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9...

更新时间:2023-12-22 浏览次数:2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2023七上·应城期中) 北京人的发现证明了人类演化史上直立人阶段的存在,在科学界引起轰动。这一发现( )
    A . 为人类起源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B . 说明我国是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C . 表明中华大地从此进入新石器时代 D . 指明我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 2. (2023七上·德庆月考) 1929年12月2日,辛苦了一天的考古队员正收拾工具准备下班,此时一位队员发现泥土中裸露出一件圆圆的东西,考古学家裴文中激动地喊起来:“这是猿人头骨!”这是第一个完整猿人头盖骨化石出土的情形,图1是根据该遗址出土化石复原的远古人头像。依据材料判断,这一古人类是(   )

     

    A . 半坡居民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河姆渡人
  • 3. (2023七上·阳新期中) 下列选项中,研究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最可靠的证据是(  )
    A . 传说 B . 文献 C . 化石 D . 影像
  • 4. (2024·翠屏模拟)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A . B . C . D .
  • 5. (2023七上·德庆月考) 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发现了我国早期栽培的农作物遗存。这种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 . B . C . 玉米 D .
  • 6. (2023七上·德庆月考) 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原始社会半坡居民农耕生活的是(   )
    A . 铁制农具 B . 司母戊鼎 C . 鱼纹彩陶盆 D . 刻有文字的甲骨
  • 7. (2023七上·德庆月考) 考古发现,地处黄河中游地区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4300—4000年)出土了分别来自浙江良渚、山东大汶口和辽河流域的玉器。据此推测合理的是这些区域(   )
    A . 经济发达贸易频繁 B . 存在文化交流 C . 手工业的技术精良 D . 农耕技术先进
  • 8. (2023七上·德庆月考) 图1和图2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两组相似度很高的文物。它们可用于佐证( )                                        

    A . 中国文字发展成熟 B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 . 皇帝制度已经确立 D . 远古传说真实可信
  • 9. (2023七上·月考)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
    A . 房屋结构样式 B . 农作物的种类 C . 使用火的水平 D . 石器制作技术
  • 10. (2023七上·余江期中) 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表明(    )
    A . 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 B . 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 C . 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 D . 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
  • 11. (2023七上·文峰期中)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这描述了(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世袭制 D . 郡县制
  • 12. (2023七上·澧县月考) 夏桀和商纣王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们荒淫奢侈,残暴无道,强迫百姓无休止的服劳役,致使民怨沸腾,终至亡国。他们惨痛的教训说明(   )
    A . 得民心者得天下 B . 国君不能过富裕的生活 C . 百姓不能服劳役 D . 末代国君基本都是暴君
  • 13. (2023七上·德庆月考) 下面是西周分封的部分情况示意图。叔虞、康叔受封,因为他们的身份是(   )

    A . 宗亲 B . 殷商贵族后代 C . 功臣 D . 周王母系亲戚
  • 14. (2023七上·德庆月考) 博物馆参观展览是学习历史的方式。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参观下列哪一展览(   )

    A.瓷器、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馆汝窑瓷器展

    B.壁画、交流互鉴、敦煌石窟与河西走廊丝路艺术展

    C.鼎、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铜器特展

    D.陶、远古回声、半坡遗址与半坡文化展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2023七上·黄江期中)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秦朝
  • 16. (2023七上·德庆月考) 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观察下面有关甲骨文的图示,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

    A . 记录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具备汉字的构成方法,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C . 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 D . 是世界上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 17. (2023七上·月考) 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 . 中央集权加强 B . 周王室衰微 C . 社会和平稳定 D . 儒学居主导地位
  • 18. (2023七上·德庆月考) 李华同学进入山西博物院网站的“晋魂”系列展厅,截图保存了下面文物照片,并做了相关记录。此文物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   )

    A . 提供了研究晋国社会状况的实物史料 B . 见证汉字的造字方法和造字特点 C . 说明晋国是最早实行分封制的诸侯国 D . 突显晋国的青铜铸造业水平领先
  • 19. (2023七上·德庆月考) 如图是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之一铜冰鉴,中间有夹层,可放冰块,是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青铜冰酒器,是已考古发现的最早“冰箱”。它可说明(   )

