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3-08-15 浏览次数:3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西周时期,出现了纷繁复杂的祭祖礼仪。祭祀时,大宗的嫡长子主祭,遵守前庙后寝、左昭右穆等一系列严格的祭祖礼仪,内容涉及君臣、父子、性别、言行举止等各方面。周代完善祭祖礼仪意在( )
    A . 维护政治伦理秩序 B . 追念祖先功绩 C . 明确贵族等级秩序 D . 缓和阶级矛盾
  • 2. (2023高二下·海林月考) 东南亚国家来华朝贡后,北宋回赐给它们的物品价值远高于其朝贡物,此外,还有别赐、特赐和加赐。到了南宋,政府更注重发展民间海外贸易,在朝贡贸易中也很少出现别赐、特赐和加赐。这一变化反映出南宋( )
    A . 海上丝绸之路交通不畅 B . 对外贸易政策趋向务实 C . 商业经济发展水平衰退 D . 对周边国家影响力减弱
  • 3. (2023高二下·巴楚期末) 公元前280年,秦将白起率军突然在楚国腹地出现,随后其兵峰席卷了汉水流域。进军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材料这一现象是因为( )
    A . 商鞅变法后秦实行奖励耕战 B . 合纵连横之术的运用 C . 秦国粮草枯竭极力谋求速胜 D . 激起儒家学派的反抗
  • 4. (2023高二下·海林月考)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试问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能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李约瑟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
    A . 是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源 B . 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C . 决定了欧洲的发展方向 D . 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进程
  • 5. (2023高一上·厦门月考) 据学者统计,到明朝后期,苏州府有40%~50%的人住在苏州城里,有30%~40%的人住在苏州城附近,住在乡下的人只有10%~20%,当时的苏州府已经高度城市化。对此理解最为合理的是( )
    A .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B . 城市经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 . 城市化潮流在当时已席卷全国 D . 苏州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 6. (2023高二下·海林月考) 右图是春秋战国时期出土铁器分布图。由此可知,当时( )

    A . 铁器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B . 南方冶铁规模不及北方 C . 中原地区经济水平较高 D . 战争推动铁器交流使用
  • 7. (2024高三上·绵阳月考) 秦征服南郡后,南郡居民仍保留楚地风俗,包括热衷商贾、崇奢靡等,秦律在南郡始终未能推行和落实。对此,公元前227年,南郡守腾发布《语书》,要求各县、道啬夫“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通过传播法令的方式教化百姓。南郡守腾这一做法(   )
    A . 有利于建构国家认同 B . 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 C . 引导了民间舆论方向 D . 反映了国家统一推动法律落实
  • 8. (2023高二下·海林月考) 汉朝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强大的匈奴便是其中之一。汉王朝对其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最终将匈奴纳入了汉王朝的管辖之下,设置使匈奴中郎将进行管理。据此可知,汉代的边疆治理( )
    A . 体现因俗而治的特点 B . 奉行开明的治边政策 C . 巩固大一统国家发展 D . 表明君主专制的强化
  • 9. (2024高二下·方城期末) 三国时期的田庄,多以屯、营等编制单位或堡、寨等建筑外观来命名;东晋南朝时期的田庄则多称为别墅、田园。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出( )
    A . 政局的稳定性有所加强 B . 士族势力受到削弱 C . 大土地所有制继续发展 D . 商品经济发展迟滞
  • 10. (2024高二下·湛江月考) 我国古代习惯把从西域传入中原之物冠以“胡”称。据《资治通鉴》记载,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至成阳集贤宫,饥饿困顿之际,杨国忠买胡饼献上。此外,在唐代街市上销售胡饼的店铺随处可见。这反映出( )
    A . 文化交流影响社会生活 B . 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 C . 先进文明强大的吸引力 D . 胡汉差异的逐渐消失
  • 11. (2023高二下·海林月考)

    时期

    赋税制度

    内容

    北魏

    租调徭役

    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乘二十石

    隋至唐中期

    租庸调制

    凡丁岁役二句,无事则收其庸

    唐中后期

    两税法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上表表明中国古代赋税的演变趋势是(   )

