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 图2 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
类型 | 特点及代表人物 |
第一种类型 | 顿悟世事之变,随波逐流、明哲保身、坐享利禄。如王戎 |
第二种类型 | 恪守儒家传统,虽然政治环境在变,但从表面看他们的思想不变。如傅玄 |
第三种类型 | 执着于传统伦理道德,固执地秉承儒家的纲常名教,陷入与政治现实的严重对立,他们走向老庄,兼摄儒道。如阮籍和嵇康 |
第四种类型 | 原本是儒士,因不满政治现实从官场上淡出,隐居田园不再入仕。如陶潜 |
第五种类型 | 身兼儒道,但以道家思想为主,淡泊名利,看重生命并修行道术,成为道士。如葛洪 |
观点一 | 辽金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扩大到辽金统治之下的东北和西北地区,使“中国”的范围不再局限于长城以南 |
观点二 | 辽金王朝以“中国”自居则使“中国之民”不再仅代指汉族,也包括在辽金两朝生活的契丹族、女真族、党项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 |
观点三 | “中国”一词不再是区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族标记,而是成为少数民族与汉族共有的政治符号,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代名词 |
材料一
世卿世禄制是氏族贵族特权的残余,亦是对君主任免官吏权力的限制。由国君掌握任免权力的官僚制度,起源于春秋中后期。一大批没落的中小贵族离开其原来的宗族,凭借其个人才能,以单纯士人的身份投身于有势力的卿大夫之家,与其投靠的卿大夫家族没有血缘宗法关系,仅仅是凭着对新家主的忠心而受到新主人的豢养。战国时期,这种官僚制度由于士阶层的壮大而获得发展。此时教育制度亦正发生着根本变化,私学培养着官僚的后备人才。这个时期各国的变法,更是从立法与法制上对官僚体制作了制度上的规定,并最终宣告世卿世禄制退出舞台。
——摘编自沈长云等《战国史与战国文明》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
——摘编自郭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材料一
汉武帝时逐渐建立起一种以儒术培育人才、传承文化的治国模式,此后每一朝代的封建统治者在取得政权之后总是不断地扩大太学的规模,逐步建立并完善官学教育体系,使其成为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主要场所。汉代学校教育实行“分经授诸生”,汉武帝时在太学里置五经博士,儒生以传习、阐释“五经”为业,经学开始形成,学派逐渐繁荣。
材料二
唐代在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以及弘文馆和崇文馆等,且四门学准许“庶人之俊异者”入学。唐宋以后,不仅汉族统治者在学校教育中重视传承以儒家经学为主的中华文化,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统治者也对此格外重视,并在学校管理和教学方面制定了颇为周详的规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栗洪武、陈磊《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历史规律》
材料一
史料一 晋代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巴国(今川北及汉中一带)以茶纳贡与周武王。
史料二 《茶经》记载:“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史料三 茶马古道遗迹
图4 思茅段 图5 剑川段 图6 贵州段
材料二
唐代,茶大规模传入朝鲜、日本,留唐僧人、学生及遣唐使不但知茶、饮茶、爱茶,还把茶籽带回国内种植。
自16世纪起,经由来华传教士、水手、使臣、商人不断将茶叶知识、饮茶风俗、茶叶饮料、茶树茶籽传回欧洲。
17世纪中叶,美洲殖民地荷属新阿姆斯特丹人最早饮茶。
19世纪30年代,英国开始在印度发展茶业,之后,又在非洲的尼亚萨兰(今马拉维)、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地发展茶业。
现在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种上了茶树,不同程度地发展了茶叶生产。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陶德臣《中国茶向世界传播的途径与方式》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中,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文明绵延传承。内聚的地理环境、广阔的疆域和众多人口,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外在条件。持续沿用的汉字以其广泛适用性、文化附加功能、高度组词能力、形音义一体功能、文化固化功能等,是中华文化持久传承的坚固栽体。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水乳交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形式和内涵。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为文化发展繁荣创造了条件。丰富的、多层次的教化体系,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持续稳定的保障机制。独特的史学传统,铸就了赓续延绵的历史文化传承意识。中华民族沿着适合自身特点的道路不断前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凝结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等典籍,向其他国家和民族展现了独到的中国理念和中国价值;丝绸、瓷器和茶叶,千百年来源源不断地榆往各国,成为独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
——摘编自人民网《讲好中国历史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就材料中中华文明发展的某一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