    A . 随州手工业领先世界 B .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C . 商朝青铜器工艺高超 D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20. (2023七上·德庆月考) 追溯三晋历史,走进春秋战国。下面图文信息,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晋国公室

    韩、赵、魏受封为诸侯时,晋国君主晋烈公仍在位,晋国公室身处三家的夹缝中。到晋孝公时,韩、赵两国抢走了晋国公室的降(今翼城)和曲沃两城,把晋公赶到了端氏(今沁水)和屯留。公元前376年,三家把晋静公降为普通人,晋君失去了最后的象征性地位,晋国历史就此终结。

    A . 桐叶封晋 B . 城濮之战 C . 三家分晋 D . 长平之战
  • 21. (2023七上·德庆月考) 下图所示是春秋时期的铁制器物。据此可以判断,春秋时期(    )

    A . 铁制器物开始出现 B . 铁制武器种类丰富 C . 铁制农具已经使用 D . 铁器已经取代铜器
  • 22. (2023七上·德庆月考) 下图反映了战国中期以后,通过不断兼并战争,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先后崛起情况,其中逐渐成为势力最强大的诸侯国是(   )

    A . B . C . D .
  • 23. (2024九下·翁牛特旗模拟)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这体现的是(    )
    A . 法家的“法治”思想 B . 儒家的“仁政”思想 C . 道家的“无为”思想 D . 墨家的“非攻”思想
  • 24. (2023七上·德庆月考) 他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下观点与他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
    A . “兼爱”、“非攻” B .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C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25. (2023七上·德庆月考)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他们都认为政治统治得以巩固的关键因素是(  )
    A . 选贤举能 B . 复古崇礼 C . 富国强兵 D . 取得民心
  • 26. (2023七上·期末) 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可知,二人都主张( )
    A . 无为而治 B . 因势而变 C . 兼爱非攻 D . 尊卑有序
  • 27. (2023七上·德庆月考) 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下表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时间

    人物

    事迹

    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

    建立商朝

    公元前651年

    齐桓公

    春秋时第一个称霸

    公元前356年

    商鞅

    进行变法

    A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28. (2024九下·南城) 春秋战国时期,铜铸币广泛通行,这反映了当时(    )
    A . 周王室衰微 B . 井田制废除 C . 商业活动较为活跃 D .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29. 世界古代各区域的文明成果反映了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水平。下表中的内容体现了古代文明具有( )                                                                                                                                                  

    文明古国

    文明特点

    文明成就

    古代埃及

    大河文明 集权政治浓厚的宗教意识

    金字塔 象形文字

    古代中国

    农耕文明中央集权

    分封制青铜器甲骨文

    古代罗马

    海洋文明奴隶制民主政治

    《十二铜表法》罗马大竞技场

    A . 交互性 B . 多元性 C . 传承性 D . 统一性
  • 30. (2023七上·德庆月考) 下列有助于研究西周灭亡原因的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   )

    A《诗经》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B《吕氏春秋》

    幽王欲褒如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

    C清华简

    (出上的战国楚简)

    记载了周幽王进攻申国,申侯联络戌族打败周王,西周灭亡,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D历史学家的观点

    举烽传警乃汉代备匈奴之事,非周代所能有。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40分)
  • 31. (2023七上·德庆月考)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材料一:

    材料二:观察下面两幅图片

    材料三: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史记•十二本纪》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

    1. (1) 从材料一看,我国早期人类遗址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看到祖国境内的这些早期人类遗址,你有哪些感想?
    2. (2) 材料二中的房屋结构是不同的,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农耕居民,其中图一的房屋结构名称是什么?属于哪个地方农耕居民的房屋结构?从房屋建筑的不同风格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4. (4) 材料四反映的是哪种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这种选拨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 32. (2023七上·德庆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史重要事件(部分)

    时期

    事件

    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

    实行分封制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

    诸侯纷争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编制

    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50字左右)

  • 33. (2023七上·德庆月考) 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材料一

    类别

    措施

    积极作用

    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提高生产积极性,增强国力,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便利赋税征收,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

    军事

    奖励军功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材料二

    上(高祖)于是约法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汉书·食货志》

    上曰:“夫农,天下根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景纪》

    材料三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食货志》

    1.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对应填空(不得照抄材料)。
    2. (2) 材料二体现了什么共同认识?由此采取的治国政策是什么?迎来什么局面?
    3. (3)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指出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