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3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4-03-22 浏览次数: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历史来看,稻米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使长久以来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的认知受到了挑战。其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更多的四五千年到上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稻作农业是长江文明的支柱和特色。古史记载、野生稻的分布、新石器时代稻作遗存的发现和现代遗传学的研究,都已证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是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良渚文化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

    起源于万年前的水稻,经过数千年的缓慢发展,到距今千年左右的宋代,成为继小米和小麦之后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最近五百年来,虽然受到玉米、番薯和马铃薯等外来作物的挑战,其优势地位仍没有被撼动。稻米在国计民生中扮演关键角色。作为水稻主产区的中国东南地区,也因此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后来国家税收向稻米迁就,原本是九月一日起征的秋税,因为“粳稻须霜降成实”,改为十月一日始收租。依靠稻米养活的人口也日益增加。到明末,已经形成“天下育民人者,稻居十七”的局面。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划定的瑷珲—腾冲线,其东侧占全国36%的国土和96%的人口分布,与水稻的分布基本重合。

    宋代以后,南方人在排斥小麦等外来作物的同时在北方积极推广水稻种植。从汉代开始,长城内的人们就想到用种植水稻的方式来阻止北方骑兵的南下。例如,东汉张堪在狐奴山下开稻田八千余顷等,虽然这些努力所形成的阻隔作用有限,但水稻的分布却极大影响了国家和政权的疆域。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再到宋金议和,基本上都是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南是稻米主产区,而淮河以北则是以游牧和旱粮作物为主。自隋朝大运河开通以后,南稻北运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同时也固化了南北之间农作上的差异,于是主粮作物的不同就成为中国南北划分的依据,“江淮以北高田平旷,所种宜黍稷等稼;江淮以南下土涂泥,所种宜稻秫”。

    从起源的那天开始,水稻就不断北上,在参与黄河流域中华文明的构建及中国北部边疆巩固的同时,稻作技术也在北方发展起来。10世纪以后,受到北方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南方稻作技术,在有识之士倡导和国家政策鼓励之下,经过多种方式由多种路径传入北方。历史上,水稻生产受到举国上下的高度重视,宋真宗、康熙等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参与到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中。

    (摘编自曾雄生《水稻与中国历史地理》,有删改)

    材料二 辨识土壤是利用土壤、改造土壤的前提,古人辨识土壤来自两个方面,辨方是立足于整个国家,着眼于宏观尺度认识土壤性状。最早的辨方出自成书于战国初期的《禹贡》,划天下为九州,并依宜农状态,分九州土壤为九等。物土侧重于种植农作物的每块农田,核心在于因地制宜安排农作物,根据土壤性状确定与农作物的对应关系。中国早期农业属于轮荒耕作制,人们将土地分成几块,土壤肥力通过轮流撂荒而自然恢复,农作物也在撂荒—耕作循环中不断更换土地。大约从春秋以后土地进入连续使用,人工补充土壤肥力出现。

    土壤只是农作物的立足之地,农作物每粒种子都带着地理信息,因此择水土之举,不仅起步于农业肇始阶段,也贯穿于全部发展历程。每方水土都有属于自己的农作物,建立作物与水土的对应关系就是因地制宜。

    精耕细作的耕作制度是支持中国传统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施肥只是其中一个环节,选种、育种、耕作、整地、播种、中耕除草、灌溉、收获,当代耕作学中的主要内容,古人都早已纳入实践,并成功地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耕”是传统农学的核心,伴随耙地、耕地、水田粉地等系列操作以及施肥,将为农作物营造立足之地视为重中之重。

