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基础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道德...

更新时间:2024-03-20 浏览次数:3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九上·西青期中) “饭圈”群体中,青少年占比较大。造谣攻击、网络暴力、互相拉踩、挑动对立、干扰舆论……近年来,频频越界的“饭圈”乱象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 )

    ①立法机关完善法律,禁止青少年追星

    ②学校开设教育引导理性追星的项目课程

    ③政府部门严格执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④公民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根治饭圈乱象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 (2023九上·乾安期中) 某校学生以“全民守法,中学生在行动”为主题开展了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等活动,这些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下列事项,中学生应该做的有( )

    ①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②调解民间纠纷,维护正义

    ③升国旗时,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④按照法定职责履行职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当前,我国在立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不同层级、同一层级法律规范之间存在着不一致;二是地方立法、部门立法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主义倾向……。解决这些问题需要(  )
    A . 回归人治 B . 制定良法 C . 实行善治 D . 依法办事
  • 4. (2023七下·舒城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说:“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对此我们每个公民应该( )

    ①积极宣传法律

    ②学法知法懂法信法守法

    ③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④只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即可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5. (2023七下·大安期末) 青少年要想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 )
    A . 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 B . 感受法律的尊严 C . 懂得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唯一准绳 D . 守法、用法、执法
  • 6. (2023七下·大兴期末)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下列行为体现法治意识的是( )

    ①因航班延误,李某辱骂机场工作人员,破坏机场秩序

    ②张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决保守国家秘密

    ③某私营企业老板总是自觉缴纳税款,为国家税收做贡献

    ④方某因看不惯王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影响交通出行而将其车划伤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7. (2023八下·柳州期末) 2022年广西深入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共有1.7万多名普法志愿者参与活动,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2万多场次( )

    ①法治有利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②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

    ③人民是法治的践行者和受益者

    ④法律权威只靠人民维护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2023七下·阿城期末) “恭喜你中大奖了!”看到这则消息,小王立即与对手联系并根据要求寄出1万余元,结果却没有等到兑奖信息。知道被骗后,小王应该( )
    A . 自认倒霉,忍气吞声 B . 及时报警,依法维权 C . 蒙骗他人,挽回损失 D . 骚扰对方,出口恶气
  • 9. (2023七下·灵川期末) 下列行为中做到了依法办事的是( )
    A . 公民乘飞机前,机场工作人员检查公民的身份证和所带包裹 B . 八年级学生刘某为集邮私拆同学信件 C . 工程队老王偷藏同事孙某家寄来的汇款单 D . 商店保安怀疑消费者李某偷窃,对李某进行搜身
  • 10. (2023七下·宁安期末) 七年级学生莉莉在逛街的时候,从路边摊买了一包薯片,吃完之后出现了食物中毒的症状,被送到医院就医。后来发现,这包薯片是“三无”产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在社会生活中,有些单位和个人不遵守法律法规,肆意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②莉莉应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③莉莉应带人将该商贩痛打一顿

    ④莉莉应该自认倒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④
  • 11. (2023七下·宁安期末) 依法办事就是要养成尊法学法用法的习惯,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小丽坐公交车时一直坚持排队上车

    ②小华在宪法日时利用课余时间上街宣传宪法知识

    ③小雪买了过期饮料后直接到商店里大闹

    ④小杰被高年级同学欺负找人一起去殴打高年级同学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12. (2023七下·宝安期末) 深圳政府推行“说理式执法”和“轻微免罚”执法。对交通违规行为,执法人员首先采取了"说理式执法"先讲道理,情节轻微且符合《深圳市交通运输轻微违法行为减免责清单》改正后则可“免罚”。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A . 法律不仅可以由强制力,也可以由道德保证实施 B . 深圳践行法的关爱,“轻微免罚”属于特殊保护 C . 深圳政府暖心执法,依法办事前提下为人民着想 D . "说理式执法"不符合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13. (2023七下·河西期末) 中学生不仅是法治中国的受益者,更应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对此,我们应该( )

