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4-08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41分)
  • 1. (2024六上·西山期末) 任务一:品情中情韵;活动一:行间字里觅知音

    当你情绪jǔ sànɡ____时,内心有chóu yuàn____时,不妨听听琴声。当琴声飘荡,跳动的音符拨动你的神经,洗涤你的心灵。这琴声简直是(★),让人táo zuì____其中!它理凌乱的心绪,扫除内心的yōu lǜ____,让你重拾信心去攀登生活的高峰。

    1. (1) 请借助拼音将空格补充完整。
    2. (2) 选出填入★处最恰当的成语(    )。
      A . 巧夺天工 B . 栩栩如生 C . 天籁之音
    3. (3)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    )。
      A . 洗涤 tiáo B . 凌乱línɡ C . 攀登pān
  • 2. (2024六上·西山期末) 活动二:弦外之音耐寻味;读完铁凝的《盼》,我发现“盼”字很有意思,本义为眼睛黑白分明的样子,引申义为盼望,请完成下列题目。
    1. (1) 选出下列成语与“脸”的引中义无关的一项(    )。
      A . 望穿秋水 B . 望眼欲穿 C . 一望无际
    2. (2) 选出下列诗词与“盼”的引中义无关的一项(    )。
      A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C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3. (2024六上·西山期末) 读完《伯牙鼓琴》一文,我们耳边仿佛能听到高山流水的音律在流泻,请完成下列题目。

    1. (1) 选出下列属于我国古代音律

      中“五音”的一项(    )。

      A . 宫、玉、角、徵、商 B . 宫、商、角、徵、羽 C . 哆、来、咪、发、唆
    2. (2) 选出关于《伯牙鼓琴》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 图片中伯牙所抚的琴属于打击乐器。 B . 《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 C .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
  • 4. (2024六上·西山期末) 任务二:感棋中天地;活动一:棋高一着

    中国象棋是象征古代战场双方厮杀的一种游戏。有趣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词语,有的就来源于中国象棋。选出下列加点部分运用错误的一项(    )。

    A . 李明将了我一 ,弄得我下不来台。 B . 发生重大险情时要及时报告,而不应该放马后炮 C . 杭州亚运会上,我国选手棋逢对手 , 奖牌总数名列前茅。
  • 5. (2024六上·西山期末) 活动二:旁观者清;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1) 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也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2. (2) 读古诗词时,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借助注释理解: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来体会。
    3. (3) 在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时,我们可以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来感受,还可以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
  • 6. (2024六上·西山期末) 任务三:悟书中乾坤;活动一:书峥嵘岁月

    选出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 慷慨        咆哮         疙瘩 B . 软棉棉      湿淋淋       热乎乎 C . 全神惯注    斩钉截铁     暴露无遗
  • 7. (2024六上·西山期末)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 . 面对势不可当的山洪,老支书临危不乱地指挥大家安全过桥. B . 战士们视眈眈地守卫着祖国边陲。 C . 一发的危急关头,黄继光用他的身躯堵住了故人的枪口。
  • 8. (2024六上·西山期末) 活动二:书鲁迅人生;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绍兴市按照拼音的拼写规则为SHAOXING SHI。 B .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选自鲁迅的《呐喊》。 C . 《好的故事》中,梦境里“好的故事”的描绘表现了鲁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9. (2024六上·西山期末)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把下列句子连成一句话(    )。

    鲁迅先生幽默风趣。鲁迅先生知识渊博。

    A . 因为……所以…… B . 虽然…… 但是…… C . 不仅……还……
  • 10. (2024六上·西山期末) 活动三:书经典名著;根据语境填空。
    1. (1) 【最美灵动水]水是灵动多情的,在本学期学习的诗词中,我们领略了水的各种姿态。“野旷天低树,”,这是江的清丽:“,浪淘风簸自天涯”,这是河的壮阔:“卷地风来忽吹散,”,这是湖的奇丽。
    2. (2) 【最美天上月】在“迅哥儿”眼里,故乡的月是一帧精美的画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下面是海边的沙地:在皮鞋匠心里,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与美妙的乐曲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升起来。
二、阅读·鉴赏(34分)
  • 11. (2024六上·西山期末) 任务四:赏画中诗意;活动一:妙手丹青

    一轴鼠画

    东安一士人喜画,作鼠一轴 , 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 , 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摘自宋代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东安:县名,现今湖南省境内。②一轴:画用轴装,就是一幅的意思。③邑令:县令。④旦:早晨。⑤物色:察看。⑥踉跄:形容猫跳跃捕鼠的样子。

    1. (1) 选出对“漫悬于壁”的“漫”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 漫画 B . 浪漫 C . 随意,漫不经心地
    2. (2) 文中的“令怪之”和“则踉跄逐之”中“之”的意思( )
      A . 相同 B . 不同
    3. (3) 选出“令怪”的原因正确的一项( )
      A .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B .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C .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4. (4) 作者通过描写猫来表现东安士人画鼠的技艺超群,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选出正确的一项。
      A . 侧面描写 B . 正面描写 C . 外形描写
    5. (5)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文中画作的逼真具体表现在哪里?
  • 12. (2024六上·西山期末) 活动二:入木三分;画画也得实事求是

