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引进作物统计表
物产名称 |
类别 |
原产地 |
胡瓜 |
蔬菜 |
印度西北部 |
胡豆 |
蔬菜 |
亚洲西南部、非洲北部 |
胡蒜 |
蔬菜 |
欧洲南部和中亚 |
胡荽(香莱) |
蔬菜 |
地中海沿岸、中亚 |
石榴 |
水果 |
伊朗、阿富汗地区 |
葡萄 |
水果 |
欧洲、西亚和北非 |
水利设施 |
井研 |
江津 |
成都 |
间州 |
水塘 |
450 |
575 |
121 |
864 |
河堰 |
11 |
8 |
①揭示了新闻报纸的政治功能 ②以中国语境解读西方政治现象
③抛弃了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④广泛关注国际政治舆情的变化
材料一: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
——《左传•宣公十二年》
材料二:元光元年(前 134),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材料三:延康元年( 220),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选举》
材料四:唐杨绾曰:“近炀帝始建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科举考试,必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公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一:中华帝国进入了蒙古时期,与之前的历史时期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中国”变大了,统一而且超大的,是元。……事实上,尽管明帝国并没有真正对西藏和辽河以北地区进行有效控制,但至少在当时人民的心目中,青藏高原与东北地区已不再是绝域,不再是礼乐教化难以到达的地区,而是“中华”的一部分。
——易中天《易中天中华史•铁血蒙元》
材料二:“康乾盛世”时期,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巩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管理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划前朝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为十八个行省;在东北、外蒙、新疆设置五个将军辖区;在科布多设立参赞大臣辖区和西藏办事大臣及达赖喇嘛辖区、西宁办事大臣辖区;……在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武昌起义前 6日,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法定正式国歌。其歌词出自严复之手,旋律则是由清宗室溥伦之弟溥侗选自康熙、乾隆年间遗留下来的皇家曲调。歌词:“巩金瓯,承天峙,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译文:铸成金瓯般的国土,承上天的护佑。民众万物皆欣喜欢悦。喜见大众同袍,我们有幸在太平盛世相遇,真谓怡然自得。帝国蒙上苍保佑。青天高高在上,大海川流不息)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正式公布了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学生杂志》与近代社会变迁
材料一:据清末学部调查结果显示,截至1910年,全国学堂已达42444所,有学生1270428人。1911年又增设学堂10206所,学生增加351792人。到了民国初年,全国的学生数仍不断增长。
——摘编自刘宗灵《民国初年的学生、传媒与商业出版》
材料二:1914年,在同时肩负“启蒙”和“商务”使命下,商务印书馆秉承“紧跟时代、服务教育”的核心精神和价值理念出版了《学生杂志》,1921年杨贤江对其进行改版,是当时同类型期刊的佼佼者。
创刊初期,《学生杂志》共设学生的课艺作品及各类照片、论说、修养(修德、习学、锻炼、卫生等)、文苑、学艺(介绍外国的科学知识等)、小说、传记、调查、记载(本国及世界时事)、通讯问答、书报介绍、谈话、学生英文习作等18个栏目。创刊以来,《学生杂志》发表了《本国历史研究之注意》《租借地与割让地之差别》《说河东地理与中国将来之关系》《国粹主义与欧化主义》《欧战之远因》《欧战溯源》等系列学生作品。
《学生杂志》录取了学生来稿,不付现金报酬,只送书券,临时填写价目,从二元至十元不等,用这书券可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这又为商务印书馆的书籍推广了销路。当商务印书馆出版新书时,也会用大版面说明其主要内容以及如何适合学生之阅读与购买,例如《学生字典》《四部举要》等。
——摘编自唐淑《新知、交往与关系:(学生杂志)与近代社会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学生杂志》与近代社会变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