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第—轮复习:文化常识 基础练习(一)

更新时间:2023-11-03 浏览次数:12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一上·长沙开学考)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明为2019年春节准备的春联是“戌狗巳展千重锦,酉猪再登百步楼。 B . “刘老师,前几天我垂询了您一些关于写作的问题,受益颇多,昨天我刚完成一篇大作,还请您斧正。” C . 小龙请教小强二十四节气的传统含义,小强解释道:“立夏表示夏天到来,夏至是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立冬表示冬天的到来,冬至则昼最短、夜最长。” D .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有划龙舟、吃粽子、插艾条、菖蒲、赏菊赋诗等习俗。
  • 2. (2023高一上·中牟月考)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词牌往往与词的内容无关。 B . “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沁园春”“水调歌头”“天净沙”“山坡羊”等都是词牌名。 C . 古人按照字数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沁园春·长沙》属于长调。 D . 词属韵文的一种,古代的词都是按照歌谱填写,配合音乐歌唱,又叫曲子词、长短句等。
  • 3. (2023高一下·崇阳期末) “字字写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分别是指(   )
    A . 《聊斋志异》  《红楼梦》 B . 《红楼梦》  《史记》 C . 《窦娥冤》  《三国演义》 D . 《儒林外史》  《水浒传》
  • 4. (2023高一上·郑州期中) 下列有关文体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乐府”本是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后来“乐府”成为一种诗体名称。 B . 古体诗是近体诗形成以前各种诗体的通称,每篇句数不拘,不要求对仗,押韵也较自由。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古体诗。 C .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诗。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 D .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等,兴盛于宋代。风格上有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代表有柳永、辛弃疾等,豪放派代表有苏轼、李清照等。
  • 5. (2023高二上·周至月考) 下列对本课所涉及的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倡导仁、义、礼、智、信。《论语》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全书 20 篇,以语录体为主,被奉为儒家经典。 B . 《礼记》成书于汉代,其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C . 孟子,名轲,字子舆,孔子的学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后人尊称他为“亚圣”。 D . 八佾:佾,“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 8 人,八佾就是 64 人,《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为二佾。
  • 6. (2024高三下·湖南月考) 下列对文本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 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 . “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语,均出自本文。 D . 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 7. (2023·温州会考)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降职。

    B . 七月既望

    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C . 风乎舞雩

    雩:求雨的祭祀仪式。

    D . 西取由余于戎.

