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月考试...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据此可知,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根源是(  )
    A . 剩余产品的出现 B . 文字的发明 C . 社会分工的形成 D . 生产力发展
  • 2. (2024高一下·德阳月考)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债务缠身,暴风雨神阿达德摧毁了他的田地,或者洪水冲走了作物,或者由于当年缺水,那块地没有生长谷物-在那一年,他可以不向他的债主归还粮食;他可以暂停履行他的合同,他可以不付那一年的利息。”由此可知,法典(  )
    A . 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 . 体现商品经济要求 C . 维护民众利益实现阶级调和 D . 带有人文主义色彩
  • 3.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雅典公民大会规定:五百人议事会提前四天确立公民大会谈论事项;来自基层的提议必须经过公民大会讨论才能接受投票;因为种种原因,担心第一次投票不安全,还可以进行第二次投票。此议事规则有利于(  )
    A . 强化公民大会权力 B . 减少决策冲动失误 C . 防止政治人物独裁 D . 权力相互制约平衡
  • 4.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古罗马重视法律的制定,制定时先设定了基本的原则,于基本原则下再制定细节。它是一套明确规定的系统观念——“界定了一个社会机体的详细结构与行动方式之法律义务,其中没有任何含糊不清的东西。”它的好处是它可以完全超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表明罗马法( )
    A . 可以保护所有人的权益 B .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 . 由归纳客观材料而制定 D . 很好地贯彻了民众的意愿.
  • 5. (2024高一下·射洪期中)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船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罗马、安息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这说明( )
    A . 亚非拉文明具有共同特征 B . 交通是文明传播的必然前提 C . 文明交融能促进社会发展 D . 商品贸易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 6.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古罗马后期社会陷入动乱,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去乞求附近富有的地主保护,即把自己的农田交给地主。不过命运待他不薄,他仍可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不过是成了领主的佃农,那些没有土地的穷人就只能靠卖身来生活。”材料可用来佐证( )
    A . 土地是区分社会等级的唯一标准 B . 欧洲封建社会开始于古罗马时代 C . 封建关系下权利和义务的均衡性 D . 西欧封建社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 7.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有学者指出,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结构“其统治关系极其复杂多变,例如一个附庸可能同时效忠两个领主甚至多个领主,而所效忠的领主之间又结成复杂的效忠关系……它的基本关系不是国王与臣民,也不是国家与公民,而是领主与附庸。”更符合该学者观点的图示是( )
    A . B . C . D .
  • 8.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法兰西王国是法兰克王国分裂的产物,加佩王朝延续了340多年。起初,加佩国王本应享有的权利很多都被地方上的大封建贵族篡夺。后来,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常常美化、神化法国国王,甚至说他能显灵治病、妙手回春。这说明法国( )
    A . 国王获得市民的支持 B . 王权与贵族矛盾减少 C . 世俗王权得到了强化 D . 民族意识在不断加强
  • 9. (2024高二下·河北期中) 政治上,中世纪欧洲王权支持教会的传教活动,影响教会内部事务;教会为国家提供统治人员,调解冲突的政治力量,为国家进行外交活动。法律上,国家法律保护教会利益;教会促进法律的基督教化,教会人士参与法律的制定,教会法的约束力遍及整个社会。中世纪王权与教会的这种关系(   )
    A . 反映出教皇开始介入世俗权力 B . 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历史基础 C . 利于维护西欧的封建统治秩序 D . 改变了王权受限的不利局面
  • 10. (2024高二下·新邵期中) 法国有一个城市叫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12世纪这里发生的琅城事件。面对收了赎金及背信弃义的主教高德理,激愤的市民高呼口号,冲入其家,主教死于乱棍之下,暴尸街头。琅城事件被认为是中世纪历史中的重要事件 并一直被史家当作市民革命的典型案例。琅城事件( )
    A . 源于城市发展受阻于教会统治 B . 赢得了城市的完全自治 C . 参与者主要是商人与骑士 D . 保护了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 11.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查士丁尼法典》就其编辑方法而言,法律编纂委员会通过对先前法学家的援引来强调传统;法律条文也日渐统一于君主的谕令之中,民众、元老院、官员以及法学家的立法活动逐渐寿终正寝。这说明《查士丁尼法典》( )
    A . 旨在整理前代的法典 B . 日益适应君主权力加强的需要 C . 完善了法律编辑方法 D . 法律渊源多元性特征更加明显
  • 12.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8世纪,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丝绸;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从中亚细亚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据此可推知,阿拉伯帝国( )
    A . 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B . 疆域辽阔地跨亚非欧 C . 垄断了亚欧间贸易 D . 沟通东西方作用突出
  • 13.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一战后,战胜国在瓜分某一帝国的条约中写到:“除伊斯坦布尔以外的东色雷斯地区割让给希腊;承认亚美尼亚及汉志独立;海峡地区成为非军事区;放弃所有亚非属地,由英法两国成立保护国委任统治;承认意大利吞并多德卡尼斯群岛”。条约签订意味着该帝国的解体。该帝国( )