    ①树立法治意识,尊崇法律

    ②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③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④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4. (2023七下·成华期末)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下列行为属于青少年依法办事的是( ) 

     ①小华为了报复小王,在网上污蔑、辱骂小王 

     ②小伟提醒爸爸开车行驶到斑马线要礼让行人 

     ③小乐在超市买到了过期食品后找商家协商退款 

     ④小刚拨打了市长热线举报学校附近的非法网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2023七下·常州期末) 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 )

    ①树立法治观念,依法办事

    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行为

    ③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法律

    ④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6. (2023七下·龙岗期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就要(    )
    A . 崇尚法律,任性而为 B . 制定法律,认可法律 C . 严格执法,惩恶扬善 D . 自觉守法,依法维权
  • 17. (2023·吉林模拟) 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是( ) 
    A . 身体健康 B . 心理健康 C . 树立法治意识 D . 尊法学法
  • 18. (2023七下·巴南期末) 法治意识就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下列观点和行为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A . 在高铁上强行霸占他人座位 B . 过马路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C . 殴打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 D . 在食堂就餐不排队随意插队
  • 19. (2023七下·重庆市期末)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此经典语句对当代的启示是( )
    A . 我们要做法治中国的坚定捍卫者 B . 只要法律体系完备了,国家就强盛了 C . 法律指导人们的生活 D . 弱小的国家不需要法律
  • 20. (2023七下·重庆市期末) 一日,在某商业街大排档有游客凌晨唱歌扰民,民警提醒、劝说无果后反被游客挑衅,最后民警依法将几名游客带走,人群拍手叫好。以下网友评论中你最不认同的是( )
    A . 我们应该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不得扰民 B . 在实现自身利益时,也要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 C . 唱歌扰民是小事,民警没必要把人带走 D . 法律可以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秩序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1七下·靖江期末) 【与法同行】

    材料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2020年7月25日,甘井子公安分局接到报警称:大连湾某核酸检测点有人殴打防疫人员,扰乱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经查,庞某因故意插队、不配合疏导被防疫志愿者现场控制。随后,其父亲、姑姑、表弟闻讯到场,殴打、辱骂防疫人员、掀翻核酸检测器材,致检验工作无法继续进行。目前,庞某等四人因寻衅滋事,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

      材料一:

      材料二:

    2. (2) 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弱则国衰”。请你谈一谈对法治重要性的理解。
    3. (3)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 22. [走进法治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6岁的中学生小明仗着自己身强体壮,经常在校外暴力威胁同学小陌,向其索要“不挨揍费”。小陌性格内向,比较胆小,为了“破财免灾”,只能将自己的伙食费和零花钱交给小明,同时编造各种理由向家里要钱。小陌的古怪行为引起了父母的注意,再三询问,才知道小陌在半年内已经被小明敲诈勒索了10多次,共计4000多元。小陌父母随即报警。最后,小明以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

    结合材料中人物的经历,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对此案例进行评析。

三、实践探究题
  • 23. (2021七下·潜山期末) 【我与法律同行】

    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某地司法、行政、教育、公安等部门采用巡回宣讲、设置宣传栏、张贴主题宣传画、发放法律知识小册子等形式,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送去一份丰厚的法律“营养餐”,获得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某实验中学七年级决定借这次法治宣传之“风”,在学生中开展一次“我与法律同行”的主题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现在邀请你一起参与。

    1. (1) ★★时政解读

      请你解读各部门开展活动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的原因。(三方面即可)

    2. (2) ★★活动策划

      下面是你们探究小组拟定的关于“青少年合法权益侵害与维护现状”社会调查的程序:

      ①多途径、多形式搜集相关资料;②整理分析资料;③撰写调查报告;④制定调查计划;⑤得出调查结论并提出建议。

      老师认为社会调查活动程序混乱,请你重新排序(只填序号):

    3. (3) ★★调查汇报

      通过调查,探究小组发现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请列举两例这样的现象。

    4. (4) ★★调查建议

      与法同行,健康成长。为让青少年更好地与法同行、健康成长,请你在调查报告中提几点建议。(两方面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