    戎:古代对西部各少数民族的称呼。

  • 8. (2022高三上·石家庄月考) 下列有关文言文常出现的文常,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折桂,折:摘取;桂:桂树的枝条。因桂树叶碧绿油润,我国古代把夺冠登科比喻成折桂,古时科举考试正处在秋季,恰逢桂花开的时候,故借喻高中状元。 B . 公主是古代帝王之女的称谓,始于战国。汉朝时规定,皇帝之女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姑称大长公主,后代沿此制。 C . 潜邸,指皇帝即位前所居的府第;也特指非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之前的住所。和“东宫”的含义是等同的。 D . 古代贵族与平民的头衣(元服)区别很严格。贵族戴冠、弁、冕,平民戴帻。
  • 9. (2022高三上·石家庄月考) 下列有关文言文常出现的文常,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国战国时代中央就设有监察官,称为御史,一直沿袭至清代。主要职责是随时准备给皇帝讲经论典或作辞赋,或草拟诏令,或应和文章。 B . 古代诸侯会定期朝见天子,叫“朝聘”。每年派大夫朝见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为“朝”。 C . 夏至之日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土神、谷神、社稷等。 D . 登科,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特指考中进士,也说登第。如“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大登科是指登上科举考试之榜。小登科是指结婚娶媳妇。
  • 10. (2022高三上·辉南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B . 《荀子》二十卷。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荀子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吸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 C . 战国末期人们尊称荀子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荀子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任过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D . 荀子学问渊博精深,行文气魄宏大雄浑,有包容诸家的气概。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类可以认识它,顺应它。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孟法先王的思想,提出了“法后王”的口号。
  • 11. (2022高一上·南平期中)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侍郎,是古代官名。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韩愈曾任刑部侍郎、礼部侍郎等职。 B . 在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文中的“师襄”,“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C . “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社会上具有一定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的统称。 D . “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也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指前者。
  • 12. (2022高三上·武侯开学考) 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户部,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田地、学校、赋税、俸饷等财政事宜。 B . 召对,是指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 C .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既望是月相纪日,类似的还有晦、朔、望等。 D . 年号,封建皇帝纪年的名称,始于汉武帝,一个皇帝可有多个年号。
  • 13. (2022高三上·武侯开学考) 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三位降将,故得名。 B . 建康,今天开封在六朝时期的名称。还曾用名称如金陵、秣陵、建邺、应天等。 C . 科举,封建时代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因采用分科取士得名。始于隋终于清末。 D . 参政,为“参知政事”的省称,为宰相的副职,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
  • 14. (2022高三上·武侯开学考) 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分野,指古人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天上星空的区域互相对应。 B . 印绶,印信和系印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 C . 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国立全国最高学府。首设者是汉武帝。 D . 下九,农历每月的十九日,是少女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的日子。
  • 15.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石(dàn)是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南朝谢灵运曾赞曹植:“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B . 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如:“江左”指长江以西,“江南”指长江以南;“河北”指黄河以北,“河南”指黄河以南。 C . 四夷是古时华夏族(汉族别称)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分别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孟子·梁惠王上》中的“莅中国而抚四夷”,就是指“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 D . 古代服饰的颜色与一个人的地位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金黄红紫等艳丽之色,多属于达官贵人;青蓝黑白,则属于平民。古汉语中,“布衣”常代指平民百姓,“白衣”则指无官无位的在野平民。
  • 16.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庶吉士,其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它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从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明朝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B . 言官又称谏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奏章。统治者既然把特权赋予言官,也就会对言官的政治素质提出特别的要求。 C . 字,古人幼时取字,成人命名,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D . “肉袒”是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一般是去请罪或者向人道歉的时候做出的行为。
  • 17.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既可指司马、司徒、司空,又可指少傅、少师、少保。 B . “公车”是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天下上事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 C . “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者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D . “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 18.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纪简称纪,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在该书中,历代帝王的传记称为“××本纪”,非帝王传记不能称本纪。 B . 兵部,中国古代官署名,隋唐时为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武官铨选考核及军籍、边防等事宜,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C . 中书舍人,官名。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明属内阁中书科,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事项。 D . 庐冢,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的坟墓而盖的屋舍。庐,即屋舍。冢,即坟墓。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 19.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知州”是官名。宋代委派朝臣为州一级地方行政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原意为暂时主持本军本州事务。明、清以知州为州的长官,掌一州政务。 B . 古代用于祭祀的猪、牛、羊等牲畜,称为“牺牲”。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牛、羊、猪三牲全备,称为“太牢”;只有羊、猪,没有牛,称为“少牢”。 C . 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对君之拜,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 D . 在先秦时,诸侯国君主一般自称“孤”“不榖”“寡人”,随着秦朝建立,秦王创立皇帝称号,规定“朕”专作皇帝自称。这个称谓一直流传至帝制终结。
  • 20.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句读,古代指文辞休止和停顿之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需停顿处为读。 B .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进士三甲的第一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C . 将军,春秋时诸侯以卿统军,因此卿统称“将军”。战国时“将军”开始作为武官名,而卿仍有“将军”之称。 D . 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 21.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辟、除,是我国古代任用官员的词语。“辟”,一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除”,指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B . “友悌”中的“友”是指友爱、亲爱,“悌”是指敬爱兄长。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就是古代五伦封建等级观念的体现。 C . 洛阳,拥有多年建都史,如东周、西汉、东汉、西晋、隋朝等先后在此建都,是中国古都之一。 D . 阮籍,三国时期魏诗人,“竹林七贤”之一,有《咏怀》诗八十余首,王勃作品中有“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的语句。
  • 22.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B . “博学鸿词”是封建时代为选拔学识渊博、善于作文的人才而设置的考试科目。 C . “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D . “遗表”是古代大臣于临终前上奏给朝廷的一种章表,多表达其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 23.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学”,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均为传播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B .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C .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探花”,第三名叫“榜眼”。 D . “畿辅”,是清代直隶省的别称。畿,京畿;辅,如汉代的三辅。“畿辅”合指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
  • 24.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称女子早晚向父母问安为“定省”,后泛指向亲长问安。 B . 使持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权力次之的有持节、假节。“节”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信物,因用途不同而种类繁多。 C . 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为“册”。“册”也可以指古代帝王祭祀时告天地神祇的文书或宣战的诏书。 D .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如《荆轲刺秦王》中的“既祖,取道”。
二、问答题
  • 25. (2024高三下·湖南月考) 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 (1)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在经、史、子、集中属于“经”。( )
    2. (2) 辐,车轮中连接车毂和轮辋的一条条直棍儿;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如“三十辐共一毂”。辐辏,比喻人或物聚集在一起,也作“辐凑”。( )
    3. (3) 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毫,长而尖细的毛;末,物体的端或尾。( )
三、语言表达
  • 26. 请根据对联的写作要求,结合所学课文内容,从下面两副对联中任选一副,完成上联或下联。(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1. (1) 上联:万山红遍,满目秋景壮丽

      下联:(化用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诗句)

    2. (2) 上联:

      下联:伤今众求学有长幼尊卑(取材于韩愈《师说》)

  • 27. 请根据下面文字创设的情境,结合你的感触写一副对联。要求:对仗工整,语言浑成,音韵和谐。

    默哀!5月22日下午1点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他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辛苦、殚精竭虑,终于实现了杂交水稻技术的历史性突破。杂交水稻大范围的推广,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人的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曾经说过,他有过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的梦,一个是杂交水稻引进到全球各地的梦。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的梦,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

    那一片片稻田,那一阵阵稻香,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上联:

    下联:

四、语言文字运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