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兰江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4-10-18 浏览次数: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箸案,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 1. (2023七下·北仑期中) 联合国把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节水日,希望每一个人都“知水、护水、节水”。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非常丰富,人均可用水资源十分充足 B . 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大量的淡水资源都集中在北方 C . 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及水的回收利用等都是护水、节水的好方法 D . 浑浊的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净化处理后,水变成纯净物
  • 2. (2024七下·宁波期中) 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 . 正在播放节目的液晶电视 B . 中秋佳节明亮的月亮 C . 燃烧着的蜡烛 D . 恒星
  • 3. (2023七下·余姚期中) 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面对灾害和意外,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潮湿毛巾掩盖口鼻 B . 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C . 台风来袭时,应关闭门窗,做好各项防护工作 D . 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 4. (2023七下·余姚期中)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准确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倒计时更是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惊艳世界。下列节气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 . “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 . “寒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 “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 . “大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 5. (2024七下·宁波期中) “道路千万条, 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若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小车发生剧烈冲撞后,安全气囊中会产生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为(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水蒸气
  • 6. (2023七下·余姚期中)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我国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CO2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B . 露天焚烧垃圾 C . 大力推广燃油车 D . 工厂直接排放废气
  • 7. (2023七下·余姚期中) 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 称量固体药品 B . 量取液体时读数 C . 往试管里送固体粉末 D . 给液体加热
  • 8. (2023七下·余姚期中) 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t=2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 . 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 .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D . 该物质熔化过程共持续了6min
  • 9. (2024七下·宁波期中)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恒温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③⑤ D . ①②⑤
  • 10. (2023七下·余姚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燃料 B .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极易溶于水 C . 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为21% D . 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 11. (2023七下·余姚期中) 下列不是利用大气压实现的是( )
    A . 吸饮料 B . 覆杯实验 C . 给气球吹气 D . 紧贴在墙上的吸盘
  • 12. (2023七下·余姚期中)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 D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13. (2023七下·余姚期中) 日偏食景象(如图)是难得一见的天文景观。在发生日偏食景象时,小宁同学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刻有一个很小的“△"形孔的纸板上,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A . ”形 B . ”形 C . ”形 D . ”形
  • 14. (2023七下·余姚期中) 以下关于太阳、地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大气圈中的平流层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B . 光和热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 C . 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经制冷剂 D . 地球获得得太阳光几乎是平行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日地距离远
  • 15. (2023七下·余姚期中) 你见过冬天能自发热,夏天能自制冷的罐装饮料吗,如图是“玛吉克牌”一摇冰功能饮料,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一摇冰”饮料在炎热的夏天解渴,其罐底的固体是( )

    A . 氢氧化钠 B . 硝酸铵 C . 氯化钠 D . 氢氧化钙
  • 16. (2023七下·余姚期中) 现要配制200g14%的氯化钠溶液,称量过程中误将砝码(砝码盒中的砝码规格50g、20g、10g、5g,称量时5g以下用游码)和称量物放反了,其他过程没有错误,则实际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 11.3% B . 12% C . 12.1% D . 14%
  • 17. (2023七下·余姚期中)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碘的溶解性是否与溶剂种类有关

    探究蜡烛燃烧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探究可燃物燃烧是否需要氧气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2023七下·余姚期中) 一杯50℃、200克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逐渐恒温蒸发水时溶液质量的变化如表所示:由表可知该温度卞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实验次数

    1

    2

    3

    4

    蒸发水的质量/克

    5

    5

    5

    5

    剩余溶液的质量/克

    195

    190

    184

    176

    A . 40g B . 50g C . 60g D . 100g
  • 19. (2023七下·余姚期中) 某兴趣小组利用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的特点,设计了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试管内的细沙可防止试管炸裂 B . 胶头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不同 C . 若白磷的量不足,则所测O2的体积分数会偏高 D . 若注射器中20mL水最终剩余10mL,则所测O2的体积分数约为20%
  • 20. (2023七下·余姚期中) 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 . 20℃时A、C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度 C . 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 D . 2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5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 21. (2023七下·余姚期中)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陆地水等,其中占地球总量最多的是水.
    2. (2) 写出图中③所代表的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要(填“吸热"或“放热”)。
    3. (3) 水循环持续进行的动力是和地球引力。
  • 22. (2023七下·余姚期中) 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气体物质,请将该物质名称写在题后;
    1. (1) 酥松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久了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2. (2) 某些气体通电后可以发出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空气中含有
    3. (3) 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均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4. (4) 酒精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 23. (2023七下·余姚期中) 小宁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 (1) 高压锅做饭熟得快,这是因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填“升高”或“降低”)。
    2. (2) ①花生油②食盐③生姜④白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含物属于溶液的是,属于乳浊液的是(均填序号)。
    3. (3) 烹煮西红柿榨菜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只须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填“均一性”或“稳定性”)。
  • 24. (2023七下·余姚期中) 以下将下列灭火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的灭火原理填入。
    1. (1) 草原或成片树林着火时,常在着火地周围把草割除或将树砍伐,打出防火隔离带
    2. (2)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
    3. (3) 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 25. (2023七下·余姚期中)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甲试管生成A气体,则b应该接直流电源的极,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填“可燃性”或“助燃性”)。
    2. (2) 实验前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3. (3) 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 26. (2023七下·余姚期中)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 (1) 甲实验中反应前瓶底加入水的目的是,现象是发出色火焰,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2. (2) 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 27. (2023七下·余姚期中) 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宁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简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简上并能前后移动)。