    ①最初兴起于伊朗高原

    ②其首都曾经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

    ③扩张威胁到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

    ④解体改变了欧洲、亚洲和北非的政治版图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③④
  • 14.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某学生在学习中古时期世界历史时,对不同地域文明特征概括如下。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

    东欧

    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融合美洲、北非文化

    南亚

    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成为东西文明的纽带

    西欧

    基督教成为文化符号,教权与王权竞争共存

    东亚

    融汇华夏文明的因子,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存在一个奇特的政治现象——历代幕府将军都想架空皇室与朝廷,却无不标榜自身血统的一脉相承,且始终以“朝臣”自称。幕府将军这些做法意在( )
    A . 捍卫贵族世袭秩序 B . 提高武士阶层地位 C . 维系统治的合法性 D . 震慑封建割据势力
  • 16. (2024高一下·鸡西期中) 有学者认为,非洲和美洲古代文明虽然独立发展,但它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等过程。这意在( )
    A . 强调文明发展的独立性 B . 表达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C . 突出区域文明同源特征 D . 说明文明发展具有规律性
  • 17.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分析下图信息可以得出( )

    ①古代非洲文明呈现多点分布②古代非洲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③北非受欧亚文明影响更明显④非洲冶铁技术水平高于亚洲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8.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有一种古代文明曾经非常繁荣。他们的城市建筑精美,有300多座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有独特的文字和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制,也知道“零”的概念。创造这一文明的是( )
    A . 玛雅人 B . 阿兹特克人 C . 印加人 D . 班图人
  • 19. (2024高三下·河北模拟) 有学者指出,“热那亚人哥伦布如果不为西班牙女王服务,也会心甘情愿地为英国的。或者法国的,或者葡萄牙的国王效劳。佛罗伦萨人维雷扎诺携带法国国旗去美测大陆。葡萄牙人麦哲伦是由西班牙雇佣去航行的”。该学者意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 .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B . 得益于专制君主的支持 C . 建立起世界各地的直接联系 D . 更新了欧洲人的世界观
  • 20.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1477年,佛罗伦萨的地理学家托斯堪内里绘制了《世界地图》,并把中国、日本和印度绘制在大西洋的西边对岸,得到许多人认可。这一作品( )
    A . 刺激了西班牙的航海活动 B . 反映了意大利的绘图技术高超 C . 得到了欧洲民众普遍接受 D . 促进了葡萄牙的率先殖民探险
  • 21.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下图是15世纪某一航海家的两次航海路线图。发生图中路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基于航海探索经验的积累 B . 环球航行的新航线已经开辟 C . 航海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D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22. (2024高一下·信宜期中) 18世纪中后期,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在航海活动中掌握了南太平洋的水文、信风等信息和北太平洋的航海规律。与此同时,法国也派遣了船队前往太平洋深处进行航路探索、文明发掘和科学研究等活动。这些探险活动(    )
    A . 实现了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 B . 得益于现代交通工具的应用 C . 表明世界贸易多中心格局形成 D . 开阔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
  • 23. (2024高二下·安顺月考) 16世纪初,身处墨西哥的殖民者发生骚乱,要求当地殖民政府供应小麦面包。于是,当地殖民政府鼓励种植小麦,“确保新西班牙能够生产足够的小麦与其他粮食,以喂饱自己这些人口”。殖民政府的举措在客观上( )
    A . 有利于缓解美洲的粮食短缺问题 B . 为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准备了原料条件 C . 开启了欧洲饮食文化的传播进程 D . 丰富了墨西哥地区的农作物和饮食结构
  • 24. (2024高二下·安顺月考) 17世纪中期以来,随着英国殖民不断扩展,爱尔兰人只能耕种于贫瘠之地,高产的马铃薯逐渐成为了爱尔兰的单一粮食作物。19世纪,一种南美鸟粪肥料里携带着的病菌传入欧洲,感染了大批马铃薯,引发了爱尔兰大饥荒,这一事件说明( )