    广度开发为土地拓展,深度开发为以轮作为核心的复种。中国古代农业实行的轮作需要知天、知地、知农时,对于天、地、农的认识来自农民的劳作,而实行轮作则取自人们的需要。以冬小麦为核心的两年三熟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在今山东一带实行,并逐渐盛行于华北地区。南方实行一年两熟稻麦轮作,这项技术在宋代成熟。依凭一年两熟的轮作,江南不仅获得两季收成,养活了更多的人口,而且推动农业技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长江流域自秦汉以来一直实行“火耕水耨”的易田制,土地利用率最多50%。一年两熟稻麦复种轮作不仅将江南的土地利用率从100%提升到200%,也使农作物的产量翻了一番。太湖平原在一年两熟稻麦复种轮作的支撑下,有着超乎其他地区的富庶,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摘编自韩茂莉《从广度开发到深度开发——中国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起源于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在深刻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参与到黄河流域中华文明的构建。 B . 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是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可用古史记载、野生稻分布、新石器时代稻作遗存和现代遗传学研究证明。 C . 隋朝大运河开通后南稻北运固化了南北农作物的差异,到了宋代后南方人因排斥小麦等外来农作物就到北方推广水稻种植。 D . 古人辨识土壤是从立足整个国家、着眼宏观尺度认识土壤性状的辩方和根据土壤性状确定与农作物对应关系的物土两个方面进行。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以农立国,粮食发展深刻影响着历史进程。宋代以后,作为南方主粮的稻米取代了北方主粮的地位,使得中国经济重心从北向南转移。 B . 人工补充土壤肥力是中国早期农业利用土壤的一大进步,土壤利用从轮流撂荒自然恢复进入到连续使用阶段,土壤利用率大大提高。 C . 在农业的开始阶段,古人就认识到应该建立农作物和水土的对应关系,因地制宜、因土种植,并将其贯彻执行于农业发展的全部历程。 D . 以轮作为核心的复种是中国传统农业深度开发的一个重要措施,即以增加农作物收获次数为目的在同一块土地实行一年两熟或多熟制。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稻米参与了中华文明的建构”观点的一项是( )
      A . 江淮以南下土涂泥,种稻最为合适。 B . 国家法定的计量标准因稻米而改变。 C . 因时因地对水稻等作物进行合理施肥。 D . 长江流域从秦汉后坚持实行易田制。
    4. (4) 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下面给出的两则材料分别论证的观点,并简要解说材料作为论据的具体角度。

      ①自河南渑池仰韶遗址发现稻壳痕迹以来,在距今9千年至距今4千年,黄河中下游的很多史前遗址中,多有水稻遗存的发现。

      ②一些地方如山西晋祠、北京京西和天津小站等,受传统文化、皇家政治和军事屯田等的影响,稻作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

    5. (5) 中国传统农业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 2.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编辑室的风波

    李劫人

    《日日报》的编辑室在中国内地一个省会的某条街中。这省会有五十多万人口,每日吃的米麦菜蔬,鸡鸭鱼肉,是很多的,独于《日日报》的销数在本城中经过了七八年,依然还只千余份。

    表现《日日报》资格的所在,除了印字的模糊,和报眉上几千几百几十号的数字外,最确切的还是要算编辑室里的蛛网尘埃,与夫到处堆积的上海北京等处被剪裁以后的废报。《日日报》被封的前两三月,已经噩耗迭传。总编辑赵先生一天又向编辑本省新闻的周先生嘱咐说:“周先生,我们以后恐怕更要谨慎些才好!许多人向我说,我们近来的报上对于那有作用的教育联合会的态度不大对,听说其间几个坏人正在鼓动他们的靠山,要向我们生事哩。”周先生撑起两只水泡眼道:“我并没有自家拿过主意,他们送来的稿件,我总一字不易地交给排字房,反对他们的东西,一篇也未发表……”他便把近一周的报纸统统翻出来,把这一类的新闻指给赵先生看。

    赵先生周先生从此更加小心,不但短评做得几乎等于一幅白纸,而且本省新闻也逐字逐句地加以研究。他们用心之深浅,只需看报上用的某字或一个大“□”的多寡便足以测验之。赵先生周先生既常常被支配在这种怯懦的暗示之下,所以新闻的编辑越发弄来只剩了一点枯燥的影子。然而还是有风波,这却从他们不甚注意的外省新闻上发生出来的。

    《日日报》上本省新闻的材料大概只有三种:“衔略钧鉴”的快邮代电,“开奉等因”的例行公文,“委任谒见”的辕门抄等算一种,这是它的骨干,也就是亲爱的读者们所最愿看的东西。至于它的外省新闻(自然更没有外国新闻,因为太与读者们的头脑不生关系的缘故),比较还更要简单些;既没有无头无脑,残篇断简式的专电,又没有不负责任,捕风捉影式的通信,我们可以说它这一张纸的材料,完全是由北京上海报上剪下,叫排字匠去照样翻印一次的。谁料得定已经这样简单了,还有风波。

