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州十六中、英才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3-10-20 浏览次数:44 类型:期末考试
一、本卷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 
  • 1. (2022·宜宾) 可用来判定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某处古人类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的直接证据是(   )
    A . 用火场景想象图 B . 出土的生产工具 C . 北京人复原头像 D . 上古时期的传说
  • 2. (2022九上·吴江竞赛) 苏州唯亭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层有距今约七千年的水稻田灌溉体系遗迹,考古学家还在该遗址中发现了我国目前最早的粳稻遗迹。大致与这些遗迹同时的稻作文明,我们还可以在下列哪个遗址中看到(   )
    A . 北京人遗址 B . 山顶洞人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 3. 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据此可知( ) 
    A . 强化了诸侯权力 B . 扩大了统治范围 C . 加速了西周灭亡 D . 确立了君主专制
  • 4. 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 
    A . 战国时期大国争雄 B . 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C . 春秋时期诸侯称霸 D . 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下材料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                                  
     

     •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吴兢《贞观政要》卷1《君道》 

     
    A . 以民为本 B . 崇德尚贤 C . 天人合一 D . 兼爱非攻
  • 6. (2021·福建) 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
    A . 人口数量的增长 B . 铁制工具的出现 C . 国家体制的作用 D . 筑路技术的提高
  • 7.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 ) 
    A . 郡县制 B . 休养生息 C . 盐铁官营 D . 统一铸币
  • 8. 为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针对封国势力强大的状况(如表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表),采取的措施是( )                                                                                                            
     

     

     

     人口(万) 

     

     郡(个) 

     

     中央 

     

     450 

     

     15 

     

     封国 

     

     850 

     

     39 

    A . 分封制 B . 推恩令 C . 察举制 D . 屯田令
  • 9. 东汉中期以后,朝政紊乱、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东汉末年,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据此,我们可以了解道教兴起的( ) 
    A . 背景 B . 教义 C . 派别 D . 传播方式
  • 10. 研究发现,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慕容部从辽西主动迁到中原地区。后来,只留下“慕容”一词作为一个姓氏而存在。这一现象表明南北朝时期( ) 
    A . 民族交融加强 B . 南北发展平衡 C . 经济破坏严重 D . 文学艺术繁荣
  • 11. 隋唐时期,江都(今扬州)发展较快,江都地位的上升得益于( )
    A . 其为隋朝都城之一 B . 大运河以其为中心 C . 位于运河与长江交汇之地 D . 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 12. 陈旭麓说:“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参政的机会。”这种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科举制 D . 察举制
  • 13.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 
    A . 贞观之治 B . 开元盛世 C . 文景之治 D . 光武中兴
  • 14. 读图,它主要反映了唐都长安 ( ) 

     

    A . 布局严整对称 B . 街道宽阔整齐 C . 建筑规模宏伟 D . 商业繁荣发达
  • 15. 宋太宗曾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若为内患,宋朝( ) 
    A .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B . 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C .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D . 大力加强海外贸易
  • 16. 下列属于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 《岳飞抗金》历史剧 B . 饯维城的《平定准噶尔图卷》 C . 《资治通鉴》译注本 D . 出土的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 17. (2022·成都) 从秦朝的“半两钱”到汉朝的“五铢钱”,再到宋朝的“交子”,货币发生了由笨重到轻便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都市生活的繁华 B . 商业贸易的发展 C . 造纸技术的成熟 D . 冶铸工艺的进步
  • 18. 辛弃疾和陆游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词作中常表达壮志难酬的幽愤,造成这种现象的历史社会背景是( ) 
    A . 宋辽澶渊之盟 B . 南宋偏安江南 C . 岳飞含冤而死 D . 词人怀才不遇
  • 19. 结合所学知识,对图所示内容进行解读,正确的是( ) 

     

    A . 人口数量整体变化不大 B . 自然条件催生人口迁移 C . 北方经济重心地位稳固 D . 人口增长助力南方发展
  • 20. 《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 ) 
    A . 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 B . 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 C . 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 D . 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
  • 21. 综合表格信息推断,元朝地方政治的特点是( )                                                                                                                                            
     

     区域 

     

     管理方式 

     

     岭北行省 

     

     基层行政单位仍是蒙古传统的千户、百户组织 

     

     云南行省 

     

     下辖37路、2府,多用当地土官任职 

     

     吐蕃地区 

     

     由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宣政院直接统辖 

     

     …… 

     

     …… 

    A . 仿效汉制 B . 政教合一 C . 地方自治 D . 因地制宜
  • 22. 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里曾经评价“这是明代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情。从明代下半期到清代末年三四百年间,……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断丧人才的。”材料中“最坏的一件事”是指( ) 
    A . 闭关锁国 B . 废除丞相 C . 八股取士 D . 兴文字狱
  • 23.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 ) 
    A . 郑和 B . 郑成功 C . 戚继光 D . 文天祥
  • 24. 如图描绘了我国古代纺织技术。收录此图的古代典籍是( ) 

