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上册 /第六单元 /13 /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 《读书:目的和前...

更新时间:2023-08-30 浏览次数:2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选项中用词得体的一句是( )
    A . 近悉教躬违和,弟子特此致候。 B . 惊闻学兄家慈病逝,特致沉痛哀悼。 C . 会期定于五日,勿误,特此见示。 D . 已悉,一号广州面商,为荷。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shè)       沉(qìn)       望洋兴叹 B . (bì)       害(qiāng)       孜孜不惓 C . (zhì)       一(luò)       一劳永逸 D . (máo)       色(sùn)       各得其所
  • 3. 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比喻) B . 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最严重的罪过之一。(排比) C .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对比,比喻) D . 可整天待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设问)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4. 阅读《上图书馆》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在文华中学学到了许多东西,至今都怀念给“我”知识最多的这个“公书林”。至于老师们教的并不多。 B . “我”在“公书林”里找到了书架上一排斯蒂文生的书,拿下来翻了几本,那个下午时间消磨得很愉快。 C . 第七段说“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真实的世界”指国家民族命运处于危亡时刻。 D . 课文主要记述了公书林、清华图书馆、包德林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等几个图书馆。
    2. (2) 下列对课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作者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是为了引出论证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 B . 作者是按照自己的成长历程来写与这几个图书馆的缘分的。这是一种空间顺序。 C . 第八段中“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一句与前面一句写心情的句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D . 第九段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是为了论证说明人类创造了知识理性。
    3. (3)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公书林”书桌两端的铜制高台灯在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 B . “公书林”没能帮“我”养成看英文杂志的习惯。 C . 在“公书林”翻着图画看看,这样也就满足了“我”对外间世界的好奇心,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 D . 此后若干年,坐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里,这里那种一灯如豆一心苦读的空气与“我”当时的心情合拍。
三、语言表达
  •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微阅读,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口袋书、手机报、微博,都体现了这一特征。对很多人来说,微阅读就是浅阅读,就是浪费时间消费段子。。因为即便是微小,它也有自己存在的逻辑,不仅如此,微小,也能见证大千世界。一些阅读达人号召不要迷恋微阅读,说那是“伤不起的快餐文化”。这样的态度,背后隐藏的不是对阅读文化的不同理解, 

  • 6.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字。

    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近日在天津圆满落幕,在大会分会场的中新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上,大家通过“云上展馆”身临其境地领略到当代智慧图书馆标杆—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的科技风貌。在今年的中新友好图书馆机器人方阵中,“高大帅气”的图客机器人脱颖而出。

    图客机器人是全球首台智能图书盘点机器人,由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力军教授团队与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研发,专为解决图书馆人工盘点图书费时费力的痛点问题。图客机器人融合物联网感知、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和移动机器人等高新技术,采用RFID技术定位图书内嵌的芯片,实现精准的全自动图书盘点。

  • 7. 下面是某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查阅系统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
  • 8. 阅读《读书:目的和前提》前四段,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真正的修养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 B .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C . 对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人感到满足和幸福。 D . 每个人都该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解和喜爱。
    2. (2) 下列对课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这句话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B . 第二段末尾部分“不是……倒是……”和“不是……而是……”都是对举,从而使得前后句形成鲜明对比,论证更充分而又更具说服力。 C . “可以从小学课本和日历出发,而终结于莎士比亚、歌德或者但丁”一句论证的是“阅读之路有千万条”。 D . 第三段“有的人……还有人……”论证的中心是“每个人都该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解和喜爱”。
    3. (3) 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并不是真正的修养的目的。 B . 读书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是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这是其唯一目的。 C . 因为作品有名,但并不了解它,就要强迫自己去阅读。 D . 个性或人格是教养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教养便落了空。
  • 9. 阅读《上图书馆》一文,回答问题。