    他们绝对不料在恭维教育联合会多天之后,编辑室忽然接到一封口气极为严厉的信,查究“该报某日所载浙江孙传芳占领无锡,张宗昌逃赴徐州的消息从何而来”。

    赵先生把信看后,立刻就蹙起眉头,像是很不舒服地说道:“钱先生,你看,……我们这条新闻是从哪里转载来的?”钱先生站在当面道:“这可太怪了!这一条原是他那机关报上汉口专电,我转载时还加了几句按语,就怕弄出事来。”

    他们正在商量着要回信时,一个杂役进来,手上持着一张名片说:“有客来会赵先生。”名片上印着两个大字:易平。官衔是军部副官。赵先生还未说请,那副官早已挺着胸脯走了进来,身上穿着呢外套,照例是不脱的,大剌剌地给赵先生点了一点头,便向一张大藤椅上坐下道:“先生贵姓就是赵?《日日报》的总编辑就是你吗?”

    赵先生道:“不错的。易先生惠临,想来一定是因为浙江那条新闻来查询敝报的了?我们正要回信哩。”接着,赵先生就委婉曲折把这条新闻的来源说明。易副官的态度,方比较和平一点道:“哦! 原来是我们报纸上的专电!可也难怪,虽是我们的机关报,我们倒不常看诋,上峰事多,哪里有看报的时候,所以才生了误会。我即刻回去报告,这回没有你们的事。不过以后你们仍得谨慎些好!”

    赵先生一面答应着,一面又把他们的上峰和他们恭维了一番,方低声请问这回的事是怎么突然发生的。易副官到底是年轻人,便直爽地说道:“我们军部的人同你们并无丝毫恶感。只是几个在教育界的红秘书,连马弁都不如的人,不知同你们有什么怨恨,常在上峰跟前诞毁你们。总之,你们留心着,以后别再惹他们,倒是同我们常常打着交道,于你们有益多了!”

    赵先生送客回来,不禁叹道:“我看除非在外国旗子之下,只好闭着口当哑巴的了!”钱先生道:“不行吧我们这里是省会,不是商埠,不能挂外国旗的。依我说,倒是关闭不干得好。”

    关门不干是报馆的总收场,在旁人看来,像这样受气办报,岂不深表同情于钱先生的见解?其实他们总是敝帚自珍,谁也不愿当真弄到关门,万不得已而关门的。所以《日日报》依然毫无生气地发行着,直到末了这一天,因为一句极不相干的笑话又将一位马弁不如的人触怒了,硬说这笑话是对他而发的,影响于他的前程甚大。他于是遂拿着这张报纸到他上峰跟前哭说《日日报》的不是,求他的上峰替他做主。他的上峰果然大怒,就叫身边一位秘书开条子给城防司令叫把《日日报》给我封了。

    封报馆原本不算一回什么事,不过按照往例,总得加个罪名,以见赏罚之公,可是这位秘书出身于高小毕业,凭着浑身本领,博得他上峰的欢心,赐了他一个专门学校校长,对于公事,历来就主张革命的;因才提笔写道:“着城防司令即将《日日报》馆封闭,编辑人等逮部重管,以儆效尤,而重公安。”

    (节选自1925年6月28日《文学周报》,有删改)