    A . 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B . 农民负担不断减轻 C . 土地兼并愈发严重 D . 政府赋税剥削沉重
  • 12. (2022高一上·东莞期中) 唐初基本沿袭隋朝制度,三省分立,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之职。玄宗时期,任命亲信文人为翰林学士,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参与朝政决策。宪宗时期,由宦官出任枢密使,在皇帝与宰相、翰林学士之间宣旨传奏。唐朝中枢机构的演变(    )
    A . 说明了三省六部制度名存实亡 B . 反映中枢大权逐渐向内廷转移 C . 说明君主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 D . 导致唐朝政治黑暗和朝政混乱
  • 13. (2023高一上·盐田月考) 下表是从北魏到金朝对“中国”概念认知的变化。这反映出( )

    北魏

    推出“脱夷统华”理论。

    后唐、后晋、后汉

    沙陀人以“政治正统”观念进行正统建构。

    契丹人

    提出“北极之下为中国”“大辽中国”的说法。

    金朝

    宣称“我本中国”。

    A .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B . 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发展演进 C . 民族交融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扩大
  • 14. (2023高二下·海林月考) 宋初,宋太宗下诏指出,江南江北种植不同,“风土各有所宜”,但为了防备水旱,作物种植要“杂植”。他要求江南诸州长吏,“劝民益种诸谷”;要求江北诸州,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广种杭稻”。这说明当时(   )
    A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 . 精耕细作技术水平提高 C .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D .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 15. (2023高二下·海林月考) 有学者指出,皇帝亲自下发公文的情况历代均有,唐宋时期,不经中书、门下程序的制敕(称为墨敕或中旨)是不合法的;皇帝的秘密谕旨不经正常程序发布,在明代开始较多使用,但是到了清代才开始制度化。这说明( )
    A . 三省体制有利于公文正规化 B . 权力集中促进公文制度演化 C . 明代公文体系缺乏制度建设 D . 中央集权加强改变公文发布
  • 16. (2023高二下·海林月考) 《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该规定( )
    A . 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使孙中山只能以秘密形式成立同盟会 C . 标志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工具 D . 使中国人民失去了反帝斗争的可能性
  • 17. (2023高二下·海林月考) 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一书虽以转述西方历史地理为主旨却代表了中国人在时代嬗递之际的认真思考,它是中国人用一场失败了的血战所换来的醒悟与警觉。其意在说明该书(   )
    A . 破解了中国近代化道路问题 B . 反映了士人挽救危局的努力 C . 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本质要求        D . 改变了清廷对西洋人的态度
  • 18. (2023高二下·海林月考) 某学者在一篇文章中说:“(19世纪末)有识者则已翻然思改革,凭敌忾之心,呼维新与爱国,而于‘富强’尤致意焉。戊戌变政既不成,越二年即庚子岁而有义和团之变,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顿有掊击之意矣”。这表明当时( )
    A . 政治变革渐成为时代潮流 B . 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 . 社会各界支持义和团运动 D . 清朝廷有意重启戊戌变法
  • 19. (2023高二上·重庆市开学考) “在侵略者眼中,他们联合军的行为是正义的,是为帮助中国平定内乱而来的”,“腐朽的清政府竟然幻想依靠半宗教的势力去对抗现代化武器”。材料所述现象应发生在 (    )
    A . 鸦片战争期间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 甲午战争期间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20. (2023高二下·海林月考) 郑和下西洋具有历史性的突破,他的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西亚和非洲东海岸,开辟了一些新航线,形成了多点交叉的海上交通网络。郑和下西洋具有历史性的突破,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A . 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 B . 维护国家安全,带来海外国家的详细制度 C . 发展海外贸易,传播文明 D . 开拓海洋事业,铺平亚非航路
  • 21. (2023高二下·海林月考) 维新变法时期,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顽固坚持传统,反对变法。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为西洋模式。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这反映( )
    A . 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 B . 维新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 C . 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 D . 制度变革不符合各方利益
  • 22. (2023高二下·海林月考) “夫近百年来,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一中心问题,为如何求自强以御外侮也。此一自强运动,实始于____,而____,则为此初期三十年自强运动失败之总结也。”与文中横线处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 .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B . 鸦片战争戊戌变法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
  • 23. (2023高二下·海林月考) 1912年初,在清帝退位的同时,孙中山请辞临时大总统,但在辞职咨文中提出三个条件:临时政府设于南京;选举出的新总统到南京就任时,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乃行辞职;新总统必须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的这三个条件( )
    A . 使辛亥革命成果得以维护 B . 进一步完善了民主共和制 C . 彰显了革命者的民主精神 D . 有效防止了袁世凯的复辟
  • 24. (2024高一上·唐山月考)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
    A . 公共墓地出现 B . 农业的产生 C . 贫富分化加剧 D . 文字的使用
  • 25. (2024高二上·广元月考)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 . 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 . 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 . 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 . 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 26. (2023高二下·海林月考) 下图所示为1912—1918年新设民族企业数量情况统计(单位:家)。其中,造成1914—1918年企业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伐战争的推进 B . 世界大战的影响 C . 五四运动的爆发 D . 辛亥革命的推动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8分)
  • 27. (2023高二下·海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前期部分武官履历简表