    上图书馆

    在什么地方看见西蒙娜·德·波伏瓦说了一句话:她正真钟情的是法国国立图书馆。

    这地方我去过,在巴黎里胥力欧大街,是一所华美的房子。光这建筑,且不讲其中藏的几百万册书,也使人爱他。

    于是我想起了上图书馆之乐。

    在这方面,我是有愉快的回忆的。我在武昌上中学,一个大院子里有三所学校:文华中学,华中大学,文华图书科学校。这三所学校是有血亲关系的,这且不表。只说文华图书科学校是当时中国唯一讲授图书馆学的高等学府,它拥有一个图书馆,叫作“公书林”,这里有丰富的中英文藏书,而且全部开架,连我们中学生也可以进去随便阅览。我在文华中学学到了许多东西,至今都怀念我那时的中外老师,但给我知识最多的却是这个“公书林”。“公书林”的房子也宽敞,舒服。而且环境优雅,至今我都记得馆外的一片绿色和馆内的幽静整洁。我在那里翻阅了许多英文小说。当时我的英文程度有限,多数原著我是看不懂的,但是仅仅摸着那些书,看看他们的封面、目录和插图之类也使我高兴。当时《中学生》杂志正在介绍斯蒂文生的小说《宝岛》,我读得有趣,对作者的其他小说也产生了好奇心,果然在“公书林”里找到了书架上一排斯蒂文生的书,拿下来翻了几本,虽然只记得了它们的书名,那个下午却是消磨得很愉快的。

    “公书林”还帮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即看英文杂志。我就是在它的期刊室里第一次接触到一些美国杂志的,如《星期六晚邮刊》《全国地理》《美丽的屋子》等,当然也只要是翻着图画看看,这样也就部分地满足了我对外间世界的好奇心,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

    后来我上大学进了清华。清华给我的教益很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它比“公书林”更神气: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其中各种精美的书刊闪着光,宽长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铜制的高台灯,它们在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就是在这个“指定参考书阅览室”里,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

    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

    此后若干年,我发现自己坐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里。一间名叫“亨福莱公爵室”的古籍阅览室是我常去之地,那里天花板上有彩画,四壁还有过去的名人画像,也是华美的建筑,然后照明相当差。当时还有一些古本是用链子锁在书架上的,把它们拉下来摊在桌子上看也看得很吃力。在这里,中古僧侣修习的遗风犹存,那种一灯如豆一心苦读的空气却与我当时的心情合拍:国内正在进行大战,我的家已无音讯,虽然在做着功课,心里却是很不平静的。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论文已经做完,口试也已通过,北平也解放了,我在等船的间隙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

    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我还去过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这就是过去马克思常去的地方。这个大厅也是建筑华美,气象万千,那高耸的大圆顶总使我想起一段台词:“这个覆盖终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也许是牵强附会吧,但这也说明独拥书城自吟啸固是一乐,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

    1. (1) 第1段引用西蒙·德·波伏娃的话有什么用意?
    2. (2) 第9段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有什么作用?
    3. (3) 第7段说“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真实的世界”指什么?
    4. (4) 第8段中“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5. (5) 《上图书馆》一文主要记述了几个图书馆?
    6. (6) 《上图书馆》和《读书:目的和前提》都写了作者读书的切身感受,文中所记读书的氛围都温暖感人。但有时候读书过程中也可能会有不和谐的音符,比如某市图书馆实行对所有读者开放,有乞丐和拾荒者也进了图书馆,引起一些读者的不满。对此,图书馆馆长表示,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你有选择离开的权利。对二者的态度,你怎么看?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际歌》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影响巨大。毛泽东在1930年7月所作的《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的词中就有“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的文字,显示了《国际歌》对中国革命带来的巨大震撼。这首歌在与自我的关系、与人民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上,生动地体现了其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重要作用。

    1923年在中国传唱的《国际歌》,其中“让思想冲破牢笼”要求青年们从思想上解放自我,极大地促进了青年对自我主体性的认同。我们在研究信仰问题时可以发现,青年通过信仰使得自己有了一种明确的指向性,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称为“立志”。如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所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就不是指学习一般的客观知识,而是青年的一种通过对终极理想的追求,以求获得自我主体性的指向。这种追求和指向就是一种信仰的象征。

