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14 浏览次数:36 类型:月考试卷
一、本部分共20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二、非选择题
  • 26. (2023九上·北京市月考) 【生活现象解释】

    请写出下列对应元素的符号、名称或物质的化学式:

     

     

     

    O

      

    S

      

    氧气

    二氧化碳

           
  • 27. (2023九上·北京市月考)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 (1) 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填序号)。
      A . 气焊 B . 食品防腐 C . 炼钢 D . 霓虹灯
    2. (2) 食品包装袋中常充氮气以防腐,所利用的氮气的性质是
    3. (3)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
      A . 氮气、氧气等均匀地混合 B . 氮气、氧气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C . 空气中的NO2、SO2等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4. (4)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气的是____。
      A . 使用清洁能源 B . 燃放烟花爆竹 C . 植树造林 D . 提倡绿色出行
  • 28. (2023九上·北京市月考)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纳米海绵是一种新型环保清洁产品,具有网状多孔的结构,清洁过程中可以吸附物体表面的污渍。

    纳米海绵不仅可有效清洁茶垢、油垢等,还是很好的吸油材料。经过改良的纳米海绵具有良好的吸油能力、循环利用性以及环境友好等特性,可用于解决海上石油泄漏造成的污染。科学家测定了纳米海绵对不同油品的吸收能力(吸油质量比越高,其吸油能力越强),结果如图1.吸油能力的差异性取决于油品自身的密度。油品密度越大,纳米海绵的吸油能力越强。

    图1纳米海绵对不同油品的吸油能力

    图2两种吸油材料对泵油的循环吸收

    纳米海绵还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通过挤压,可将纳米海绵吸附的油品挤出,经洗涤干燥后再次使用。图2为两种吸油材料对泵油的循环吸收测试结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海绵的性能会不断提升,更好的服务于生活、生产。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纳米海绵的清洁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 (2) 纳米海绵对柴油的吸收能力比对黑芝麻油的强,其原因是
    3. (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纳米海绵可用于清洁茶杯、油烟机等。

      ②纳米海绵对环己烷吸收能力最强。

    4. (4) 由图2得到的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随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加,纳米海绵吸油能力变化不明显,细菌纤维素的吸油能力变差。
  • 29. (2023九上·北京市月考) 如图所示,向盛有少量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试管中的大理石逐渐变小,并有无色气体生成,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证明该变化过程生成了气体物质,因此属于变化。

  • 30. (2023九上·北京市月考) 用下图实验研究氧气的性质。

    实验1实验2

    1. (1) 实验1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是。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放热,生成。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2. (2) 实验2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是
  • 31. (2023九上·北京市月考) 实验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是图1中压强传感器所测数据。

    图1图2((AB表示集气瓶内初始气压)

    1. (1)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打开止水夹,用手捂住集气瓶,若观察到,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 (2) 实验中红磷需过量,其目的是,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
    3. (3) 图2中CD段压强下降,原因是(填序号)。

      a.瓶内温度升高 b.瓶内氧气的含量降低 c.瓶内温度降低

    4. (4) 图2中气压变化至D点时,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32. (2023九上·北京市月考) 化学小组收集了呼出气体,通过实验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向呼出气体中加入20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

    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的木条____。

    ____。

    取两块干燥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无色液滴,另一块无明显变化

    1. (1) 化学小组收集呼出气体的最佳方法是____。(填序号)
      A . 排水取气法 B . 向集气瓶中吹气
    2. (2) 实验②中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的实验现象是
    3. (3) 实验③的目的是
    4. (4) 小明指出实验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为:在另一只相同的空集气瓶中,加入,振荡,并与实验①中的实验现象进行比较。
  • 33. (2023九上·北京市月考) 实验小组对密闭集气瓶内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装置如图。

    【进行实验】

    实验1:6个集气瓶中盛有不同配比的氧气、氮气的混合气体,分别用6支相同的蜡烛点然后测定其燃烧时间。

    氧气体积分数

    10%

    20%

    40%

    60%

    80%

    100%

    燃烧时间/s

    0

    12

    26

    35

    30

    25

    现象

    立即熄灭

    安静燃烧

    剧烈燃烧,烛芯长度变大,蜡烛高度变小

    同学们对比氧气体积分数60%~100%的现象,发现氧气体积分数越大蜡烛燃烧越剧烈,烛芯长度变大和蜡烛高度变小越显著。猜测烛芯长度或蜡烛高度可能会影响燃烧时间,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2-1:将集气瓶中充满空气,测定相同蜡烛高度、不同烛芯长度的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的时间。

    烛芯长度/cm

    0.3

    0.5

    0.7

    0.9

    燃烧时间/s

    16

    13

    11

    8

    实验2-2:将集气瓶中充满空气,测定的蜡烛在集气瓶中的燃烧时间。

    蜡烛高度/cm

    1

    3

    5

    7

    燃烧时间/s

    17

    10

    9

    8

    1. (1) 【分析与结论】

      实验1的目的是

    2. (2) 实验2-1的结论是
    3. (3) 补全实验2-2的操作:
    4. (4) 【反思与评价】

      甲同学认为实验2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完全消耗。乙同学依据实验1判断甲同学的说法不严谨,支持乙同学判断的证据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