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百万(%)
年份 |
农村人口 |
农业人口 |
非农业人口 |
1700 |
4.21 |
2.78(66.0) |
1.43(34.0) |
1750 |
4.55 |
2.64(58.0) |
1.91(42.0) |
时间 | 事件 |
1922年 | 与德国恢复外交关系,开展经贸往来 |
1924年 | 英、法承认苏联,苏联与英法恢复外交关系 |
1934年 | 苏联加入国际联盟,担任国联行政院常设理事 |
材料一: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晓确之地遍行栽播。
——(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河南、山东等地爆发饥荒。陈振龙的六世孙陈世元拖家带口从福建北上,将陈家拿手的番薯种植技术传到北方,饥荒危机得以缓解。因“教种有效”,陈世元被清廷授予举人头衔,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因种植、推广农作物而获得举人头衔的人。
——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
材料三:18世纪,许多欧洲大国开始大规模引种外来高价值植物,并逐渐形成全球植物流动网络。欧洲的政治经济学家认为:精确的自然知识是国家财富积累的关键所在,由此可以影响国家实力。英国皇家植物园尤其注重对外来高价值植物的收藏,该植物园栽培的物种由1769年的60种增加到1813年的11000种。1760至1808年,西班牙国王共派出了57支探险队去调查殖民地的植物群。18世纪末,这些欧洲国家以海外殖民地为主要基地,在全球建立了约1600座不同类型的植物园。有学者指出:“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对植物种质进行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核心与全球边缘之间历史关系的持久特征之一。”
——摘编自张鹏《杰斐逊的植物引种实验及其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广东沿海一带出现大量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随着远洋轮船开航,前往海外的人数大增。由外国人主导建立的移民体制包括自愿和非自愿移民两种类型。根据移民筹措移民经费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受助移民”“契约劳工”等多种移民途径。在此之前,当时出洋的中国人几乎都是去往东南亚地区,但是进入新的移民时代后,中国移民走向了全球的不同地区。他们大多侨居泰国、马来亚、柬埔寨经商、务工,美国、澳大利亚等地也吸引着部分移民。移民会聚居在唐人街,依赖同宗或同乡的帮助,在他国谋求生存。
——摘编自[美]孔飞力《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法国大量招募外国工人参与本国的经济与社会重建。在引进大量外国男性劳动力工作多年后,政府实施了家庭团聚政策。来自原欧洲国家的外国人占全法国外国移民的比例逐步下降,而来自非欧洲国家特别是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北非国家的移民比例迅速上升。到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法国的阿尔及利亚移民人数已经超越了西班牙移民和葡萄牙移民。这些外国人得以长期居留,但居民身份、社会福利、法律权利等问题日益显现。
——摘编自宋全成《欧洲移民研究》
材料一:用图像学研究方法分析美术作品时,要经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前图像志描述”,即观者眼中直接看到的事物;第二层次“图像志分析”,即注重人物和故事的识别,需要确认图像中的内容与主题,并将其中的象征物加以阐释与简单联系;第三层次“图像学阐述”,则需要辨认出艺术家在作品中传达的深意,深入了解某个特定时代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挖掘艺术家表达的更深层次内涵。
——摘编自《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
材料二:新中国经典美术作品节选
——选自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官网
根据材料一中的图像学研究方法,从以上两幅美术作品中任选一幅进行探究。(要求:对画作由浅入深进行描述、分析、阐述,并得出一个结论;注重历史信息的运用,分析逻辑严密,表达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