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

更新时间:2024-04-16 浏览次数: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 21. (2023九上·苏州月考) 苏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深写的文化积淀。
    1. (1) 姑苏美食,传承苏州味道。

      ①苏帮菜香味四溢,说明分子在

      ②在人体内葡萄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 (2) 文化遗产,传承苏州底蕴。

      “姜思序堂”是苏州制作国画颜料的老字号,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所需的颜料大多出自姜思序堂。石青就是青绿山水画所需要的重要颜料。石青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受热分解会生成三种氧化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轨交高铁,展现苏州速度。

      ①高铁的运营离不开高性能的芯片。生产芯片的可用在高温下反应获得,同时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制造交通工具的铝合金表面容易形成一层,可有效保护金属材料。

  • 22. (2023九上·苏州月考)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
    1. (1) 水无法被点燃,纸张能燃烧,说明发生燃烧的物质须有 性。
    2. (2) 酒精(化学式C2H6O)与O2反应生成8.8gCO2、5.6gCO和一定质量的H2O,则生成H2O的质量为
    3. (3) 将一块棉布浸泡在某浓度的酒精溶液中,取出后点燃,一段时间后火焰熄灭,棉布完好无损,棉布未烧坏的原因是 
    4. (4) 根据不同的起火原因选择不同的灭火方式。

      ①活泼金属(如K、Na、Mg等)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高温下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金属镁着火最好选用 灭火(填字母)。

      A干冰        B水         C湿抹布        D沙土

      ②用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可选用四氯化碳,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由此推断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性质有

  • 23. (2023九上·苏州月考) 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

    1. (1) 甲仪器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用C装置收集O2的原因是
    3. (3) 实验室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
    4. (4) 用装置能完成的实验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瓶内不放任何物质,从a端通入,用排空气法收集 B . 瓶内装满水,a端连接导管伸入量筒,从b端通入,测量的体积 C . 瓶内盛有可以吸水的液体,气体由导管端进入,除去中的少量水蒸气
    5. (5) 实验室可选用序号为的气体发生装置来制取
    6. (6) 稀硫酸与两种金属混合物混合时的微观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①未参加反应的金属名称是

      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根据图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每个锌原子得到2个电子,生成锌离子

      B.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生成的新微粒是锌离子和氢分子

      C.从反应的类型来看,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从化合价角度看,该反应有3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7. (7) 科学家认为“氢能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但制氢和储氢问题仍然是氢能开发和利用要面临的困难,化学储氢材料的研发是当下科技研究的热点之一。

      I.下列化学储氢材料中含烃量(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填字母)。

      A.    B.    C.

      II.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将甲烷中的氢转化为氢气的工艺(原理如图所示)。

      总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①反应器I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当甲烷的转化率()为时,理论上1.0t甲烷与足量水反应前甲烷的质量蒸气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是多少t?(写出计算过程)

  • 24. (2023九上·苏州月考)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科技助力人工碳循环

    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能源,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以煤(高碳)、石油(中碳)、天然气(低碳)为代表的化石燃料仍占主导地位,化石燃料的燃烧在释放热量的同时产生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开发是我国科学家正致力研发的项目。

         也是巨大的碳资源。目前,的低能耗捕集、转化和利用正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根据与其他能源的耦合方式不同,的转化利用技术可分为以下三条途径。

    途径1:耦合化石能源的转化利用技术。如催化重整为与CO。

    途径2:耦合零碳能源的转化利用技术。如图所示是我国科研团队利用催化剂实现低温、高效、长寿命催化加氢制甲醇()的工艺。

    途径3:直接转化利用技术。如以太阳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为驱动力,在温和条件下将直接转化为化学原料或燃料。

      

    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促进自然界碳循环回归平衡。如何摆脱对含碳化石能源的依赖,转化利用丰富的资源,跨越低碳及创新新能源,拥抱新式零碳能源,期待同学们学好和利用化学开创未来。

    1. (1) 写出自然界中吸收的一条途径:
    2. (2) 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3. (3) 我国科学家将直接转化成葡萄糖的过程中,第一阶段的反应可表示为: , R的化学式是
    4. (4) 写出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5.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b.途径2解决了氢气低成本制取和有效储存的难题

      c.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向“减碳趋氢”的方向发展

  • 25. (2023九上·苏州月考) 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铝、铁、铜、银、金等多种金属,随意丢弃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污染土壤和水体。现设计如下实验,以回收其中的铜。

    已知:①金、银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弱,不与稀硫酸反应。

    ;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

    ③每一步反应假设完全。

    1. (1) 将电路板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
    2. (2) 步骤①所得滤液中的阳离子有
    3. (3) 步骤②所得滤渣的成分是
    4. (4) 步骤③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 (5) 步骤④中反应的实验现象:
  • 26. (2024九下·柳州月考) 实验室以软锰矿(主要含的矿石)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下:

      

    1. (1) 催化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 (2) “酸浸”时,为使软锰矿充分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有(写一条)。
    3. (3) “沉锰”反应为。加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4. (4) 在空气中“煅烧”会生成不同的锰氧化物,各锰氧化物质量分数随煅烧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370~410℃发生主要反应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②已知酒精灯外焰的最高温度可达600℃以上。称取一定质量的 , 与混合均匀,充分加热后冷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发现固体质量减少。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