    《国际歌》还鲜明地提出“是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中,“人民”是共产党人的“上帝”;“人民至上”应该是青年信仰形成的根本理念。对青年来说,所谓信仰就是站在人民面前的良知与敬畏。信仰的形成是经验的与实践的,信仰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本身,是我们生存的价值所在,信仰的核心在于人的生命中的一种对于崇高的知觉,如孔子的仁、孟子的良知、老子的道,一种与超越个体生命的绝对价值的密切关联。因此,信仰更多是人的个体与终极理想的相遇,是对人和人类的解放。人与人类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核心。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是共产主义革命世界性的体现。青年的信仰是与世界意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世界理论。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也是世界性的。青年的视野当以世界为基本单位,以世界衡量世界,以世界衡量国家。在近代历史上,德国、日本、俄国、中国等国的年轻人对于国家意识的觉醒,以“青年”的身份对现代国家形成的积极参与,构成了这些国家的现代国家形成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从信仰的角度来看,青年现象虽然是一个群体现象,但实际上是年轻人作为个体对世界的全面关怀,以及对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历史的终极目标的认识和认同。

    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因此,我们的使命和任务就是,在这青春化的时代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基础上培养青年队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摘编自吴端《试论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从理解《国际歌》的信仰意义中展开》)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际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影响巨大,决定了年轻人国家意识的产生。 B . 《国际歌》促进了中国青年在思想上的自我解放,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震撼。 C . 《国际歌》让青年获得了自我主体性的指向,对青年信仰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D . 信仰的核心是人生命中的一种对于崇高的知觉,也是我们生存的全部价值所在。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论述了《国际歌》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重要作用。 B . 文章通过对孔子“志于学”的分析,深入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立志”的内涵。 C . 第三段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人民的关系,并指出了青年信仰形成的根本理念。 D . 第四段引用报告论证了现代国家形成的重要特征是青年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之中。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指出了历史由劳动群众创造的唯物主义观点。 B . 青年首先要在思想上求得自我解放,才能通过自己的信仰来立下明确的人生志向。 C . 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中,青年要坚持“人民至上”,站在人民面前要有良知与敬畏。 D . 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养离不开青春化的时代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人类发展道路的图谱上,文化基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文化基因是人类文化系统的遗传密码,文化基因的不同使得各民族文化呈现出巨大差异。中华文化崇尚“以民为本”、追求“天下为公”,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

    西方传统政治文化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诞生在商业经济之上,以个人为核心,以正义、法治、分权、自由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化;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则是一种诞生在农业经济之上,以王权为核心,以民本、统一、德治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化。三权分立的多党制竞争在西方具有深厚的文化土壤,而在中国则行不通,这已为近代中国的政治实践所证明。我们党一贯重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所蕴含的道德精髓,注重挖掘和阐发“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并将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民本”的思想精髓成为中国道路行稳致远的重要智慧源泉。

    “均富”一直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价值追求。孔子说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纵览世界历史发展,一个国家与阶级的堕落乃至毁灭,往往是因为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从而使得两极分化的矛盾日趋凸显,这几乎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共性。实现共同富裕,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必由之路的高瞻远瞩,也体现了对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均富”思想和价值目标的传承,“不患寡而患不均”蕴含着对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期待,自然成为坚持共同富裕基本原则的文化土壤。

    和谐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占据重要位置,“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等都有和合、和谐、协调的含义。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种国家治理共识,同党对我国国情、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密切联系,也同历史延续中的中国古人对社会建设的美好要求有关。

    在处理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上,中国道路的基本特点是把和睦相处、和平发展放在首位。同崇尚竞争和“丛林法则”的西方文化不同,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和平文化,追求的是“协和万邦”。马克斯·韦伯就认为,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是“和平主义性格”的,它与西方新教的扩张性性格截然不同。中国人民在和平文化的影响下,对内重视道德教化,主张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对外重视睦邻友好,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内涵。中国自古倡导“强不执弱,富不侮贫”,深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略,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和郑重承诺。

