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3-10-12 浏览次数: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 1. (2023高二下·龙川期末)  19世纪初,英国对华贸易商A•马塞松在回答议会中国贸易特别委员会质询时坦承:“如果没有鸦片贸易,棉织品贸易也就不会发展;如果装载棉织品的船不携带鸦片的话,该船恐怕连路费都赚不回来。”这一对话反映了当时(  )
    A . 鸦片走私已取代棉纺织品贸易 B . 中国处于贸易逆差大量白银流出 C . 英国以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 D . 中国禁烟运动严重损害英国利益
  • 2. (2023高二下·龙川期末)  同治年间,清政府在给英国公使阿礼国的节略中明确提出:中外“且亦各有国体及自主之权。如时势可行,及无碍国体政权者,中国原有自主变通之法;其窒碍难行者,无论不能勉强。”据此可知,当时的清政府(  )
    A . 意识到变革政治的必要性 B . 中体西用思想受到冲击 C . 作出反对修约的外交姿态 D . 国家主权意识有所增强
  • 3. (2023高三上·长春开学考) 五四运动后的10年间,有不少针对学生的婚姻调查报告,其结果显示:一方面,不论是已婚、订婚还是未婚的学生,对婚姻自由的支持度都取得了压倒性优势;但另一方面,多数学生中已婚和订婚者的婚姻都是由父母指定的。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A . 学生言行不一 B . 传统风俗复兴 C . 对西方思想文化的反思 D . 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并存
  • 4. (2024高三上·广东)  在1923年6月至1926年7月的《新青年》杂志季刊与不定期期刊中,“社会主义”等相关词频出现超过30次,“民族”出现8次,“国民革命”出现5次。据此推知,当时的《新青年》杂志(  )
    A . 开辟了思想宣传的崭新路径 B . 致力于传播民主科学思想 C . 丰富了人民大众的社会生活 D . 有利于推动中国革命发展
  • 5. (2023高一下·龙川期末)  全国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在华北战场伏击日军,取得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此胜仗是(  )
    A . 淞沪会战 B . 平型关大捷 C . 武汉会战 D . 台儿庄大捷
  • 6. (2024高三上·北京市月考)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是有区别的,地主买办营垒内部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这一报告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 . 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 . 将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C . 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D .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 7. (2023高三上·贵阳开学考)  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不仅标志着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形成,而且也意味着在西方国家对华实行孤立遏制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对亚洲的集体安全政策的提出。该学者意在强调(    )
    A . 放弃一边倒外交策略的必要性 B . 构建务实的国际关系体系 C . 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D . 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
  • 8. (2023高二下·龙川期末)  如图为1951-1954年南阳县商品流转额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变化(  )                                 

    A . 表明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B . 反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倾向 C . 说明国家财政经济统一 D . 体现对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9. (2023高一下·龙川期末) 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修改“八二宪法”,将第十条第四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修改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
    A . 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成 B . 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C . 政治制度体系初步确立 D . 法制建设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 10. (2023高二下·龙川期末)  在古代某一文明区,神庙仓库的收入和支出记录凭证是在泥板上刻刮出各种符号,这些泥板经过烘烤,便可以长久保存,所以其遗存的数量非常众多,从中透露出了几缕文明开化之初的光芒。该“文明区”应是(  )
    A . 两河流域文明 B . 古埃及文明 C . 恒河流域文明 D . 古希腊文明
  • 11. (2023高一下·龙川期末)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起兵东征,吞并波斯,入侵印度。他们一边征战,一边收集资料绘制地图,并与当地哲人交往。据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有利于(  )
    A . 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 . 亚欧古丝绸之路的畅通 C . 中西文化交流与传播 D . 希腊文化的推广和东移
  • 12. (2023高一下·龙川期末)  公元1122年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签订了《沃尔姆斯宗教协定》。按照该协定,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放弃了帝国境内的主教册封权,而教皇则承认皇帝拥有世俗册封权;公元1131年列日宗教会议上,教皇英诺森二世头戴装饰华美的三重冠,骑着白马,以罗马皇帝般的盛大仪式进入会场,德意志国王洛泰尔三世亲自为其牵马;此外还有著名的“卡诺莎之辱”和“阿维农之囚”。这些史实反映出(  )
    A . 君权神授强化王权 B . 王权与教权长期的依存与斗争 C . 教皇地位不断衰落 D . 欧洲近代民族主义的产生发展
  • 13. (2024高一下·临沂期中)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很多城市成为废墟。从9世纪末开始,西欧城市得到恢复和发展……至14世纪初,西欧城市城镇总量已达万余座。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封建经济的发展 B . 世俗王权的加强 C . 庄园制度的解体 D . 民族国家的形成
  • 14. (2023高二下·龙川期末)  新航路开辟后,在西欧农村,采用租佃制的地主因为地租上涨最快而获利最大,资本主义农业逐步兴起。相反,按照传统方式征收固定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却因此受到损失并遭到打击,旧式封建地主日益衰落。其原因是(  )
    A . 商业革命 B . 价格革命 C . 社会革命 D . 工业革命
  • 15. (2024高一下·南宁期中)  1694年,托利党人在英国下院竞选中获得多数席位,但国王威廉三世拒绝托利党人进入内阁,反而以清一色的辉格党人组成内阁。这说明(  )
    A . 威廉三世的行为严重违宪 B . 议会的地位低于国王 C . 英国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 D . 国王执掌国家行政权
  • 16. (2023高一下·龙川期末)  18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奉行重商主义,对外实行垄断贸易,提高关税,减少进口,鼓励出口,希望金银流入。进入19世纪后,英国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对进出口贸易很少征收关税。英国外贸政策的变化主要缘于(  )
    A . 工业革命的发展 B . 政治改革的推进 C . 世界市场的形成 D . 交通工具的革新
  • 17. (2023高一下·龙川期末) 下表为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