    【注】①□:四方框,旧时报纸用来替代敏感词语的符号。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篇写《日日报》所在省会人口多、《日日报》历经七八年时间但销量少,意味深长,富有时代特色。 B . 《日日报》各位编辑采取一系列措施、小心谨慎行事,害怕报馆被查封但最终还是被封并且几个人也被关押。 C . 军部副官易平表面平和而性格粗犷,有军人固有威风,火气也易平息,这个形象增加了小说的情趣和意义。 D . 教育联合会的“红秘书”擅长拨弄是非、残害异己,他们是报社被封的罪魁祸首,是小说批判的主要对象。
    2. (2)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日日报》被查封的风波为线索,采用单线结构来刻画人物,以此突出刻画三位编辑的形象特征。 B . 小说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行文,编辑形象用“实”来刻画,而蛮横骄矜轻信的“上峰”多用“虚”来刻画。 C . 小说将愤懑蕴含在平实的叙写中、将抗议融汇在质朴的勾勒里,冷静客观地讲述当时社会司空见惯的故事。 D . 从故事中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丑恶,反动军阀对人民大众声音的畏惧之情和他们的外强中干性格等。
    3. (3) 《日日报》的三位编辑在性格上有何异同?他们的形象有何具体作用?
    4. (4) 李劫人擅长以含蓄幽婉的讽刺笔调“揭发伏藏,显其弊端。而于时政,严加纠弹”。请结合文本,从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两个角度简要分析这篇小说是如何体现讽刺特色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论圣人不能神而先知,先知之间,不能独见,非徒空说虚言,直以才智准况之也。事有证验,以效实然。 

    子禽问子贡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有尊行于人人亲附之。则人告语之矣。齐景公问子贡曰:“夫子贤乎?”子贡对曰:“夫子乃圣,岂徒贤哉!”景公不知孔子圣,子贡正其名。子禽亦不知孔子所以闻政,子贡定其实。对景公云“夫子圣,岂徒贤哉”,则其对子禽,亦当云“神而自知之,不闻人言”。

    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如孔子先知,当知颜渊必不害,匡人必不加悖。见颜渊之来,乃知不死;未来之时,谓以为死。

    孔子母死,不知其父墓,殡于五甫之衢。人见之者,以为葬也。盖以无所合葬,殡之谨,故人以为葬也。邻人邹曼甫之母告之,然后得合葬于防。既得合葬,孔子 , 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曰:“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如孔子先知,当先知防墓崩 , 比门人至,宜流涕以。门人至乃知之,圣人不能先知。

    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不知故问,为人法也。孔子未尝入庙,庙中礼器,众多非一。孔子虽圣,何能知之?论者曰:“以尝见,实已知,而复问,为人法。”孔子曰:“疑思问。”疑乃当问邪!“实已知,当复问,为人法”,孔子知五经,门人从之学,当复行问,以为人法,何故专口授弟子乎?不以已知五经,复问为人法,独以已知太庙复问为人法,圣人用心,何其不一也?

    孔子曰:“游者可为纶,走者可为。至于龙,吾不知,其乘云风上升。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圣人知物知事。老子与龙,人、物也,所从上下,事也,何故不知?如老子神,龙亦神,圣人亦神。神者同道,精气交连,何故不知?

    (节选自王充《论衡·知实篇》)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子禽问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有尊行/于人人亲附之 B . 陈子禽问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有尊行于人/人亲附之 C . 陈子禽问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有尊行于人/人亲附之 D . 陈子禽问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有尊行/于人人亲附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直以才智准况之工也”与“纵豆蔻词工”(《扬州慢》)的“工”意思相同。 B . 夫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也指妇人对丈夫的尊称,文中特指孔子。 C . “当知颜渊必不触害”与“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苏武传》)的“触”意思相同。 D . “孔子反,门人后”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的“反”意思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认为,如果齐景公询问子贡时得到的孔子是圣人的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子贡对子禽的回答就是错误的,他应该说孔子是神,消息不是听人说的。 B . 孔子在匡地被围困,颜渊最后逃出来,孔子见到颜渊就说自己以为他死了;文章列举这样的事例,想证明孔子没有先知,如果他有就不会认为颜渊遇害。 C . 孔子最初把母亲临时葬在五甫衢,是因为他听说古时候父母不合葬,后来在邻居的帮助下,找到了父亲的坟墓,最终才把母亲和父亲都合葬在防山。 D . 孔子进入太庙后每件事都会问,作者认为孔子不知道很正常,因为太庙中礼器繁多,孔子之前又没有进去过,不可能什么都知道。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

      ②如孔子先知,当先知防墓崩,比门人至,宜流涕以俟之。

    5. (5)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借助孔子的话来批驳“圣人知物知事”这一观点,请说说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否定“圣人知物知事”的。
  • 4.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江上曲(节选) 李嘉祐