    (节选自夏兴有《中国道路的文化基因》)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化基因是人类文化系统的遗传密码,在人类发展道路的图谱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B . “均富”的理念蕴含着对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期待,一直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价值追求。 C . 西方政治文化是一种以个人为核心,以正义、法治、分权、自由和商业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化。 D . 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三段引用孔子的话,论证了“均富”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价值追求的观点。 B . 文章采用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西方传统政治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容上的异同。 C . 引用马克斯·韦伯的话,论证了中国与西方在处理国家与国家关系上不同的价值取向。 D . 文章先引出话题和观点,然后分别从“民本”“均富”“和谐”“和谐万邦”的角度展开论述。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类社会的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与阶级的堕落乃至毁灭,总是缘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B . 一个民族的发展道路,既受特定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影响,还取决于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 C .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与深化,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或许也将为国人所接受。 D .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所以要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
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进而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共鸣的作品,而不要遵循任何的模式或者教学大纲!他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①仅仅因为某部作品有名,因为羞于不了解它就强迫自己去阅读,实乃大错而特错。恰恰相反,每个人都该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解和喜爱。②有的人在学生时代已早早发现自己对优美诗歌的爱好,也有人更爱好历史和乡士传说:有的人也许喜欢民歌,还有人觉得阅读那种细致考察我们心灵的感受并给予高度理性解释的作品,更加富有魅力和令人欣喜。③可以从小学课本和日历出发,而终结于莎士比亚、歌德或者但丁。一本别人称赞而我们也试图阅读却引不起兴趣的作品,一本令我们反感、无法读进去的作品,千万别强迫自己耐着性子硬往下读,应该干脆放弃。④所以也不要过分鼓励和规劝小孩子和年轻人去读某一专门范围内的书;否则,会搞得他们终生厌恶那些最优美的著作,是的,甚至厌恶读书本身。让每个人凭自己的爱好去开始阅读,读一部文学作品或者一首诗,或者一则报道、一篇论文,以此为出发点,然后再扩而大之。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节选自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有删改)

    材料二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书当做工作而只当做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对于他,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有些有趣的书他须得牺牲,也有些初看很干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啃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节选自朱光潜的《谈读书》,有删改)

    材料三
    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比如看史书,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则全书中所有关于这问题的史实都被这中心联系起来,自成一个系统。以后读其它书籍如经子专集之类,自然也常遇着关于政教关系的事实与理论,它们也自然归到从前看史书时形成的那个系统了。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许多“部首”,每得一条新知识,就会依物以类聚的原则,汇归到性质相近的系统里去。大凡零星片段的知识,不但易忘,而且无用。每次所得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
    记忆力有它的限度,要把读过的书所形成的知识系统,原本枝叶都放在脑里储藏起,在事实上往往不可能。如果不能储藏,过目即忘,则读亦等于不读。我们必须于脑以外另辟储藏室,把脑储藏不尽的都移到那里去。这种储藏室在从前是笔记,在现代是卡片。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采得一件就归入某一门某一类,时间过久了,采集的东西虽极多,却各有班位,条理井然。这是一个极合乎科学的办法,它不但可以节省脑力,储有用的材料,供将来的需要,还可以增强思想的条理化与系统化。预备做研究工作的人对于记笔记做卡片的训练,宜于早下工夫。

    (节选自朱光潜的《谈读书》,有删改)

    1.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强迫自己去阅读不能引起共鸣的作品,是很难建立与世界文学的联系的。 B . 没必要坚持阅读引不起自己兴趣的,让自己反感的,无法读进去的作品。 C . 应该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但这样的作品必须是杰作。 D . 在丰富的世界文学殿堂里,没有必要大量阅读,因为读得太多一定有害。
    2. (2) 根据文意,将“阅读之路有千万条”一句插入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
      A . B . C . D .
    3. (3)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围绕如何与世界文学建立生动联系这一话题,阐述读书的路径。 B . 材料二就阅读兴趣和阅读数量展开分析,阐述了做学问者的读书方法。 C . 材料一认为读书应该从兴趣爱好出发,而材料二完全否定了这一观点。 D . 对于阅读数量的多少,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作者所持观点是基本相同的。
    4. (4) 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依物以类聚的原则将新知识汇入性质相近的系统里。 B . 零星片段的知识,即使能与旧有知识联络贯串起来,也易忘且无用,没有必要归聚入系统。 C . 人的记忆力有限,若读过的书不能储存在大脑里,过目即忘,最好另建书房全部储存起来。 D . 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记笔记也应如此,且每个人都应训练这种能力。
    5. (5) 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条概述作者提倡的读书方法。
  • 13. 阅读