    13%(1872年数据)

    10%

    1913年

    15%

    11%

    13%

    8%

    4%

    A . 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逐渐被打破 B . 世界贸易逐渐形成多中心的新格局 C . 以国家干预为核心促进贸易发展 D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 18. (2024高一下·洮南月考) 1919年3月,印度因抗议“罗拉特法”而举行总罢工;5月,中国发生五四运动;6月,埃及的开罗、亚历山大等地发生了反英暴动;7月,土耳其的凯末尔提出民族自决。这些事件的共同意义在于( )
    A . 终结欧美列强的侵略 B . 标志亚非民族意识的觉醒 C . 动摇殖民体系的秩序 D . 导致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
  • 19. (2023高一下·龙川期末)  列宁指出,俄国是一个无产阶级占少数而小资产阶级(农民)占大多数的社会,存在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因素互相交织的五种经济成分,而占优势的是小农经济结构。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经济结构,在巩固工农联盟的前提下必须创造过渡所必需的物质条件。这一观点(  )
    A . 强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的可能性 B . 有利于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必要性 C . 为苏联模式的建立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D . 有助于推动苏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 20. (2023高一下·龙川期末)  虽然经济全球化现象看来已是不可抗拒和逆转的客观事实,但是人们对其评价态度分歧仍然存在。发展中的经济全球化已然触动许多人的利益,例如产业之间的不适应,文明之间的不适应等等。这恰恰说明了全球化现象的复杂性,我们不能轻易地选择反对或支持。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
    A .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B . 不符合世界发展趋势 C . 遭到人们全面抵制 D . 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 21. (2024高一下·潮阳月考)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目标,其实质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把中国建成为繁荣昌盛的先进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西方列强手下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它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下表是自1913到1921年中国机械输入的价目表,亦可以证明中国日益向工业化的前途发展。

     

    1913年

    1921年

    纺织机器

    643000两

    5109000两

    农业机器

    113000两

    21192000两

    其他机器

    3700000两

    26732000两

    附属机器

    50000两

    931000两

    合计

    4506000两

    53964000两

    ——摘自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

    材料三:“一五”期间施工建设的工矿建设单位有1万个以上,苏联援建的156个重大建设项目中,有135个已经施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援建的68个工程项目中有64个已施工。工业建成的重要项目包括鞍钢三大工程、抚顺铝厂、哈尔滨量具刃具厂、长春汽车制造厂、山西榆次纺织机械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大连化工厂、佳木斯造纸厂、北京国棉一厂等。开始施工建设的重要工厂有洛阳轴承厂、哈尔滨轮机厂、武汉重型机床厂、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床厂、武汉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吉林肥料厂、吉林涂料厂、兰州炼油厂等。大规模工业建设取得宏伟成就,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一五”期间新建铁路33条,修复干线和企业专用线共约1万公里。

    ——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场“自强”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列举其为实现自强目的而在武器方面所作的具体努力。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中国机械输入的特点,结合时代特征,简述中国近代化的困难和障碍。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在“一五”期间取得的伟大成就,并结合所学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 22. (2023高二下·龙川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航海时代到来后的大西洋,孕育出了连接寒冷欧洲、亚热带、热带的西非与美洲的海洋商贸圈,这一商贸圈结合了大西洋三角贸易与批量生产商品性农作物的种植园,西欧的商人组织和指挥着这些全球性的贸易,而国家给予支持……通过这样一个巨大的商路网,商品有规律地流动着,大西洋周边地区的距离越来越近。到18世纪中叶,曾经繁荣的地中海周围的城市呈现出衰败与萧条的景象,而巴黎、阿姆斯特丹与伦敦一改1500年时的旧貌,焕然一新。

    ——摘编自宫崎正胜《人类文明史》、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一一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帕特里克•奥布莱恩却认为: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选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世界近代早期“大西洋商贸圈”经济发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帕特里克•奥布莱恩对工业化时代欧洲地位的认识。结合所学从“世界视野”角度论述工业革命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并非“微不足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