     

    A . 《九章算术》 B . 《天工开物》 C . 《本草纲目》 D . 《几何原本》
  • 25. 从明正德到清乾隆年间,江南地区各州县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快速发展成为地方贸易的中心,且往往成为数千或万户人口的大市镇。这说明明清江南( ) 
    A .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 . 呈现出城镇化进程 C .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 . 市镇的专业化发展
  • 26. 如表所示的是清朝军机处办事主要程序。由此可见,它是( )                                                                                                                                                                     
     

     发折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军机处 

     

     见面 

     

     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述旨 

     

     将皇帝旨意拟成圣谕旨交皇帝御览 

     

     过朱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交法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开面 

     

     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A . 中央的决策机构 B . 辅政的中枢机构 C . 监察官员的机构 D . 掌管军事的机构
  • 27. 历史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下面表格列出的史实能够证明( )                                                                                          
     

     唐朝时 

     

     唐穆宗长庆年间,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 

     

     元朝时 

     

     1264年,忽必烈设立总制院,统辖吐蕃之地 

     

     清朝时 

     

     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A .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B . 元世祖时就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管辖 C . 唐朝时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D . 西藏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 28. 明清时期的许多文学作品,如《水浒传》《红楼梦》等,大量使用口语化的民间语言,热情歌颂了被压迫人民的抗争精神。这反映了( ) 
    A . 科学技术的进步 B . 藩镇割据的出现 C . 东南倭寇的猖獗 D . 市民文化的繁荣
二、本卷共4题,第29题8分,第30题13分,第31题11分,第32题12分,共44分。 
  •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两宋之际,北方战乱促成了我国历史上继西晋、唐中期以后第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在中国历代的人口分布上,北宋末年首次出现南北均衡。此后,南方经济明显领先,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远离了北方 

     ——摘编自章开沅《中国经济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 
    2. (2) 小历认为,北方人口的南迁导致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 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道德经》是被译介得最多的中国典籍。截至2020年4月共有各类《道德经》英译本562种。《道德经》用语凝练、言近旨远的语体特色,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哲学文学史上的奇葩和意义汲舀不尽的丰富宝藏。《道德经》,利用自然界实实在在的存在 

     ——摘编自光明日报《道德经》的世界性 

     材料二:中国古代在稻麦耕作,桥梁工程,掘井开河,以及天文,算术,欧洲人还得流淌更多的鲜血才能攻破中世纪的封建城堡,哥伦布的新大陆航行还得拖延…欧洲和美洲的考试制度和文官制度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导论》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道德经》的作者及其学派,并概括其成为“被译介得最多的中国典籍”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具有明显优势”的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 
    3. (3) 综合以上材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被世界所认可,谈谈你对文化自信的认识。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乾隆时经济很繁荣,从纵向比较,超过汉唐。汉代人口峰值五千万,而乾隆时人口达三亿,显然清朝的农业养活了几倍于汉唐时的人口,十八世纪全世界人口为九亿,清朝养活了三分之一人口。 

     ——戴逸《清史三百年》 

     材料二:乾隆晚年,人口压力越来越重,社会矛盾和危机越积越深。而官僚体系百务废弛,恰恰给矛盾危机提供了迅速发育的机会,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游民的大量出现和形成组织…南方沿海海盗越来越猖獗…大规模社会动荡的前奏已经缓缓奏响。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材料三:马戛尔尼认为:“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一个专制帝国,几百年都没有什么进步,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状态。清朝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1. (1) 根据材料一,简述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显著特征。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乾隆晚年的社会状况。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嘎尔尼认为清朝“几百年都没有什么进步”的原因。(选一个角度展开分析) 
    4. (4) 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归纳清朝的时代特征。 
  •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部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目录(摘编) 

     

     时期 

     

     单元主题 

     

     重要史事及人物(部分)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都江堰、扁鹊提出“四诊法”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秦设置丞相、陈胜吴广起义、《伤寒杂病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北魏孝文帝改革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统一中国、大运河的开通、三省六部制、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辽宋西夏并立、重文轻武政策、经济重心的南移、元的统一、行省制、回族产生、宣政院的设立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明长城、《本草纲目》、军机处的设置、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建制、驻藏大臣的设置、李自成起义、闭关锁国 

    1. (1) 请将目录中“?”处补充完整。 
    2. (2) 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请从中提炼出两条不同的发展线索,任选其中的一条线索(要求:①不能选用示例的线索和论述。②要求线索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要有小结。) 

       示例:线索:我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论述:元朝时期,在西藏设置宣政院,对西藏实行有效管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