    材料一:

    当今是数字化的信息时代,阅读载体趋于多元化发展,网络小说、电子杂志、电子书等数字化阅读方式层出不穷,成为了和传统阅读并驾齐驱的阅读方式,如今几乎大部分经典畅销书籍都能在网络上找到其电子版本,甚至是有声图书,虽然目前纸质书籍并没有受到重创,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读者愿意购买纸质图书,正如英国情报学家K·J·麦克格雷所指出的: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可以完全取代另外一种媒介,总的情形是相互补充并逐步统一起来以解决一个特定的交流问题。但毫无疑问,新的阅读方式已经分流了传统阅读的部分受众。

    (摘编自《当今国民阅读习惯与趋势探讨》)

    材料二

    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于畅游互联网,有时间读书似乎成了一种奢求。虽然精神食粮不再匮乏,各类书籍品种丰富,应有尽有,遗憾的是,如今我们却很难再见到人人都爱读书的场景。读书的习惯都去哪儿了,引人深思。

    “全民阅读”今年已是第五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建立了区域的阅读节、阅读月,开展了传统文化讲学、经典诵读、亲子阅读等主题阅读活动;由多家出版社出版的50多种图书入选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的中国好书。全民阅读的倡导,能够让我们的老百姓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去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进而达到全民悦读。“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全民阅读更应该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把古代经典嵌在脑子里,薪火相传,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三

    材料四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苏轼在《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他认为,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

    在叶圣陶先生看来,以“整本的书”为教材,“就学生方面说,在某一时期专读某一本书,心志可以专一,讨究可以彻底。在中学阶段内虽然只能读有限的几本书,但是那几本书是真正专心去读的,这就养成了读书的能力;凭这能力,就可以随时随地读其他的书以及单篇短章。读整部的书,不但可以练习精读,同时又可以练习速读。如此说来,改用整本的书作为教材,对于‘养成读书习惯’,似乎切实有效得多”。

    (摘编搜狐网)

    材料五

    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在制定重建家园计划时,仍留出专门资金用来推广阅读。“阅读是教育的基础”这一理念已成为全德国的共识。德国人非常注重阅读的娱乐功能,提倡快乐阅读,他们用书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阅读的兴趣,让孩子更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德国人更喜欢纸质图书,认为真正的阅读源于书,而非实时消息。他们更愿意阅读有价值的,即便是长篇大论的文章,而不是阅读那些无用的、八卦的、没有任何营养的花边消息。德国平均每个家庭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100多册。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以色列这个国家虽然很小,但在创新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以色列平均几千人就有一个公共图书馆。以色列有句老话:“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以色列人以此激励自己,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犹太人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犹太民族不仅涌现出的科学家多,而且拥有亿万家财的富贾巨商也居于世界各民族之前。在美国,屈指可数的亿万富翁中,犹太人就占了一半之多。许多人把犹太民族称为善于学习,积极思考的民族。