    齐白石、张大千和徐悲鸿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

    1934年,张大千画了一幅《绿柳鸣蝉图》。画上是一只大蝉趴在柳枝上,蝉头朝下,作欲飞状。齐白石见了这幅画便说:“大千此画谬矣!蝉趴在柳枝上,欲飞时,其头当永远朝上,绝对不能朝下。”张大千得知后,虽然没说什么,心中却不服气。

    1939年,张大千到四川青城山写生。那时时值盛夏,住处附近的蝉声此起彼伏。张大千想起齐白石的话,不禁跑到屋外仔细观察。只见大树上密密麻麻爬满了蝉,其欲飞时,都是头朝上。张大千不禁对齐白石大为感佩。

    1945年,徐悲鸿夫妇在家中设宴,专门招待齐白石与张大千。饭后,徐悲鸿提议请齐、张二人合作一幅绘画作品,但要“反串”,即请齐白石画张大千擅长画的荷花,而张大千则画齐白石拿手的虾,共同组成一幅画。张请齐先画,齐白石乘兴挥毫,用黑墨画了三片荷叶,另又着色,用赭红画了两朵荷花。接着,张大千在齐白石的图上补绘了几只小虾,在荷叶下的水中嬉戏,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完整的作品。忽然,齐白石向张大千使了个眼色,把张拉到一边,悄悄说道    “大千先生,虾……虾身只有六节哟!”张大千一听,有些疑惑,但还是在画面上又添了些水草与水纹,把节数不准确的虾身给盖了起来。

    宴席散去,张大千回到旅社,马上派人买了一大篓河虾,仔细观察后发现,虾不论大小,其身子通通只有六节。从此,张大千更佩服齐白石了。

    (选自《百家讲坛》2013年第11期  有改动)

    1. (1) 联系上下文,选出文中加点词“反串”理解错误的一项。(   )
      A . 本义是指扮演自己行当以外的角色。 B . 本义是指扮演自己擅长的角色。 C . 文中指请齐白石画张大千擅长的荷花,而张大千则画齐白石拿手的虾。
    2. (2) 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为这幅画拟一个名字,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 . 小虾戏荷图 B . 虾荷图 C . 水草图
    3. (3) 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
      A . 给别人提意见时语气要委婉。 B . 不管什么场合指出别人错误时都要直截了当。 C . 指出别人的错误时要使用恰当的方式,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
    4. (4) 围绕题目,短文写了两件事。选出下列概括错误的一项。(   )
      A . 齐白石指出张大千画蝉的错误,令张大千感佩。 B . 齐白石指出张大千画虾的错误,张大千更佩服齐白石了。 C . 齐白石、张大千和徐悲鸿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
    5. (5) 你认为张大千是一个怎样的人?
  • 13. (2024六上·西山期末) 活动三:栩栩如生

    材料一:

    连环画是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的绘画形式,它源于我国汉代,在西汉墓的壁画中有表现完整故事的连环画。南北朝和隋唐时代,敦煌等地的石窟壁画,使连环画形式发展得丰富多彩。到明清时代,连环画通过木刻印刷出版,或上图下说,或左图右文,更接近今天的连环画。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上海文益书店首次出版石印《三国志连环图画》,“连环画”一词就来源于这本书。1942年,解放区的画家们投身于连环画创作中,代表作《狼牙山五壮士》由周恩来总理转送给美国记者后,1945年美国《生活》杂志为其印发了袖珍本。近年来,社会上又掀起一股“连环画收藏热”,连环画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材料二:

    《狼牙山五壮士》连环画(节选有改动)

    23突然,五位壮士埋下的集束手榴弹被鬼子踩响了。一声巨响,把很牙山震得动起来。紧接着又响了第二声,第三声……顷刻间,许多鬼子飞上了天,又掉进山谷里。

    36班长的枪打得真准,一枪一个,枪枪不落空。副班长葛振林愤怒得发抖,每打一枪都要大吼一声。

    48____

    1. (1) 选出对连环画描述错误的一项。(   )
      A . 连环画源于我国汉代,是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的绘画形式。 B . “连环画”一词就来源于《三国志连环图画》。 C . 连环画通过木刻印刷出版,只能上图下说,不能左图右文。
    2. (2) 选出对材料二第23页连环画评价不恰当的一项。(   )
      A . 这组连环画中的配文把精彩的战斗场面写得生动具体,场面扣人心弦。 B . 这组连环画中的配图线条飘逸,用色娴熟,人物造型典雅、柔美。 C . 这组连环画中“图”与“文”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互辅佐的。
    3. (3) 细读连环画的故事内容,想一想,故事中除了对战斗场面的整体描述外,还具体描写了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在战斗中的表现,这种场面描写的方法属于写法。这种写法的作用是
    4. (4) 连环画的配文,是连环画整个艺术形式的一部分,选出材料二第48页连环画的配文最恰当的一项。(   ) 
      A . 战士们一齐举起石头,向敌人头上砸去,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B . 战士们走到悬崖边,纷纷纵身跳下深谷。 C . 战士们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5. (5) 请你结合材料谈谈连环画未来的发展。
三、表达·交流(25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