    ①马铃薯具有优良性状

    ②单一粮食作物种植会提高粮食安全风险

    ③世界市场的发展增添了疾病传播的途径

    ④英国与南美间形成了生产工业制成品与生产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5. (2024高一上·衡阳月考) 1572年,三艘满载精美商品的中国帆船出现在西班牙殖民地菲律宾,商品中最受欧洲青睐的丝绸、瓷器被西班牙商人抢售一空。作为“回报”,中国商人则带走了能带走的每一枚西班牙银元,这就是后来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路线。该贸易路线( )
    A . 造成印度洋贸易衰落 B . 加速西班牙社会转型 C . 开启全球性物种交换 D . 推动太平洋贸易发展
  • 26. (2024高一下·南充月考) 15世纪欧洲曾经有“贵比胡椒”的俗语。18世纪时荷兰人有时把大量胡椒、肉豆蔻烧毁或投入大海,以保证价格不跌。这一时期胡椒境遇的变化( )
    A . 加速荷兰失去海上霸权 B . 导致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 C . 助推欧洲生产方式变革 D . 缘于东西贸易规模的扩大
  • 27. (2024高一下·石景山期中) 英国东印度公司创建于1600年,是一家由100多个持股人组成的股份公司。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垄断“东印度”贸易的特权甚至为了利益发动战争的权利。由此可见东印度公司(    )
    A . 是典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垄断组织 B . 对外贸易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C . 体现了国家意志与商业利益的结合 D . 由政府主导建立但由商人自主经营
  • 28. (2024高三下·渝中月考) 蒙田是 16 世纪欧洲的教育家,他奉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全的绅士’”这一教育思想,认为学生应该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判断力、健康的体魄和爱国的品质。他还要求学生学习多种课程,扩大知识领域。这反映出( )
    A . 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B . 启蒙运动推动教育发展 C . 教育已摆脱宗教束缚 D . 工商业阶层的日益壮大
  • 29.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14至16世纪,欧洲市场上择优选购和成交签约都是斟酌思量之后的自愿行为。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更加相信自身的价值和力量,高雅博学之士希望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
    A . 重商主义政策的普遍推行 B . 经济发展提升了人的主体意识 C . 开启了政治近代化的进程 D . 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
  • 30.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路德并非蔑视一切圣礼和“事功”,而是蔑视对于“事功”的信仰,坚决反对教仪浮华、事功繁琐,力图把天主教的圣礼从七个简化成两个:洗礼和圣餐。路德的主张( )
    A . 违背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B . 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C . 利于冲击教会专制权威 D . 否定了圣礼的外在作用
  • 31.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有学者认为,新教的改革开始时是纯粹的宗教运动,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动,工商业者开始寻求建立一个能使其行为合法化的政治体制,以及能被认可和为之辩护的宗教。他旨在说明宗教改革(  )
    A . 顺应了社会转型趋势 B . 促进了人文精神发展 C . 引发了经济结构变动 D . 反映了民主共和愿望
  • 32. (2024高三上·湖南月考) 德国近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歌德曾说:“但丁伟大,但是他的背后是几个世纪的文明”。据此,歌德认为欧洲中世纪( )
    A . 并不能简单概括为“黑暗时代” B . 文学领域具有厚重的人文气息 C . 封建生产关系推动了社会发展 D . 宗教神学完全操控着舆论导向
二、非选择题
  • 33.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

    2007年10月,拉美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材料二 谓大陆人民,不习海事,性或然也,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达·伽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郑和研究资料选编》

    1. (1) 阅读两则材料,思考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观点的原因是什么。试运用唯物史观正确评价哥伦布。
    2. (2) 概括梁启超的观点,尝试回答梁启超提出的问题。
    3. (3) 你如何看待中国在对待外部世界和处理文化差异的模式?
  • 34. (2024高一下·河东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世界历史,我们看见两条线,一条是横线,一条是纵线。横线是从分散到整体的运动趋势,终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纵线是从低级到高级的社会发展,文明在发展中持续升华。历史运动的真实却是横向和纵向交互发展,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单纯的横向和单纯的纵向都不完整。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

    参照材料中的观点,结合世界历史的相关内容,阐述历史发展中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要求:围绕具体史实阐述,突出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史实准确,观点正确,表述清晰。)

  • 35. (2024高一下·南充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1年7月,葡萄牙派印度总督亚伯奎亲率15艘船、约1600人士兵的远征队攻占马六甲。接下来一个世纪里,葡萄牙以马六甲为中心,攫取或吸纳马鲁古群岛、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等地的丁香、肉豆蔻、肉豆蔻干皮、胡椒等,销往欧洲、印度和中国等地。1510年葡萄牙从东南亚输入欧洲的丁香约15吨,1589年前后达到140吨。而16世纪80年代,阿姆斯特丹的丁香平均价格是每磅3.34荷兰盾,为马六甲的10倍左右。香料贸易已成为葡萄牙海外事业中巨大财富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葡萄牙人的经营下,里斯本取代威尼斯成为了欧洲新的香料分销中心,各国商人云集在这里购买香料,然后贩往西欧各地。

    ——摘编自赵文红《试论16世纪葡萄牙以马六甲为支点经营的海上贸易》

    材料二 新航路直通香料产地印度,葡萄牙人开始直接参与欧亚香料贸易,结束了自罗马帝国灭亡以来一直靠中间商获取香料的历史,关于香料来源于天堂的观点成为谬论。新航路开辟前,每磅胡椒的价格为6先令甚至更高,几乎从未低于3先令6便士;开辟新航路后,胡椒价格为每磅16便士至2先令不等,香料开始从奢侈品向大众消费品转化。由于本国商品在亚洲没有销路,葡萄牙人不得不借助其他国家的商品从事香料贸易。他们用印度棉布交换非洲的金砂、龙涎香和奴隶,再用它们换取胡椒。

    ——摘编自田汝英《葡萄牙与16世纪的亚欧香料贸易》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葡萄牙香料贸易发展的表现。
    2. (2)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葡萄牙香料贸易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