . 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9. (2024·德惠模拟) 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 .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 .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 10. (2023·长春二模) 1927年,毛泽东填写一首词《西江月》:“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西江月》记载的是( )
    A .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B . 北伐战争 C . 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D . 秋收起义
  • 11. (2023·长春二模) 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国民党“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谱写了壮丽诗篇。这反 映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   )
    A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密切配合 B . 港澳同胞、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持 C . 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正义的事业 D .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
  • 12. (2023·长春二模) “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样解决恩怨情仇”。最能说明这一观点 的是(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国两制 B . 求同存异;科教兴国 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教兴国 D . 求同存异;百花齐放
  • 13. (2024九下·德惠月考) 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 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9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 私合营,以上数据表明我国( )
    A . 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 . “三大改造”已基本完成 C . 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14. (2023·长春二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就是实现(   )

    ①公平法制    ②国家富强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5. (2024九下·于都月考)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 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反映了(   )
    A . 人民公社化 B . 土地改革 C . 农业合作化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6. (2023·长春二模) 四大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 最主要原因是(   )
    A . 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B . 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 . 较早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 . 是海洋文明的产物
  • 17. (2023·长春二模) 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 B . 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 C . 《医典》作者伊本 · 西那被后人誉为“医学之王” D . 阿拉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传入欧洲
  • 18. (2023·长春二模) 图中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发的变化示意图。在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 . 手工工场 B . 机器工厂 C . 商业行会 D . 手工作坊
  • 19. 恩格斯说:"(德国)农民从此成了自己土地的主人,而且他们还得到了一部在革命时期起 草的、被拿破仑篡改了的《法国民法典》。”恩格斯意在强调拿破仑(   )
    A . 损害德国人民的利益 B . 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 . 扩大法国的疆域范围 D . 窃取法国大革命成果
  • 20. (2023·长春二模) 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克伦威尔、华盛顿作为资产阶级 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
    A . 推翻了殖民统治 B . 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C . 推翻了封建统治 D . 赢得了民族独立
  • 21. (2023九上·宣汉期中) 18世纪中后期, 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对人 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对这场革命的本质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A . 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 . 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 .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 . 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发展
  • 22. (2024九下·德惠月考) 1848年出版的一部文献称,“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该文献是( )
    A . 《独立宣言》 B . 《人权宣言》 C . 《拿破仑法典》 D . 《共产党宣言》
  • 23. (2023·长春二模) 1935年,美国政府成立农村电气化管理局,提供低息贷款发展农村供电系统。1941年,美国五分之二的农场用上了电。这得益于(    )
    A .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 .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D .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 24. (2023·长春二模)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既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一个经济体在孤岛之中能够实现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言论意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
    A . 成为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 B . 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团结合作 C . 加剧了各国间的利益冲突 D . 推动了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 25. (2023·长春二模) 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 “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 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他意在唤起人们(   )
    A . 关注生态环境的问题 B . 重视妇女地位的提高 C . 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D . 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 非选择题
  • 26. (2023·长春二模) 大国关系的变化是观察分析国际关系走向和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线索。俄乌战争是地缘政 治、大国博弈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战胜国领导人在巴黎  召开凡尔赛和会,考虑重画欧洲地图 的时候,已经把苏俄视为敌人。

    —— 《地狱之行:1914— 1949》

    在战时外交的赛局里,哪个玩家在战场上投入最多

    部队作战,讲话自然就最大声。由于红军节节胜利, 因此斯大林在雅尔塔的地位特别重要。

    —— 《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

    材料二 美国对苏联的不信任正如同苏联对美国的不信任那样根深蒂固,这种彼此间的不信任导 致了进一步的恶性循环,因此在两国中制造出更多的不信任和庞大的军费开支…… 它反 映出美苏之间纯粹意识形态上的矛盾。

    ——摘编自大卫 ·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

    材料三        在战后世界出现两极格局的同时,多极化的潜流一直在涌动。对两极格局的挑战既来 自战后通过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新兴独立国家,也来自两大阵营中的离心 和分化倾向。

    ——摘编自石斌《大国战略与世界秩序》

    材料四  乌克兰与俄罗斯渊源很深,但乌克兰却在西方挑拨下,走上亲西仇俄的道路。 …… 乌 克兰没能抵挡住西方的诱惑和挑拨;认为傍上美国就能安全,但美国因还有很多事要 做,还未想与俄罗斯直接对抗。

    ——摘编自环球时报《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本来“一手好牌”,为何后来“打烂”了?》

    材料五 乌克兰问题不是今天才出现的,当前事态也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发生的,而是各种因素 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呼吁国际社会本着负责任态度,推动有关各方尽快回 到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通过对话协商寻求乌克兰问题的全面解决。

    ——摘编自2003年3月3日中国裁军大使李松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发言)

    材料六  当今世界处于剧烈变动之中,世界经济重心开始转移。传统的“七国集团(美国、加 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 日本)”统领世界的政治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重大 的变化,“二十国集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挥的影响更大,更为广泛,更为 深远。但一些国家退群、脱欧,逆全球化的现象开始频频出现, …… 国际秩序及全球 治理体系机遇与挑战并存。

    ——摘编自人民网“党史微课”《如何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 (1) 对比材料一中苏俄(苏联)在两次国际会议中的地位有何变化,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分析此时期美苏双方"不信任"的根源,结合所学,写出因“不信任”导致 的结果及两点具体表现。
    3. (3) 阅读材料三,举两例对划线部分加以说明。
    4. (4) 依据材料四,分析乌克兰的外交特点,归纳乌克兰在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交往中存在哪些问 题。
    5. (5) 依据材料五,指出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最佳途径。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
    6. (6) 依据材料六,概括目前国际秩序及全球治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举出中国为推动全球治理 变革贡献的方案。
  • 27. (2023·长春二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共识是一个政治共同体赖以存续的文化基础,华夏帝国延续两千余年得益于政治一元主义的 共识。政治一元主义有三个主要构件: 一是权力配置中的王(皇)权主义或王权至上;二是政治共同体(物理空间)的大一统;三是政治文化中的独尊儒学及政治传统上的联系性。 一元主义的政治共识 构建于孔孟时代 , 形成于秦汉时代秦汉以后为历代政治家与思想家所固持。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要求:
    (1)依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及所学,从划线的三个时代中选取六例史实加以论述。
    (2)表述成文,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字数不少于18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