    江上淡淡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

    可怜应是阳台女,坐对鸬鹚娇不语。

    掩面羞看北地人,回首忽作空山雨。

    苍梧秋色不堪论,千载依依帝子魂。

    【注】①诗歌写于诗人被贬谪江南时期。②阳台:指富贵人家。③帝子:帝王的子女。这里指尧的女儿娥皇、女英,二人嫁给舜。舜南巡苍梧而死,二人千里奔丧,抱竹痛哭,泪尽而死。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用“芙蓉花”映衬浣纱女的美丽素洁,“独”写出浣纱女的孤独又引发读者联想。 B . “可怜”的意思是可惜,表现出诗人对浣纱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C . 尾联中用“不堪论”“苍梧秋色”来表现秋色的悲凉,用“帝子魂”表现浣纱女的高贵身份。 D . 与白居易借琵琶女表达自己命运悲凉一样,这首诗中的浣纱女也可看作是诗人的化身。
    2. (2) “掩面羞看北地人,回首忽作空山雨”两句诗体现了浣纱女怎样复杂、矛盾的心理?是如何体现的?
  • 5.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司马迁《屈原列传》中,“”两句写屈原是不被现实社会污垢所辱、不被染黑,能保持高洁品格的人。
    2. (2)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两句诗描写了月光照耀下波光闪耀千万里,所有的江水都洒满月光的景象。
    3. (3) 作为中华民族象征之一的“龙”,因能飞行、会呼风唤雨等特性而在古诗文中常常出现,比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泰顺的古道①举不胜举 , 一条接着一条,这与浙南山区山高水长、道路迢迢的地理条件有关。譬如这一条三滩古道,与百丈镇的叶山寨古道相连,清中叶之后,这是一条当地最为繁忙的交通路线,是来往于泰顺县城和温州的陆路主干道,整天都是②车水马龙 , 热闹非凡。古来多少人,就行走奔忙在这样的古道上,赴试、做官、生存、谋食。古来多少事,就在这样的古道上发生,相聚、别离、死死、生生,殊途同归或者③分道扬镳

    串联着这一条条古道的,还有那散落在山涧深溪之上的古桥:a.原始的木桥很厚重,让人感觉到能脚踏实地,能够品味到流水的腾跃;b.让人能够在体会岁月的沧桑中信步而行的是石拱桥,苍老沉郁c.巍峨耸立的摩桥,让人在稳步前行中体验俨然的气象。这些古桥,是古道长曲中的一个个音符,也像是漫漫人生的一座座驿站,成为穿越时空的重要节点,成为历史的载体。

    1. (1) 请结合语句意思,给画横线的成语写一个符合语境的近义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 (3) 请根据画横线的语句c的结构特点,改写横线上a、b两个语句,使这三句话构成排比句式。
  • 7.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国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   ①   。据记载,宋时,在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富报秋之意;我国民间还有“抢秋膘”的习俗,让人们尽快适应季节的变化。

    不过,从气候学上讲,立秋名不副实。由于全国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是不可能   ②    。在现实生活中,我国民间习惯以公历3月至5月为春季,6月至8月为夏季,9月至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这种季节划分方法考虑了充分的气温因素,不仅表现了冬季的寒冷、夏季的灵热和春秋两季的不冷不热,而且都是3个月。当然,这种划分方法也有一个严重的缺点,那就是过于考虑“整齐划一,便于记忆”,没有考虑当地的   ③   。比如,按照这一标准,公历3月是春季,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3月确实可见春暖花开的初春景象;可在东北地区的北部,依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日景象;在海南岛,则已经非常炎热。因而,这种四季划分标准的科学性尚有不足。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风骨”的意思指顽强的风度、气质;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

    “风骨”最初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来形容人物,大约始于汉末。此后“风骨”二字含义不断深化,到魏晋时期,一度达到高峰。人们认为,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反映了现实社会,抒发了建功立业的精神,表达出壮志未酬的幽怨;魏晋时期的名士,各个才高八斗,性格独特,具有别样的人格魅力。就如专家刘强教授的观点:“就历史而言,魏晋是个乱世,王纲解纽、礼崩乐坏;但就文化而言,魏晋是个花园,价值多元、个性张扬、人才辈出,有道不完的剑胆琴心和名士风流。”

    魏晋名士的风骨会深深影响当代青年的成长。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