    (摘编自人民网)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信息时代,大部分经典畅销书都已有其电子版本,但仍有读者愿意购买纸质图书,数字化阅读方式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阅读方式。 B .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多次倡导,希望能够让全社会更重视读书,让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C . 苏轼认为阅读时不必追求所有的问题都弄懂,只就一个目标或问题进行探究,日积月累必有收获,他还强调读书应注重独立思考。 D . 犹太人善于学习,积极思考,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这种学习精神让他们受益匪浅,美国亿万富翁中犹太人占多数与此不无关系。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各类书籍品种随时代发展而日益丰富,虽然人们习惯于畅游互联网,但绝大多数人的阅读方式还是以纸质图书为主。 B .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阅读有不同的选择,这与他们的人生阅历和生活需求有关,如00后的阅读就与学业关系较紧密。 C . 二战后德国人注重阅读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快乐阅读。他们喜欢阅读纸质书籍,也喜欢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 D . 叶圣陶提倡的“整本书阅读”既能练习精读,又能练习速读,所以他强调学生在中学时专心只读几本书就能养成读书的能力。
    3. (3) 你觉得怎么样才能达到“全民阅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六、选择题组
  •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身处互联网时代,面对海量信息,光是____式的浅阅读远远不够。能够引发读者思考的深度阅读,(    )。对此,作家们往往采取____的阅读方式,以接近深读状态。比如,王安忆每天浏览十万字不在话下,笑谈自己“泡在文字里才能喂饱”;毕飞宇则以“把玩古董”的心态细读作品妙处,好的作品一下午品读四五页心里就“美得不行”。我们或许天赋异禀,成为过目不忘的读者,却无法天生成为____的读者。觉察文字中复杂含混的意义,感受文本中细腻逶迤的美,都需要后天勤学苦练。法国作家梭罗在经典著作《瓦尔登湖》中说过:“读书需要训练,就如同运动员所接受的训练那样,而且,人们差不多要终其一生,追求这个目标。”如果说有的阅读只是为了简单的功利,那么真正的阅读“不是那种用奢逸麻痹我们、让更高贵的感官一直沉睡的阅读,而是必须踮起脚尖、用我们最警觉和清醒的时间去进行的阅读”。对此,学者们____地谈到,拥有海量信息的自媒体时代,往往抓取或推送的仅是跟个体兴趣相关的“窄化”资讯。通过经典人文阅读,使读者能走出已知的自我小天地,多理解关切他人,突破资讯隔膜。恰如土耳其作家帕慕克曾宣称,通过阅读小说,他在年轻的时候学会了认真对待生活。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浮光掠影        截然不同        洞若观火        不约而同 B . 避重就轻        截然不同        明察秋毫        殊途同归 C . 浮光掠影        大相径庭        明察秋毫        不约而同 D . 避重就轻        大相径庭        洞若观火        殊途同归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核心指标是高质量的阅读,与研究学习探索辨析、欣赏品鉴等密切相关 B . 与研究学习、探索辨析、欣赏品鉴等密切相关,是高质量阅读的核心指标 C . 是高质量阅读的核心指标,与研究学习、探索辨析、欣赏品鉴等密切相关 D . 与研究学习、探索辨析、欣赏品鉴等密切相关,核心指标是高质量的阅读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通过经典人文阅读,读者能走出已知的自我小天地,突破资讯隔膜,多理解关切他人。 B . 通过经典人文阅读,使读者能走出已知的自我小天地,突破资讯隔膜,多理解关切他人。 C . 通过经典人文阅读,读者能走出已知的自我小天地,多理解关切他人,突破资讯隔膜。 D . 通过经典人文阅读,突破资讯隔膜,读者能走出已知的自我小天地,多理解关切他人。
  •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经百年鼎革方有今日恢宏人文气象的清华大学校园,早已跻身全球最美校园之列,这是数代清华人____、孜孜营建的心血成果,在对清华校园做出卓越贡献的建筑家中,论作品数量之盛、规划筹谋之妙、设计淬治之精,关肇邺院士的功劳____。

    作为一校文脉之所系,大学的图书馆往往成为校国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是大学精神的守护者,1982年,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扩建工程启动,这个重担落到了刚刚从美国访学归国的关肇邺的肩上,面对重重考验,关肇邺近乎完美地完成了图书馆三期的设计,建设时间跨度将近百年的清华大学图书馆与庄严肃穆的中央主楼、雄伟壮观的新天文台等众多建筑作品,以令人惊叹的手法精心组成整体群落,____,实显出清华学术传统的延绵启承与博大精深。