    人物

    出身

    仕途

    契苾何力

    生于铁勒可汗世家。

    太宗时率契苾部降唐,授左领军卫将军。是太宗时功勋最为卓著的蕃将。

    薛平贵

    家境贫寒,少时以种田为业。

    太宗末年应募征辽东,以军功从白衣擢授游击将军,官至右领军卫将军。

    段瓒

    出身将家,为褒国公段志玄之子。

    袭父爵,以门荫步入仕途。武则天时,官至左屯卫大将军。

    郭子仪

    出身太原郭氏。

    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后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大功,进位中书令。

    ——据《旧唐书》、《新唐书》

    材料二: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之役中接连溃败,旧式将官的无能给清廷以惨痛教训。1901年,清政府下令废止武举,在各省设武备学堂,“以期培养人才”。1904年,编练新军在全国大规模展开。1905年9月,《陆军人员补官体制》颁布,规定上等第一、二级军职由中央简派,上等第三级至中等第二级由各省督抚具奏委任,中央予以考核奏补,中等第三级以下由督抚任免,并强调所有陆军三等实官都必须“由陆军学堂出身”,且“通解兵学”。1908年,清廷大权落入志在集权的摄政王载沣之手。1910年,清廷规定:“嗣后请简及奏补陆军各级人员均由陆军部具奏。”

    ——据郭亚平《晚清新军的军官制度及其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前期武官入仕的主要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新军任官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确立的背景。
  • 28. (2023高二下·海林月考)  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民法典。尽管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法典的编纂,但这些法典大都是刑法,其中虽涉及民事关系,如户、婚、钱债、赔偿等,亦采取刑罚的手段进行调整,本质上仍属刑法规范。纵观中国古代,没有成文的民法典,民刑不分,以刑事责任代替民事责任;民法观念不发达,民法中的平等、自由、权利等观念一直没有形成。

    ——摘编自房绍坤《中国民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材料二 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社会内部生活条件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一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状况。近代中国经历了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的转型是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的原动力。公丕祥在《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说:“推动中国法制变革的主要根源来自于近代中国社会内部存在着的处于变化状态中的经济和政治条件。在这些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中国法变革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方向。”由于“中国近代政府经常陷于政治危机中,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无论清政府、民国北京政府还是南京国民政府,它们均需要通过全面的法典编纂工作,对外以期达到收回领事裁判权,对内以法典作为推行新政的基础,树立法治政府的形象和权威。”

    ——摘编自张生《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民法不发达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制订民法典的作用。
  • 29. (2023高二下·白银期末) [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