    1. (1) 小孔成的像是的实像(填“正立"或“倒立");
    2. (2) 小孔成像可以用光的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填“有关”或“无关")。若直简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的大小(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 28. (2023七下·余姚期中) 炎热的夏天,小科看着身边不同颜色着装的行人,她想不同颜色的衣料吸热能力是否相同呢?于是小科与同学们选用白炽灯,五支相同的温度计,五个相同的纸筒,秒表等器材进行探究。

    纸筒颜色

    绿

    初始温度/℃

    25

    25

    25

    25

    25

    6min时的温度/℃

    31

    28

    29

    29

    27

    1. (1)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五个纸筒分别涂成(选填“相同"或“不同”)颜色,并把温度计封在各纸筒中,在桌面上将纸筒均匀摆放在所画圆的圆周上,白炽灯沿圆的中心轴线悬挂,这样做可使白炽灯提供给每个纸筒的光照强度相同。小科通过观察各纸简中的变化来判断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
    2. (2) 6分钟时,同学们迅速读取了每支温度计的示数,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吸热能力最弱;得到的结论在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请你举出一个实例
    3. (3) 本实验用了法和控制变量法的物理方法。
  • 29. (2023七下·余姚期中) 科学课上,为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某组同学设想:当吸了水的无纺布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因水分蒸发而质量变小,所以可以通过测量无纺布在相同时间后的质量变化情况,来判断其中水分蒸发的快慢。于是他们用相同材质、相同大小的无纺布,在等质量水中浸泡相同时间,使其含水量相同,并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据图回答:

    1. (1) 选择装置甲和装置丁作对照,可以研究因素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2. (2) 若要探究“空气流速”对蒸发快慢的影响,应该选择的装置是
    3. (3) 如表是利用装置甲与装置乙进行实验后的数据记录。

      实验组别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装置甲

      装置乙

      装置甲

      装置乙

      装置甲

      装置乙

      电子天平读数(克)

      开始时

      7.5

      7.5

      7.6

      7.6

      7.4

      7.4

      5分钟后

      7.1

      6.5

      7.3

      6.7

      7.0

      6.6

      ①数据分析:在每组实验中,5分钟后装置甲的质量都比装置乙大,可以得出装置甲的无纺布中水蒸发得(“快”或“慢”)。

      ②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

  • 30. (2023七下·余姚期中) 某同学利用白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选用5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和量程体积足够大且润滑效果很好的针筒注射器,将足量的白磷放入试管后,用橡皮活塞塞紧试管并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后等到试管冷却后松开弹射夹,观察现象。(中间的连接管内空气体积忽略不计)

    1. (1) 正式开始实验前,该兴趣小组同学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7mL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处,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2. (2) 若实验成功,可观察到活塞前缘最终停留在mL刻度处。
    3. (3) 【拓展延伸】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1)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X曲线表示压强变化趋势,Y曲线表示的变化趋势。

    4. (4) 结合Y、Z两条曲线,解释图2中AB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四、解答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 31. (2023七下·余姚期中) 科学研究表明,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得海洋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也明显增加,海洋的表面水体碳酸增多,酸性增强,这会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1. (1) 你认为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有(写出一种即可)。
    2. (2) 请根据上述题目所给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海水酸化的原因:
    3. (3) 我们曾经做过如图所示的一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 32. (2023七下·余姚期中) 如图是小科同学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 (1) 本实验中,要准确称取蔗糖g。
    2. (2) 图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 (3) 用如图所示的序号表示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4. (4) 在配制溶液时,下列选项中的情况会使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
      A . 蔗糖中含杂质 B . 称量时蔗糖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但没有使用游码 C . 使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 D .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5. (5) 将其中的50g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8%蔗糖溶液,计算所需加水的质量。
  • 33. (2023七下·余姚期中) 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3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3

    37.0

    37.3

    硝酸钾

    20.9

    45.8

    85.5

    110

    1. (1) 由表格数据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
    2. (2) 图中能表示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是(选填“A"或"B");若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提纯氯化钠采用的方法是
    3. (3) 30℃时,将25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是(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60℃,下列各物理量不变的是(填字母序号)。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解度

      D.溶质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