    时光的磨洗没有使关肇邺设计的建筑____,相反,他对清华园空间文化的“结构性创造”与“基因级贡献”被时间擦拭得愈加清晰、明亮。关肇设计了清华建筑,不单是清华人心灵故乡中一代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推广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千方百计    一枝独秀    相得益彰    黯然失色 B . 殚精竭虑    一枝独秀    珠联璧合    相形见绌 C . 殚精竭虑    首屈一指    珠联璧合    黯然失色 D . 千方百计    首屈一指    相得益彰    相形见绌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推广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B . 关肇邺设计了清华建筑,不单是清华人心灵故乡中一代代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是量度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C . 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量度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更是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 D . 关肇邺设计的清华建筑,不单是一代代清华人心灵故乡中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衡量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3.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 您的大作收悉,语言隽永,弟自愧不如,我冒昧地做了一点雅正,谨供参考。 B . 学生看望多年未见的班主任,紧握老师双手说:“老师,久仰了,很是想念。” C . 喜闻敝校五十周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诚表歉意。 D . 今日家父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特略备薄酒,以敬答厚意。
七、选择简答
  •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①____,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不可能在什么时候走到尽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通过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仅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且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是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②____;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③____,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1.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然而,通过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你都会感到满足和幸福——不仅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且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B . 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仅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且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C . 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D . 然而,通过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2. (2) 请在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本好书,如同一位良师益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闲暇时品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到____,无限放松与惬意。一个人的修养品德和读书____,而好书离不开好的作者,更离不开优秀的传播者与解读者。

    文化语言的传播者,语文专家,河南省教育学会执行理事长吴伟老师爱书如命。走进他的家,就仿佛走进了书的森林王国,到处是书香的味道。他说:“一个人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行是长期读书积累而来的”。他酷爱读书写作,有时看书____,不知有多少次趴在书桌上睡觉。他在字林中穿行,在书海里遨游,在知识的天空中飞舞。他是文化的传播者和解读者,用人格魅力诠释文字的博大精深。呕心沥血,潜心钻研,成就了今天____的吴伟。书是他的生命,传授知识是他的使命,从寒窗苦读到今天的功成名就,用他的话说,没有书,就没有今天的似锦前程。他做到了读书的高境界,为他人传道、受业、解惑 , 用自己采集酿就的知识,成为一部令人受用不尽的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心旷神怡 休戚相关 废寝忘食 卓尔不群 B . 沁人心脾 息息相关 宵衣旰食 卓越不凡 C . 沁人心脾 休戚相关 宵衣旰食 卓尔不群 D . 心旷神怡 息息相关 废寝忘食 卓越不凡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做到了读书的高境界,为他人“传道、受业、解惑”,用自己采集酿就的知识,使自己成为一部令人受用不尽的“书”。 B . 他达到了读书的高境界,为他人“传道、受业、解惑”,用自己采集酿就的知识,成为一部令人受用不尽的“书”。 C . 他达到了读书的高境界,用自己采集酿就的知识,为他人“传道、受业、解惑”,使自己成为一部令人受用不尽的“书”。 D . 他做到了读书的高境界,用自己采集酿就的知识,为他人“传道、受业、解惑”,成为一部令人受用不尽的“书”。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八、古代诗歌阅读
  • 1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子由

    苏轼

    堆几尽埃筒,攻之如蠹虫。

    谁知圣人意,不尽书籍中。

    曲尽弦犹在,器成机见空。

    妙哉斫轮手,堂下笑桓公。

    【注】①子由:苏轼弟弟苏辙,字子由。②《庄子·天道》中,工匠轮扁嘲笑读书的桓公,理由是“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即自己制作车轮的本领不是简单地理论传授,儿子就能学会的。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联运用白描手法,“堆”“攻”两个动词,生动勾勒出子由埋头苦读古代典籍的形象。 B . 作者将子由比作专门啃食书籍的蠹虫,虽为调侃,但也传达出了对子由读书行为的鄙夷。 C . “曲尽弦犹在”,诗句在“曲尽”与“弦在”的反差中,提示读书人要正确地对待书本知识。 D . 尾联的“笑”与标题的“嘲”相呼应,轮扁对桓公的态度与苏轼对子由的态度恰好暗合。
    2. (2) 苏轼是如何传达他的治学观点的?请结合诗歌后四句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