    材料一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是以开埠通商为契机揭开序幕的。近代中国先后开辟的70多个通商口岸既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掠夺中国的基地和桥头堡,又是输入近代文明的主要阵地和前哨。开埠以后,近代中国城市的外在人文景观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等方面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城市发展始终处于低度、有限的状态,少数大通商口岸城市畸形膨胀,中小城镇却发展不足,许多内地城市呈现停滞、衰退的发展态势,从而影响了近代中国整体城市化水平。

    材料二 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以及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促进了市政工程建设的兴起。从19世纪60年代起,一些近代市政工程建设设施,如自来水、电灯、煤气、卫生设备、近代化的交通与邮电通信等也陆续在通商口岸城市出现,进而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及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由于通商口岸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及租界内西式市政建设的示范作用,通商口岸市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价值观念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异与更新,并由此向内地城乡传播,带动了内地城乡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变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朝辉《从通商口岸近代文明的传播看中国城市近代化》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 30. (2023高二下·海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战爆发助推了中国日益觉醒的、参与国际化的民族主义。梁士诒、顾维钧等人力主参战,强调参战可以使列强重视中国,促使中国加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且一旦协约国获胜,中国也将以战胜国身份收回战败国德国等在华特权。在他们的推动下,北洋政府于1914~1915年三度向英法表态希望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但未获支持。1916年索姆河战役打响,协约国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英法态度转变,希望中国派遗劳工赴欧洲从事战勤及后方保障工作。为此,梁士诒为北洋政府谋划了一个“以工代兵”的良方:“中国财力兵备,不是以遗兵赴欧,如以工代兵,则中国可省海陆运输饷械之巨额费用。而参战工人,反得列国所给工责,中国政府不费分文,可获战胜后之种种权利。” 
    ——摘编自王平贞、赵俊杰《一战百年:华工赴欧启示录》

    材料二:有关史料记载,中国自1864年到1913年的50年中,共计输出695.5亿两,输入932.4亿两,入超数达236.9亿两。国内实业不兴,失业人数日益增多,社会动荡。此时华工赴欧计划的提出,一方面为协约国提供了丰富人力资源,另一方面缓解国内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

    ——摘编自姚娜《一战期间中国政府派遣华工赴欧动因析》

    材料三:首先,华工赴欧参战,既充当了北洋政府寻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载体,又为中国后来参战创造了条件,进而为战后中国参加巴黎和会提供了良机。其二,华工成为百年前中国的政治精英们实现国际化战略以及国家认同理念的重要环节。华工在参战之余,接触到了欧洲先进的文明及科学技术,也受到西方自由民主法治思想的熏陶,他们开始自珍自爱、关注祖国的前途命运,回国后,他们成为西学及实业知识的宣传者,有的还转变成为整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其三,华工爱国自强、勇于献身的情操,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后来中国留法勤工俭学的知识精英们,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周恩来、邓小平,均在留法期间确立了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革命理想。1919年中国爆发的“五四运动”以及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兴起的新式工人运动,皆同一战赴欧华工有密切的关联性。

    ——摘编自王平贞、赵俊杰《一战百年:华工赴欧启示录》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工赴欧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工赴欧的影响。
  • 31. (2023高二下·海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综观中国古代史,便可发现三个现象极为引人注目:一为历史总是在政治上的分裂与统一中曲折前进。每次分裂之后都必然出现更大规模的、更深层次的统一,而且统一在这种交替过程中永远居于主导地位。二为民族关系也总是在斗争和融合中曲折地发展。每一次斗争之后,也总是要出现新的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民族同化(或融合),而且伴随着每次融合的出现,都毫无例外地要出现较长时期的政治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政治上的每次分裂与统一,也总是和民族之间的斗争与融合息息相关,甚至是政治上的分裂动乱愈厉害,民族之间的斗争愈激烈、民族同化(融合)也就愈迅速、愈全面。而民族融合不仅带来统一和安定,而且保证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始终不间断地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同时还把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和汉文化不断推上了主导和核心的地位。

    ——摘自高鹏飞《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散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民族融合”或“分裂与统一”为中心,提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观点明确,史实准确,理由充分,逻辑合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