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的变迁
材料一:自西周以来,许多王朝在西安建都。为了都城的营建及其他相关土木工程活动,关中及其周边山地的原始森林遭到大量砍伐。隋朝建都时,生态破坏导致农田面积缩小,粮食单位产量和总产量下降,农业经济发展停滞甚至衰退,关中“天府之国”的优势丧失。随着都城人口的增长,关中农业发展不足的问题凸显,长安难以依靠关中达到自给自足。隋唐时期的漕运和交通开发就成为极为迫切的问题。
——摘编自霍斌《史说长安·隋唐卷》
材料二:唐朝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在长安与洛阳之间来回游移。这种政治文化中心的游移不定,直至晚唐节度使朱温灭掉唐朝,彻底迁都洛阳并开启五代而结束。此后,洛阳开始成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唐朝后的五代政权,有三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也曾定都洛阳,两个政权(后汉、后周)定都汴京(开封),开封又一次进入历史视线,后来的北宋就定都汴京(开封),而南宋政权又把都城移至临安(杭州)。
——摘编自王宁宁等《从隋唐大运河看古代政治文化中心东移与乐舞形态格局嬗变》
材料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隋至南宋时期都城变迁趋势的认识。
宋代的土地交易
材料一:宋代土地交易的一般法定程序
“先问亲邻” | 《宋刑统》规定:“凡典卖物业,先问房亲(叔伯弟侄等),不买,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 |
“书立文契” | 买卖契约由官府统一印造,并收取工本费。契约上须写明顷数、坐落、四邻界至、产业来历、典卖原因、原业税钱、交易钱数、悔契责任、担保人姓名等。 |
“过割赋税” | 土地交易时,须将附在土地上的赋税义务转移给新业主,并由官府在双方赋税籍账内改换登记,实现“割税离业”。 |
“纳税投印” | 买卖契约经官府严格核验无误、交纳契税(土地交易税)后,再由官府在契书上加盖官印,以示交易合法。 |
——据郑定、柴荣《两宋土地交易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材料二:土地问题是从古到今一直讨论的话题,“中国农民对土地的黏着性,远较他国为大⋯⋯把土地当作婴儿”,历代统治者在土地问题上采取的措施也都比较谨慎,而土地问题的研究不仅对宋代社会的研究大有裨益,同时对于处理当今土地问题也有借鉴意义。
——据尼安木《宋朝土地交易研究》
根据材料一,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解读。
材料一:唐宋税收比较表
| 岁入粟 | 岁入布绢帛 | 税钱(万) | 间接税(万) | 估算总计(万) | ||
实物(万) | 折算额(万) | 实物(万) | 折算额(万) | ||||
天宝年间(742—756) | 2500 | 800 | 2700 | 1350 | 20 | 0 | 2170 |
熙宁十年(1077年) | 1788.7 | 1252.1 | 267 | 1336 | 564.6 | 4248.4 | 6198.7 |
——据刘光临关梁匀《唐宋变革与宋代财政国家》
材料二:据杜估《通典·食货二》估算,唐天宝年间计账户数约890余万,以平均每户所垦田数不超过70亩估算,天宝年间垦田数合计约6.2亿余亩。根据熙宁五年(1072)土地清丈所得,当时垦田数约4.62亿亩;熙宁十年(1077)户数约1788.7万.
——据刘光临关梁匀《唐宋变革与宋代财政国家》
材料三:
图1 北宋东京商业区示意图
材料四:
图2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唐宋税收的差异作出合理解释。
材料:宋代社会保障制度概况
构成 | 措施或机构 | 说明 |
荒政 | 振济 | 以赈济和赈贷为主,如仁宗皇佑五年“诏转运司振邕州贫民户贷米一石”,哲宗元佑八年“出钱粟十万振流民”等 |
调粟 | 由政府出面解决灾年的粮食暂时性短缺问题,如嘉定二年“命江西、福建二广丰稔州,籴远以给临安” | |
仓储 | 主要包括常平仓和义仓。到1069年时,常平仓贮谷总数竟达一千四百万石;义仓是农村储粮备荒进行社会救济的主要形式 | |
养恤 | 居养院 | 收养孤寡等贫穷不能自存者为主的综合性慈善机构 |
安济院 | 主要功能为收养鳏寡孤独贫病不能自存之人并给以医疗保障 | |
慈幼局 | 主要针对社会弃子溺婴这一社会问题而设立,在保婴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收养男女婴儿达两万人之多 | |
漏泽园 | 类似现代公墓设施。作为孝道的表现之一,政府重视收埋“无主者”和“军民贫乏亲属,愿葬漏泽园者” | |
其他 | 义庄 | 也称义田,主要由一些入仕的士大夫用其秩禄买田置办,赈养族人,对官方社会保障起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
——摘编自杜伟《略述两宋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
材料一
关中区(二路) | 江北区(十路) | 四川区(四路) | 江南区(八路) | |||||
人数 | 百分比 | 人数 | 百分比 | 人数 | 百分比 | 人数 | 百分比 | |
宋初至澶渊之盟 (公元960-1004) | 37 | 35.24 | 330 | 38.9 | 36 | 17.3 | 140 | 6.28 |
澶渊之盟至绍兴和议 (公元1004-1140) | 41 | 39.05 | 390 | 46.04 | 81 | 39.13 | 923 | 41.39 |
绍兴和议至宋末 (公元1140-1279) | 27 | 25.71 | 127 | 15 | 90 | 43.48 | 1167 | 52.33 |
总计 | 105 | 100 | 847 | 100 | 207 | 100 | 2230 | 100 |
材料二 以宋仁宗一朝为例,出类拔萃、彪炳史册的人不下数十人,为历朝历代所罕见。其中,最著名的有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文彦博、欧阳修、包拯、张方平、司马光、王安石、曾巩、刘放、刘恕、蔡襄、苏轼、苏辙、苏颂、沈括等。他们当中既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有才能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犯颜直谏、风节凛然的谏臣。
——何忠礼《科举改革与宋代人才的辈出》
材料三 人才问题历来为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但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学行兼优”“治天下以人才为本,求材以教导为先导”“欲木之常茂者,必培其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观念,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黄启昌《中国古代人才统计中的价值取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